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义救北海
主簿这个官可大可小,关键看给谁当了,比如杨修,丞相府的主簿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天天跟着领导忙里忙外,一等一的心腹。难怪曹家的几个兄弟都要巴结他。可小小的人口不过五万,巴掌大个地方,连刘备自己都是公孙瓒钉在袁绍背后的一根钉子而已,又能给陆羽多大的施展空间呢?
磐河之战中河北双雄互有胜负,暂时还不会再次大规模交锋,现在袁绍正集中力量攻打晋阳,企图攻占并州,同时暗中支持青州的黄巾军余部,牵制公孙瓒的盟友田楷。看来孔北海的日子不好过了。
这段时间陆羽基本熟悉了汉代政府的工作程序。封建官僚体制实际上有着一整套不可违反的游戏规则,这个体制越成熟,规则也就越完善,官僚主义也越严重,对人才的压制也越残酷。在铁道部混了几年的陆羽对这一切有一种熟悉的悲哀。古代的地方政府主要工作就是钱粮和刑名,抓住了这两点,基本就能保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转和正常秩序,当然前提是天下太平。
简雍并不怎么管事,所以陆羽必须自己负责的基本工作,钱粮倒还好,现在也没到秋收的季节,可刑名却让陆羽感到头痛。汉朝儒家里有个叫张释之的发明了“春秋决狱”的司法原则,即用儒家的道德标准去作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判决的理论依据。这套思想被历代的统治者所沿用,时至今日仍然对中国人的是非观起着很大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中国法制建设举步惟艰的根本原因,可叹的是这个张释之居然成了史家笔下青天的代表,所以在中国千万别提人权,那纯属忽悠。汉代民风质朴,再加上儒家思想提倡温良恭俭让,所以一般百姓都认为打官司是很丢脸的事情,知识分子更视之为奇耻大辱,统治者更不希望百姓好争,所以一般的民事案件都是由官府出面调解为主,而这种调解多半是带有强制性的。如果有人不服,即便有理也会被视为刁民,这也为那些有钱有势之人勾结官府,为非做歹创造了机会。陆羽翻了翻以前的卷宗,发现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看了几本便得了一肚子气。
正巧有小吏来报,门外两个汉子争执,陆羽即令带来问话。两人上前磕了头,相互怒视着,其中一人还夹着一匹布。陆羽问明原由,原来这两人一个叫张其,是个布贩子,下乡收购布匹回城途中遇上一个汉子突然从后面夺了布,拔腿便跑。张其愣了一下随后追去,直追入城中市集才追上。不料那汉子见走不脱反赖张其抢他的布,两人争执不下,旁人都不认识这两个外乡人,无法调解,只好告到县衙。陆羽笑笑,命他二人出了大门,直跑到城门再跑回来,谁先到谁就是布的主人。两人飞奔而去,少时张其先至,那汉子落后十余步亦至。陆羽便判布与张其,那汉子不服。陆羽命人将布裁为两截,两人各持一半,两人俱不服,陆羽命人轰出,少时两人又被差役押回,陆羽问清回话后判布给张其,那汉子判杖二十,游街示众。原来两人走之后陆羽便命人暗中跟踪,衙役回报张其哀声叹气,那汉子却喜气洋洋,据此得知真相。其实陆羽见张其脚力占先已猜得七八分故设计使那汉子不打自招。消息一出,百姓奔走相告皆说平原出了个陆青天。几天下来之前积累的诉讼便一一审结,百姓咸称公允。刘备大奇。
几日后刘备突然召陆羽厅前议事,陆羽心知必是北海事起,快步上得厅来果见一员战将长身而立,虎背狼腰,轻舒猿臂,极其雄壮。刘备给众人引见了,正是东莱太史慈。
原来前段时间青州黄巾贼势汹涌,其中最大的一股在黄巾第一悍将管亥的带领下攻打北海甚急,太守孔融遣太史慈孤身突围而出向刘备求救。孔北海名动天下,今日居然向小小的平原令开口求援,怎能不让刘备激动非常。看这架势他是打算倾巢出动了。果然刘备令关张二人点齐兵马,又让简雍准备粮草,安排太史慈下去休息,明日一早发兵北海。众人领命而去,陆羽以目视刘备,备会意,入后堂。陆羽稍后入,见备立在走廊,快步上前施了一礼。刘备问道:“汉魂有事?”
