正文 61晋江首发
这江太医一时间未能拿准陶芷如的心思所为何来,因而提起刘妃的症况来便只将自己所尽知的泛泛地说了两句,无非是言其太过思念先皇才痴致于此,平日里太医院只得开些安神定精的汤药来缓和着。
陶芷如听到此处且顿了顿,再开口时便只吩咐了一句平日里多留意着,若是在太医院内得空儿时候也走两趟过去瞧瞧,江太医自是尽快着应下了,可心里却暗暗在纳罕她这是所为何来。
其实陶芷如自己也不知是为何,可她这会儿的心里就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来,尤其是回想起那刘妃瞧着自己的样子,恰便如寻到了同道中人一般的讥笑,岂不知自己可是入得了金册的四妃之首,怎是她那等一心只知妖惑君主的平常妃子比得了的,且先皇宠着时算是有个妃子的名号,没了先皇不就同旁的嫔妃一般无甚差别么,说到底,都还不如那生养了皇子的美人呢。
陶芷如忿忿地一想到此处便连带着将宗凝也怨怪起来,只觉她果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若是她当初效着李重正的狠辣行事,将这后宫也整治一番有多痛快,哪里还会有那般的疯婆子在自己面前碍眼,早都让她随先皇一道去了。
虽说陶芷如这心内对宗凝的言语行事多时是不以为然,可那面上却还是未有一丝的鄙夷表露,甚而因着月珍将要生产之故,她来往于栖凤宫中的次数倒更为多了起来,与宗凝相处的也似更为和睦,诸多宫人便时常见着两个不厌其烦地商议着要送些什么东西到贵主的府上去以添喜示贺。
而转眼间月珍的生产之期也便就到了,这凤朔后宫之中最为掂念她此时境况的也就属宇文太后为首了,所谓母女连心,其更在月珍生产之时在佛前念了一日的经文,直待宫外传回月珍母女两个平安的消息后才算是叩谢佛祖进了些吃食。
对于这皇妹初得贵女之喜事,李重正自是赏赐了不菲的金银珠宝等些个东西到驸马府上,而后更在其满月进宫之际于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在宇文太后面前亲为她戴上了寓意吉祥的长命锁,且又不循旧例地赐了公主的封号下去,宇文太后得见他如此倒更是虔心向佛,此后的心境也愈发地和顺了。
未料想这满月之女初一进宫便得如此丰厚的赏赐,月珍喜出望外之际却也不忘打趣起近日里政务更为繁忙的皇兄,直说他这般欢喜公主便尽快生养一个才好。
李重正对着性情依旧调皮憨直的皇妹唯有无奈地一笑,不过那心内却已是深以为然了,由此这一晚与宗凝柔情缱绻了多时便开口喘息着道:“凝凝可要快些为我生个公主。”
宗凝虽疲惫不堪却也还是痛快地于枕上点了点头,而其后的再度火热缠绵中也是极尽奉迎之能事,倒将李重正撩拨的就此失了节制,直到她低声哀肯,劝他明日里早朝不能有误才怏怏罢休。
李重正这般的耽于女色皆因连着几日与内阁大学士论事之故独宿在了御书房多时,因而才略略有些贪急了,而宗凝也深知他接下来的月余还是无多少空闲得与自己儿女情长,还是要时不时地为着这朝廷即将要推行的新政忙到焦头烂额。
这让李重正已然无暇醉心与宗凝整日里卿卿我我的新政便是身在陵州的萧缜所上书的策举一事,当初李重正才一展卷便暗在心内赞了声好,果然萧缜是能堪大任之人,其到得陵州不过三个月便能有这般好的识见,想来以往也是多有留意此等官员选任之途的缘故。
其实凤朔王朝的官员选任倒也多半为依赖科举之制,只是科举及试后众举人还要赖及投拜的公候卿家提携才得入选吏部的官员任免之列,因而倒有不少的寒门子弟至此断了入朝为官之路,萧缜所建议的以时政、民意及农情等事关百姓生计的策举论试则开了凤朔官员升任的新途,且又是以科举试为基本,由此那些个学识不浅,且又肯踏实精干的人物便又多有出头之日的机会,不过此事虽说利处甚明,但总还是要拿到早朝上与众臣议上些个时候,估摸着定有为数不少的朝臣会出言反对,但那大学士议政却不一定全不赞同。
凤朔王朝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便多半人等皆谈论着策举选任官员之事,平民百姓所喜的是从此自家的读书人多了执掌重权的机会,而那些个世族大家则暗叹可承的祖荫难免便不若以往,想来以后便不得子孙万代地将那富贵荣华传袭下去了。
不管朝野上下如何的议论纷纷,一国之君李重正已然在心内深思熟虑了多时,便是不能立时将此新政推及下去也要在陵州先于别处试行一番,而议政的内阁大学士也未让他失望,倒是对此决策大为推崇,而他也便就顺理成章地下旨,差了吏部大员亲赴陵州察看、监试,待取中之人脱颖而出后送入京中亲为殿试。
李重正至此便直到初夏时分才算是有了些闲时陪在宗凝左右与她一道逗弄皇儿玩乐,而有她母子两个在身边整个人果是安宁自在了许多,只陶淑妃又在此时时常闹些个毛病着实让他有些疲于应付,可既为人君便不可太过寡恩,总还是要略尽夫责前去安抚关爱一番才行。
“今日娘娘又有何不适?”
