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十七回 回申浦巧遇俄国佬 去俄国兑现金钱梦
褚兰生南下暖城后,每年的中秋都要回申浦看望一下父亲,头两年是偷偷地来,偷偷地去,后来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这一年的中秋,他和龙珍珍一起回申浦老家。
龙珍珍显得很激动,一是她第一次出门乘火车,二是可以到闻名中外的申浦去看看,这是她儿时的梦想,可是这一梦想很快被褚兰生打破了。说得实在一点,是她自己惹上来的。
在暖城火车站,龙珍珍紧拉着褚兰生的手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突然,在外宾通道口外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褚兰从不喜欢看热闹,而龙珍珍爱看,她硬拖着褚兰生挤到外宾通道口外。
“你在叫什么?叫我们中国猪!”一个青年用手指着一个外国人愤怒地吼着。
“中国猪?”外国人边说边晃着脑袋还用手指点着人群比划着。
“揍他,外国猪!”从人群里冲出一个壮汉一把揪住外国人的领子,举拳欲揍。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当口,从洗手间走出一个中年大叫着奔了过来:“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把那壮汉的手紧紧按住。
“他叫我们中国猪!”壮汉怒气冲冲地说。
“中国猪?噢!”中年人顿时明白过来,“误会,误会了,我是他的翻译,他这次来中国,是来采购中国猪……不不,采购中国人养的猪,不,中国人饲养的猪,饲养的猪。”
“哦!”青年、壮汉对视了一下,抓抓头皮退了回去。
中年对着外国人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
“中国……人……饲养的猪!”那个外国人指着中年,生硬地边说边仰面笑了起来。
人群散去。
褚兰生站在原地没有动,看着外国人走向外宾通道口,就在外国人正要跨进通道口的那一刻,他叫了起来。
“我有中国猪,中国猪……”褚兰生边说边追了上去。
那个外国人一惊,赶紧退到中年翻译身后,生怕又有人来找他的茬。
“我有中国猪……不,我养了好多中国猪……不不,我饲养了好多猪,可以买给……”褚兰生看了看外国人。
翻译转身对着外国人又是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那个外国人喜形于色。
对他来说,这次中国之行似乎要白跑一趟了,用地方政府的官员的话来说,中国人自己养的猪自己还不够吃呢,哪有卖给外国人的。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他岂能放过。
他立马作出决定,去看看褚兰生的养猪场。
褚兰生更是没说,答应了外国人的要求。一个难得的机遇降临到褚兰生的头上。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看你是否能把它抓住,一旦被你抓住了,它将会改变你的一生。特别在商海中,发达、发展、发财等等等等,除了勤奋以外,机遇是首要的。褚兰生抓住了对他来说稍纵即逝的机遇。
“哎,要是我不来看热闹,我就可以乘火车,看看申浦了。”龙珍珍遗憾得直嚷嚷。
回“南阳猪园”的路上,褚兰生与外国人通过翻译进行了交流。
那个外国人叫莫金尼诺夫,俄国人,住商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金角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国名,中国人叫它海参崴。翻译叫鲁盛伯,原在中原物资局工作,分管钢铁进出口,在钢铁进出口中认识了国际生意行家俄罗斯人莫金尼诺夫,被莫金尼诺夫看中后,离开了中原物资局,跟着莫金尼诺夫下了海。为此,他被中原物资局党委开除了党籍,还扣压了他的档案。莫金尼诺夫可不管党不党,也不要什么档案,他要的是鲁盛伯这个人才,是个十足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人才。 莫金尼诺夫有了鲁盛伯这个中国通,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可谓得心应手。这一次,莫金尼诺夫来中国,名义上是莫金尼诺夫的翻译,实际上是莫金尼诺夫的合伙人。
没多大工夫,他们来到“南阳猪园”。
经过一番考察,莫金尼诺夫大喜过望。
“好,好……猪们吃的是绿色的……食品,猪的……肉当然也是绿色的……”莫金尼诺夫摇着大拇指。
猪们吃绿色的食品褚兰生懂,猪肉也是绿色的他不懂,但他知道莫金尼诺夫对这里的猪非常欢迎。