“主公,此去北海不知主公如何打算?”
“孔北海名满天下,今受困于贼,自当全力去救。”
“方今天下群雄并起,那些狼心狗肺之辈,欺君害民之流尚且可以割据一方,而主公这般汉室帝胄却只能坐守小县,主公难道不想知道其中的缘故么?”陆羽很直接地点出了刘备的痛脚。不过陆羽倒不担心刘备的涵养,果然刘备很爽快的承认了,并用一种鼓励的目光等待着陆羽的下文。陆羽道:“主公以忠义仁德为本,忠义可收豪杰之心,仁德可得黎民之望,此为得天下之道。然得天下之术则在于兵马权谋,没有这些,固然怀鲲鹏之志也只能苟全性命于乱世。这次北海之行,主公便可以高举仁义之大旗得到一次实力大涨的机会。”
“汉魂此言,字字珠玑,备受教。愿有以教我。”听了陆羽的话,刘备似有所悟,几年以来自己东奔西跑,几经失败,残酷的现实告诉他,这个社会中似乎并不完全承认他所追求的信仰。自己的信念与目标固然不曾动摇,可方法好像不对头。今天陆羽的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刘备这个响鼓上。刘备以他百发百中的识人眼光发现了眼前的这个青年似乎能给他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那好就相信他一次吧。
“曹孟德靠镇压黄巾起家,择其精壮编为青州军,余者授耕牛农具行屯田之法。屯田以安民,降贼可强军。这次围攻北海的黄巾足有五六万人,只要招降了他们,择其精壮可得兵卒不下万人,黄巾军所胁裹之民众多随军携带耕牛农具,余者皆可行屯田之法,安抚流民,开垦荒田,闲时得粮战时得兵,庶可以为根本。望主公明断。”刘备听后即道:“汉魂所言令备茅塞顿开,此事若成则吾不复受困于此乎。汉魂可权理此事,吾即令宪和全力助你。”
陆羽心想:你倒是开个空头支票,先不说这耕牛农具如何补充,光几万黄巾要吃要喝,能不能挨到秋收还是个问题。现在是春耕时分,要不是被春荒逼的紧,那几万黄巾也断断不会去攻打县城,这很容易遭到官府的大规模围剿。假如为了几万黄巾分了军粮,我陆羽的小身板可受不起张益德的拳头。不过领导的充分放权倒是让陆羽第一次从上级那里感到了信任,这是自己第一次表现的机会,千万不能搞砸了,陆羽苦苦地思索着。
第二天全军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向北海前进。于路无话,直抵北海城外二十里下寨,管亥见来了援军,只留数千人继续围城,主力万余人马调头逼向刘备大营,刘备下令出战,陆羽急止之。众人不解,陆羽道:“管亥围城只因缺粮,必率主力攻城而分部属掠夺四周乡野,今我击破其首余者必溃散逃逸,极难肃清。不如等其聚合一处再一网成擒为上。”众人然其计坚守不出。
三五日过去,黄巾陆续增至五六万人,刘备这才下令出战,陆羽又道:“前日官府讨黄巾多是诱捕,今欲召其来归,必先取信于彼,方可成事。”刘备然其言,陆羽遂号令全军,凡与黄巾战所得战俘,必不许加害,送还于彼,可解其斗志。与战三日,俘三千余,皆送还之。第四日管亥亲率精壮万人来觅战,陆羽又传令全军,来日但见贼军势乱便齐呼:“缴械不杀,降者免死。”
两军对阵,管亥出马叫阵,陆羽目视关羽,云长即拍马上前,两人战十合,云长刀法威力无穷,管亥力气不如,被云长寻一破绽,一刀斩于马下。陆羽急呼刘备,玄德双剑一挥,益德在左,子义在右,云长居中,三将如虎入羊群,玄德从后掩杀,黄巾军顿时大乱,刘备军士卒高呼:“缴械不杀,降者免死。”
