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八十回 弱女子逆势抗强权 叶酸妹顺应对困境
艾教授眯眼细看,同他打招呼的正是衣大夫去应聘的那所民办妇科医院的董事长。
董事长忙给客人让座,热情的说:“我们医院有幸,招聘到你的夫人衣大夫,而你又是林飞的老朋友,这真太巧了。”他没有用“您”,而是用“你”,可见他的待客真诚。
正在厨房忙活的林飞,回到客厅,正准备给两个男人彼此介绍一下,见他们谈得很热络,方得知医院招聘到的一位副院长,正是艾教授陪同来温州的朋友,而且还是艾教授夫人。林飞心里生出一丝疑惑,艾教授尚未完全同女弟子了断啊?但很快想通,按照现代人的理念,原本不须待一根线断了再接另一根线的,何况那并非是经法律染过的线。
林飞的男友说话很坦率;“因为衣大夫的聘任,还要通过董事会,所以,今天就不请她来了。”
林飞是巧手,自己弄了几样菜,又让酒店外卖的送来几道精致的荤菜,三个人打开一瓶红酒,晚餐在浓浓的家庭氛围中进行。一瓶下去,又开一瓶。酒至半酣,男主人举杯:
“艾教授,我这一杯敬你,你能放下教授身架,帮助一位捡破烂的老人抬破烂,你是最美教授。”
艾教授回敬:“敬你老父亲一杯,晚年不图享受,不讲面子,拣破烂支助穷孩子上学,他才是最美老人。”
艾教授这一说,男主人长叹一声:“外面人说我是不孝子,让老父亲捡破烂。林飞要接老两口来这里住,父母死活不愿意。我终于想通了,还是随父母所愿过的生活吧,哪怕他去讨乞,像武训行乞兴义学。他说,为善最幸福,施舍长寿。父亲的退休工资大部分济穷了。我办这家妇科医院,老人一百个赞成,多次嘱咐我少收费,穷人免费。”
当晚,艾椿将白天所遇告知衣裳大夫,两人长久的唏嘘一番。艾椿说:“看来,你这次应聘是铁板钉钉了!”
“自从认识了你,关键时候你总为我助力。”衣大夫 有些激动。
“你看现在我穿这身衣服,可配走你身边?”艾椿笑说,他没有接衣裳的话,晚年他习惯低调。一个边缘老人,形容渐趋枯丑的老人,高调可能更丑。
衣裳在灯下细看艾椿身上的一套中山装,啧啧称赞:“这是红都高档中山装,纯羊毛的男士装,价格不菲!经你一穿,美轮美奂啊!”
艾椿望了下衣大夫,觉得她来温州后的几天,渐变年轻,有着少女般的朝气,抒情的说:“看来温州属于你,这几天你精神特好,你才是美轮美奂呢。”
“也许是南方气候温润,感觉就是舒服得多。”
“不早了,明天你还要忙。”艾椿稍有迟疑的站起来回自己的小房间,觉着背后有粘磁的目光。
艾椿买的是第二天夜间十点的快车。衣裳大夫一定要送行:“你陪我来,我能不送你?只是今夜没人守在外间了。”艾椿听得语气间有些微伤感。
“以后有空还来给你值班。”艾椿笑着说,他心里也有别离意,但不愿儿女共沾巾。
“不奢望了,我已知足。朋友的‘朋’,是两个‘月’子,互不交叉。而这‘月’呢,没有热度,只是银辉交映。老祖宗发明这个‘朋’字,就是告诉我们朋友相处之道。”
艾椿仰望天上的一轮残缺的月,确实是冷月,因为有雾霾,显的依稀,不免添了一层惆怅。
“大夫,你成了汉字释义专家了。”艾教授说。
“人生在世,即使你有很好的亲人和朋友,但归根结底,你还是你,本质上是独处的。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习惯自己同自己相处,成天抱怨孤独。不过,同你在一个屋顶生活的几天,还是有种幸福感,只是这幸福太短暂。”
“所有的所谓幸福本来都很短暂,持久的幸福也许就没有幸福感。这几天,看到并感受到真实的可敬的你,我已很知足。”
“我说的短暂,并非短命,我把友情浓缩在心里,一样有天长地久感。”
艾椿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学有专长的中年女性是棵坚强的芦苇。人的坚强是有着人文理性思想打底子的。
离开温州,到家不久,首先关心的是书店,不知这几天外出,巫红独自经营的如何?书店门口多了张小桌子,上面放了两个水瓶和一个水壶,和几个一次性纸杯。桌前有块小横幅,用毛笔上写着柳体楷书:“免费供应开水。”水壶上挂了个小牌,上写“净水”。
正有个骑摩托的中年男人在倒热水,摩托座上放着一本显然才买的钱穆的《人生十论》。
“您挺会买书。”艾椿同买书的人搭话。
“这个小书店不俗,书店为过路人提供卫生的免费饮水,怕是全国第一家。我是受了感动买了这本书。”
“钱穆的《人生十论》也值得买下,你还是有眼光的。”艾椿夸顾客。
“书店的服务员挺有气质,服务员不在年轻。”说完,顾客朝艾椿点了下头骑车走了。
顾客这么一说,艾教授才发现巫红就是挺阳光,上身着豹纹针织衫,配一条浅玉色不是太紧的裤子。乐意的工作能给人舒展。
巫红见是艾教授回来了,高兴的说:“经理,你回来了。”
“以后别这么叫。我看这代经理还是你来当。”艾教授说,“你这学雷锋学得好”。
“也没想到是学雷锋,有两回过路人问我讨水喝,我就从家里搬来个小桌和暖水瓶和烧水的壶。一天也不过烧两壶水。”
“这很好!”艾椿看了下这几天的销售,营业额径直往上串。
令艾椿高兴的是,巫红的精神状态明显大好,这人是应该忙乎的,忙乎着一件有意义的事,一定充实着精神。艾教授确信巫红根本上就不是精神病人。
艾教授对巫红说,他有事恐怕还得外出。巫红说,你只管忙你自己的。
于是,艾椿在家略微休息两三天,便要奔河南柳留梅支教的地方。临行前的下午四点,他想同巫红告别。走近书店时,见便民桌前有位青年在喝水,书店里传出悠扬的扬琴声。想到巫红家的墙壁上挂着的那把扬琴。琴声杳然,似叮咚流泉作响。
艾教授就没有惊动巫红。在路边的小书店里,顾客一边淘书一边聆听悠扬的扬琴声,不失是在闹市中的一种享受。
火车是第二天早晨到达郑州,天还没有大亮,艾教授打算在这里停留一天,拜访以前在一位高教界的朋友,主要是看下他的妻子。他没有正式见过这位朋友的妻子,但一直心心念念。艾教授上大一的时候,高校反右派斗争已近尾声,有回他溜到中文系毕业班去旁听一次处理右派的会议,见一位高个子站在黑板下,面对大家,他的脑袋却没有耷拉,而是略微昂起,偏向窗外。艾椿一惊,这个右派就是自己入学时,迎接他的是一位大哥哥般的老生,给艾椿背着行李,一直送他到半山腰上的宿舍。他的姓很罕见,姓“军”,大家称他大军,生于关公的老家,山西运城人。当时宣布开除大军团籍、学籍,这时候教室骚动了一下又突然什么声音都没有。艾椿也感到有种窒息,因为这位“军”姓右派,从头到脚都很善良的样子,而且父母都是农民,艾椿有切身体会,农民家庭的人上大学很不容易,而且他都快毕业了,实在可惜。一会,听得一声巨响,艾椿抬头一看,只见大军倒在地上。似乎好久,见一位娇小的弱弱的女生上前吃力地扶起大军,让他无力的硕大的脑袋靠在她的胸前,只见她的白色上衣逐渐显红,原来大军倒地时脑袋跌破了。这一幕如立体雕塑留给艾椿太深的印象。后来,艾椿在路上见大军脑袋上缠上了白纱布,旁边是那位娇弱的女生。大军离开大学时,艾椿特地同他见过一面,在黄昏,艾椿随手送他一支钢笔,那小女生也在,夜色朦胧中,艾椿觉得大军身边瘦弱的女生很美,见面是短暂的,告别时女生递给艾椿一小包东西。回到宿舍,打开小包,是八颗水果糖。一年级晕董的艾椿,尚不知八颗水果糖的意义,后来方逐渐读懂八颗水果糖。
