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节 羽翼渐丰
赵和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他本来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乡大旱,他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带了一家老小出来逃荒。结果遇上了大贤良师张角,给了他一口袋粮食,在那个时候绝对比一口袋黄金更值钱。从此赵和就死心塌地地跟着张角东征西讨。可这种日子只过了不到四年,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就死了,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跟着也相继战死。军师黄邵、大将波才都血洒沙场。最近北海传来的消息,黄巾军的第一勇将管亥也死了。当年那响彻天下的十六个字最近只能在赵和的梦中才能听见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现在苍天半死不活,黄天渐行渐远。老百姓心中的青天究竟何时才能到来?-
这时山寨的小喽啰前来报告,说夏丘的黄巾军头领董梁带了几百个兄弟在寨子外求见。赵和急忙带人出去迎接。两人见面,赵和见董梁面上带伤,手下从人也多数挂彩,便问:“兄弟,是哪里的官军来了,让你如此狼狈?”-
董梁叹口气说:“大哥,你不知道,泰安现在姓吕了。臧霸和孙观把兄弟们全卖了。他们现在已经是吕布的人了,还派人叫各路头领前去商议。结果去了之后都被他们软禁起来,但凡是不愿投降官军的都被杀了。我去得晚,他们以为消息走透,便在半路伏击。几百弟兄冲出来的不到一半。真他娘的气煞人,这群瘟杀的畜生居然向自家兄弟下手。大哥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小弟全听你的了。”-
赵和叹道:“兄弟先上山,我还有事找你商议。”两人上山,赵和派人安排众伤兵安歇。两人自去后堂,赵和排了酒菜,几杯闷酒下肚,赵和说:“兄弟,你还不知道。最近你们泰安军动静太大,青徐两州已经决定要对你们下手了。大批官军只怕已在路上了。”董梁惊曰:“大哥如何得知?”“我这山寨离彭城不过百十里,岂能不知。往日有你们泰安军顶着,官府一时还顾不到我这里。如今泰山归了吕布,他必然调兵去兖州。官军没了后顾之忧,我这里只怕稍后便有大祸临头啊。”赵和忧心忡忡地道。-
“那怎么办,不如我们回夏丘好了,那里青徐兖三个州都管不到,应该没有官兵会来。”董梁出了个主意。“不行,我们人少,粮草也不多。只怕走在半路就被官军追上,那时跑都没处跑。”赵和否决了这个建议。-
“这也不行,哎,我没主意了。大哥你说怎么办吧。只要能保住弟兄们不受官府的欺压,我都听你的。”董梁显然是个粗人,他还是比较相信跟在张角身边好几年的赵和。-
“离我们最近的是泰山南边二龙山的何仪跟李玲,他们手下有将近三千人,寨子也大,地形比我这险要得多。我们去他们那。”赵和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不行,何仪那小子好色贪财。当年跟着人公将军的时候就不是个好鸟。这些年死了多少弟兄,只有他躲在二龙山逍遥自在。要不是他贪图李大小姐长得漂亮,他才不会把二龙山分出一半给李小姐,我们去找他免不得又要受气。还不如跟官军拼了,死了也值。”董梁的直脾气又犯了。-
“兄弟,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我们去二龙山投的是李小姐,又不是他何仪。再说何仪手下的二当家廖化武艺高强,人又仗义。何仪也让他几分。我跟他相识,他肯定会让我们留下的。”赵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好吧,就依大哥。李小姐人很好,你又在将军身边待过,她肯定留你。”董梁也只是说说而已。人嘛,只要有一点生存的希望,谁又会愿意去死呢。-
李玲是天公将军张角的义女,从小跟着张角学得一身的本事,使得好双刀,腰间挂一个飞爪,百十个男子也近她不得。当年张角死后她带着千余部下投二龙山而来,何仪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加上自己对这朵霸王花垂涎三尺,也就同意她留下,并分了二龙山的南山给她,自己和二当家廖化居于北山。五年过去了,当年只有12岁的李玲如今已是17岁的大姑娘了,可是义父的遗愿还是没有实现。这几年在官府的围剿下黄巾余部攻打县城的消息已经越来越少了。李玲心中张角临死前说的话却越来越清晰:“无论事成与否,你都要好好活下去。我做不到的事情总有人能做到的,好好活着,等天下太平了,烧符纸钱告诉义父,义父会听见的。”-