连日来黄巾军被俘士卒皆言刘军宽待降卒,那万余精壮见主将阵亡知事不可为,又闻得喊声,皆伏地请降。众将一路掩杀过去,那一万精壮都有父母兄弟亲人在阵中,齐齐发喊,五六万黄巾只走脱不到千人,余者皆跪地投降。刘备和太史慈自进城与孔融相见,陆羽和关张二将收拢人马,清点降卒,这一仗共计俘虏黄巾五万八千余。其中精壮者有万余,这一万人可以算是合格的战士,只要加以训练即可投入战场。只是这兵器五花八门,还有的干脆扛着锄头和粪叉,其中身披衣甲者不过十之二三。其余的都是普通的百姓而已,他们大多携老扶幼,有的还带着耕牛和农具。陆羽让简雍给他们一一编上户口,百人为一屯,进行屯田,种子和耕牛农具都可由官府提供,将来有了收成再从中扣除。屯田所得五五分账。办好了这些,陆羽就跟着张飞进了城,剩下的工作自由关羽和简雍去做。-
来到太守府,见刘备正和太守孔融交谈,客座上除了太史慈还有一人却不认识。但陆羽却很肯定地知道他是谁。果然刘备给陆羽张飞引见之后,孔融也介绍了那人,正是徐州治中糜竺糜子仲。看来曹操已经开始对徐州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了,现在刘备手里多了一万精兵,局面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糜竺道明来意,刘备这才知道曹操已经攻打徐州有月余了,一路屠城,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村庄不复人烟。孔融也表示自己和青州刺史田楷都已答应出兵,只是曹操兵力雄厚,希望刘备能一起去。刘备自然是满口答应,只是表示自己刚刚收编了几万黄巾,希望孔融能支援一些粮草和兵器衣甲。孔融倒很爽快,一下子就拨出一万石粮草、五千副皮甲、两千张弓、三千把大戟和五千杆长枪,外加五百头耕牛和许多农具。糜竺也允诺为刘备军提供给养。这下可以说刘备军整个的鸟枪换炮了一番。刘备大喜,当下表示自己亲自找公孙瓒借几千河北骑兵助阵,众人商议完毕各自回去休息不提。
刘备回到营中,召众人议事,陆羽刚到,刘备便深深一礼道:“先生大才,略施小计便收得数万黄巾。备前日心中尚存疑虑,特此向先生赔礼了。”
陆羽急忙还礼,谢道:“主公万勿如此,羽无知小儿蒙主公言听计从,怎敢不效之以死乎?”刘备扶起,遂问今后之计。陆羽道:“主公且宽心去河北借兵,有云长与翼德训练士卒,宪和安抚屯户,料无大事。主公临行之际还请见子义将军一面,晓以大义,必可为我军添一上将。”刘备然之。次日与关张见太史慈,恳请其以大义为重,救徐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史慈也极佩服刘备重义守信,只言回家见老母一面再做商议。
然陆羽早已访得其母住处,亲自拜望老太太,表明了身份,只说与太史慈十分投契,又道徐州百姓遭难,孔北海与刘使君同往救援之事,老人家当下表示等子义回来便叫他同去救徐州。陆羽便说太史慈以老母为重,不愿远离。其母变色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以忠义为本,吾受孔太守厚恩,本以为吾儿解北海之围可以报之一二,使我心无愧矣。怎料他还是如此糊涂,竟为了我这将死之人至大义于不顾。待他回来我自与他说,好便罢;不好时我自己了断,免得徒留个骂名于世。”陆羽好言劝解,老人只是不听。