艾椿一直想,大军那位纤弱的女友,内心一定有股强大的力量,对抗者强权,那可能不只是爱情的力量。
艾椿得知大军在郑州,还是从省老年报上的一篇文章上得知的,文章中涉及大学生中反右派的一个细节,宣布对一位右派的处分时,右派晕倒在地,有位小女生义无反顾的上去扶住------这同艾椿学生时代遭遇到的一样。
艾椿按照老年报提供的大军退休的单位,按图索骥,找到了那所高校,去退休办公室一问,一位女干事很热情的带艾椿去了大军的家。
“大军,还认识我?我是小艾,我入学时,你给我背行李到山上的宿舍。”
“记得,没忘记老弟,你送我的一支钢笔还在。”
艾椿还能找到当年大学生大军的轮廓,高个、四方大脸。其余的青年元素都被老年所吞噬。
大军将艾椿引进书房,书桌上放着三本关于日本的书:王云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山本七平《何为日本人》、鲁思《菊与刀》。作者分别是中日美三国。
“我在研究日本。日本这个民族崇拜皇权,崇拜皇权的民族往往又崇拜强实力,同时另一面有一种隐性奴性。日本社会看似民主体制,但是实行的是精英专政,一小部分上层精英为社会领航。这部分精英的血统基因始终是霸性和奴性并存。对比他弱的国家民族实施霸性,也就是军国主义吧。对于美国和俄国,尤其对美国,则现出奴性,因为日本受到美国和俄国的沉重打击还记忆犹新。在历史上,中日关系,日本基本上是搞的是蛇吞象。甲午一战,清政府的无能乏力毕现,统治日本的小部分精英,就一步步实施蛇吞象战略。直到目前日本依然自以为是亚洲老大,因为历史上亚洲国家中,没有谁能给日本强有力一击。”
艾教授发现,中国的老年人,大都关注日本的动向。
“如果不是二战的背景,以当时日本的兵力和武器,美国和俄国怕也难以单独给日本打翻在地。应该说是世界的反法西斯共同的力量,打败了日本。只不过美国和当时的苏联,都给了日本特别沉重的一击罢了。一个偏体鳞伤的伤者,记忆中是给他最重的打击处。”艾教授说。
“你说的有道理。甲午战争之前,被誉为好战的李鸿章却不主张同日本开战。李鸿章对战争的残酷领会深刻,这是他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他有很敏感的战争思维,意识到洪秀全的太平军已经是遍体鳞伤了,清军能够从各个角度打击太平军,所以李鸿章敢于带领他的淮军勇猛作战。”艾椿喝了口水,继续说,“在对日本的战事上,当时执掌清朝枢机的李鸿章头脑还是清楚的,因为这时的日本并非遍体鳞伤,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后,国力大增。面对日本的挑战,李鸿章主张相持,不主张对抗开战。假如慈禧能够听李鸿章的意见,不被主战派所左右,不至于一败涂地。”
大军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即使现在我们国家已经不再是百年前的虚弱,尤其是有中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防军,但是,即使中日因故矛盾尖锐,我们也应避免战争,一战定乾坤的思维不适应今天的世界政治。有远见的日本人,他们也看到了中日间不应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鼓吹中日迟早有一战的论调,是因为目前日本背靠美国,过于猖狂。”
“有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日本人那个靖国神社,其实就是录鬼所,把所谓为日本国做出牺牲成鬼的名字,记录在案。日本人喜欢拜鬼,据说生前即使作恶多端,死了也就了结,不再纠缠,生死二元论,不像我们生死连在一起,生死一元论。但我想,我们不必经常抗议,你越抗议他越来劲,一副小样,我们称其为小日本还真是事出有因。去年我到杭州,瞻仰岳庙,庙门前有秦桧等奸臣的跪拜的铁铸像,同行的我的二十岁的外孙女回来后给南京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写了一封信,建议在馆门口,放上几个日本侵华大战犯的跪拜铁铸像,让中外去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的人,踢上几脚。”
“这叫你拜你的,我踢我的。年轻人记住中国近代的国耻很有必要。”
“外孙女正读大一,她问我在南京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前放几个日本侵华大战犯的跪拜铁铸像如何?我没反对也没赞成,只说,我国是文明大国,应有大国胸襟么。”大军说。
“假如民意测试,我看会获得50%以上赞成。”
“主要是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人加害的太狠。而他们的子孙后代又不愿留住记忆。我去过德国一趟,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德国人不忘德国曾经带给人类的灾难。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罪行不只是写在德国的教科书上,而且是想方设法通过其他形式深化记忆。我发现德国街面的路上,埋着一个个小铜牌,豆付干一块大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上面刻着被希特勒法西斯屠杀或伤害的犹太人的名字,生卒年月,死在纳粹集中营中的时间。这铜牌的附近,被害者一定在这附近的房子里住过。为了能不能埋这铜牌,德国每个城市听取民意,慎重的作出决议:即使死难者住过的房子已经易手他人,死难者的后人,仍可依据当年的户口记录和集中营的死亡记录,在房子前买下铜牌以作纪念和控诉。当时,我为德国人民对历史的深重记忆的品质而大为震惊!”