张角的话支撑着李玲,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可五年过去了,天下却愈发的乱了。以前官军与黄巾军杀得你死我活,现在连官军自己也开始打起来了。听说前年连皇帝都给抢了去,皇帝很好么,这乱世的皇帝恐怕还不如一只耗子来得自在。-
前几天泰安方面传出话来,说吕布派人招降,臧霸孙观两个混球简直连女人都不如,两万人的队伍说降就降了,真是一群软骨头。何仪那小子也不是好东西,总是色迷迷的看着自己,前几天臧霸派人来的时候,他还假模假样的来试探自己的口风,看不是头又溜了。现在泰安方面已经传来消息,大批官军已经在路上,只怕没几天就会杀上门来。北边寨子里能帮得上忙的也只有廖化了,看来自己还得找他来商量一下才好。-
刚想到这,李玲手下的两个头领邵云和邵隆兄弟俩就来报告,他们是张角的亲兵,阳城兵败时保护李玲杀出重围来到这里。现在帮着李玲统领着手下一千部卒。李玲问有什么事,邵云回答说山下来了一伙黄巾兄弟,想入伙。何大当家不同意,廖化据理力争,两个人互不相让,来请小姐出面调停。李玲一听,气便冲上脑门。这些兄弟肯定是为了躲避官军的追捕才逃来的,居然因为贪生怕死把自家兄弟拒之门外,这何仪果然混帐。李玲气呼呼地带了三十个亲兵来到何仪的大寨。堂中廖化和何仪正彼此别着脸,显然是吵了一架。见李玲来,何仪刚想说话,就被李玲抢白道:“何仪你搞什么鬼,为什么不让自己兄弟入伙?不就是官军要来了么,有什么了不起。你怕死想当缩头乌龟,你姑奶奶我可不怕。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交代,都则我绝不放过你。”-
何仪最怕这朵带刺的玫瑰花,他手下虽说有千五人马,可论战斗力绝不是李玲部下的对手,那可是张角亲兵的底子,整个黄巾军的精锐都在那了。自己这点家当还多是廖化挣下的,可惜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脑子太迂。何仪只好苦着脸说:“我的大小姐,我怎么会不让自己兄弟入伙呢。实在最近收成不好,寨子里粮食不多了,我这人又多,实在是不好办啊。要不大小姐你想想办法?”-
“还想什么,你不管我管,这些兄弟就算是我的人了,吃的喝的住的我都包了。你何乌龟最好收起你的花花肠子。最近官军快来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再想玩什么花样本小姐的刀可不客气。”说完李玲就寒着一张脸走了。廖化急忙跟出来,招呼着那新来的人马参见大小姐。-
不消说,这些人就是赵和和董梁的部下。这两个人先找到了廖化,赵和跟他本来就认识,当下廖化自然是满口答应让他们入伙。可谁知何仪就是不同意,廖化跟他吵了半天,最后还是大小姐仗义出手才摆平了此事。只是大小姐那里本来粮食就不宽裕,再添了这几百口实在是有点揭不开锅了。二龙山的田地多在北山脚下,大小姐带来的老弱妇孺又多,平时日子就不好过,时常还要廖化暗中接济。以后怎么办还是找她商议下吧。想到此廖化便带着赵、董二人上了南山。安排好了赵和与董梁等新来的六百个兄弟,李玲在自己山寨的大厅为两人接风,邵家兄弟和廖化作陪。-
话分两头,刘备军自上路以来。每日行军不过20多里,并且大张旗鼓,意图很明显,就是打草惊蛇般地将四散在各处的黄巾余党逼迫到一处。现在青徐二州联合会剿的风声日紧,为了求存,那些平时占山为王的小股匪盗自动地合股,有的还发生了火并。这一切都是陆羽所希望看到的,只有这样才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平定此处。黄巾军是带有邪教性质的农民起义军,消灭他们的**容易,但是消灭他们的精神很难。历史上,东汉政府扑灭黄巾起义不过几年,但是他们余部的斗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也就是说整整一代人都被他们影响了。一味的对抗不如寻找合作的机会,邪教虽然可怕,但是却有致命的破绽,就是一旦首脑人物被控制,整个组织也就被控制了。张角死后,这个人理所当然的成了李玲,这是刘备军哨探送来的更新最快(问天夏日小说网情报。张角义女?还有廖化!这个发现太惊人了,看来老天爷对自己还不错,送了份大礼给自己。当下打定主意的陆羽找到刘备,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刘备惊奇地看了看他,发现陆羽目光中的坚持,也就同意了。-
二龙山南山大寨,李玲廖化等人正在商议今后的出路。臧霸的投降使得青州黄巾军的势力跌入谷底,只靠二龙山的几千乌合之众是抵挡不住官军的,束手待毙肯定不行,但出路又在哪里呢?-