少时太史慈回家见陆羽在,大奇,又见老母面色不豫,小心问安。其母问起北海之事,太史慈据实说了。其母又问其徐州之事。太史慈只道刘使君相请,然未知母亲之意不敢做主,特来相告。其母勃然大怒,斥其不知忠孝不能两全,反以孝废忠,徒留骂名于世,说罢便要自尽,以绝其念。太史慈大惊,只得应允。收拾完毕便来向孔融辞行,孔融以金银相赠,太史慈坚辞不受,告辞出来。安顿好老母便同陆羽前往拜见刘备,陆羽细言其事,刘备大喜,设宴为太史慈接风。厚赐其母,拨从人二十听用,又谢陆羽之功不表。
来日刘备自去河北找公孙瓒借兵,将此间之事尽托与陆羽。陆羽负责将耕牛农具分发各屯,忙得不可开交不表。
三日后刘备从公孙瓒处借得马军两千,步军两千。陆羽知道统带骑兵的是赵云,但是没想到刘备一介绍那个步军的校尉居然是田豫。尽管事先知道,可当刘备介绍陆羽和赵云认识的时候,陆羽的心脏还是不争气的狂跳了好几下。眼前是多么英俊的一张脸啊,白皙的脸庞,棱角分明的线条,浓眉大眼,放在自己那个时代绝对是一流的偶像明星啊。可是自己却清楚的知道这一切都只是迷惑敌人的假象,任何一个轻视他的敌人都将付出生命的代价。赵云显然和刘关张是老熟人了,亲切的互相交谈着,就连田豫也很得刘备的赏识,特意从公孙瓒那里要了过来。陆羽打量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这就是威震辽东几十年,乌桓闻其名而不敢犯境的一代名将么?在历史上田豫因为回家奔丧而辞别刘备,临别时刘备执其手与之流泪告别,伤心人才不为己用,可现在却跟随赵云重新归队。陆羽开始相信自己的来到给了刘备这弱小的势力带来了一些转机,这些在历史中失之交臂的人才现在却聚在一堂,接下来的历史还会照自己所了解的那样发展么?算了明天再说吧,今晚还是一醉方休的好。;
磐河之战中河北双雄互有胜负,暂时还不会再次大规模交锋,现在袁绍正集中力量攻打晋阳,企图攻占并州,同时暗中支持青州的黄巾军余部,牵制公孙瓒的盟友田楷。看来孔北海的日子不好过了。
这段时间陆羽基本熟悉了汉代政府的工作程序。封建官僚体制实际上有着一整套不可违反的游戏规则,这个体制越成熟,规则也就越完善,官僚主义也越严重,对人才的压制也越残酷。在铁道部混了几年的陆羽对这一切有一种熟悉的悲哀。古代的地方政府主要工作就是钱粮和刑名,抓住了这两点,基本就能保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转和正常秩序,当然前提是天下太平。
简雍并不怎么管事,所以陆羽必须自己负责的基本工作,钱粮倒还好,现在也没到秋收的季节,可刑名却让陆羽感到头痛。汉朝儒家里有个叫张释之的发明了“春秋决狱”的司法原则,即用儒家的道德标准去作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判决的理论依据。这套思想被历代的统治者所沿用,时至今日仍然对中国人的是非观起着很大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中国法制建设举步惟艰的根本原因,可叹的是这个张释之居然成了史家笔下青天的代表,所以在中国千万别提人权,那纯属忽悠。汉代民风质朴,再加上儒家思想提倡温良恭俭让,所以一般百姓都认为打官司是很丢脸的事情,知识分子更视之为奇耻大辱,统治者更不希望百姓好争,所以一般的民事案件都是由官府出面调解为主,而这种调解多半是带有强制性的。如果有人不服,即便有理也会被视为刁民,这也为那些有钱有势之人勾结官府,为非做歹创造了机会。陆羽翻了翻以前的卷宗,发现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看了几本便得了一肚子气。
