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明统天下

第四百零三章 变化细节

    朱厚照不断的调兵遣将的同时,在没有人察觉到的时候还有更多的事情在不断的上演。首先便是朱厚照深恶痛绝的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终于和鞑靼以及瓦剌的使臣走到了一块。

    对于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来说此时无疑是兴奋的,是光明的,就连前日里一直担忧的被大明谋害的心思也逐渐的消失了。既然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之内朱厚照没有下手谋害他们两个,那么到了现在,两人相反的倒是不太担心了。现在这么多人齐聚京城,而且两人和大明突然交恶的消息也已经闹得不少有心之人都知道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今两人稍微出现一点的差错都会有人认为是大明暗中做的手脚了。这么多人众口铄金之后两人不认为大明真的敢怎么样,相反两人还估计现在大明还巴不得两人安安生生的没事发生那才好呢。

    正是因为心里有了这种观点,所以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的行事也开始肆无忌惮了起来,也不再害怕自己太过高调反而惹怒了大明了。在两三个月前估计两人绝对不敢有现在的想法。

    在和鞑靼以及瓦剌的联合或者说是投靠之事上两人经过精心的谋划也算是取得了成功了。虽然在鞑靼以及瓦剌的使臣刚刚来大明的时候两人没有直接找上门去,但是在权谋之上更加擅长的亦思马因却早已经为两人准备好了一切。

    事实上在得知鞑靼使者、瓦剌使臣乌里木、哈里昂图两人来了京城之后亦思马因在当天晚上便已经开始安排自己的人在外面散播自己和大明交恶的事情,他这一做目的就是创造一个为了和结盟的氛围。

    虽然这只是基础功。但是却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练习几天的散播消息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自然而然的也得到了消息。

    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乌里木以及哈里昂图两人心里可谓是既兴奋但是也担忧。兴奋自然是因为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和大明的交恶不断在一定程度之上减少了大明的力量,而有了这两人的人马到时候自家大汗南下的时候也会更加的顺利一点了。

    至于担忧那就更好理解了,如果两人是真的和大明交恶了那对于鞑靼以及瓦剌来说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了,但是如果两人是假装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弄不好最后反咬一口虽然不至于让蒙古灭国,但估计肯定也得向几年之前那样遭受重创。

    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的心思亦思马因早就猜到了。不过他和莫日根也并没有埋怨对方,毕竟造成今日这样处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而已,如果不是自己等人当年的突然反叛也不会有当年巴图蒙克的惨败。自然而然的一个有过前科的人想要再次被别人信任那就必须要付出更多才行。

    正是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在最开始自己排除的前去乌里木以及哈里昂图两人哪里联络的人连大门都没有进也没有让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生气。

    第 414 章 到的请报上来看,朱厚照基本上可以确定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和对方的结盟已经差不都达成了。因为在亦思马因、莫日根对乌里木、哈里昂图一连进行了三天的拜访之后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在之后的几天当中几乎每一天都会往草原之上派出不少的探子传递消息。而很明显在草原之上有人专门为两人传递情报,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后便已经有好几波的探子从草原之上返回了乌里木和哈里昂图居住的地方。

    他们每一天在一起都密谋的什么朱厚照根本就打探不到,因为每一次他们四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清理周边的所有人,哪怕是自己人都不可以靠近,在这种情况下锦衣卫想要混进去就十分的困难了。朱厚照判断他们的盟约大臣的依据便是在派去草原的探子回来之后乌里木和哈里昂图反常的也前去拜访了亦思马因和莫日根。

    依照乌里木和哈里昂图这两个人极其高傲的性格,两人无疑是对于亦思马因和莫日根这样的人非常反感的,就像后世朱厚照自己在看到影视剧当中的汉奸便会感到愤怒一样。如果不是草原深处的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接纳了亦思马因和莫日根的结盟,他们两人是绝对不会正眼看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一眼的。

    巴图蒙克、阿喇哈青森、亦思马因和莫日根四个人的结盟对于对朱厚照产生的压力也更加的强大了,这四个人的结盟并不是人数上那么简单。四个人加起来的实力超过整个蒙古的九成,忽略掉一些外在的因素,这几乎可以算作是一个统一的蒙古了。

    一个暂时统一对外的蒙古有多强大想一想当年成吉思汗率领着蒙古骑兵席卷天下的样子便知道了,虽然此时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已经比不上了当年成吉思汗时期锋利了,但是此时蒙古的人数却要比那个时候更多。而且虽然蒙古骑兵没落了,但在明中期这个时候正是历史上蒙古骑兵在蒙元灭亡之后最为辉煌的时候。

    这样的敌人,即便是朱厚照也不得不万分的小心。

    而北方不安静,在大明的南方此时也同样的不安静。

    毫无疑问朱厚照派人送到安南的那风措辞严厉的指责诏书根本就没有得到安南的在意,这一回为了缩短时间和安南之间的来往都放在了海上。所以两国之间的信息往来也一下子便捷了不少。

    子沙古卜洛在面见朱厚照的当天朱厚照便已经给安南下了圣旨了。在其中朱厚照还特意的强调了占城在大明属国当中的地位,严词不允许安南对占城打丝毫的主意。虽然朱厚照也知道自己的这一封圣旨并不可能真的让安南放弃对占城的**,毕竟大明长期的衰落要想重振威名还需要几年时间,安南此时对大明的印象估计还停留在几年之前的样子,所以对朱厚照的圣旨表面应承暗地里却不放弃对占城的用兵。这些朱厚照都已经预料到了。