赵和小心地提议道:“我们来的路上听到这样的消息,北海管亥的余部已经被一个叫刘备的人收编了,这个人刚刚打败了曹操,被徐州的陶谦派来对付我们。据说那个刘备对我们跟别的官军不一样。”-
“这个人我知道,当年地公将军就吃过他的大亏,阳城兵败的时候他也在,据说很能打。”李玲回忆道。-
“如果是刘备,我们不用商量了,只是两条路,战死或者投降。他手下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都有万夫不挡之勇,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廖化回忆起了当年的画面。当年他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跟随着黄巾大将程志远和邓茂攻打幽州。结果刚看见幽州的城墙,前军就炸了锅,大家如同见了鬼似的,胡乱喊着,一路丢盔弃甲。慌乱间,廖化向后望了一眼,只见一个红脸长须的大汉骑着马,拖着一口大刀,马前拴这一颗首级,有如天神一般威风凛凛。廖化不敢再看了,他的双脚已经发软了,他奋起最后一点勇气才迈开步子,他第一次觉得在那个人的面前逃跑都变得十分困难。但那个红脸汉的形象确深深映在廖化的心中,后来他才知道这个人叫关羽,他的大哥叫刘备,弟弟叫张飞。-
“可是这次官府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搞出来叫什么屯田的办法,投降了的弟兄除了继续当兵之外还可以当什么屯户,官府发牛和农具,收成平分。据说分给你种的地只要连续种上五年就成了自家的了。”赵和趁机补充道。-
“这倒没听说过,真的假的?别又是官府想出的花招,咱们在这上面可吃了不少的亏。”李玲疑惑道。-
“是真的,管亥的部下现在都是成了刘备军的屯户和屯兵了。今年的耕牛种子和农具都是刘备发给他们的。现在彭城左近遍地都是屯田,我的人亲眼看见的。”赵和慎重的说道。-
“看来官府这次是想招安了。诸位怎么看?”李玲虽说出这话,却只看向廖化,他是这里最关键的一票。他的态度将决定二龙山几千人的出路“这倒没听说过,官府发牛和农具,还有种子,一块荒地种上五年就归自己了?有这等好事?”廖化也不相信。
“一开始我们也不信,后来派了好几拨弟兄,都是这么回报的。据说这是刘备新来的军师叫陆羽想出来的。”赵和信誓旦旦地说。
“如果是真的,倒也算个去处,就怕其中有诈,官府素无信义,我们多少兄弟死在这上面。这次可千万别再吃亏了”廖化表了态。
“对,就算战死,也不能为了活命白白送了兄弟们的性命。”李玲从来对官府没什么好感。正商议间,突然有手下哨探来报,说刘备军一部千余人马已经离二龙山不到二十里,何头领请廖、李二位前去北山议事。
一行人来到北山,何仪早急得火上房,看到廖化一把抓住,连声问怎么办。廖化想了想,道:“头领休慌,刘备若兴兵来犯断不会只有千余人马,想必是来探我等的虚实,待小弟前去应付,头领在山上早做准备可好?”“如此最好,兄弟要多少人马?”何仪紧张地问道。廖化暗叹一口气道:“五百精兵足矣。”李玲亦道:“廖头领稍待,我们两家一同出兵。”何仪大喜,即令点兵,明日出发。
刘备军的大营中,陆羽正和关羽在下棋,虽然自己棋力比起关羽来差了十万八千里,但陆羽皮厚的程度还是很让关羽头疼的。明明自己的大龙只差一口气了,却视若无睹,反而在关羽的后院四处打劫。这根本是无赖的下法,但关羽知道这位年轻的军师在短短数月之间就帮自己的大哥拉起了数万人马,眼下入主徐州只是早晚之事。这个年轻人本事是有的,可就是太玩世不恭了。但大哥创业艰难,用人之际对他也格外尊重。所以自己也就耐着性子陪他打发时间。几天前大哥突然下令分兵,让自己和这位军师带了千余士兵来到二龙山剿匪,他自己却和三弟分兵安抚各县去了。分兵倒没什么,可这位军师却一连几天按兵不动,只怕那山上的群匪们早闻了风声,有了防备,倒也棘手。
正当关羽准备截杀陆羽中腹的大龙时,突然有探马回报二龙山上有人马出动,陆羽笑道:“关将军,这回又是平手,承让承让。”关羽笑笑,也不在意。二人随即点兵出寨相迎。
两家兵马抡圆,陆羽在关羽的陪同下双骑出阵,指名要对方头领出来答话。对面阵中一阵骚动,两骑排众而出,一男一女,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陆羽高声叫道:“二龙山的好汉听着,我们是令刘使君的部下,今奉青徐两州刺史之命来此招安黄巾余党。你等二人若可做得主,我们便下马做个商议,若谈得拢,你我皆大欢喜。若谈不拢,在厮杀未迟。言尽于此,立等回音。”此话一出,不仅对方人马如炸了营般议论纷纷,就连关羽也皱了皱眉,如此同黄巾贼寇说话也太折了官军的面子。
这时,那个骑马的男子上前向关羽做了个揖,问道:“阁下莫非就是当年涿州城外阵斩程志远的关羽关云长?”