正巧有小吏来报,门外两个汉子争执,陆羽即令带来问话。两人上前磕了头,相互怒视着,其中一人还夹着一匹布。陆羽问明原由,原来这两人一个叫张其,是个布贩子,下乡收购布匹回城途中遇上一个汉子突然从后面夺了布,拔腿便跑。张其愣了一下随后追去,直追入城中市集才追上。不料那汉子见走不脱反赖张其抢他的布,两人争执不下,旁人都不认识这两个外乡人,无法调解,只好告到县衙。陆羽笑笑,命他二人出了大门,直跑到城门再跑回来,谁先到谁就是布的主人。两人飞奔而去,少时张其先至,那汉子落后十余步亦至。陆羽便判布与张其,那汉子不服。陆羽命人将布裁为两截,两人各持一半,两人俱不服,陆羽命人轰出,少时两人又被差役押回,陆羽问清回话后判布给张其,那汉子判杖二十,游街示众。原来两人走之后陆羽便命人暗中跟踪,衙役回报张其哀声叹气,那汉子却喜气洋洋,据此得知真相。其实陆羽见张其脚力占先已猜得七八分故设计使那汉子不打自招。消息一出,百姓奔走相告皆说平原出了个陆青天。几天下来之前积累的诉讼便一一审结,百姓咸称公允。刘备大奇。
几日后刘备突然召陆羽厅前议事,陆羽心知必是北海事起,快步上得厅来果见一员战将长身而立,虎背狼腰,轻舒猿臂,极其雄壮。刘备给众人引见了,正是东莱太史慈。
原来前段时间青州黄巾贼势汹涌,其中最大的一股在黄巾第一悍将管亥的带领下攻打北海甚急,太守孔融遣太史慈孤身突围而出向刘备求救。孔北海名动天下,今日居然向小小的平原令开口求援,怎能不让刘备激动非常。看这架势他是打算倾巢出动了。果然刘备令关张二人点齐兵马,又让简雍准备粮草,安排太史慈下去休息,明日一早发兵北海。众人领命而去,陆羽以目视刘备,备会意,入后堂。陆羽稍后入,见备立在走廊,快步上前施了一礼。刘备问道:“汉魂有事?”
“主公,此去北海不知主公如何打算?”
“孔北海名满天下,今受困于贼,自当全力去救。”
“方今天下群雄并起,那些狼心狗肺之辈,欺君害民之流尚且可以割据一方,而主公这般汉室帝胄却只能坐守小县,主公难道不想知道其中的缘故么?”陆羽很直接地点出了刘备的痛脚。不过陆羽倒不担心刘备的涵养,果然刘备很爽快的承认了,并用一种鼓励的目光等待着陆羽的下文。陆羽道:“主公以忠义仁德为本,忠义可收豪杰之心,仁德可得黎民之望,此为得天下之道。然得天下之术则在于兵马权谋,没有这些,固然怀鲲鹏之志也只能苟全性命于乱世。这次北海之行,主公便可以高举仁义之大旗得到一次实力大涨的机会。”
“汉魂此言,字字珠玑,备受教。愿有以教我。”听了陆羽的话,刘备似有所悟,几年以来自己东奔西跑,几经失败,残酷的现实告诉他,这个社会中似乎并不完全承认他所追求的信仰。自己的信念与目标固然不曾动摇,可方法好像不对头。今天陆羽的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刘备这个响鼓上。刘备以他百发百中的识人眼光发现了眼前的这个青年似乎能给他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那好就相信他一次吧。
“曹孟德靠镇压黄巾起家,择其精壮编为青州军,余者授耕牛农具行屯田之法。屯田以安民,降贼可强军。这次围攻北海的黄巾足有五六万人,只要招降了他们,择其精壮可得兵卒不下万人,黄巾军所胁裹之民众多随军携带耕牛农具,余者皆可行屯田之法,安抚流民,开垦荒田,闲时得粮战时得兵,庶可以为根本。望主公明断。”刘备听后即道:“汉魂所言令备茅塞顿开,此事若成则吾不复受困于此乎。汉魂可权理此事,吾即令宪和全力助你。”
