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二十九回 官家题词大显神通 竹生破产嗟叹奈何
鲁盛伯说得一点也没有错,3天后,褚梅生收到了方天一捎来的题词手迹:“发挥公有经济的指导作用,支持和发展非公有经济。”
也许,20年后来读谭老、方天一的题词,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可在那个时候,题这个词,确实需要一点勇气的。
鲁盛伯捧着谭老、方天一的题词,如获珠宝,褚梅生却不以为然。
“区区几个字,能派什么大用处,用它去招摇撞骗不成?”看着鲁盛伯乐滋滋的样子,褚梅生向鲁盛伯泼了一瓢冷水。
“招摇撞骗嘛说得过分了一点,不过,用它的来头蒙蒙国营企业的领导,批点紧缺物质还是用得上的,现在国内最紧缺的是热轧板,要不,我们明天就到申宝钢厂去试试?”鲁盛伯冲着褚梅生诡秘地笑了一笑。
申宝钢厂是设在申浦的中央企业,一个现代化的大钢厂。钢厂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制造汽车用钢、石油管、造船板、不锈钢、电工钢和高等级建筑用钢,产品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轿车、电脑、彩电、冰箱、易拉罐、不锈钢制品、航空航天器、船舶等等都用它制造的钢,可以说上天入地,衣食住行,都与申宝厂密切相关。
特别是那个叫黎拂晓的厂长,他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干,减员、下岗、转岗、 “岗效薪级工资”,五天工作制等等,在全中国不是第一个,就是第一家。
更为神奇的是,他在一次干部大会上预言:“到本世纪末,每个员工每家有一辆轿车。”干部们听了大笑。没有一个会相信,没有一个人敢相信。大家都认为这个事情太遥远了,都觉得他在说笑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后来钢厂职工真的买车了,有的一个家庭还拥有了两辆车。中央一位老领导特意给黎拂晓写了这么一段话:“没有黎拂晓,就没有钢厂的今天。”
1986年,申宝投产没几个月,它的产品就炙手可热。特别是热轧板,没有一个人不垂涎欲滴。谁弄到手,谁就发财。因此,找黎拂晓的人可谓络绎不绝。黎拂晓是个正人君子,礼不收,宴不吃,一切照章办事。那些走左道旁门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也有例外的,那就是谋求与申宝厂共同发展的客户们。
几经周折,褚梅生与鲁盛伯找到了黎拂晓。鲁盛伯说明了来意,希望黎拂晓厂长能够支持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褚梅生把谭老和方天一的题词给黎拂晓看了,婉转地希望他的公司能像谭老题词那样依托申宝,与申宝共同发展。
黎拂晓厂长看了谭老与方天一的题词,问了褚梅生和他的梅盛工贸实业公司的情况。
当黎拂晓得知褚梅生就是申浦钢厂那个销售处处长时,不由得大加赞许:“我早就听说申浦钢厂销售处有个叫褚梅生的人,曾经判过刑,平反了,当了处长后又超前下海去了,自己开公司,真的不简单。”
黎拂晓算是碰到了一个知己,一个敢作敢为,大胆泼辣,敢于吃螃蟹的知己。
黎拂晓对褚梅生另眼相看,加上他一贯支持谋求与申宝厂共同发展的客户,当然,还有谭老和方天一对梅盛工贸实业公司题词也起了点作用,黎拂晓对褚梅生的要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希望褚梅生干出成绩,将来成为申宝钢厂的产品销售代理。
“真想不到,一切都在您的预料之中,我算服了您了。”回家路上,褚梅生不无感慨地对鲁盛伯说。
说实在的,事情发展得这么好,这么顺利,鲁盛伯自己也感到意外。
凭着黎拂晓批给工贸实业公司的条子,申宝销售部部门破例决定,自本月开始,每月给褚梅生2000吨热轧板卷指标。也就是说,以后,褚梅生每月都可以捞到一桶金。
褚梅生一炮打响,本来小打小闹的时候,弄到了货,还要设法找合适的客户,自他每月有了2000吨高档热轧板卷指标后,开始有客户上门要货了,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拨。也不用他加价,那些后来的客户自然会把价格抬高,一个比一个高,连褚梅生自己也看不懂了。
褚梅生有钱了。
褚梅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在他的心里一直藏着两个人,夏桃红不要说了,还有一个就是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褚竹生。
自夏桃红那天离去之后,褚梅生再也没有见到过夏桃红,只听说她去了福建,也有说她去了广东的。