“正是某家,你是何人?”“在下姓廖名化,字元检。早年在涿州曾有幸见到将军尊容,故而适才相询。”“汝既知我名,亦应知晓刘玄德兄弟破黄巾之事。今某即到此,如可引山寨老小速速来降,否则大军到此岂容尔等继续落草,早早决断免得误了众人性命。”
“将军之言不敢不从,且容众人商议,不知将军身旁又是哪位?”
“在下姓陆名羽,字汉魂。此次负责招安黄巾余部,来为众人前途尽一份力。”“哼,大言不惭,就凭你一句话便想让我们举手投降么?"李玲显然对陆羽不太感冒。这是人的潜意识,在谈判中,总喜欢找对方代表中比较好对付的人下手。关羽极有威严,李玲不敢唐突,又见陆羽年纪轻轻,便开口诘难。
“这位小姐好大的火气,这样可不好,脸上会长皱纹的。看来今天我们有一番长谈,不如权且下马,大家席地而坐,有话慢慢说嘛。”陆羽拿出了在铁道部混日子时面对领导所锻炼出来的标准的职业笑容。
“贫嘴”。李玲心中恨恨地想。他和廖化交换了意见,又与邵家兄弟、赵和、董梁商议几句。众人都同意先谈谈再说,也好借机了解官军虚实。于是两家各自收兵,各带亲兵数十,就在两阵中间设了座位,黄巾军一方廖化、李玲等六人系数出席,对手自然是陆羽,至于关羽还是指望他做保镖比较实际。
面对着黄巾军的六人谈判小组,陆羽看看身后的关羽,身长九尺(约等于现在的2米多)、三缕长须,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以古人的审美观这简直是偶像级的人物。难怪廖化这些草莽对他敬如天神。陆羽这次就是特意点了关羽的将,有他在不仅自己的安全有保障就连谈判也容易的多。玩心理战比嘴皮子功夫,高考文科状元出身的陆羽绝不惧怕任何人。更别说面前的是一群没读过书的大老粗。
两家坐定,陆羽首先开口,说明了刘备军此行的目的和态度,也详细地解释了刘备军目前所实行的屯田制度。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半封建社会的基本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土地问题,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问鼎中原。可惜的是就连我们伟大的党也只不过在几十年里暂时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陆羽一想到逐步恶化的环境、年年倒退的耕地红线,民族的元气在一年年的耗尽,百姓的积怨在一年年的增加,国家在**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一旦到了回天无力的时候谁家的江山能够万代永固呢?
显然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由曹操首创的屯田制度可以基本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陆羽的改进又部分的解决了他们的土地问题。拥有自己的土地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无数农民的梦想,这个巨大的诱惑显然是廖化等人无法抗拒的,即便他们想抗拒,也没有人愿意跟随。什么黄天当立,能吃饱饭谁脑袋烧了去造反。所以当陆羽说完之后,黄巾军首领们各个兴奋地难以抑制。而李玲的脸色变得苍白。她明白从这一刻开始,义父的梦想不可能由她来完成了。她只能希望眼前这个年轻军师不会像其他的官兵那样欺骗自己的兄弟。但在放弃梦想之前,自己还要为自己的手下去争取更多的利益。但是陆羽的条件更令她感到疑惑,他允许自己的部下分批下山。在改编时也不会拆散他们,廖化等头领还可以领军。屯田方面完全按之前的条件办理,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二龙山的数千人众恢复生产生活。对于这样优惠的条件李玲也找不出毛病,廖化答应回去做通何仪的工作。两家各自收兵。
之后不久,赵何董梁的几百人先行下山,很快被陆羽派人送到小沛左近,陈群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分到耕牛田地的屯户们欢天喜地,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李玲那里,接着最为精锐的李玲所部也接受了改编。他们的家人则被安排进了新的屯进行生产,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李玲对陆羽说:“我的义父告诉我,他的理想会有人来完成的,那个人会是你么?”“我不知道,但我会用生命去保卫你所看到的一切。”最后,廖化带着几百人下了山,何仪舍不得那几百亩好田,留在了山寨。