李重正这一进门,面上带着些小心的香萱便与一众屏声静气的宫人迎上前来。
“江太医这才出门口,娘娘不肯要奴婢几个到近前,是以这会儿也不知是何故。”
李重正示意香萱等几个可退下了,自己则入了内室去看那陶芷如又为何差人来请。
“你这是又与谁发脾气,好好的摔东西做甚?”
李重正未料想这房内地上已然是狼藉一片,碎瓷、茶渍、点心散布各处,陶芷如则直愣愣地立在当场,见他进门也没有以往的甜蜜笑靥,只管狠狠地盯着他看,倒看的他怒火上涌。
“朕问你话呢。”
陶芷如似未听得李重正的怒喝一般,只管如方才般眼珠子一动也不肯动,可到底是硬不过李重正那气势,又似是心中泛起了莫大的委屈,由此也就一眨眼间,她那眼眶中便蓄满了的泪水,随着李重正无奈的一声叹息而就势滑落了下来,那模样真可够得上是我见犹怜了。
“可是身子难过?”
陶芷如摇了摇头,转过头去不再看李重正。
“那是为何?”
“臣妾累了,若皇上不怪罪臣妾想歇息了。”
陶芷如罕有地竟将自己拒之门外,李重正虽有些恼怒却也不便发作,只立时便转身出了云华宫去,不过才迈出脚步没多大一会终还是唤过香萱来嘱咐了两句,然后才摆驾回了栖凤宫。
“陶妹妹可是病了?”
“她不过就是有些事要讨个主意罢了。”李重正此时心内疑惑未解,但又不知陶芷如方才是何故,因而也便未与宗凝说个祥细。
“我还以为是她的身子又不舒服了呢。”
宗凝虽说情知陶芷如不过是寻个借口请李重正过去云华宫罢了却也未有半分的无奈,只如常地一笑置之,倒将李重正笑的心头邪火顿升,直将她抱起、扔入床中压倒以泄愤然。
这一晚的宗凝只知自己定难好过,却不曾料到云华宫中的陶芷如已然是痛哭失声,且皆因是恨极了李重正的所做所为,当然连带着宗凝也跟着被她咒了个千八遍。
陶芷如有此一失态自是因她知晓了那避子香之故,所谓百密一疏,李重正如何料得到他父皇曾经宠爱过的云妃娘娘便曾用过此香许久,皆因她体症虚寒,曾为着怀有身孕便即要小产之故每与宣和帝频用此香,而那刘妃却是在不知情之下常得宣和帝赐过来此物,两人同居于中安宫时,镇日闲坐,唯有说起以往才可打发时光,谁知却将这隐密之事翻将出来,曾一心想育得皇子的刘妃才知自己于宣和帝不过是个玩物罢了,可怜她一心伺君却落此看待怎生忍受,再加之中安宫内渐显冷宫之兆,她忧愤时日一长便就成了疾。
而陶芷如得悉此香的端底还真就得力于那位江太医了,他原不过是依着这位淑妃娘娘之意走了几回中安宫,再便是将先皇这两位娘娘以往的看诊记事顺手翻了下,待淑妃娘娘问起时便实言以对,只说云妃娘娘曾初得宠时没多久便小产,之后得宠的数年均未曾有过身孕,却也未曾用过任何避孕的汤药丸散之类的东西,而那刘妃则是至受宠以来便未曾传过喜讯。
初听江太医那一番话时陶芷如心中颇有几分解气的意味,心想那刘妃果就是个没福的命,暗自算来她那得宠的时日实也不短,怎就半个喜讯也未曾有过?宣和帝又不是那些年未有所出,李重正的皇弟皇妹很有两个是与那玄妱小公主同年相仿的呢,除非是她身有疾亦或是宣和帝未曾想让她孕育皇嗣。
心内痛快的陶芷如此后倒也未再踏足中安宫,只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太医有言她身子安健,助孕的汤药已然不必再饮,只待皇上临幸的时机便可,可陶芷如急切之下终忍不住喝问,皇上前些时日就已然宿在本宫处,为何却无半点儿消息?