在褚梅生与夏桃红发生肌肤相切的那天傍晚,夏桃红曾经对他说,那年,由她牵线从他那里买钢材的客户褚竹生曾经额外给了她一笔好处费,这是褚梅生出事后她南下去找褚竹生时褚竹生给他的,褚竹生一再叮咛她,钱由她保管着,等褚竹生没事了再交给他。那天傍晚,两人刚刚云雨毕,赵晓红来了,大概是夏桃红走得太匆忙,放在小包里的那笔好处费就没有来得及给褚梅生。褚梅生不知道褚竹生给了他多少好处费,但不管多少,他应该去谢谢他。
褚梅生在落魄时,他想见褚竹生又不好意思去见他,现在有钱了,想见一下褚竹生的欲望就强烈了起来。褚梅生决定去一次深海,见一见褚竹生。
褚梅生赶到深海,凭着当年刊登着褚竹生事迹的《深海日报》,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褚竹生。
不想,褚竹生已经破产了。
褚竹生破产了。他已经没有了当年令夏桃红吃惊的“奔驰”轿车和豪华别墅,更谈不上那280元一份的美味鱼翅了。
褚梅生来到褚竹生住地,一间低矮的平房前。
平房的门虚掩着,褚梅生上前敲敲门。里面没有反应。歇了一会,褚梅生将门轻轻推开,房里一目了然:两张床,床上摊着没有折叠的被子;床的一边按着一只床头柜,上面搁着一台旧收录机,另一边竖着一只半新旧的衣柜,衣柜的门开着,里面堆着一堆衣物;床的对面,四只方凳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杂乱地放着碗筷和一只热水瓶;床顶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只电灯泡,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了。看来煤气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
褚梅生根本不相信褚竹生会住在这个地方,他在打听褚竹生住处时,有人告诉他褚竹生破产了,但也不至于落魄到这般田地。
“你是谁!在我家门前鬼鬼祟祟的干什么!”一个汉子来到褚梅生的身后大喝一声。
“哦……”褚梅生转过身,“我是褚梅生,请问这是褚竹生的住处吗?”褚梅生向汉子抱拳致意。
“褚梅生……你是褚梅生!”来者是褚竹生的铁哥们万翔林。
万翔林他不认识褚梅生,但那年他与夏桃红买卖钢材的过程中他听褚竹生说起过褚梅生是他的同乡,夏桃红也在他面前提到过,因此,万翔林对褚梅生这个名字很熟悉。
“是的,我是褚梅生,你是……”褚梅生望着万翔林。
“噢,我叫万翔林,褚梅生的同事,我们进……”万翔林话说一半,即刻一个急刹车。他实在不好意思让褚梅生走进这么寒酸的住处。
“好!”褚梅生落落大方地走进屋,不等万翔林让座,一屁股坐到桌子边的方凳上。
万翔林提起桌子上的热水瓶,摇了摇,又放了下来,极其尴尬地搓了搓双手。
“万师傅,不用了,我想知道褚竹生的情况,请您给我说说好吗?”褚梅生显得很焦急。
“哎――”万翔林叹了口气,叙说了褚竹生破产的经过。
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中央决定要把琼舟那块地方划成单独行政区的消息传出以后,一些国内外客商闻风而动,开始到琼舟投资开发房地产。不久,香港银行界和海南实业界在琼舟兴建28层的两幢大厦,以其高度和气度,为国内外投资商所瞩目,都为琼舟的发展前景怦然心动。
琼舟房地产开始升温,海南一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琼舟市中心兴建的一幢25层办公大厦,刚建了首层就被争购一空。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便一个劲地往上窜,没多少时间,从1000 多元一平方米窜到10000多元。与此相呼应的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也大幅上扬,价格由原来的10多万元一亩涨到600多万元一亩。在市中心,房地产的价格几乎是打着滚往上翻,只要是持有与房地产沾边的文件,哪怕还没见着具体的土地和图纸,隔一夜就可发大财。“要挣钱,到琼舟;要发财,炒楼花”,成了生意人的经典口头禅。
在这样一个汹涌澎湃的潮流中,褚竹生被卷了进去。他把所有的钱投进了琼舟房地产,想发一笔大财。
当时,大家都热昏了头,谁也不会去想一想,这样疯狂的买卖中,真正买来用于居住和商务活动的不到三分之一,其它都是投机者囤积起来进行炒作的。那炒房地产特别是炒楼花的投机活动跟造房一样疯狂,预售的房子还在图纸上,已经被炒来炒去,几易其主。试想,绝大部分的房地产交易都不是最终消费者,琼舟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房价都是被炒起来的,这价格哪能挺得住,终于有一天,那房地产的价格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样,当鼓声戛然而止时,捧在手里的香饽饽一下变成了烫手的烂山芋,大量资金沉淀了,很多工程匆匆上马,盖好了卖不出去,或者没钱盖下去,一大批被套牢的人和企业叫苦不迭,一个个曾经使人冲动、让人憧憬的春梦美景,霎时间变成了一幢幢烂尾楼烂在了那里。