艾椿没想到同大军这难得的一见,竟是谈中日关系和德国。
“见见你的学长吧!”大军说,他带艾椿进内室,见床上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大军拍拍他的宽额:“老了,你学长zha大姐散步去了。”
回到客厅时,见推门进来一位包头巾的女人,提着菜篮,显然是家政。她的后面是一辆轮椅,里面坐着一位身躯有点臃肿的老妪,满脸的皱纹,头发花白,两眼混浊。精神还好。”
“这位是我们的师弟,当年他入学时,我把他送到山上的宿舍,是他送我农场改造前,送我一支钢笔的。”大军贴近老妪的耳朵说。
她不住的点头,和善的对艾椿笑,轻声的说:“难得您来,您还记得我们。”
“记得,记得!”艾椿说,“zha大姐,您好!”艾椿也不知道大姐的姓是什么字。“闸”、“查”、“扎”这三个姓中的可能性大一些。
“你zha大姐学生时代的草帽舞跳得不错。”大军说,他的意思是说,夫人当年曾经窈窕。
她羞涩的笑了一下。人的衰老总是很残酷的掩埋曾经的青春。艾椿记得,当年宣布对右派分子大军的处分时,他的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友以轻微而坚定的声音宣布“今晚我和大军订婚”来表示抗议,那时艾椿只是从背后看到她,背影是那么的娇小。后来他一直没见到她。几十年之后,见到了她,竟是个风烛残年体态一点也不娇小的老妪。岁月无情!天地都会老去,何况人乎?
艾椿偶然抬头,见墙上有幅画,是印刷品《草帽舞》,作者是美术家闸远翔,他是著名的画家。艾教授立即意识到大姐姓“闸”。将这幅画挂在墙上,可见大军选择的眼力。
两人坐定。家政给两人换了茶:“艾教授,真没有想到在这了能见到你。”
艾教授定了定神,这不是叶酸妹吗?刚才她包了头巾,也没好意思细看他。艾教授握住她粗糙的手,她像遇见亲人似的不住的掉眼泪。
“你们认识啊?太好了。今天得庆祝,你们谈,我再去买点喝酒菜。”大军下了楼。
叶酸妹对女主人说:“大妈,今天散步时间长了,你去躺一会吧。”
女主人点下头,艾教授站起推着轮倚,觉得份量不轻,远比他当年推病妻的轮椅重,也许可能是自己不再当年。进了卧室,老人要自己站起来上床,只见个子并不是很大的叶酸妹将老人轻轻一抱上了床。老人笑着说:“就你力气大。”叶酸妹给老人盖上薄被,带上门,同艾教授进了客厅。
叶酸妹告诉艾教授。她来郑州打工才一年,先前去过广州,那里太远,有事回家不方便。后来在周口市里搞保洁,工资太少,才来的郑州,碰巧遇到军先生找家政。我还是走运的,碰到了好人,军先生老两口是大好人。
“不是生了儿子?你出来儿子怎么办?”
“家里实在太穷。孩子爸一直不让我出来打工,他也不愿意去南方干活,有时没办法他去卖血。”
“卖血不行,还是打工比较稳当。他还是不放心你?”
“他一直不放心,现在他也管不了许多。我对他说,你看不住我的,要走我有办法,但我现在不会走,儿子还小,我要走,小姑也有理由回来,虽然小姑同我哥恩爱着呢。但换亲协议我不想破坏。”
“你是有良心的人,会有好报的。”艾教授明白,如果叶酸妹离家,这个家就散了。你自由吗?你幸福吗?之类的问号不是随处可以抛洒的。许多人就只能或者说自觉的生活在不自由不幸福中。
艾椿一天都在学长大军家盘桓。因为是第二天早晨六点的的汽车,大军一定留学弟在家睡:“别去旅馆花那钱,有那钱还不如给你女弟子支教的学校的孩子买些纸笔。再说我家里床上干净着呢,有幸找到个勤快人,家里什么都整的干干净净。我身上的衣服也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两三天就一定要给洗一次。”大军对叶酸妹的赞扬溢于言表。
这使艾教授立即想到了秦根,因为身边没有女人,加上自小生活在缺水的西北养成的随意,以及老年人的无力,他现在的个人卫生实在是乏善可陈,上衣的菜汁、粥痕、油瘢处处,一顶帽子像从灰堆里捞出来的。哪像妻子谢晴在的时候,全身上下利利索索。没有了女人,男人才真正如贾宝玉所说:男人是土做成的。
大军两口睡得早。艾椿本想在晚上向学长了解他右派以后的生活,不用说是坎坷的,中国社会向来“缺少抚哭叛徒的吊客”,这是鲁迅夫子说的。右派差不多是半个叛徒,同情的人不会多。但是大军没有说他的坎坷,即使艾椿有意提示,他也绕开。从苦难中过来的人,要么对经历的过去喋喋不休,要么守口如瓶。后者的神经更为坚强。不过,从他能够在高校从教,能够出国考查,晚年的精神面貌还不错,说明他这一生中总算还遭遇公正。
艾椿洗完脚,叶酸妹将洗脚水倒去,又端来一杯热豆浆。她的利索不亚于紫蛾。
叶酸妹看着艾教授喝豆浆:“军先生两口爱喝豆浆,原先是去外边买的,稀稀的还贵。我来了后,让军先生买了豆浆机,自己泡豆子打豆浆,放少许糖,说是比买的好喝。”
“你就安心伺候老两口吧。”艾教授说。
“哎,怕伺候不长。”叶酸妹轻声说,神情有些黯然,她停了会,用手指蘸了洒在桌上的豆浆,在桌面画着三个符号:H I V。
艾教授一惊,但没表露出来,也用豆浆写:是你吗?
叶酸妹摇摇头,叹了口气:“你早点睡吧,明早我喊你,安心睡。”她让艾教授簌了口,送他到小房间,关上门。艾教授坐床上,她坐对面的椅子上,轻声说:“艾先生,是我家那口子,以前卖过血,前年有症状,检查是阳性。否则,他还不允许我打工。只是这种事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对军先生两口说呢?”
艾教授说:“至于要不要对军先生如实相告,暂时不必。不过你应该有正规医院的体检表,”
“这个有的。因为可能搞家政,来这里的第二天就想到弄个体检表。先前市里去我们那里的医疗队里,有位王医生在市医院工作,我找到他,没花钱给我做了体检,除血压稍高些,别的都正常。这张体检表,我给军先生看过。”
“家里的孩子谁带?”
“他爷爷,奶奶多年前早不知去向了。”
“孩子爸现在怎样?”
“反正在吃免费的药。”
“以后你打算怎么办?”