江太医被她这一质询心中自是也起了疑,只以为自己脉象未诊得清楚,谁知接连几日的细心把看均觉无有差错,他始觉此事有异,可待察看了陶芷如的日常饮食却也不得其中的道理,唯有回到太医院内时于无人处细细琢磨。
而这江太医果是个有恒心之人,对淑妃娘娘真够得上是全然效力了,他不单是重新研习了与此相关的各等医书且还借着与中安宫内刘妃娘娘把脉之际随口与云妃娘娘闲话起来,其不外乎是想套问她当年得了哪位太医的巧方,不必用药便可避有身孕。
孰料想真是应了那句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话,这边的云妃还未张口,那好不容易安静了的刘妃便张狂地大笑道,‘去问如今正得宠的淑妃娘娘不就得了,她可正用着呢。’
云妃忙着喝住口无遮拦的刘妃,对着这位待其甚为和善的江太医却只说,自己不过是身子小产落下过病根是以才不用任何的汤药罢了。
虽江太医未得其口中所说之确切言语却也在心中忽就明白了些,因而他再度踏入云华宫时便翻看了陶芷如所用的各色妆扮之物,尤其是那香粉胭脂,待验看后其中无有避孕之物后便又取走了那刚刚燃起的香料,而这回他果就可在淑妃娘娘面前邀功了。
陶芷如听到此处且顿了顿,再开口时便只吩咐了一句平日里多留意着,若是在太医院内得空儿时候也走两趟过去瞧瞧,江太医自是尽快着应下了,可心里却暗暗在纳罕她这是所为何来。
其实陶芷如自己也不知是为何,可她这会儿的心里就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来,尤其是回想起那刘妃瞧着自己的样子,恰便如寻到了同道中人一般的讥笑,岂不知自己可是入得了金册的四妃之首,怎是她那等一心只知妖惑君主的平常妃子比得了的,且先皇宠着时算是有个妃子的名号,没了先皇不就同旁的嫔妃一般无甚差别么,说到底,都还不如那生养了皇子的美人呢。
陶芷如忿忿地一想到此处便连带着将宗凝也怨怪起来,只觉她果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若是她当初效着李重正的狠辣行事,将这后宫也整治一番有多痛快,哪里还会有那般的疯婆子在自己面前碍眼,早都让她随先皇一道去了。
虽说陶芷如这心内对宗凝的言语行事多时是不以为然,可那面上却还是未有一丝的鄙夷表露,甚而因着月珍将要生产之故,她来往于栖凤宫中的次数倒更为多了起来,与宗凝相处的也似更为和睦,诸多宫人便时常见着两个不厌其烦地商议着要送些什么东西到贵主的府上去以添喜示贺。
而转眼间月珍的生产之期也便就到了,这凤朔后宫之中最为掂念她此时境况的也就属宇文太后为首了,所谓母女连心,其更在月珍生产之时在佛前念了一日的经文,直待宫外传回月珍母女两个平安的消息后才算是叩谢佛祖进了些吃食。
对于这皇妹初得贵女之喜事,李重正自是赏赐了不菲的金银珠宝等些个东西到驸马府上,而后更在其满月进宫之际于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在宇文太后面前亲为她戴上了寓意吉祥的长命锁,且又不循旧例地赐了公主的封号下去,宇文太后得见他如此倒更是虔心向佛,此后的心境也愈发地和顺了。
未料想这满月之女初一进宫便得如此丰厚的赏赐,月珍喜出望外之际却也不忘打趣起近日里政务更为繁忙的皇兄,直说他这般欢喜公主便尽快生养一个才好。