还好,褚竹生在房地产热骤然降温的当口,冥冥之中似乎有神灵保佑似的,银行贷款到期,他把赚到的钱还了银行的贷款,没有再继续投下去。真的是不幸之中大幸,否则,褚竹生这辈子算是完了,不会有出头的日子了。
褚竹生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变成了谁也没有人要的烂尾楼,那些为褚竹生建楼供货的商人们天天找褚竹生要货款,褚竹生为了息事宁人,卖了自己的房产、车子还了债。就这样,一个千万富翁,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褚竹生有什么打算吗?”褚梅生的心情很沉重,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褚竹生现在的状况。
“褚竹生找过运输公司孟超。孟超本来也是褚竹生的哥们,说得确切一点,是靠了褚竹生帮他组织、发展起来的。褚竹生希望孟超继续和他合作,凭着他在深海的那些老关系,由他联系供销单位,请孟超负责运输。可是经过琼舟房地产风波,那些供货商害怕收不到货款,都要见款发货,而那些要货的单位则要求到货放款。以前的皮包公司做不成了,要垫资才有生意,公司已成空壳,日常运转已经非常困难,不要说褚竹生现在没有资金,就是有了资金这风险也是挺大的。”
万翔林实话实说,没有隐瞒一点点有关褚竹生现在的状况:“不过,这几天似乎有了一点希望,闽申建筑材料公司经理崔重生主动找了来,这不,今天他们正在欢月酒楼洽谈呢。”
“崔重生?”褚梅生听了,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你认识崔重生?”万翔林举着惊奇的眼睛望着褚梅生。
褚梅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他知道夏桃红有个哥哥叫崔重生,他也知道夏桃红与崔重生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夏桃红深深地爱着崔重生。“是他吗?”褚梅生想。
沉默。
“你带我去见褚竹生吧,顺便我想见一见那个崔重生。”褚梅生说。
“好吧!”万翔林想了想,点头答应了下来。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重现当年真实的故事。纪录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记载中国民营企业家曲折的命运;解剖了人性本能;描绘当今社会众生相。
也许,20年后来读谭老、方天一的题词,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可在那个时候,题这个词,确实需要一点勇气的。
鲁盛伯捧着谭老、方天一的题词,如获珠宝,褚梅生却不以为然。
“区区几个字,能派什么大用处,用它去招摇撞骗不成?”看着鲁盛伯乐滋滋的样子,褚梅生向鲁盛伯泼了一瓢冷水。
“招摇撞骗嘛说得过分了一点,不过,用它的来头蒙蒙国营企业的领导,批点紧缺物质还是用得上的,现在国内最紧缺的是热轧板,要不,我们明天就到申宝钢厂去试试?”鲁盛伯冲着褚梅生诡秘地笑了一笑。
申宝钢厂是设在申浦的中央企业,一个现代化的大钢厂。钢厂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制造汽车用钢、石油管、造船板、不锈钢、电工钢和高等级建筑用钢,产品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轿车、电脑、彩电、冰箱、易拉罐、不锈钢制品、航空航天器、船舶等等都用它制造的钢,可以说上天入地,衣食住行,都与申宝厂密切相关。
特别是那个叫黎拂晓的厂长,他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干,减员、下岗、转岗、 “岗效薪级工资”,五天工作制等等,在全中国不是第一个,就是第一家。
更为神奇的是,他在一次干部大会上预言:“到本世纪末,每个员工每家有一辆轿车。”干部们听了大笑。没有一个会相信,没有一个人敢相信。大家都认为这个事情太遥远了,都觉得他在说笑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后来钢厂职工真的买车了,有的一个家庭还拥有了两辆车。中央一位老领导特意给黎拂晓写了这么一段话:“没有黎拂晓,就没有钢厂的今天。”
1986年,申宝投产没几个月,它的产品就炙手可热。特别是热轧板,没有一个人不垂涎欲滴。谁弄到手,谁就发财。因此,找黎拂晓的人可谓络绎不绝。黎拂晓是个正人君子,礼不收,宴不吃,一切照章办事。那些走左道旁门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也有例外的,那就是谋求与申宝厂共同发展的客户们。