“村里像我这种情况的有几个,女的都走了,有的拿了离婚证,有的是么也不要。”叶酸妹说,“我也不完全是因为换亲没有走。他也很无奈的说了,我走不走是我的自由,但是儿子得留下。我想,现在我如离开他,对他的打击太大,再说,如我一走,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一个六十以上的老人,一个病人,一个孩子,光靠三个人的低保根本不行。还有,孩子快上学了,我一走,怕学都上不成,以后村里又多了个像他爸一样的没受过教育的文盲,出去打工,弄不好在外为非作歹。”叶酸妹真是中国传统中的善良女人。
艾教授不禁惊秫又肃然。眼前这位曾被劫持到贫困山区的女人,所思所虑的某些方面不亚于国务院总理。
第二天凌晨五点,叶酸妹把艾教授叫醒,洗漱完毕,喝了一碗热豆浆吃了一个肉包。这时大军也起身了,他说要晨练。叶酸妹把一个布袋塞到艾教授包里:“里面有军先生买的面包,留你路上吃的。另外,还有一件毛线背心,本来是我给军先生打的,你拿去穿,山里早晚天气凉。我这里再给军先生织一件。”因为要赶车,艾教授不便再推让,说了声谢谢。
大军送了一段路,便去晨练,叶酸妹一直送他到车站,并且看着客车开了才挥手离去。艾椿的眼有些湿润。他明白,叶酸妹对他的依依之情,包含了她对多卿的旧情意。
到了西华县城,打听去柳留梅所在的学校,班车已经走了,只能在县城停留一宿。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方想到肚子饿了,掏出叶酸妹给带的干粮,小布袋里有四只葡萄面包。还有个白色塑料袋,是件鳝鱼黄线衣。面包很对胃口,酥酥的有几颗葡萄。吃完了两只,喝了半杯水就觉得饱了。
正想到街上转转,接到柳留梅发来的短信:暂不必来此。艾教授迷糊了。出发前他告知女弟子,近期去西华。为了给她个惊喜,他没有说已到郑州。如没有在郑州停留,现在已经到目的地了。
进还是退?到了家门口,还能不进家?艾教授还是决定去柳留梅支教的那所学校。
进校后,正想找人问学校的办公室在哪里时,一位女青年向他走来:“艾教授,真是您吗?”艾椿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苟经理的女儿小简。小简把他迎到她的住所,住所在简易平房内,里面放了两张床,中间用芦苇干隔开,成两个隔与不隔的小空间。
“你怎么来这里?”小简给艾教授倒了半杯水,艾教授渴了,饮去一半,觉得有点苦味。
“这里的水碱味重,丼打在盐碱地里。”
艾椿记得,年轻时他在淮河边上的农村搞“四清”,他落脚的皇村,那里的井水是甜的,这可能是那里的姑娘肤色特别好的原因。他望了下小简,觉得她的脸色有些黄。
该回答小简的“你怎么来这里?”的问题,艾椿笑说:“来看你的呀!”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我还没对老爸说,一定是沈园阿姨告诉你的吧。”小简说,“我来两个月了。因为我的硕士论文是涉及农村教育,要搞些田野调查。沈园阿姨就说服我来这里,一边帮着上点课,一边搞调查。来这里是来对了,我们的柳校长可是位能干的校长,准确的说,她是代校长。认识她很荣幸。”
“校长的大名?”
“柳留梅,‘留‘是留侯世家的那个留。”
“真是历史系出来的,说话的历史味浓浓的。”
“梅字呢?他年得在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你一定是牡丹亭迷。”
“柳校长的名字好,人也真的很好,像个党员。”
“这么说,还有不像党员的党员?”
“那多得很!一批批前赴后继的贪官,不就注释着不像党员的党员多多。”
“不谈政治,你带我去见柳校长。”
“柳校长不在学校,前天她进城开会,突然身体不适,县医院让他住院,听说是盲肠炎。
艾教授,你来得好,今下午有柳校长两节语文课,她电话给我,要我代她上,这不是赶鸭子上?”
“文史不分家,你一个历史系本科毕业在读社会学硕士生,给中学生上几节语文,还是没问题的。”
“艾伯伯,还是您上吧!”小简恳求,“快吃中饭了,吃完饭先休息一下。我去打饭。”
中饭打来了,有一份咸菜,一份猪肉烧萝卜,肉很少,还有一碗青菜汤。主食是白面大馍。也许因为饿了,艾椿觉得饭菜可口。
“这是柳校长来了建起来的食堂,请了一为农民工,有教师轮值帮厨,除了给单身教师做饭,还給学生热饭菜。”小简说。
下午的课,艾椿看来是推不了。小简把课本拿来,要讲的课是朱自清的《背影》,老掉牙的课文。可老掉牙的文学,不等于老掉牙的人。文学中的老经典不能轻视。台湾余光中对朱自清的散文有微词,那是见仁见智。
学生见是一位爷爷般的和善的气质高雅的老教师走进教室,兴奋起来。
艾教授见墙上写着:父生我身,母鞠我身。这两句话是韩国乡学中的课本《四字小学》中的,哪位老师把它移到这个中国落后地区的教室内?不过《四字小学》中的内容,都是儒家老祖宗中国孔老夫子的思想。韩国历史上思想界长期皈依中国,重视儒学。
“这母鞠我身中的‘鞠’子怎演讲?”艾教授提问。
“是抚养的意思。”七嘴八舌。
艾教授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按常规逐段讲解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想,为什么作者要写父亲的背影?因为父亲的背影触动了作者。那么我们想一想,你觉得你的父亲的什么地方最能触动你?大家用十分钟写一下。”
听得教室里有轻微的春蚕食叶声。
十分钟过去,艾教授说:“能不能把你们的小作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也许是艾教授慈祥的爷爷样,也许是柳留梅的培养,课堂还是挺热烈的,没有一般农村学校的学生那么拘谨。
一位男孩举手,他念 :“父亲的背是佝偻的,是长年打工累的,或是他个子高。他每年春节前回来一次,回来时满背驼着杂七八啦的年货,离家时,背上的蛇皮袋里总又驮点路上吃的干粮什么的,因此,父亲似乎没有背影。瘦高的父亲两条细腿给我的印象很深,一前一后机械的缓慢的行走在山路上,消失在山的拐弯处。想到父亲背着蛇皮袋,迈着疲惫的两腿走半天山路,方能到车站,我的心跟着累。”
跟着一位扎辫子的女孩站起来念:“我已没有父亲,她得矽肺病走了两年。父亲在世时,每年能回来几次,因为奶奶身体不好。父亲每回离家去煤窑时,我在家是时都要送一阵,我们父女并肩而行,父亲不让我走远,然后他走走就回头,一只胳膊不住地在空中摇着。我每每想到父亲,眼前就会出现那两条向我挥动的胳膊。”
艾教授不由得一怔,女孩的父亲是矽肺病牺牲者,这里应该是里新密县不远,那里有位张海超得了矽肺,找他打工的单位打证明,受到拒绝,一家医院为张海超开出证明的又不被承认,张海超自己爬到手术台,开胸验肺。这一事件受到举国关注。
还是一位女生犹犹豫豫的举手,艾教授示意她站起来。她却没有,教了一辈子书的艾椿立刻意识到女孩一定有不站起来的理由,事后了解到她的腿部有严重残疾。这就叫体贴!
我们的生活中生硬的冰冷的强制命令过多,柔软的温暖的体贴太少。
尊敬的读者:亲们的吆喝支持下,《今》文已经“上架”,我将抱病抒怀,奉献精品。《今》文不是老朽写出来的,是亲们读出来的。没有亲们的厚爱,就没有老朽的创作生命!后续《今》文章节,真实又梦幻,您将不虚此读!