李重正对着性情依旧调皮憨直的皇妹唯有无奈地一笑,不过那心内却已是深以为然了,由此这一晚与宗凝柔情缱绻了多时便开口喘息着道:“凝凝可要快些为我生个公主。”
宗凝虽疲惫不堪却也还是痛快地于枕上点了点头,而其后的再度火热缠绵中也是极尽奉迎之能事,倒将李重正撩拨的就此失了节制,直到她低声哀肯,劝他明日里早朝不能有误才怏怏罢休。
李重正这般的耽于女色皆因连着几日与内阁大学士论事之故独宿在了御书房多时,因而才略略有些贪急了,而宗凝也深知他接下来的月余还是无多少空闲得与自己儿女情长,还是要时不时地为着这朝廷即将要推行的新政忙到焦头烂额。
这让李重正已然无暇醉心与宗凝整日里卿卿我我的新政便是身在陵州的萧缜所上书的策举一事,当初李重正才一展卷便暗在心内赞了声好,果然萧缜是能堪大任之人,其到得陵州不过三个月便能有这般好的识见,想来以往也是多有留意此等官员选任之途的缘故。
其实凤朔王朝的官员选任倒也多半为依赖科举之制,只是科举及试后众举人还要赖及投拜的公候卿家提携才得入选吏部的官员任免之列,因而倒有不少的寒门子弟至此断了入朝为官之路,萧缜所建议的以时政、民意及农情等事关百姓生计的策举论试则开了凤朔官员升任的新途,且又是以科举试为基本,由此那些个学识不浅,且又肯踏实精干的人物便又多有出头之日的机会,不过此事虽说利处甚明,但总还是要拿到早朝上与众臣议上些个时候,估摸着定有为数不少的朝臣会出言反对,但那大学士议政却不一定全不赞同。
凤朔王朝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便多半人等皆谈论着策举选任官员之事,平民百姓所喜的是从此自家的读书人多了执掌重权的机会,而那些个世族大家则暗叹可承的祖荫难免便不若以往,想来以后便不得子孙万代地将那富贵荣华传袭下去了。
不管朝野上下如何的议论纷纷,一国之君李重正已然在心内深思熟虑了多时,便是不能立时将此新政推及下去也要在陵州先于别处试行一番,而议政的内阁大学士也未让他失望,倒是对此决策大为推崇,而他也便就顺理成章地下旨,差了吏部大员亲赴陵州察看、监试,待取中之人脱颖而出后送入京中亲为殿试。
李重正至此便直到初夏时分才算是有了些闲时陪在宗凝左右与她一道逗弄皇儿玩乐,而有她母子两个在身边整个人果是安宁自在了许多,只陶淑妃又在此时时常闹些个毛病着实让他有些疲于应付,可既为人君便不可太过寡恩,总还是要略尽夫责前去安抚关爱一番才行。
“今日娘娘又有何不适?”
李重正这一进门,面上带着些小心的香萱便与一众屏声静气的宫人迎上前来。
“江太医这才出门口,娘娘不肯要奴婢几个到近前,是以这会儿也不知是何故。”
李重正示意香萱等几个可退下了,自己则入了内室去看那陶芷如又为何差人来请。
“你这是又与谁发脾气,好好的摔东西做甚?”
李重正未料想这房内地上已然是狼藉一片,碎瓷、茶渍、点心散布各处,陶芷如则直愣愣地立在当场,见他进门也没有以往的甜蜜笑靥,只管狠狠地盯着他看,倒看的他怒火上涌。
“朕问你话呢。”
陶芷如似未听得李重正的怒喝一般,只管如方才般眼珠子一动也不肯动,可到底是硬不过李重正那气势,又似是心中泛起了莫大的委屈,由此也就一眨眼间,她那眼眶中便蓄满了的泪水,随着李重正无奈的一声叹息而就势滑落了下来,那模样真可够得上是我见犹怜了。
“可是身子难过?”
陶芷如摇了摇头,转过头去不再看李重正。
“那是为何?”