陆羽心想:你倒是开个空头支票,先不说这耕牛农具如何补充,光几万黄巾要吃要喝,能不能挨到秋收还是个问题。现在是春耕时分,要不是被春荒逼的紧,那几万黄巾也断断不会去攻打县城,这很容易遭到官府的大规模围剿。假如为了几万黄巾分了军粮,我陆羽的小身板可受不起张益德的拳头。不过领导的充分放权倒是让陆羽第一次从上级那里感到了信任,这是自己第一次表现的机会,千万不能搞砸了,陆羽苦苦地思索着。
第二天全军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向北海前进。于路无话,直抵北海城外二十里下寨,管亥见来了援军,只留数千人继续围城,主力万余人马调头逼向刘备大营,刘备下令出战,陆羽急止之。众人不解,陆羽道:“管亥围城只因缺粮,必率主力攻城而分部属掠夺四周乡野,今我击破其首余者必溃散逃逸,极难肃清。不如等其聚合一处再一网成擒为上。”众人然其计坚守不出。
三五日过去,黄巾陆续增至五六万人,刘备这才下令出战,陆羽又道:“前日官府讨黄巾多是诱捕,今欲召其来归,必先取信于彼,方可成事。”刘备然其言,陆羽遂号令全军,凡与黄巾战所得战俘,必不许加害,送还于彼,可解其斗志。与战三日,俘三千余,皆送还之。第四日管亥亲率精壮万人来觅战,陆羽又传令全军,来日但见贼军势乱便齐呼:“缴械不杀,降者免死。”
两军对阵,管亥出马叫阵,陆羽目视关羽,云长即拍马上前,两人战十合,云长刀法威力无穷,管亥力气不如,被云长寻一破绽,一刀斩于马下。陆羽急呼刘备,玄德双剑一挥,益德在左,子义在右,云长居中,三将如虎入羊群,玄德从后掩杀,黄巾军顿时大乱,刘备军士卒高呼:“缴械不杀,降者免死。”
连日来黄巾军被俘士卒皆言刘军宽待降卒,那万余精壮见主将阵亡知事不可为,又闻得喊声,皆伏地请降。众将一路掩杀过去,那一万精壮都有父母兄弟亲人在阵中,齐齐发喊,五六万黄巾只走脱不到千人,余者皆跪地投降。刘备和太史慈自进城与孔融相见,陆羽和关张二将收拢人马,清点降卒,这一仗共计俘虏黄巾五万八千余。其中精壮者有万余,这一万人可以算是合格的战士,只要加以训练即可投入战场。只是这兵器五花八门,还有的干脆扛着锄头和粪叉,其中身披衣甲者不过十之二三。其余的都是普通的百姓而已,他们大多携老扶幼,有的还带着耕牛和农具。陆羽让简雍给他们一一编上户口,百人为一屯,进行屯田,种子和耕牛农具都可由官府提供,将来有了收成再从中扣除。屯田所得五五分账。办好了这些,陆羽就跟着张飞进了城,剩下的工作自由关羽和简雍去做。-
来到太守府,见刘备正和太守孔融交谈,客座上除了太史慈还有一人却不认识。但陆羽却很肯定地知道他是谁。果然刘备给陆羽张飞引见之后,孔融也介绍了那人,正是徐州治中糜竺糜子仲。看来曹操已经开始对徐州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了,现在刘备手里多了一万精兵,局面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糜竺道明来意,刘备这才知道曹操已经攻打徐州有月余了,一路屠城,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村庄不复人烟。孔融也表示自己和青州刺史田楷都已答应出兵,只是曹操兵力雄厚,希望刘备能一起去。刘备自然是满口答应,只是表示自己刚刚收编了几万黄巾,希望孔融能支援一些粮草和兵器衣甲。孔融倒很爽快,一下子就拨出一万石粮草、五千副皮甲、两千张弓、三千把大戟和五千杆长枪,外加五百头耕牛和许多农具。糜竺也允诺为刘备军提供给养。这下可以说刘备军整个的鸟枪换炮了一番。刘备大喜,当下表示自己亲自找公孙瓒借几千河北骑兵助阵,众人商议完毕各自回去休息不提。