董事长忙给客人让座,热情的说:“我们医院有幸,招聘到你的夫人衣大夫,而你又是林飞的老朋友,这真太巧了。”他没有用“您”,而是用“你”,可见他的待客真诚。
正在厨房忙活的林飞,回到客厅,正准备给两个男人彼此介绍一下,见他们谈得很热络,方得知医院招聘到的一位副院长,正是艾教授陪同来温州的朋友,而且还是艾教授夫人。林飞心里生出一丝疑惑,艾教授尚未完全同女弟子了断啊?但很快想通,按照现代人的理念,原本不须待一根线断了再接另一根线的,何况那并非是经法律染过的线。
林飞的男友说话很坦率;“因为衣大夫的聘任,还要通过董事会,所以,今天就不请她来了。”
林飞是巧手,自己弄了几样菜,又让酒店外卖的送来几道精致的荤菜,三个人打开一瓶红酒,晚餐在浓浓的家庭氛围中进行。一瓶下去,又开一瓶。酒至半酣,男主人举杯:
“艾教授,我这一杯敬你,你能放下教授身架,帮助一位捡破烂的老人抬破烂,你是最美教授。”
艾教授回敬:“敬你老父亲一杯,晚年不图享受,不讲面子,拣破烂支助穷孩子上学,他才是最美老人。”
艾教授这一说,男主人长叹一声:“外面人说我是不孝子,让老父亲捡破烂。林飞要接老两口来这里住,父母死活不愿意。我终于想通了,还是随父母所愿过的生活吧,哪怕他去讨乞,像武训行乞兴义学。他说,为善最幸福,施舍长寿。父亲的退休工资大部分济穷了。我办这家妇科医院,老人一百个赞成,多次嘱咐我少收费,穷人免费。”
当晚,艾椿将白天所遇告知衣裳大夫,两人长久的唏嘘一番。艾椿说:“看来,你这次应聘是铁板钉钉了!”
“自从认识了你,关键时候你总为我助力。”衣大夫 有些激动。
“你看现在我穿这身衣服,可配走你身边?”艾椿笑说,他没有接衣裳的话,晚年他习惯低调。一个边缘老人,形容渐趋枯丑的老人,高调可能更丑。
衣裳在灯下细看艾椿身上的一套中山装,啧啧称赞:“这是红都高档中山装,纯羊毛的男士装,价格不菲!经你一穿,美轮美奂啊!”
艾椿望了下衣大夫,觉得她来温州后的几天,渐变年轻,有着少女般的朝气,抒情的说:“看来温州属于你,这几天你精神特好,你才是美轮美奂呢。”
“也许是南方气候温润,感觉就是舒服得多。”
“不早了,明天你还要忙。”艾椿稍有迟疑的站起来回自己的小房间,觉着背后有粘磁的目光。
艾椿买的是第二天夜间十点的快车。衣裳大夫一定要送行:“你陪我来,我能不送你?只是今夜没人守在外间了。”艾椿听得语气间有些微伤感。
“以后有空还来给你值班。”艾椿笑着说,他心里也有别离意,但不愿儿女共沾巾。
“不奢望了,我已知足。朋友的‘朋’,是两个‘月’子,互不交叉。而这‘月’呢,没有热度,只是银辉交映。老祖宗发明这个‘朋’字,就是告诉我们朋友相处之道。”
艾椿仰望天上的一轮残缺的月,确实是冷月,因为有雾霾,显的依稀,不免添了一层惆怅。
“大夫,你成了汉字释义专家了。”艾教授说。
“人生在世,即使你有很好的亲人和朋友,但归根结底,你还是你,本质上是独处的。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习惯自己同自己相处,成天抱怨孤独。不过,同你在一个屋顶生活的几天,还是有种幸福感,只是这幸福太短暂。”
“所有的所谓幸福本来都很短暂,持久的幸福也许就没有幸福感。这几天,看到并感受到真实的可敬的你,我已很知足。”
“我说的短暂,并非短命,我把友情浓缩在心里,一样有天长地久感。”
艾椿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学有专长的中年女性是棵坚强的芦苇。人的坚强是有着人文理性思想打底子的。
离开温州,到家不久,首先关心的是书店,不知这几天外出,巫红独自经营的如何?书店门口多了张小桌子,上面放了两个水瓶和一个水壶,和几个一次性纸杯。桌前有块小横幅,用毛笔上写着柳体楷书:“免费供应开水。”水壶上挂了个小牌,上写“净水”。
正有个骑摩托的中年男人在倒热水,摩托座上放着一本显然才买的钱穆的《人生十论》。
“您挺会买书。”艾椿同买书的人搭话。
“这个小书店不俗,书店为过路人提供卫生的免费饮水,怕是全国第一家。我是受了感动买了这本书。”
“钱穆的《人生十论》也值得买下,你还是有眼光的。”艾椿夸顾客。
“书店的服务员挺有气质,服务员不在年轻。”说完,顾客朝艾椿点了下头骑车走了。
顾客这么一说,艾教授才发现巫红就是挺阳光,上身着豹纹针织衫,配一条浅玉色不是太紧的裤子。乐意的工作能给人舒展。
巫红见是艾教授回来了,高兴的说:“经理,你回来了。”
“以后别这么叫。我看这代经理还是你来当。”艾教授说,“你这学雷锋学得好”。
“也没想到是学雷锋,有两回过路人问我讨水喝,我就从家里搬来个小桌和暖水瓶和烧水的壶。一天也不过烧两壶水。”
“这很好!”艾椿看了下这几天的销售,营业额径直往上串。
令艾椿高兴的是,巫红的精神状态明显大好,这人是应该忙乎的,忙乎着一件有意义的事,一定充实着精神。艾教授确信巫红根本上就不是精神病人。
艾教授对巫红说,他有事恐怕还得外出。巫红说,你只管忙你自己的。
于是,艾椿在家略微休息两三天,便要奔河南柳留梅支教的地方。临行前的下午四点,他想同巫红告别。走近书店时,见便民桌前有位青年在喝水,书店里传出悠扬的扬琴声。想到巫红家的墙壁上挂着的那把扬琴。琴声杳然,似叮咚流泉作响。
艾教授就没有惊动巫红。在路边的小书店里,顾客一边淘书一边聆听悠扬的扬琴声,不失是在闹市中的一种享受。
火车是第二天早晨到达郑州,天还没有大亮,艾教授打算在这里停留一天,拜访以前在一位高教界的朋友,主要是看下他的妻子。他没有正式见过这位朋友的妻子,但一直心心念念。艾教授上大一的时候,高校反右派斗争已近尾声,有回他溜到中文系毕业班去旁听一次处理右派的会议,见一位高个子站在黑板下,面对大家,他的脑袋却没有耷拉,而是略微昂起,偏向窗外。艾椿一惊,这个右派就是自己入学时,迎接他的是一位大哥哥般的老生,给艾椿背着行李,一直送他到半山腰上的宿舍。他的姓很罕见,姓“军”,大家称他大军,生于关公的老家,山西运城人。当时宣布开除大军团籍、学籍,这时候教室骚动了一下又突然什么声音都没有。艾椿也感到有种窒息,因为这位“军”姓右派,从头到脚都很善良的样子,而且父母都是农民,艾椿有切身体会,农民家庭的人上大学很不容易,而且他都快毕业了,实在可惜。一会,听得一声巨响,艾椿抬头一看,只见大军倒在地上。似乎好久,见一位娇小的弱弱的女生上前吃力地扶起大军,让他无力的硕大的脑袋靠在她的胸前,只见她的白色上衣逐渐显红,原来大军倒地时脑袋跌破了。这一幕如立体雕塑留给艾椿太深的印象。后来,艾椿在路上见大军脑袋上缠上了白纱布,旁边是那位娇弱的女生。大军离开大学时,艾椿特地同他见过一面,在黄昏,艾椿随手送他一支钢笔,那小女生也在,夜色朦胧中,艾椿觉得大军身边瘦弱的女生很美,见面是短暂的,告别时女生递给艾椿一小包东西。回到宿舍,打开小包,是八颗水果糖。一年级晕董的艾椿,尚不知八颗水果糖的意义,后来方逐渐读懂八颗水果糖。