    但是事实传来的消息确却让朱厚照吃惊,这二十多年来一般情况下每当安南想要出兵占城的时候如果大明出面指责的话一般安南都会表面应承。暂时的偃旗息鼓,然后登上一两年等到大明不太关注占城的事情了在突然发力侵吞一点占城的领土。

    这已经是安南几十年来惯用的伎两了,而占城被大明复国之时的领土就是被人家用这种方式慢慢的侵占的。但是没想到这一次轮到朱厚照的时候却是另外一番的待遇。就像当年成祖刚刚即位之时安南对成祖的圣旨不理不睬一样,当接到朱厚照这个新君的圣旨之后安南不但丝毫的要偃旗息鼓的打算竟然还加快了调遣大军以及粮草的速度。

    锦衣卫在安南的朝堂之上以及大军当中都有自己的密探,这一消息便是锦衣卫在安南的探子传回来的。当朱厚照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他的表情可想而知了。难怪当年成祖皇帝逮着机会便出兵了安南了,这样的事情放在哪一个军功卓著的君王身上都会感到愤怒的。虽然朱厚照才即位两年而已,但是朱厚照也勉强算得上是军功卓著了。

    本来朱厚照便早已经有了灭安南的打算了,只不过因为北边的蒙古一直将心中的计划推迟了而已,但是现在再一次惹怒了朱厚照了,怎么也得先让安南吃点亏才行。

    而就这样本来对于和奂那里想要让占城和澜沧王国结盟的事情还有点犹豫的朱厚照马上便叫来了和奂让他极力的促成此事。

    当维素腊王到了京城之后虽然和奂心里早就计划好了要促成占城和澜沧的结盟,但是毕竟这种事情不是和奂一个人能够做的,哪怕是他依靠自己的谋略能够促成两国的结盟,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经过朱厚照的统一和奂也绝对不敢去尝试的。

    所以那日和子沙古卜洛商量好了之后和奂虽然心里激动不已,但是却还是先将这件事情以及自己的打算禀报给了朱厚照。

    其实当时一开始朱厚照对于和奂谋划这种事情还是很反感的。毕竟和奂的任务便是接待各国的使臣以及帮助朱厚照培训外交所需的人才而已。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再和奂的职责范围之内,也不是和奂可以去筹划的,而且和奂前后所做的事情也很有报私仇之嫌。

    虽然和奂现在向朱厚照禀报了,但是朱厚照对于手下之人的这种心思确实比较反感的,所以当时朱厚照在生气、失望之余也命令和奂不得在筹划这种事情。

    不过后来随着安南的这么一闹。顿时朱厚照对于安南的生气便要远远的超过对于和奂的生气了,这个时候风向转变了,和奂自然有重新受到了朱厚照的支持。

    经过朱厚照反对之时的失望、后怕以及现在朱厚照支持之下的喜悦,转变前后和奂也对自己的计划有了更加详细的谋划。

    安南想要出兵攻占占城国都的消息在中南半岛几个国家之间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的,这一点维素腊王在来大明之前便已经知道了。

    所以当和奂你在维素腊王那里极力的分析了占城被灭国之后对澜沧的危害之后便抛出了密谋已久的占城——澜沧之间的结盟。

    虽然当时和奂所说的话避免有夸大之嫌,但是却大都是事实。要不然维素腊王最后也不会赞成两国的结盟。

    因为在大明无暇南顾的情况下此时整个中南半岛最为强大的势力便是安南了。而澜沧不但实力比不上安南,还更是安南扩张的最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安南占领了占城了,那么往后澜沧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占城此时国力弱小,面对安南根本就没有抵抗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占城王国的土地真的是中南半岛之上少有的肥沃之地,特别是此时占城仅剩的国都以及周边的地方,更是之前占城王国的精髓所在。

    现在占城是只想苟延残喘、没有丝毫的斗志,所以他们才会恐有大片的好地方却发展不起来相应的实力,但是安南却不一样。同样是那一片土地到了安南手中则立马会变成安南再次强大的基石。

    和奂将占城的那一片土地比作是中国的关中,并且以中国自古以来得关中者的天下作为说服维素腊王的有力武器。

    维素腊王最后无疑是相信了和奂的话了,有了占城,安南虽然不可能像有些中原王朝一样得到整个天下,但是最起码以后要对付澜沧就轻松的多了。没了占城在旁边吸引安南的主意,再加上安南的空前强大,到时候维素腊王自己都没有信心打败安南。虽然维素腊王自认才能不属于安南国王,但毕竟有时候才能也是需要国力作为支撑的,澜沧没有那么强大的国力空有计谋也没用。

    不过当时虽然也打算和占城结盟了,但是维素腊王同样也想要占城前来求着他这样才好让澜沧王国得到更多的利益,只不过当时和奂只说了一句话维素腊王便放弃了坚持,和奂这样告诉他:“国王陛下所想也是占城国王所想的,只不过因为占城很难在这一战当中存活下来,所以占城的子沙古卜洛国王已经向我大明请求常住京城了。我想国王应该明白他是什么意思的。”

    维素腊王如何不知道子沙古卜洛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害怕自己回去之后打了败仗被杀了,所以干脆赖在京城不走了。子沙古卜洛自己都放弃了占城了,那澜沧还和占城怎么结盟,所以维素腊王不得不前去找上子沙古卜洛先给对方已战胜安南的希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回国然后两国结盟才能够达成。(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