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2章 汤半仙
如今,老爷子要去梁家屯村住养老院,明摆着是对汤半仙的信任。张长江不想因此事得罪汤半仙,给他们的交情蒙上阴影。
可是,强行阻止又怕老爷子不高兴。
张长江便想到了一个主意:把此事告诉汤半仙,让他给看看,老爷子是该去(梁家屯村)还是不该去。要是该去的话,自是没有口舌。要是不该去的话,让汤半仙说出理由来劝老爷子。
张长江想罢,骑上快马,找了汤半仙去。
汤半仙听清事实经过后,半天没有言语。
这汤半仙也不是一般人物。
汤半仙原名叫汤志云,从小就聪明伶俐。十三岁就加入武当派,拜在孙真人门下为徒,排行老三,开始修行道家道学。
这汤志云本性聪颖,深得师傅喜爱,也因此得到不少师傅的真传。
然而,他却有一个坏毛病:爱好喝酒,而且每喝必醉。只要一出山门,必是大醉而归。气的他师傅不知严惩了他多少回,但就是改不掉这个坏毛病。
有一年,武当山不知从哪来了一条双头大蛇。残害百姓,搞的民不聊生。
汤志云的师父算到这妖孽是煞星下凡。如不尽早除掉。
不知会有多少百姓被害。于是便带领三个徒弟,师徒四人下山捉
师傅知道三徒弟爱喝酒,怕他因酒误事,临出发前左嘱咐右嘱咐,要汤志云万万不可饮酒。汤志云嘴上答应,可是心里却是痒痒的很,走的时候还是将一壶酒偷偷带在了身上。
师父命他们三个徒弟分别守住南、北、西各一角。自己守在东边。打算师徒摆阵合力消灭掉那妖孽。
很快,师徒四人便把双头大蛇引入了阵中。
双头大蛇十分威猛,直接打杀,恐怕师徒四人将有性命之忧。师傅为了稳妥起见,便用阵法威力消弱它的气势,只要过了寅时·大蛇就能困死阵中。
于是,师徒四人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静等时刻。
可就在距离寅时还有半个时辰的时候,汤志云酒瘾犯了。心想:还有一会儿工夫就到了·我偷偷地喝几口,解解酒瘾,师傅是不会知道的。于是就拿出酒壶偷偷喝了几口。
谁知这一喝反倒把酒瘾全勾起来了,喝了这口还想喝下一口……没一会儿工夫,就把整整一壶酒全部饮尽。
也是夜晚的缘故,漆黑一片,静谧无声·再加上喝了点酒儿,汤志云既然打起了瞌睡。
也只因他这一睡,导致阵法大乱。双头大蛇是消灭了,可他的两位师兄也因此丧了性命——与双头大蛇同归于尽了。
师傅痛失两位爱徒,悲愤交加;汤志云贪杯误事,悔恨不迭。后来后,在祖师爷张真人灵前跪了三天三夜,请求师父原谅。师父最后手臂一挥·说了句“你走吧。”汤志云心里也愧。就离开了武当山,从此再也没有踏入武当山半步……
为了生存,汤志云四处游走·利用在武当山师傅那里学来的本事,给人占卜算命,看阴阳宅,破解妖魔鬼怪之类。
汤志云虽然嗜酒如命,但也确实有本事。破解了几件大的灵异事件之后,被人们誉为“汤半仙”。
张长江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还在武当山上。所以自称“贫道”。离了武当山后,为了彻底摆脱那场羞耻,他再也不提修道之事,而是改称自己为“算命的”“观阴阳的”·遇见年轻人则自称“老夫”。
而汤半仙最拿手也最擅长的,却是使用幻术——他拥有呼唤鬼怪的技术,式神在他手里,无所不能。
据说,这也是接受了在武当山杀双头大蛇的教训。他经常喝的酩酊大醉,不免误事。于是·便苦修幻术,驾驭鬼怪,尤其钟情于式神。在他醉酒的时候,式神可以根据他的意念,为他做一切。
式神是一种平时肉眼看不见的精灵。不算是上等的灵,是杂灵。灵异师用方术将杂灵作为式神,用以驱使。不过,根据灵异师的功力,被操纵的杂灵的档次,或为上等或为下等。
而汤半仙操纵的杂灵已经是上等水平。
汤半仙一生未娶,游兴过后,一个人独处一个院落,给人算命看事,驱鬼降魔,过着真正的“神棍”生活。
在家中没人的时候,汤半仙也经常使用式神。如家中明明没有人在,窗户却能自动打开、关闭;即使没有人去开门关门,房门也能自行开关。来了客人,侍女或者童子,便应招出来端茶倒水。
张长江来过几次后,便看出了这里的蹊跷,问汤半仙:“这些仆人都是式神吗?”