事情终于谈成了,在鲁盛伯的安排下,褚兰生去了次俄国商港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本是中国的领土,是个港湾,那里的人称港湾叫崴子,崴子里盛产海参,所以中国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叫海参崴。可惜啊,1860年被沙俄占了去,成了俄国人的领土。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个商港,每年有数百万吨的货物在此进出,有石油、煤炭、粮食、日用品、建材、鱼产品、金属、矿石等。那儿还是个风景优美的疗养胜地,秀丽多姿,别具一格,环境幽美,令人心旷神怡。
褚兰生参观了海参崴要塞、二次世界大站潜水艇、东正教堂,远眺了海军要塞――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大俄罗斯岛,看了列宁广场、具有百年历史的意大利风格的海参崴火车站、海参崴市第一艘蒸汽火车头、世界上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纪念碑,品尝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帝蟹,在紫水晶金店还为龙珍珍买了一只紫金戒,到俄罗斯赌场还赌了一把。最使他难以忘怀的是欣赏到了风情万种的金发女郎人体表演,那赤裸着身体的俄罗斯姑娘激发起了男人的本性,勾起了他无限遐思,使他一夜没有睡好;还有就是天然海滨浴场,但见:
蓝波荡漾,浪花悠悠;蓝波荡漾接天河,浪花悠悠通地脉。细浪拍岸,海水柔顺;细浪拍岸吻砂砾,海水柔顺抹人肤。海鱼沉浮,野禽穿梭;海鱼沉浮任出没,野禽穿梭凭翱翔。
“下次有机会一定与珍珍来看一看异国风光。”褚兰生想。
后来她确实来了,但不是龙珍珍,而是龙珍珍的女儿。他与龙珍珍的女儿在这个金色的沙滩上共度了一个良宵。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褚兰生与莫金尼诺夫和鲁盛伯达成了最后协议。主要内容有:褚兰生提供生猪,莫金尼诺夫按国际市价结算,将应付给褚兰生的款项,由鲁盛伯在俄收购废钢,出口中国,同样由鲁盛伯负责销售。
所谓协议,完全是由鲁盛伯一手操纵承办的,褚兰生只是个傀儡而已。说白了,褚兰生对国际贸易一窍不通,不要说进出口需要的材料有20多个,就是联系一个有进出口经营许可的单位他也无法找到。一句话,他根本办不了,只能充当傀儡角色。至于为什么把应收猪款去收购废钢也是鲁盛伯的主意。鲁盛伯对褚兰生说:如果收现款,一元钱就是一元钱,如果用这一元钱在俄罗斯收购废钢再卖给中国钢厂,那一元钱就变成了两元钱。能把一元钱变成两元钱,这样天大的好事怎么不去做,褚兰生当然满心欢喜。还好,鲁盛伯是个比较诚实、比较讲信誉的人,尽管他在褚兰生提供生猪和收购废钢两头都赚了钱,但对褚兰生来说还是合算的。就是付给褚兰生的定金也差不多是养猪的本钱了,要知道,牧猪的成本比圈养猪的成本低多了。
褚兰生对这次交易非常满意,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喜悦和兴奋。这喜悦和兴奋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习到了许多有关生意方面的东西;还有就是实践了过去犯法的“投机倒把”牟利变成了合法的“互通有无”赚钱。在他的意识里,先辈们遗传给他的善于做生意的遗传因子活跃了起来,他想,他可以在生意场上大干一场了。
在褚兰生准备在生意场上大干一场的时候,暖城已经有人大干了一场了。
在暖城有这么一句名言:“暖城生意郎,挑担走四方”。暖城人做生意,四海皆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暖城生意人冲破桎梏,暖城沿海,家庭工商户骤然涌现,走出田间的10万暖城供销大军在流通领域里大刀阔斧,纵横驰骋。仅仅3个年头,暖城就冒出了8个有名的私营业主,有做五金生意的,有做供销生意的,也有做旧货生意的,还有做电机、农产品、水果、南北货生意的……他们在流通领域,凭着灵活的商业头脑,率先开始了个人创业,并成了当时富得冒油的大户:拥有10万元以上的家产,盖了楼房、买了摩托车、安了电话,成了暖城最早富裕起来的个体经营者。论排名,褚兰生只是个小八子,就搞了个生猪、废钢买卖,可就是这笔买卖,他成了暖城最有名气的人物。
真的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褚兰生与7个出了名的私营业主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冒富,“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很快砸到了他们的头上。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重现当年真实的故事。纪录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记载中国民营企业家曲折的命运;解剖了人性本能;描绘当今社会众生相。