“臣妾累了,若皇上不怪罪臣妾想歇息了。”
陶芷如罕有地竟将自己拒之门外,李重正虽有些恼怒却也不便发作,只立时便转身出了云华宫去,不过才迈出脚步没多大一会终还是唤过香萱来嘱咐了两句,然后才摆驾回了栖凤宫。
“陶妹妹可是病了?”
“她不过就是有些事要讨个主意罢了。”李重正此时心内疑惑未解,但又不知陶芷如方才是何故,因而也便未与宗凝说个祥细。
“我还以为是她的身子又不舒服了呢。”
宗凝虽说情知陶芷如不过是寻个借口请李重正过去云华宫罢了却也未有半分的无奈,只如常地一笑置之,倒将李重正笑的心头邪火顿升,直将她抱起、扔入床中压倒以泄愤然。
这一晚的宗凝只知自己定难好过,却不曾料到云华宫中的陶芷如已然是痛哭失声,且皆因是恨极了李重正的所做所为,当然连带着宗凝也跟着被她咒了个千八遍。
陶芷如有此一失态自是因她知晓了那避子香之故,所谓百密一疏,李重正如何料得到他父皇曾经宠爱过的云妃娘娘便曾用过此香许久,皆因她体症虚寒,曾为着怀有身孕便即要小产之故每与宣和帝频用此香,而那刘妃却是在不知情之下常得宣和帝赐过来此物,两人同居于中安宫时,镇日闲坐,唯有说起以往才可打发时光,谁知却将这隐密之事翻将出来,曾一心想育得皇子的刘妃才知自己于宣和帝不过是个玩物罢了,可怜她一心伺君却落此看待怎生忍受,再加之中安宫内渐显冷宫之兆,她忧愤时日一长便就成了疾。
而陶芷如得悉此香的端底还真就得力于那位江太医了,他原不过是依着这位淑妃娘娘之意走了几回中安宫,再便是将先皇这两位娘娘以往的看诊记事顺手翻了下,待淑妃娘娘问起时便实言以对,只说云妃娘娘曾初得宠时没多久便小产,之后得宠的数年均未曾有过身孕,却也未曾用过任何避孕的汤药丸散之类的东西,而那刘妃则是至受宠以来便未曾传过喜讯。
初听江太医那一番话时陶芷如心中颇有几分解气的意味,心想那刘妃果就是个没福的命,暗自算来她那得宠的时日实也不短,怎就半个喜讯也未曾有过?宣和帝又不是那些年未有所出,李重正的皇弟皇妹很有两个是与那玄妱小公主同年相仿的呢,除非是她身有疾亦或是宣和帝未曾想让她孕育皇嗣。
心内痛快的陶芷如此后倒也未再踏足中安宫,只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太医有言她身子安健,助孕的汤药已然不必再饮,只待皇上临幸的时机便可,可陶芷如急切之下终忍不住喝问,皇上前些时日就已然宿在本宫处,为何却无半点儿消息?
江太医被她这一质询心中自是也起了疑,只以为自己脉象未诊得清楚,谁知接连几日的细心把看均觉无有差错,他始觉此事有异,可待察看了陶芷如的日常饮食却也不得其中的道理,唯有回到太医院内时于无人处细细琢磨。
而这江太医果是个有恒心之人,对淑妃娘娘真够得上是全然效力了,他不单是重新研习了与此相关的各等医书且还借着与中安宫内刘妃娘娘把脉之际随口与云妃娘娘闲话起来,其不外乎是想套问她当年得了哪位太医的巧方,不必用药便可避有身孕。
孰料想真是应了那句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话,这边的云妃还未张口,那好不容易安静了的刘妃便张狂地大笑道,‘去问如今正得宠的淑妃娘娘不就得了,她可正用着呢。’
云妃忙着喝住口无遮拦的刘妃,对着这位待其甚为和善的江太医却只说,自己不过是身子小产落下过病根是以才不用任何的汤药罢了。
虽江太医未得其口中所说之确切言语却也在心中忽就明白了些,因而他再度踏入云华宫时便翻看了陶芷如所用的各色妆扮之物,尤其是那香粉胭脂,待验看后其中无有避孕之物后便又取走了那刚刚燃起的香料,而这回他果就可在淑妃娘娘面前邀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