“哪能呢?”汤半仙否认道。
“可我每次来,看见的都是新面孔。仆人不会换的如此快吧?”
“你要不相信,今晚就别走了,在这里试一试。”汤半仙笑眯眯地说。
“试?”张长江迷惑不解。
“金屋藏娇哇?!”
张长江闹了个大红脸。
汤半仙一看张长江被住了,忙端起酒杯解围:“来,喝酒!”
“喝酒。”
以酒盖脸儿,尴尬也就没了。
然而,汤半仙惯用式神的事,还是被传的沸沸扬扬。
一天,汤半仙到一个朋友家参加聚会,几个年轻小伙子挤过来跟他说话。大家很自然地便把话题集中在他的方术上。
“听说式神在你手里无所不能,那么,你可以用这个方法杀人吗?”一个小伙子直截了当地问。
“这是灵异界里的秘事,也好这样贸然打听吗?”汤半仙沉下脸来,以一种骇人的眼神,直视着提问的小伙子。
小伙子知道自己问莽撞了,脸上流露出胆怯的神色。
另一个小伙子心眼儿灵活,见话题既然已经挑开,不收场大家都尴尬,便说:“那么,杀死小虫子之类的,肯定是轻而易举的吧?!”
“哦,没错。”汤半仙脸上掠过一丝自得的微笑。
这时,庭院里恰好有几只麻雀在蹦蹦跳跳。
“你能杀死其中的一只吗?”第二个小伙子指着庭院里的麻雀,继续追问。
“可以。不过……”
“有什么不妥吗?”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未免残忍。”
“试一下身手嘛!”
“是啊,试一下。”
“就是,让大家见识一下。”
人们纷纷起哄架鸭子。
在这种情势下,若汤半仙借辞推托、不当场出手的话,其形象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这家伙也不过如此,有名无实罢了!”
汤半仙瞥一眼众人,说:“这可是你们逼着我杀生的呀?!”
他随即念念有词,仲出右手,捡起桌子上的一张糖果纸,往庭院的空中一抛,念动咒语。
糖果纸飞舞在空中,轻轻落在一只刚刚飞起的麻雀身上。
就在糖果纸刚一接触麻雀的一刹那,麻雀一个倒栽葱摔到地上。它的身上还压着那张糖果纸,而在糖果纸的下面,是被压烂了的麻雀尸体。
众人见此,皆大惊失色。
汤半仙的名声也随之远扬。在恩楼镇一带,人们几乎把他捧为神灵。
汤半仙自己也颇以此为乐。一方面正正经经,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又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做一些压制同行的勾当。在这一带,出了他亲授的弟子外,很少有香官儿站得住脚。有的香官儿在出马之前闹坛闹得实在凶,便去他那里拜他为师,让他给设坛,然后才能给人看事。
此时的汤半仙六十来岁年纪。个子不高,体型精瘦,小眼睛,留着两撇八字胡,上身穿着一个黄色马甲,下身一条青布裤子。无论怎么看,都与他那远扬的名声不大相符。
汤半仙听了张长江的叙说之后,半天没有言语。在心里回忆起他闻听和所知道的关于“小神童”的点点滴滴:
离着他的驻地五十多里路的梁家屯村出了个“小神童”,他也有所耳闻。而他听得最多的,却是“小神童”的母亲——那个有“神气儿”的女人。
当人们把“神布”神麦”“神饺子”、养老院、孤儿院,以及一亩地能收两千多斤粮食传的神乎其神的时候,他装作游玩儿去那里看了看。
不过,结果让他大跌眼镜:那个女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神气儿”,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力都没有。纯粹一个农村普通妇女。
她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小神童”,他也看见过。那时候,她还不是什么“小神童”,也没发现有什么异样!只是比一般孩子漂亮点儿,机灵点儿而已。
对于普通妇女能获得“神布”“神麦”,他是这样理解的:保不住哪位神仙路过此地,见她心地善良,就资助了她一些“神布”(“神麦”),这在神仙手里,再平常不过了。只是这样的事不常发生,便被人们当成了她本身有“神气儿”。