这一年的中秋,他和龙珍珍一起回申浦老家。
龙珍珍显得很激动,一是她第一次出门乘火车,二是可以到闻名中外的申浦去看看,这是她儿时的梦想,可是这一梦想很快被褚兰生打破了。说得实在一点,是她自己惹上来的。
在暖城火车站,龙珍珍紧拉着褚兰生的手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突然,在外宾通道口外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褚兰从不喜欢看热闹,而龙珍珍爱看,她硬拖着褚兰生挤到外宾通道口外。
“你在叫什么?叫我们中国猪!”一个青年用手指着一个外国人愤怒地吼着。
“中国猪?”外国人边说边晃着脑袋还用手指点着人群比划着。
“揍他,外国猪!”从人群里冲出一个壮汉一把揪住外国人的领子,举拳欲揍。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当口,从洗手间走出一个中年大叫着奔了过来:“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把那壮汉的手紧紧按住。
“他叫我们中国猪!”壮汉怒气冲冲地说。
“中国猪?噢!”中年人顿时明白过来,“误会,误会了,我是他的翻译,他这次来中国,是来采购中国猪……不不,采购中国人养的猪,不,中国人饲养的猪,饲养的猪。”
“哦!”青年、壮汉对视了一下,抓抓头皮退了回去。
中年对着外国人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
“中国……人……饲养的猪!”那个外国人指着中年,生硬地边说边仰面笑了起来。
人群散去。
褚兰生站在原地没有动,看着外国人走向外宾通道口,就在外国人正要跨进通道口的那一刻,他叫了起来。
“我有中国猪,中国猪……”褚兰生边说边追了上去。
那个外国人一惊,赶紧退到中年翻译身后,生怕又有人来找他的茬。
“我有中国猪……不,我养了好多中国猪……不不,我饲养了好多猪,可以买给……”褚兰生看了看外国人。
翻译转身对着外国人又是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那个外国人喜形于色。
对他来说,这次中国之行似乎要白跑一趟了,用地方政府的官员的话来说,中国人自己养的猪自己还不够吃呢,哪有卖给外国人的。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他岂能放过。
他立马作出决定,去看看褚兰生的养猪场。
褚兰生更是没说,答应了外国人的要求。一个难得的机遇降临到褚兰生的头上。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看你是否能把它抓住,一旦被你抓住了,它将会改变你的一生。特别在商海中,发达、发展、发财等等等等,除了勤奋以外,机遇是首要的。褚兰生抓住了对他来说稍纵即逝的机遇。
“哎,要是我不来看热闹,我就可以乘火车,看看申浦了。”龙珍珍遗憾得直嚷嚷。
回“南阳猪园”的路上,褚兰生与外国人通过翻译进行了交流。
那个外国人叫莫金尼诺夫,俄国人,住商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金角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国名,中国人叫它海参崴。翻译叫鲁盛伯,原在中原物资局工作,分管钢铁进出口,在钢铁进出口中认识了国际生意行家俄罗斯人莫金尼诺夫,被莫金尼诺夫看中后,离开了中原物资局,跟着莫金尼诺夫下了海。为此,他被中原物资局党委开除了党籍,还扣压了他的档案。莫金尼诺夫可不管党不党,也不要什么档案,他要的是鲁盛伯这个人才,是个十足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人才。 莫金尼诺夫有了鲁盛伯这个中国通,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可谓得心应手。这一次,莫金尼诺夫来中国,名义上是莫金尼诺夫的翻译,实际上是莫金尼诺夫的合伙人。
没多大工夫,他们来到“南阳猪园”。
经过一番考察,莫金尼诺夫大喜过望。
“好,好……猪们吃的是绿色的……食品,猪的……肉当然也是绿色的……”莫金尼诺夫摇着大拇指。
猪们吃绿色的食品褚兰生懂,猪肉也是绿色的他不懂,但他知道莫金尼诺夫对这里的猪非常欢迎。
事情终于谈成了,在鲁盛伯的安排下,褚兰生去了次俄国商港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本是中国的领土,是个港湾,那里的人称港湾叫崴子,崴子里盛产海参,所以中国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叫海参崴。可惜啊,1860年被沙俄占了去,成了俄国人的领土。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个商港,每年有数百万吨的货物在此进出,有石油、煤炭、粮食、日用品、建材、鱼产品、金属、矿石等。那儿还是个风景优美的疗养胜地,秀丽多姿,别具一格,环境幽美,令人心旷神怡。