几经周折,褚梅生与鲁盛伯找到了黎拂晓。鲁盛伯说明了来意,希望黎拂晓厂长能够支持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褚梅生把谭老和方天一的题词给黎拂晓看了,婉转地希望他的公司能像谭老题词那样依托申宝,与申宝共同发展。
黎拂晓厂长看了谭老与方天一的题词,问了褚梅生和他的梅盛工贸实业公司的情况。
当黎拂晓得知褚梅生就是申浦钢厂那个销售处处长时,不由得大加赞许:“我早就听说申浦钢厂销售处有个叫褚梅生的人,曾经判过刑,平反了,当了处长后又超前下海去了,自己开公司,真的不简单。”
黎拂晓算是碰到了一个知己,一个敢作敢为,大胆泼辣,敢于吃螃蟹的知己。
黎拂晓对褚梅生另眼相看,加上他一贯支持谋求与申宝厂共同发展的客户,当然,还有谭老和方天一对梅盛工贸实业公司题词也起了点作用,黎拂晓对褚梅生的要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希望褚梅生干出成绩,将来成为申宝钢厂的产品销售代理。
“真想不到,一切都在您的预料之中,我算服了您了。”回家路上,褚梅生不无感慨地对鲁盛伯说。
说实在的,事情发展得这么好,这么顺利,鲁盛伯自己也感到意外。
凭着黎拂晓批给工贸实业公司的条子,申宝销售部部门破例决定,自本月开始,每月给褚梅生2000吨热轧板卷指标。也就是说,以后,褚梅生每月都可以捞到一桶金。
褚梅生一炮打响,本来小打小闹的时候,弄到了货,还要设法找合适的客户,自他每月有了2000吨高档热轧板卷指标后,开始有客户上门要货了,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拨。也不用他加价,那些后来的客户自然会把价格抬高,一个比一个高,连褚梅生自己也看不懂了。
褚梅生有钱了。
褚梅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在他的心里一直藏着两个人,夏桃红不要说了,还有一个就是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褚竹生。
自夏桃红那天离去之后,褚梅生再也没有见到过夏桃红,只听说她去了福建,也有说她去了广东的。
在褚梅生与夏桃红发生肌肤相切的那天傍晚,夏桃红曾经对他说,那年,由她牵线从他那里买钢材的客户褚竹生曾经额外给了她一笔好处费,这是褚梅生出事后她南下去找褚竹生时褚竹生给他的,褚竹生一再叮咛她,钱由她保管着,等褚竹生没事了再交给他。那天傍晚,两人刚刚云雨毕,赵晓红来了,大概是夏桃红走得太匆忙,放在小包里的那笔好处费就没有来得及给褚梅生。褚梅生不知道褚竹生给了他多少好处费,但不管多少,他应该去谢谢他。
褚梅生在落魄时,他想见褚竹生又不好意思去见他,现在有钱了,想见一下褚竹生的欲望就强烈了起来。褚梅生决定去一次深海,见一见褚竹生。
褚梅生赶到深海,凭着当年刊登着褚竹生事迹的《深海日报》,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褚竹生。
不想,褚竹生已经破产了。
褚竹生破产了。他已经没有了当年令夏桃红吃惊的“奔驰”轿车和豪华别墅,更谈不上那280元一份的美味鱼翅了。
褚梅生来到褚竹生住地,一间低矮的平房前。
平房的门虚掩着,褚梅生上前敲敲门。里面没有反应。歇了一会,褚梅生将门轻轻推开,房里一目了然:两张床,床上摊着没有折叠的被子;床的一边按着一只床头柜,上面搁着一台旧收录机,另一边竖着一只半新旧的衣柜,衣柜的门开着,里面堆着一堆衣物;床的对面,四只方凳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杂乱地放着碗筷和一只热水瓶;床顶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只电灯泡,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了。看来煤气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
褚梅生根本不相信褚竹生会住在这个地方,他在打听褚竹生住处时,有人告诉他褚竹生破产了,但也不至于落魄到这般田地。
“你是谁!在我家门前鬼鬼祟祟的干什么!”一个汉子来到褚梅生的身后大喝一声。
“哦……”褚梅生转过身,“我是褚梅生,请问这是褚竹生的住处吗?”褚梅生向汉子抱拳致意。
“褚梅生……你是褚梅生!”来者是褚竹生的铁哥们万翔林。
万翔林他不认识褚梅生,但那年他与夏桃红买卖钢材的过程中他听褚竹生说起过褚梅生是他的同乡,夏桃红也在他面前提到过,因此,万翔林对褚梅生这个名字很熟悉。
“是的,我是褚梅生,你是……”褚梅生望着万翔林。
“噢,我叫万翔林,褚梅生的同事,我们进……”万翔林话说一半,即刻一个急刹车。他实在不好意思让褚梅生走进这么寒酸的住处。
“好!”褚梅生落落大方地走进屋,不等万翔林让座,一屁股坐到桌子边的方凳上。
万翔林提起桌子上的热水瓶,摇了摇,又放了下来,极其尴尬地搓了搓双手。
“万师傅,不用了,我想知道褚竹生的情况,请您给我说说好吗?”褚梅生显得很焦急。