艾椿一直想,大军那位纤弱的女友,内心一定有股强大的力量,对抗者强权,那可能不只是爱情的力量。
艾椿得知大军在郑州,还是从省老年报上的一篇文章上得知的,文章中涉及大学生中反右派的一个细节,宣布对一位右派的处分时,右派晕倒在地,有位小女生义无反顾的上去扶住------这同艾椿学生时代遭遇到的一样。
艾椿按照老年报提供的大军退休的单位,按图索骥,找到了那所高校,去退休办公室一问,一位女干事很热情的带艾椿去了大军的家。
“大军,还认识我?我是小艾,我入学时,你给我背行李到山上的宿舍。”
“记得,没忘记老弟,你送我的一支钢笔还在。”
艾椿还能找到当年大学生大军的轮廓,高个、四方大脸。其余的青年元素都被老年所吞噬。
大军将艾椿引进书房,书桌上放着三本关于日本的书:王云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山本七平《何为日本人》、鲁思《菊与刀》。作者分别是中日美三国。
“我在研究日本。日本这个民族崇拜皇权,崇拜皇权的民族往往又崇拜强实力,同时另一面有一种隐性奴性。日本社会看似民主体制,但是实行的是精英专政,一小部分上层精英为社会领航。这部分精英的血统基因始终是霸性和奴性并存。对比他弱的国家民族实施霸性,也就是军国主义吧。对于美国和俄国,尤其对美国,则现出奴性,因为日本受到美国和俄国的沉重打击还记忆犹新。在历史上,中日关系,日本基本上是搞的是蛇吞象。甲午一战,清政府的无能乏力毕现,统治日本的小部分精英,就一步步实施蛇吞象战略。直到目前日本依然自以为是亚洲老大,因为历史上亚洲国家中,没有谁能给日本强有力一击。”
艾教授发现,中国的老年人,大都关注日本的动向。
“如果不是二战的背景,以当时日本的兵力和武器,美国和俄国怕也难以单独给日本打翻在地。应该说是世界的反法西斯共同的力量,打败了日本。只不过美国和当时的苏联,都给了日本特别沉重的一击罢了。一个偏体鳞伤的伤者,记忆中是给他最重的打击处。”艾教授说。
“你说的有道理。甲午战争之前,被誉为好战的李鸿章却不主张同日本开战。李鸿章对战争的残酷领会深刻,这是他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他有很敏感的战争思维,意识到洪秀全的太平军已经是遍体鳞伤了,清军能够从各个角度打击太平军,所以李鸿章敢于带领他的淮军勇猛作战。”艾椿喝了口水,继续说,“在对日本的战事上,当时执掌清朝枢机的李鸿章头脑还是清楚的,因为这时的日本并非遍体鳞伤,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后,国力大增。面对日本的挑战,李鸿章主张相持,不主张对抗开战。假如慈禧能够听李鸿章的意见,不被主战派所左右,不至于一败涂地。”
大军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即使现在我们国家已经不再是百年前的虚弱,尤其是有中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防军,但是,即使中日因故矛盾尖锐,我们也应避免战争,一战定乾坤的思维不适应今天的世界政治。有远见的日本人,他们也看到了中日间不应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鼓吹中日迟早有一战的论调,是因为目前日本背靠美国,过于猖狂。”
“有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日本人那个靖国神社,其实就是录鬼所,把所谓为日本国做出牺牲成鬼的名字,记录在案。日本人喜欢拜鬼,据说生前即使作恶多端,死了也就了结,不再纠缠,生死二元论,不像我们生死连在一起,生死一元论。但我想,我们不必经常抗议,你越抗议他越来劲,一副小样,我们称其为小日本还真是事出有因。去年我到杭州,瞻仰岳庙,庙门前有秦桧等奸臣的跪拜的铁铸像,同行的我的二十岁的外孙女回来后给南京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写了一封信,建议在馆门口,放上几个日本侵华大战犯的跪拜铁铸像,让中外去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的人,踢上几脚。”
“这叫你拜你的,我踢我的。年轻人记住中国近代的国耻很有必要。”
“外孙女正读大一,她问我在南京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前放几个日本侵华大战犯的跪拜铁铸像如何?我没反对也没赞成,只说,我国是文明大国,应有大国胸襟么。”大军说。
“假如民意测试,我看会获得50%以上赞成。”
“主要是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人加害的太狠。而他们的子孙后代又不愿留住记忆。我去过德国一趟,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德国人不忘德国曾经带给人类的灾难。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罪行不只是写在德国的教科书上,而且是想方设法通过其他形式深化记忆。我发现德国街面的路上,埋着一个个小铜牌,豆付干一块大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上面刻着被希特勒法西斯屠杀或伤害的犹太人的名字,生卒年月,死在纳粹集中营中的时间。这铜牌的附近,被害者一定在这附近的房子里住过。为了能不能埋这铜牌,德国每个城市听取民意,慎重的作出决议:即使死难者住过的房子已经易手他人,死难者的后人,仍可依据当年的户口记录和集中营的死亡记录,在房子前买下铜牌以作纪念和控诉。当时,我为德国人民对历史的深重记忆的品质而大为震惊!”