刘备回到营中,召众人议事,陆羽刚到,刘备便深深一礼道:“先生大才,略施小计便收得数万黄巾。备前日心中尚存疑虑,特此向先生赔礼了。”
陆羽急忙还礼,谢道:“主公万勿如此,羽无知小儿蒙主公言听计从,怎敢不效之以死乎?”刘备扶起,遂问今后之计。陆羽道:“主公且宽心去河北借兵,有云长与翼德训练士卒,宪和安抚屯户,料无大事。主公临行之际还请见子义将军一面,晓以大义,必可为我军添一上将。”刘备然之。次日与关张见太史慈,恳请其以大义为重,救徐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史慈也极佩服刘备重义守信,只言回家见老母一面再做商议。
然陆羽早已访得其母住处,亲自拜望老太太,表明了身份,只说与太史慈十分投契,又道徐州百姓遭难,孔北海与刘使君同往救援之事,老人家当下表示等子义回来便叫他同去救徐州。陆羽便说太史慈以老母为重,不愿远离。其母变色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以忠义为本,吾受孔太守厚恩,本以为吾儿解北海之围可以报之一二,使我心无愧矣。怎料他还是如此糊涂,竟为了我这将死之人至大义于不顾。待他回来我自与他说,好便罢;不好时我自己了断,免得徒留个骂名于世。”陆羽好言劝解,老人只是不听。
少时太史慈回家见陆羽在,大奇,又见老母面色不豫,小心问安。其母问起北海之事,太史慈据实说了。其母又问其徐州之事。太史慈只道刘使君相请,然未知母亲之意不敢做主,特来相告。其母勃然大怒,斥其不知忠孝不能两全,反以孝废忠,徒留骂名于世,说罢便要自尽,以绝其念。太史慈大惊,只得应允。收拾完毕便来向孔融辞行,孔融以金银相赠,太史慈坚辞不受,告辞出来。安顿好老母便同陆羽前往拜见刘备,陆羽细言其事,刘备大喜,设宴为太史慈接风。厚赐其母,拨从人二十听用,又谢陆羽之功不表。
来日刘备自去河北找公孙瓒借兵,将此间之事尽托与陆羽。陆羽负责将耕牛农具分发各屯,忙得不可开交不表。
三日后刘备从公孙瓒处借得马军两千,步军两千。陆羽知道统带骑兵的是赵云,但是没想到刘备一介绍那个步军的校尉居然是田豫。尽管事先知道,可当刘备介绍陆羽和赵云认识的时候,陆羽的心脏还是不争气的狂跳了好几下。眼前是多么英俊的一张脸啊,白皙的脸庞,棱角分明的线条,浓眉大眼,放在自己那个时代绝对是一流的偶像明星啊。可是自己却清楚的知道这一切都只是迷惑敌人的假象,任何一个轻视他的敌人都将付出生命的代价。赵云显然和刘关张是老熟人了,亲切的互相交谈着,就连田豫也很得刘备的赏识,特意从公孙瓒那里要了过来。陆羽打量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这就是威震辽东几十年,乌桓闻其名而不敢犯境的一代名将么?在历史上田豫因为回家奔丧而辞别刘备,临别时刘备执其手与之流泪告别,伤心人才不为己用,可现在却跟随赵云重新归队。陆羽开始相信自己的来到给了刘备这弱小的势力带来了一些转机,这些在历史中失之交臂的人才现在却聚在一堂,接下来的历史还会照自己所了解的那样发展么?算了明天再说吧,今晚还是一醉方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