然而就在二龙山改编工作顺利完成之时,何仪的人头被关羽利落地斩下,山寨被平毁,田地分给了附近的百姓。这次二龙山之行收编近三千人,其中精壮两千,编两营。由廖化和李玲统领。不久刘备安抚各县完毕,由于李玲的到来,周围的黄巾余部纷纷主动投降,此次剿匪行动几乎兵不血刃,这无疑也归功于陆羽的建议,自然刘备也设宴为众人接风,顺便表了陆羽的功劳。回到小沛的刘备军又该何去何从?;
这时山寨的小喽啰前来报告,说夏丘的黄巾军头领董梁带了几百个兄弟在寨子外求见。赵和急忙带人出去迎接。两人见面,赵和见董梁面上带伤,手下从人也多数挂彩,便问:“兄弟,是哪里的官军来了,让你如此狼狈?”-
董梁叹口气说:“大哥,你不知道,泰安现在姓吕了。臧霸和孙观把兄弟们全卖了。他们现在已经是吕布的人了,还派人叫各路头领前去商议。结果去了之后都被他们软禁起来,但凡是不愿投降官军的都被杀了。我去得晚,他们以为消息走透,便在半路伏击。几百弟兄冲出来的不到一半。真他娘的气煞人,这群瘟杀的畜生居然向自家兄弟下手。大哥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小弟全听你的了。”-
赵和叹道:“兄弟先上山,我还有事找你商议。”两人上山,赵和派人安排众伤兵安歇。两人自去后堂,赵和排了酒菜,几杯闷酒下肚,赵和说:“兄弟,你还不知道。最近你们泰安军动静太大,青徐两州已经决定要对你们下手了。大批官军只怕已在路上了。”董梁惊曰:“大哥如何得知?”“我这山寨离彭城不过百十里,岂能不知。往日有你们泰安军顶着,官府一时还顾不到我这里。如今泰山归了吕布,他必然调兵去兖州。官军没了后顾之忧,我这里只怕稍后便有大祸临头啊。”赵和忧心忡忡地道。-
“那怎么办,不如我们回夏丘好了,那里青徐兖三个州都管不到,应该没有官兵会来。”董梁出了个主意。“不行,我们人少,粮草也不多。只怕走在半路就被官军追上,那时跑都没处跑。”赵和否决了这个建议。-
“这也不行,哎,我没主意了。大哥你说怎么办吧。只要能保住弟兄们不受官府的欺压,我都听你的。”董梁显然是个粗人,他还是比较相信跟在张角身边好几年的赵和。-
“离我们最近的是泰山南边二龙山的何仪跟李玲,他们手下有将近三千人,寨子也大,地形比我这险要得多。我们去他们那。”赵和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不行,何仪那小子好色贪财。当年跟着人公将军的时候就不是个好鸟。这些年死了多少弟兄,只有他躲在二龙山逍遥自在。要不是他贪图李大小姐长得漂亮,他才不会把二龙山分出一半给李小姐,我们去找他免不得又要受气。还不如跟官军拼了,死了也值。”董梁的直脾气又犯了。-
“兄弟,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我们去二龙山投的是李小姐,又不是他何仪。再说何仪手下的二当家廖化武艺高强,人又仗义。何仪也让他几分。我跟他相识,他肯定会让我们留下的。”赵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好吧,就依大哥。李小姐人很好,你又在将军身边待过,她肯定留你。”董梁也只是说说而已。人嘛,只要有一点生存的希望,谁又会愿意去死呢。-
李玲是天公将军张角的义女,从小跟着张角学得一身的本事,使得好双刀,腰间挂一个飞爪,百十个男子也近她不得。当年张角死后她带着千余部下投二龙山而来,何仪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加上自己对这朵霸王花垂涎三尺,也就同意她留下,并分了二龙山的南山给她,自己和二当家廖化居于北山。五年过去了,当年只有12岁的李玲如今已是17岁的大姑娘了,可是义父的遗愿还是没有实现。这几年在官府的围剿下黄巾余部攻打县城的消息已经越来越少了。李玲心中张角临死前说的话却越来越清晰:“无论事成与否,你都要好好活下去。我做不到的事情总有人能做到的,好好活着,等天下太平了,烧符纸钱告诉义父,义父会听见的。”-
张角的话支撑着李玲,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可五年过去了,天下却愈发的乱了。以前官军与黄巾军杀得你死我活,现在连官军自己也开始打起来了。听说前年连皇帝都给抢了去,皇帝很好么,这乱世的皇帝恐怕还不如一只耗子来得自在。-