艾椿没想到同大军这难得的一见,竟是谈中日关系和德国。
“见见你的学长吧!”大军说,他带艾椿进内室,见床上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大军拍拍他的宽额:“老了,你学长zha大姐散步去了。”
回到客厅时,见推门进来一位包头巾的女人,提着菜篮,显然是家政。她的后面是一辆轮椅,里面坐着一位身躯有点臃肿的老妪,满脸的皱纹,头发花白,两眼混浊。精神还好。”
“这位是我们的师弟,当年他入学时,我把他送到山上的宿舍,是他送我农场改造前,送我一支钢笔的。”大军贴近老妪的耳朵说。
她不住的点头,和善的对艾椿笑,轻声的说:“难得您来,您还记得我们。”
“记得,记得!”艾椿说,“zha大姐,您好!”艾椿也不知道大姐的姓是什么字。“闸”、“查”、“扎”这三个姓中的可能性大一些。
“你zha大姐学生时代的草帽舞跳得不错。”大军说,他的意思是说,夫人当年曾经窈窕。
她羞涩的笑了一下。人的衰老总是很残酷的掩埋曾经的青春。艾椿记得,当年宣布对右派分子大军的处分时,他的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友以轻微而坚定的声音宣布“今晚我和大军订婚”来表示抗议,那时艾椿只是从背后看到她,背影是那么的娇小。后来他一直没见到她。几十年之后,见到了她,竟是个风烛残年体态一点也不娇小的老妪。岁月无情!天地都会老去,何况人乎?
艾椿偶然抬头,见墙上有幅画,是印刷品《草帽舞》,作者是美术家闸远翔,他是著名的画家。艾教授立即意识到大姐姓“闸”。将这幅画挂在墙上,可见大军选择的眼力。
两人坐定。家政给两人换了茶:“艾教授,真没有想到在这了能见到你。”
艾教授定了定神,这不是叶酸妹吗?刚才她包了头巾,也没好意思细看他。艾教授握住她粗糙的手,她像遇见亲人似的不住的掉眼泪。
“你们认识啊?太好了。今天得庆祝,你们谈,我再去买点喝酒菜。”大军下了楼。
叶酸妹对女主人说:“大妈,今天散步时间长了,你去躺一会吧。”
女主人点下头,艾教授站起推着轮倚,觉得份量不轻,远比他当年推病妻的轮椅重,也许可能是自己不再当年。进了卧室,老人要自己站起来上床,只见个子并不是很大的叶酸妹将老人轻轻一抱上了床。老人笑着说:“就你力气大。”叶酸妹给老人盖上薄被,带上门,同艾教授进了客厅。
叶酸妹告诉艾教授。她来郑州打工才一年,先前去过广州,那里太远,有事回家不方便。后来在周口市里搞保洁,工资太少,才来的郑州,碰巧遇到军先生找家政。我还是走运的,碰到了好人,军先生老两口是大好人。
“不是生了儿子?你出来儿子怎么办?”
“家里实在太穷。孩子爸一直不让我出来打工,他也不愿意去南方干活,有时没办法他去卖血。”
“卖血不行,还是打工比较稳当。他还是不放心你?”
“他一直不放心,现在他也管不了许多。我对他说,你看不住我的,要走我有办法,但我现在不会走,儿子还小,我要走,小姑也有理由回来,虽然小姑同我哥恩爱着呢。但换亲协议我不想破坏。”
“你是有良心的人,会有好报的。”艾教授明白,如果叶酸妹离家,这个家就散了。你自由吗?你幸福吗?之类的问号不是随处可以抛洒的。许多人就只能或者说自觉的生活在不自由不幸福中。
艾椿一天都在学长大军家盘桓。因为是第二天早晨六点的的汽车,大军一定留学弟在家睡:“别去旅馆花那钱,有那钱还不如给你女弟子支教的学校的孩子买些纸笔。再说我家里床上干净着呢,有幸找到个勤快人,家里什么都整的干干净净。我身上的衣服也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两三天就一定要给洗一次。”大军对叶酸妹的赞扬溢于言表。
这使艾教授立即想到了秦根,因为身边没有女人,加上自小生活在缺水的西北养成的随意,以及老年人的无力,他现在的个人卫生实在是乏善可陈,上衣的菜汁、粥痕、油瘢处处,一顶帽子像从灰堆里捞出来的。哪像妻子谢晴在的时候,全身上下利利索索。没有了女人,男人才真正如贾宝玉所说:男人是土做成的。
大军两口睡得早。艾椿本想在晚上向学长了解他右派以后的生活,不用说是坎坷的,中国社会向来“缺少抚哭叛徒的吊客”,这是鲁迅夫子说的。右派差不多是半个叛徒,同情的人不会多。但是大军没有说他的坎坷,即使艾椿有意提示,他也绕开。从苦难中过来的人,要么对经历的过去喋喋不休,要么守口如瓶。后者的神经更为坚强。不过,从他能够在高校从教,能够出国考查,晚年的精神面貌还不错,说明他这一生中总算还遭遇公正。
艾椿洗完脚,叶酸妹将洗脚水倒去,又端来一杯热豆浆。她的利索不亚于紫蛾。
叶酸妹看着艾教授喝豆浆:“军先生两口爱喝豆浆,原先是去外边买的,稀稀的还贵。我来了后,让军先生买了豆浆机,自己泡豆子打豆浆,放少许糖,说是比买的好喝。”
“你就安心伺候老两口吧。”艾教授说。
“哎,怕伺候不长。”叶酸妹轻声说,神情有些黯然,她停了会,用手指蘸了洒在桌上的豆浆,在桌面画着三个符号:H I V。
艾教授一惊,但没表露出来,也用豆浆写:是你吗?
叶酸妹摇摇头,叹了口气:“你早点睡吧,明早我喊你,安心睡。”她让艾教授簌了口,送他到小房间,关上门。艾教授坐床上,她坐对面的椅子上,轻声说:“艾先生,是我家那口子,以前卖过血,前年有症状,检查是阳性。否则,他还不允许我打工。只是这种事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对军先生两口说呢?”
艾教授说:“至于要不要对军先生如实相告,暂时不必。不过你应该有正规医院的体检表,”
“这个有的。因为可能搞家政,来这里的第二天就想到弄个体检表。先前市里去我们那里的医疗队里,有位王医生在市医院工作,我找到他,没花钱给我做了体检,除血压稍高些,别的都正常。这张体检表,我给军先生看过。”
“家里的孩子谁带?”
“他爷爷,奶奶多年前早不知去向了。”
“孩子爸现在怎样?”
“反正在吃免费的药。”
“以后你打算怎么办?”