至于“神饺子”,那就更不足为道了,狐老仙儿干这个最拿手。说不定哪个狐老仙儿与她投缘发,把别处的饺子鼓捣了来,成就了她的名气。
可是,强行阻止又怕老爷子不高兴。
张长江便想到了一个主意:把此事告诉汤半仙,让他给看看,老爷子是该去(梁家屯村)还是不该去。要是该去的话,自是没有口舌。要是不该去的话,让汤半仙说出理由来劝老爷子。
张长江想罢,骑上快马,找了汤半仙去。
汤半仙听清事实经过后,半天没有言语。
这汤半仙也不是一般人物。
汤半仙原名叫汤志云,从小就聪明伶俐。十三岁就加入武当派,拜在孙真人门下为徒,排行老三,开始修行道家道学。
这汤志云本性聪颖,深得师傅喜爱,也因此得到不少师傅的真传。
然而,他却有一个坏毛病:爱好喝酒,而且每喝必醉。只要一出山门,必是大醉而归。气的他师傅不知严惩了他多少回,但就是改不掉这个坏毛病。
有一年,武当山不知从哪来了一条双头大蛇。残害百姓,搞的民不聊生。
汤志云的师父算到这妖孽是煞星下凡。如不尽早除掉。
不知会有多少百姓被害。于是便带领三个徒弟,师徒四人下山捉
师傅知道三徒弟爱喝酒,怕他因酒误事,临出发前左嘱咐右嘱咐,要汤志云万万不可饮酒。汤志云嘴上答应,可是心里却是痒痒的很,走的时候还是将一壶酒偷偷带在了身上。
师父命他们三个徒弟分别守住南、北、西各一角。自己守在东边。打算师徒摆阵合力消灭掉那妖孽。
很快,师徒四人便把双头大蛇引入了阵中。
双头大蛇十分威猛,直接打杀,恐怕师徒四人将有性命之忧。师傅为了稳妥起见,便用阵法威力消弱它的气势,只要过了寅时·大蛇就能困死阵中。
于是,师徒四人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静等时刻。
可就在距离寅时还有半个时辰的时候,汤志云酒瘾犯了。心想:还有一会儿工夫就到了·我偷偷地喝几口,解解酒瘾,师傅是不会知道的。于是就拿出酒壶偷偷喝了几口。
谁知这一喝反倒把酒瘾全勾起来了,喝了这口还想喝下一口……没一会儿工夫,就把整整一壶酒全部饮尽。
也是夜晚的缘故,漆黑一片,静谧无声·再加上喝了点酒儿,汤志云既然打起了瞌睡。
也只因他这一睡,导致阵法大乱。双头大蛇是消灭了,可他的两位师兄也因此丧了性命——与双头大蛇同归于尽了。
师傅痛失两位爱徒,悲愤交加;汤志云贪杯误事,悔恨不迭。后来后,在祖师爷张真人灵前跪了三天三夜,请求师父原谅。师父最后手臂一挥·说了句“你走吧。”汤志云心里也愧。就离开了武当山,从此再也没有踏入武当山半步……
为了生存,汤志云四处游走·利用在武当山师傅那里学来的本事,给人占卜算命,看阴阳宅,破解妖魔鬼怪之类。
汤志云虽然嗜酒如命,但也确实有本事。破解了几件大的灵异事件之后,被人们誉为“汤半仙”。
张长江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还在武当山上。所以自称“贫道”。离了武当山后,为了彻底摆脱那场羞耻,他再也不提修道之事,而是改称自己为“算命的”“观阴阳的”·遇见年轻人则自称“老夫”。
而汤半仙最拿手也最擅长的,却是使用幻术——他拥有呼唤鬼怪的技术,式神在他手里,无所不能。
据说,这也是接受了在武当山杀双头大蛇的教训。他经常喝的酩酊大醉,不免误事。于是·便苦修幻术,驾驭鬼怪,尤其钟情于式神。在他醉酒的时候,式神可以根据他的意念,为他做一切。
式神是一种平时肉眼看不见的精灵。不算是上等的灵,是杂灵。灵异师用方术将杂灵作为式神,用以驱使。不过,根据灵异师的功力,被操纵的杂灵的档次,或为上等或为下等。
而汤半仙操纵的杂灵已经是上等水平。
汤半仙一生未娶,游兴过后,一个人独处一个院落,给人算命看事,驱鬼降魔,过着真正的“神棍”生活。
在家中没人的时候,汤半仙也经常使用式神。如家中明明没有人在,窗户却能自动打开、关闭;即使没有人去开门关门,房门也能自行开关。来了客人,侍女或者童子,便应招出来端茶倒水。
张长江来过几次后,便看出了这里的蹊跷,问汤半仙:“这些仆人都是式神吗?”