前几天泰安方面传出话来,说吕布派人招降,臧霸孙观两个混球简直连女人都不如,两万人的队伍说降就降了,真是一群软骨头。何仪那小子也不是好东西,总是色迷迷的看着自己,前几天臧霸派人来的时候,他还假模假样的来试探自己的口风,看不是头又溜了。现在泰安方面已经传来消息,大批官军已经在路上,只怕没几天就会杀上门来。北边寨子里能帮得上忙的也只有廖化了,看来自己还得找他来商量一下才好。-
刚想到这,李玲手下的两个头领邵云和邵隆兄弟俩就来报告,他们是张角的亲兵,阳城兵败时保护李玲杀出重围来到这里。现在帮着李玲统领着手下一千部卒。李玲问有什么事,邵云回答说山下来了一伙黄巾兄弟,想入伙。何大当家不同意,廖化据理力争,两个人互不相让,来请小姐出面调停。李玲一听,气便冲上脑门。这些兄弟肯定是为了躲避官军的追捕才逃来的,居然因为贪生怕死把自家兄弟拒之门外,这何仪果然混帐。李玲气呼呼地带了三十个亲兵来到何仪的大寨。堂中廖化和何仪正彼此别着脸,显然是吵了一架。见李玲来,何仪刚想说话,就被李玲抢白道:“何仪你搞什么鬼,为什么不让自己兄弟入伙?不就是官军要来了么,有什么了不起。你怕死想当缩头乌龟,你姑奶奶我可不怕。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交代,都则我绝不放过你。”-
何仪最怕这朵带刺的玫瑰花,他手下虽说有千五人马,可论战斗力绝不是李玲部下的对手,那可是张角亲兵的底子,整个黄巾军的精锐都在那了。自己这点家当还多是廖化挣下的,可惜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脑子太迂。何仪只好苦着脸说:“我的大小姐,我怎么会不让自己兄弟入伙呢。实在最近收成不好,寨子里粮食不多了,我这人又多,实在是不好办啊。要不大小姐你想想办法?”-
“还想什么,你不管我管,这些兄弟就算是我的人了,吃的喝的住的我都包了。你何乌龟最好收起你的花花肠子。最近官军快来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再想玩什么花样本小姐的刀可不客气。”说完李玲就寒着一张脸走了。廖化急忙跟出来,招呼着那新来的人马参见大小姐。-
不消说,这些人就是赵和和董梁的部下。这两个人先找到了廖化,赵和跟他本来就认识,当下廖化自然是满口答应让他们入伙。可谁知何仪就是不同意,廖化跟他吵了半天,最后还是大小姐仗义出手才摆平了此事。只是大小姐那里本来粮食就不宽裕,再添了这几百口实在是有点揭不开锅了。二龙山的田地多在北山脚下,大小姐带来的老弱妇孺又多,平时日子就不好过,时常还要廖化暗中接济。以后怎么办还是找她商议下吧。想到此廖化便带着赵、董二人上了南山。安排好了赵和与董梁等新来的六百个兄弟,李玲在自己山寨的大厅为两人接风,邵家兄弟和廖化作陪。-
话分两头,刘备军自上路以来。每日行军不过20多里,并且大张旗鼓,意图很明显,就是打草惊蛇般地将四散在各处的黄巾余党逼迫到一处。现在青徐二州联合会剿的风声日紧,为了求存,那些平时占山为王的小股匪盗自动地合股,有的还发生了火并。这一切都是陆羽所希望看到的,只有这样才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平定此处。黄巾军是带有邪教性质的农民起义军,消灭他们的**容易,但是消灭他们的精神很难。历史上,东汉政府扑灭黄巾起义不过几年,但是他们余部的斗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也就是说整整一代人都被他们影响了。一味的对抗不如寻找合作的机会,邪教虽然可怕,但是却有致命的破绽,就是一旦首脑人物被控制,整个组织也就被控制了。张角死后,这个人理所当然的成了李玲,这是刘备军哨探送来的更新最快(问天夏日小说网情报。张角义女?还有廖化!这个发现太惊人了,看来老天爷对自己还不错,送了份大礼给自己。当下打定主意的陆羽找到刘备,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刘备惊奇地看了看他,发现陆羽目光中的坚持,也就同意了。-
二龙山南山大寨,李玲廖化等人正在商议今后的出路。臧霸的投降使得青州黄巾军的势力跌入谷底,只靠二龙山的几千乌合之众是抵挡不住官军的,束手待毙肯定不行,但出路又在哪里呢?-
赵和小心地提议道:“我们来的路上听到这样的消息,北海管亥的余部已经被一个叫刘备的人收编了,这个人刚刚打败了曹操,被徐州的陶谦派来对付我们。据说那个刘备对我们跟别的官军不一样。”-