“村里像我这种情况的有几个,女的都走了,有的拿了离婚证,有的是么也不要。”叶酸妹说,“我也不完全是因为换亲没有走。他也很无奈的说了,我走不走是我的自由,但是儿子得留下。我想,现在我如离开他,对他的打击太大,再说,如我一走,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一个六十以上的老人,一个病人,一个孩子,光靠三个人的低保根本不行。还有,孩子快上学了,我一走,怕学都上不成,以后村里又多了个像他爸一样的没受过教育的文盲,出去打工,弄不好在外为非作歹。”叶酸妹真是中国传统中的善良女人。
艾教授不禁惊秫又肃然。眼前这位曾被劫持到贫困山区的女人,所思所虑的某些方面不亚于国务院总理。
第二天凌晨五点,叶酸妹把艾教授叫醒,洗漱完毕,喝了一碗热豆浆吃了一个肉包。这时大军也起身了,他说要晨练。叶酸妹把一个布袋塞到艾教授包里:“里面有军先生买的面包,留你路上吃的。另外,还有一件毛线背心,本来是我给军先生打的,你拿去穿,山里早晚天气凉。我这里再给军先生织一件。”因为要赶车,艾教授不便再推让,说了声谢谢。
大军送了一段路,便去晨练,叶酸妹一直送他到车站,并且看着客车开了才挥手离去。艾椿的眼有些湿润。他明白,叶酸妹对他的依依之情,包含了她对多卿的旧情意。
到了西华县城,打听去柳留梅所在的学校,班车已经走了,只能在县城停留一宿。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方想到肚子饿了,掏出叶酸妹给带的干粮,小布袋里有四只葡萄面包。还有个白色塑料袋,是件鳝鱼黄线衣。面包很对胃口,酥酥的有几颗葡萄。吃完了两只,喝了半杯水就觉得饱了。
正想到街上转转,接到柳留梅发来的短信:暂不必来此。艾教授迷糊了。出发前他告知女弟子,近期去西华。为了给她个惊喜,他没有说已到郑州。如没有在郑州停留,现在已经到目的地了。
进还是退?到了家门口,还能不进家?艾教授还是决定去柳留梅支教的那所学校。
进校后,正想找人问学校的办公室在哪里时,一位女青年向他走来:“艾教授,真是您吗?”艾椿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苟经理的女儿小简。小简把他迎到她的住所,住所在简易平房内,里面放了两张床,中间用芦苇干隔开,成两个隔与不隔的小空间。
“你怎么来这里?”小简给艾教授倒了半杯水,艾教授渴了,饮去一半,觉得有点苦味。
“这里的水碱味重,丼打在盐碱地里。”
艾椿记得,年轻时他在淮河边上的农村搞“四清”,他落脚的皇村,那里的井水是甜的,这可能是那里的姑娘肤色特别好的原因。他望了下小简,觉得她的脸色有些黄。
该回答小简的“你怎么来这里?”的问题,艾椿笑说:“来看你的呀!”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我还没对老爸说,一定是沈园阿姨告诉你的吧。”小简说,“我来两个月了。因为我的硕士论文是涉及农村教育,要搞些田野调查。沈园阿姨就说服我来这里,一边帮着上点课,一边搞调查。来这里是来对了,我们的柳校长可是位能干的校长,准确的说,她是代校长。认识她很荣幸。”
“校长的大名?”
“柳留梅,‘留‘是留侯世家的那个留。”
“真是历史系出来的,说话的历史味浓浓的。”
“梅字呢?他年得在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你一定是牡丹亭迷。”
“柳校长的名字好,人也真的很好,像个党员。”
“这么说,还有不像党员的党员?”
“那多得很!一批批前赴后继的贪官,不就注释着不像党员的党员多多。”
“不谈政治,你带我去见柳校长。”
“柳校长不在学校,前天她进城开会,突然身体不适,县医院让他住院,听说是盲肠炎。
艾教授,你来得好,今下午有柳校长两节语文课,她电话给我,要我代她上,这不是赶鸭子上?”
“文史不分家,你一个历史系本科毕业在读社会学硕士生,给中学生上几节语文,还是没问题的。”
“艾伯伯,还是您上吧!”小简恳求,“快吃中饭了,吃完饭先休息一下。我去打饭。”
中饭打来了,有一份咸菜,一份猪肉烧萝卜,肉很少,还有一碗青菜汤。主食是白面大馍。也许因为饿了,艾椿觉得饭菜可口。
“这是柳校长来了建起来的食堂,请了一为农民工,有教师轮值帮厨,除了给单身教师做饭,还給学生热饭菜。”小简说。
下午的课,艾椿看来是推不了。小简把课本拿来,要讲的课是朱自清的《背影》,老掉牙的课文。可老掉牙的文学,不等于老掉牙的人。文学中的老经典不能轻视。台湾余光中对朱自清的散文有微词,那是见仁见智。
学生见是一位爷爷般的和善的气质高雅的老教师走进教室,兴奋起来。
艾教授见墙上写着:父生我身,母鞠我身。这两句话是韩国乡学中的课本《四字小学》中的,哪位老师把它移到这个中国落后地区的教室内?不过《四字小学》中的内容,都是儒家老祖宗中国孔老夫子的思想。韩国历史上思想界长期皈依中国,重视儒学。
“这母鞠我身中的‘鞠’子怎演讲?”艾教授提问。
“是抚养的意思。”七嘴八舌。
艾教授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按常规逐段讲解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想,为什么作者要写父亲的背影?因为父亲的背影触动了作者。那么我们想一想,你觉得你的父亲的什么地方最能触动你?大家用十分钟写一下。”
听得教室里有轻微的春蚕食叶声。
十分钟过去,艾教授说:“能不能把你们的小作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也许是艾教授慈祥的爷爷样,也许是柳留梅的培养,课堂还是挺热烈的,没有一般农村学校的学生那么拘谨。
一位男孩举手,他念 :“父亲的背是佝偻的,是长年打工累的,或是他个子高。他每年春节前回来一次,回来时满背驼着杂七八啦的年货,离家时,背上的蛇皮袋里总又驮点路上吃的干粮什么的,因此,父亲似乎没有背影。瘦高的父亲两条细腿给我的印象很深,一前一后机械的缓慢的行走在山路上,消失在山的拐弯处。想到父亲背着蛇皮袋,迈着疲惫的两腿走半天山路,方能到车站,我的心跟着累。”
跟着一位扎辫子的女孩站起来念:“我已没有父亲,她得矽肺病走了两年。父亲在世时,每年能回来几次,因为奶奶身体不好。父亲每回离家去煤窑时,我在家是时都要送一阵,我们父女并肩而行,父亲不让我走远,然后他走走就回头,一只胳膊不住地在空中摇着。我每每想到父亲,眼前就会出现那两条向我挥动的胳膊。”
艾教授不由得一怔,女孩的父亲是矽肺病牺牲者,这里应该是里新密县不远,那里有位张海超得了矽肺,找他打工的单位打证明,受到拒绝,一家医院为张海超开出证明的又不被承认,张海超自己爬到手术台,开胸验肺。这一事件受到举国关注。
还是一位女生犹犹豫豫的举手,艾教授示意她站起来。她却没有,教了一辈子书的艾椿立刻意识到女孩一定有不站起来的理由,事后了解到她的腿部有严重残疾。这就叫体贴!
我们的生活中生硬的冰冷的强制命令过多,柔软的温暖的体贴太少。
尊敬的读者:亲们的吆喝支持下,《今》文已经“上架”,我将抱病抒怀,奉献精品。《今》文不是老朽写出来的,是亲们读出来的。没有亲们的厚爱,就没有老朽的创作生命!后续《今》文章节,真实又梦幻,您将不虚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