“哪能呢?”汤半仙否认道。
“可我每次来,看见的都是新面孔。仆人不会换的如此快吧?”
“你要不相信,今晚就别走了,在这里试一试。”汤半仙笑眯眯地说。
“试?”张长江迷惑不解。
“金屋藏娇哇?!”
张长江闹了个大红脸。
汤半仙一看张长江被住了,忙端起酒杯解围:“来,喝酒!”
“喝酒。”
以酒盖脸儿,尴尬也就没了。
然而,汤半仙惯用式神的事,还是被传的沸沸扬扬。
一天,汤半仙到一个朋友家参加聚会,几个年轻小伙子挤过来跟他说话。大家很自然地便把话题集中在他的方术上。
“听说式神在你手里无所不能,那么,你可以用这个方法杀人吗?”一个小伙子直截了当地问。
“这是灵异界里的秘事,也好这样贸然打听吗?”汤半仙沉下脸来,以一种骇人的眼神,直视着提问的小伙子。
小伙子知道自己问莽撞了,脸上流露出胆怯的神色。
另一个小伙子心眼儿灵活,见话题既然已经挑开,不收场大家都尴尬,便说:“那么,杀死小虫子之类的,肯定是轻而易举的吧?!”
“哦,没错。”汤半仙脸上掠过一丝自得的微笑。
这时,庭院里恰好有几只麻雀在蹦蹦跳跳。
“你能杀死其中的一只吗?”第二个小伙子指着庭院里的麻雀,继续追问。
“可以。不过……”
“有什么不妥吗?”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未免残忍。”
“试一下身手嘛!”
“是啊,试一下。”
“就是,让大家见识一下。”
人们纷纷起哄架鸭子。
在这种情势下,若汤半仙借辞推托、不当场出手的话,其形象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这家伙也不过如此,有名无实罢了!”
汤半仙瞥一眼众人,说:“这可是你们逼着我杀生的呀?!”
他随即念念有词,仲出右手,捡起桌子上的一张糖果纸,往庭院的空中一抛,念动咒语。
糖果纸飞舞在空中,轻轻落在一只刚刚飞起的麻雀身上。
就在糖果纸刚一接触麻雀的一刹那,麻雀一个倒栽葱摔到地上。它的身上还压着那张糖果纸,而在糖果纸的下面,是被压烂了的麻雀尸体。
众人见此,皆大惊失色。
汤半仙的名声也随之远扬。在恩楼镇一带,人们几乎把他捧为神灵。
汤半仙自己也颇以此为乐。一方面正正经经,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又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做一些压制同行的勾当。在这一带,出了他亲授的弟子外,很少有香官儿站得住脚。有的香官儿在出马之前闹坛闹得实在凶,便去他那里拜他为师,让他给设坛,然后才能给人看事。
此时的汤半仙六十来岁年纪。个子不高,体型精瘦,小眼睛,留着两撇八字胡,上身穿着一个黄色马甲,下身一条青布裤子。无论怎么看,都与他那远扬的名声不大相符。
汤半仙听了张长江的叙说之后,半天没有言语。在心里回忆起他闻听和所知道的关于“小神童”的点点滴滴:
离着他的驻地五十多里路的梁家屯村出了个“小神童”,他也有所耳闻。而他听得最多的,却是“小神童”的母亲——那个有“神气儿”的女人。
当人们把“神布”神麦”“神饺子”、养老院、孤儿院,以及一亩地能收两千多斤粮食传的神乎其神的时候,他装作游玩儿去那里看了看。
不过,结果让他大跌眼镜:那个女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神气儿”,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力都没有。纯粹一个农村普通妇女。
她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小神童”,他也看见过。那时候,她还不是什么“小神童”,也没发现有什么异样!只是比一般孩子漂亮点儿,机灵点儿而已。
对于普通妇女能获得“神布”“神麦”,他是这样理解的:保不住哪位神仙路过此地,见她心地善良,就资助了她一些“神布”(“神麦”),这在神仙手里,再平常不过了。只是这样的事不常发生,便被人们当成了她本身有“神气儿”。
至于“神饺子”,那就更不足为道了,狐老仙儿干这个最拿手。说不定哪个狐老仙儿与她投缘发,把别处的饺子鼓捣了来,成就了她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