“这个人我知道,当年地公将军就吃过他的大亏,阳城兵败的时候他也在,据说很能打。”李玲回忆道。-
“如果是刘备,我们不用商量了,只是两条路,战死或者投降。他手下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都有万夫不挡之勇,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廖化回忆起了当年的画面。当年他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跟随着黄巾大将程志远和邓茂攻打幽州。结果刚看见幽州的城墙,前军就炸了锅,大家如同见了鬼似的,胡乱喊着,一路丢盔弃甲。慌乱间,廖化向后望了一眼,只见一个红脸长须的大汉骑着马,拖着一口大刀,马前拴这一颗首级,有如天神一般威风凛凛。廖化不敢再看了,他的双脚已经发软了,他奋起最后一点勇气才迈开步子,他第一次觉得在那个人的面前逃跑都变得十分困难。但那个红脸汉的形象确深深映在廖化的心中,后来他才知道这个人叫关羽,他的大哥叫刘备,弟弟叫张飞。-
“可是这次官府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搞出来叫什么屯田的办法,投降了的弟兄除了继续当兵之外还可以当什么屯户,官府发牛和农具,收成平分。据说分给你种的地只要连续种上五年就成了自家的了。”赵和趁机补充道。-
“这倒没听说过,真的假的?别又是官府想出的花招,咱们在这上面可吃了不少的亏。”李玲疑惑道。-
“是真的,管亥的部下现在都是成了刘备军的屯户和屯兵了。今年的耕牛种子和农具都是刘备发给他们的。现在彭城左近遍地都是屯田,我的人亲眼看见的。”赵和慎重的说道。-
“看来官府这次是想招安了。诸位怎么看?”李玲虽说出这话,却只看向廖化,他是这里最关键的一票。他的态度将决定二龙山几千人的出路“这倒没听说过,官府发牛和农具,还有种子,一块荒地种上五年就归自己了?有这等好事?”廖化也不相信。
“一开始我们也不信,后来派了好几拨弟兄,都是这么回报的。据说这是刘备新来的军师叫陆羽想出来的。”赵和信誓旦旦地说。
“如果是真的,倒也算个去处,就怕其中有诈,官府素无信义,我们多少兄弟死在这上面。这次可千万别再吃亏了”廖化表了态。
“对,就算战死,也不能为了活命白白送了兄弟们的性命。”李玲从来对官府没什么好感。正商议间,突然有手下哨探来报,说刘备军一部千余人马已经离二龙山不到二十里,何头领请廖、李二位前去北山议事。
一行人来到北山,何仪早急得火上房,看到廖化一把抓住,连声问怎么办。廖化想了想,道:“头领休慌,刘备若兴兵来犯断不会只有千余人马,想必是来探我等的虚实,待小弟前去应付,头领在山上早做准备可好?”“如此最好,兄弟要多少人马?”何仪紧张地问道。廖化暗叹一口气道:“五百精兵足矣。”李玲亦道:“廖头领稍待,我们两家一同出兵。”何仪大喜,即令点兵,明日出发。
刘备军的大营中,陆羽正和关羽在下棋,虽然自己棋力比起关羽来差了十万八千里,但陆羽皮厚的程度还是很让关羽头疼的。明明自己的大龙只差一口气了,却视若无睹,反而在关羽的后院四处打劫。这根本是无赖的下法,但关羽知道这位年轻的军师在短短数月之间就帮自己的大哥拉起了数万人马,眼下入主徐州只是早晚之事。这个年轻人本事是有的,可就是太玩世不恭了。但大哥创业艰难,用人之际对他也格外尊重。所以自己也就耐着性子陪他打发时间。几天前大哥突然下令分兵,让自己和这位军师带了千余士兵来到二龙山剿匪,他自己却和三弟分兵安抚各县去了。分兵倒没什么,可这位军师却一连几天按兵不动,只怕那山上的群匪们早闻了风声,有了防备,倒也棘手。
正当关羽准备截杀陆羽中腹的大龙时,突然有探马回报二龙山上有人马出动,陆羽笑道:“关将军,这回又是平手,承让承让。”关羽笑笑,也不在意。二人随即点兵出寨相迎。
两家兵马抡圆,陆羽在关羽的陪同下双骑出阵,指名要对方头领出来答话。对面阵中一阵骚动,两骑排众而出,一男一女,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陆羽高声叫道:“二龙山的好汉听着,我们是令刘使君的部下,今奉青徐两州刺史之命来此招安黄巾余党。你等二人若可做得主,我们便下马做个商议,若谈得拢,你我皆大欢喜。若谈不拢,在厮杀未迟。言尽于此,立等回音。”此话一出,不仅对方人马如炸了营般议论纷纷,就连关羽也皱了皱眉,如此同黄巾贼寇说话也太折了官军的面子。
这时,那个骑马的男子上前向关羽做了个揖,问道:“阁下莫非就是当年涿州城外阵斩程志远的关羽关云长?”