褚兰生参观了海参崴要塞、二次世界大站潜水艇、东正教堂,远眺了海军要塞――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大俄罗斯岛,看了列宁广场、具有百年历史的意大利风格的海参崴火车站、海参崴市第一艘蒸汽火车头、世界上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纪念碑,品尝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帝蟹,在紫水晶金店还为龙珍珍买了一只紫金戒,到俄罗斯赌场还赌了一把。最使他难以忘怀的是欣赏到了风情万种的金发女郎人体表演,那赤裸着身体的俄罗斯姑娘激发起了男人的本性,勾起了他无限遐思,使他一夜没有睡好;还有就是天然海滨浴场,但见:
蓝波荡漾,浪花悠悠;蓝波荡漾接天河,浪花悠悠通地脉。细浪拍岸,海水柔顺;细浪拍岸吻砂砾,海水柔顺抹人肤。海鱼沉浮,野禽穿梭;海鱼沉浮任出没,野禽穿梭凭翱翔。
“下次有机会一定与珍珍来看一看异国风光。”褚兰生想。
后来她确实来了,但不是龙珍珍,而是龙珍珍的女儿。他与龙珍珍的女儿在这个金色的沙滩上共度了一个良宵。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褚兰生与莫金尼诺夫和鲁盛伯达成了最后协议。主要内容有:褚兰生提供生猪,莫金尼诺夫按国际市价结算,将应付给褚兰生的款项,由鲁盛伯在俄收购废钢,出口中国,同样由鲁盛伯负责销售。
所谓协议,完全是由鲁盛伯一手操纵承办的,褚兰生只是个傀儡而已。说白了,褚兰生对国际贸易一窍不通,不要说进出口需要的材料有20多个,就是联系一个有进出口经营许可的单位他也无法找到。一句话,他根本办不了,只能充当傀儡角色。至于为什么把应收猪款去收购废钢也是鲁盛伯的主意。鲁盛伯对褚兰生说:如果收现款,一元钱就是一元钱,如果用这一元钱在俄罗斯收购废钢再卖给中国钢厂,那一元钱就变成了两元钱。能把一元钱变成两元钱,这样天大的好事怎么不去做,褚兰生当然满心欢喜。还好,鲁盛伯是个比较诚实、比较讲信誉的人,尽管他在褚兰生提供生猪和收购废钢两头都赚了钱,但对褚兰生来说还是合算的。就是付给褚兰生的定金也差不多是养猪的本钱了,要知道,牧猪的成本比圈养猪的成本低多了。
褚兰生对这次交易非常满意,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喜悦和兴奋。这喜悦和兴奋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习到了许多有关生意方面的东西;还有就是实践了过去犯法的“投机倒把”牟利变成了合法的“互通有无”赚钱。在他的意识里,先辈们遗传给他的善于做生意的遗传因子活跃了起来,他想,他可以在生意场上大干一场了。
在褚兰生准备在生意场上大干一场的时候,暖城已经有人大干了一场了。
在暖城有这么一句名言:“暖城生意郎,挑担走四方”。暖城人做生意,四海皆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暖城生意人冲破桎梏,暖城沿海,家庭工商户骤然涌现,走出田间的10万暖城供销大军在流通领域里大刀阔斧,纵横驰骋。仅仅3个年头,暖城就冒出了8个有名的私营业主,有做五金生意的,有做供销生意的,也有做旧货生意的,还有做电机、农产品、水果、南北货生意的……他们在流通领域,凭着灵活的商业头脑,率先开始了个人创业,并成了当时富得冒油的大户:拥有10万元以上的家产,盖了楼房、买了摩托车、安了电话,成了暖城最早富裕起来的个体经营者。论排名,褚兰生只是个小八子,就搞了个生猪、废钢买卖,可就是这笔买卖,他成了暖城最有名气的人物。
真的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褚兰生与7个出了名的私营业主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冒富,“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很快砸到了他们的头上。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重现当年真实的故事。纪录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记载中国民营企业家曲折的命运;解剖了人性本能;描绘当今社会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