“哎――”万翔林叹了口气,叙说了褚竹生破产的经过。
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中央决定要把琼舟那块地方划成单独行政区的消息传出以后,一些国内外客商闻风而动,开始到琼舟投资开发房地产。不久,香港银行界和海南实业界在琼舟兴建28层的两幢大厦,以其高度和气度,为国内外投资商所瞩目,都为琼舟的发展前景怦然心动。
琼舟房地产开始升温,海南一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琼舟市中心兴建的一幢25层办公大厦,刚建了首层就被争购一空。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便一个劲地往上窜,没多少时间,从1000 多元一平方米窜到10000多元。与此相呼应的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也大幅上扬,价格由原来的10多万元一亩涨到600多万元一亩。在市中心,房地产的价格几乎是打着滚往上翻,只要是持有与房地产沾边的文件,哪怕还没见着具体的土地和图纸,隔一夜就可发大财。“要挣钱,到琼舟;要发财,炒楼花”,成了生意人的经典口头禅。
在这样一个汹涌澎湃的潮流中,褚竹生被卷了进去。他把所有的钱投进了琼舟房地产,想发一笔大财。
当时,大家都热昏了头,谁也不会去想一想,这样疯狂的买卖中,真正买来用于居住和商务活动的不到三分之一,其它都是投机者囤积起来进行炒作的。那炒房地产特别是炒楼花的投机活动跟造房一样疯狂,预售的房子还在图纸上,已经被炒来炒去,几易其主。试想,绝大部分的房地产交易都不是最终消费者,琼舟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房价都是被炒起来的,这价格哪能挺得住,终于有一天,那房地产的价格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样,当鼓声戛然而止时,捧在手里的香饽饽一下变成了烫手的烂山芋,大量资金沉淀了,很多工程匆匆上马,盖好了卖不出去,或者没钱盖下去,一大批被套牢的人和企业叫苦不迭,一个个曾经使人冲动、让人憧憬的春梦美景,霎时间变成了一幢幢烂尾楼烂在了那里。
还好,褚竹生在房地产热骤然降温的当口,冥冥之中似乎有神灵保佑似的,银行贷款到期,他把赚到的钱还了银行的贷款,没有再继续投下去。真的是不幸之中大幸,否则,褚竹生这辈子算是完了,不会有出头的日子了。
褚竹生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变成了谁也没有人要的烂尾楼,那些为褚竹生建楼供货的商人们天天找褚竹生要货款,褚竹生为了息事宁人,卖了自己的房产、车子还了债。就这样,一个千万富翁,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褚竹生有什么打算吗?”褚梅生的心情很沉重,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褚竹生现在的状况。
“褚竹生找过运输公司孟超。孟超本来也是褚竹生的哥们,说得确切一点,是靠了褚竹生帮他组织、发展起来的。褚竹生希望孟超继续和他合作,凭着他在深海的那些老关系,由他联系供销单位,请孟超负责运输。可是经过琼舟房地产风波,那些供货商害怕收不到货款,都要见款发货,而那些要货的单位则要求到货放款。以前的皮包公司做不成了,要垫资才有生意,公司已成空壳,日常运转已经非常困难,不要说褚竹生现在没有资金,就是有了资金这风险也是挺大的。”
万翔林实话实说,没有隐瞒一点点有关褚竹生现在的状况:“不过,这几天似乎有了一点希望,闽申建筑材料公司经理崔重生主动找了来,这不,今天他们正在欢月酒楼洽谈呢。”
“崔重生?”褚梅生听了,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你认识崔重生?”万翔林举着惊奇的眼睛望着褚梅生。
褚梅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他知道夏桃红有个哥哥叫崔重生,他也知道夏桃红与崔重生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夏桃红深深地爱着崔重生。“是他吗?”褚梅生想。
沉默。
“你带我去见褚竹生吧,顺便我想见一见那个崔重生。”褚梅生说。
“好吧!”万翔林想了想,点头答应了下来。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重现当年真实的故事。纪录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记载中国民营企业家曲折的命运;解剖了人性本能;描绘当今社会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