“正是某家,你是何人?”“在下姓廖名化,字元检。早年在涿州曾有幸见到将军尊容,故而适才相询。”“汝既知我名,亦应知晓刘玄德兄弟破黄巾之事。今某即到此,如可引山寨老小速速来降,否则大军到此岂容尔等继续落草,早早决断免得误了众人性命。”
“将军之言不敢不从,且容众人商议,不知将军身旁又是哪位?”
“在下姓陆名羽,字汉魂。此次负责招安黄巾余部,来为众人前途尽一份力。”“哼,大言不惭,就凭你一句话便想让我们举手投降么?"李玲显然对陆羽不太感冒。这是人的潜意识,在谈判中,总喜欢找对方代表中比较好对付的人下手。关羽极有威严,李玲不敢唐突,又见陆羽年纪轻轻,便开口诘难。
“这位小姐好大的火气,这样可不好,脸上会长皱纹的。看来今天我们有一番长谈,不如权且下马,大家席地而坐,有话慢慢说嘛。”陆羽拿出了在铁道部混日子时面对领导所锻炼出来的标准的职业笑容。
“贫嘴”。李玲心中恨恨地想。他和廖化交换了意见,又与邵家兄弟、赵和、董梁商议几句。众人都同意先谈谈再说,也好借机了解官军虚实。于是两家各自收兵,各带亲兵数十,就在两阵中间设了座位,黄巾军一方廖化、李玲等六人系数出席,对手自然是陆羽,至于关羽还是指望他做保镖比较实际。
面对着黄巾军的六人谈判小组,陆羽看看身后的关羽,身长九尺(约等于现在的2米多)、三缕长须,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以古人的审美观这简直是偶像级的人物。难怪廖化这些草莽对他敬如天神。陆羽这次就是特意点了关羽的将,有他在不仅自己的安全有保障就连谈判也容易的多。玩心理战比嘴皮子功夫,高考文科状元出身的陆羽绝不惧怕任何人。更别说面前的是一群没读过书的大老粗。
两家坐定,陆羽首先开口,说明了刘备军此行的目的和态度,也详细地解释了刘备军目前所实行的屯田制度。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半封建社会的基本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土地问题,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问鼎中原。可惜的是就连我们伟大的党也只不过在几十年里暂时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陆羽一想到逐步恶化的环境、年年倒退的耕地红线,民族的元气在一年年的耗尽,百姓的积怨在一年年的增加,国家在**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一旦到了回天无力的时候谁家的江山能够万代永固呢?
显然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由曹操首创的屯田制度可以基本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陆羽的改进又部分的解决了他们的土地问题。拥有自己的土地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无数农民的梦想,这个巨大的诱惑显然是廖化等人无法抗拒的,即便他们想抗拒,也没有人愿意跟随。什么黄天当立,能吃饱饭谁脑袋烧了去造反。所以当陆羽说完之后,黄巾军首领们各个兴奋地难以抑制。而李玲的脸色变得苍白。她明白从这一刻开始,义父的梦想不可能由她来完成了。她只能希望眼前这个年轻军师不会像其他的官兵那样欺骗自己的兄弟。但在放弃梦想之前,自己还要为自己的手下去争取更多的利益。但是陆羽的条件更令她感到疑惑,他允许自己的部下分批下山。在改编时也不会拆散他们,廖化等头领还可以领军。屯田方面完全按之前的条件办理,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二龙山的数千人众恢复生产生活。对于这样优惠的条件李玲也找不出毛病,廖化答应回去做通何仪的工作。两家各自收兵。
之后不久,赵何董梁的几百人先行下山,很快被陆羽派人送到小沛左近,陈群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分到耕牛田地的屯户们欢天喜地,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李玲那里,接着最为精锐的李玲所部也接受了改编。他们的家人则被安排进了新的屯进行生产,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李玲对陆羽说:“我的义父告诉我,他的理想会有人来完成的,那个人会是你么?”“我不知道,但我会用生命去保卫你所看到的一切。”最后,廖化带着几百人下了山,何仪舍不得那几百亩好田,留在了山寨。
然而就在二龙山改编工作顺利完成之时,何仪的人头被关羽利落地斩下,山寨被平毁,田地分给了附近的百姓。这次二龙山之行收编近三千人,其中精壮两千,编两营。由廖化和李玲统领。不久刘备安抚各县完毕,由于李玲的到来,周围的黄巾余部纷纷主动投降,此次剿匪行动几乎兵不血刃,这无疑也归功于陆羽的建议,自然刘备也设宴为众人接风,顺便表了陆羽的功劳。回到小沛的刘备军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