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唐天下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秦王破阵乐》是唐朝的军舞,本是唐太宗平定刘武周后传唱的一首军歌。后来,唐太宗命魏征进行改编,遂有此曲。

    此曲是唐朝最富盛名的乐舞,直到后来的《霓裳羽衣曲》出现,方才渐渐没落。即使如此,每当有重大国事时,依然要上演此曲。

    平定吐蕃是不世奇功,唐朝久富盛名的曲目都会上演,《秦王破阵乐》当然不可少。

    《秦王破阵乐》最大可用两千人上演,麟德殿虽大,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表演,只有两百上场。这两百人全是梨园弟子,他们身材高大,身手敏捷,再穿上盔甲,颇是威风,动作整齐优美,一瞧便知训练有素。

    在如雷的鼓声中,梨园弟子开始表演,引来一片叫好声。

    “监军,这军舞好看是好看,却是少了一种气势。”李光弼眉头一挑,在李昌国耳边轻声道。

    “嗯”李昌国轻轻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秦王破阵乐》之所以能让那么多人喜爱,就在于能激发人的热血,让人生出如身在战场,一往无前冲杀。然而,这些梨园弟子的表演虽然中规中矩,却是少了一种肃杀之气,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不过把这种气势演出来。

    “你们在说什么?”李隆基发现李昌国和李光弼在交头接耳。

    “没什么。”李光弼忙闭嘴。

    “陛下,这《秦王破阵乐》要由战场上滚过来的人演才更有气势,更加精彩。”李昌国眉头一挑,笑道:“若是陛下有兴,弟兄们愿为陛下试演。”

    李昌国这不是冒失,而是有意为之。有了杨国忠父子一事,再整杯盘之后,李隆基的兴致不高。若是能借此事而让他的兴致大起,这对将士们大有好处。

    李隆基兴致缺缺,在封赏一事上说不定就会打折扣。更严重的话,若是有人进谗,对将士们更加不利。要是让李隆基欢喜起来,这一切就不复存在了。

    “哦。”李隆基果然有些兴趣,道:“将士们行吗?”

    “陛下有所不知。《秦王破阵乐》已成军中乐舞,将士们没事就会表演。”李昌国借机介绍道:“或许弟兄们的动作不如梨园弟子整齐。却是多了一股肃杀之气,更加有气势,让人热血沸腾,如同在战场上厮杀,一往无前。”

    此曲能让人喜爱,就是在于气势不凡,让人热血沸腾。梨园弟子的表演虽好,却是些银样蜡枪头,不能诠释那种肃杀之气。

    而这种肃杀之气,正是将士们所长。将士们的短处,就在他们没有梨园弟子那么专业。

    “那好,试试。”李隆基的兴趣被李昌国成功的勾起,抱着试试的心态。

    《秦王破阵乐》李隆基不知道欣赏过多少回,都是由梨园弟子表演的,就没有欣赏过由战场上滚过来的将士们表演,他还真有些兴致。

    “遵旨。”李昌国站起身。来到将士们面前,道:“兄弟们:陛下要欣赏《秦王破阵乐》,你们有没信心演好?”

    这对于将士们来说,这是无上荣耀,谁能不欢喜,齐刷刷站起,大声吼道:“有!”

    “好,挑两百善于此舞的兄弟们。好好给陛下表演一番。”李昌国大声道。

    将士踊跃之极,你推我挤,愿为李隆基表演。李昌国好一通忙活。这才挑出两百人,率领他们入场。

    参加庆功宴的将士们。至少是斩首十级以上,这还是在此战中的斩首数。若是加上在其他大战中的斩首数,每个人的斩首数远远超过十级,有的更是斩杀上百人,身上早就具有一股肃杀之气。

    两百人打起精神,大步入场,那种肃杀之气宛若实质,让人心中凛然。

    “啊!”群臣看在眼里,忍不住发出一片惊呼声。

    群臣见识了将士们狼吞虎咽的吃相,认为他们粗鲁、有辱斯文,颇有些瞧不起。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将士们竟然如此有气势,让他们从心中凛惧。

    “好!好!”李隆基是大行家,一眼便瞧出,这些将士们比起梨园弟子多了一股肃杀,多了一股豪迈,多了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李隆基刷的一下站起身,快步来到战鼓前,从李昌国手中接过鼓槌,道:“李昌国,这击鼓还是让朕来吧。击鼓之事,朕比你精通。”

    李隆基的音乐天赋千古有名,他善长多种乐器,这击鼓更是不凡,非常有名,自然比李昌国更在行。

    “陛下要亲自击鼓!”群臣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李隆基善击鼓?一听此言,无不是大喜过望,极为兴奋,眼睛睁大,耳朵竖起,聚精会神,准备欣赏。

    李隆基亲自表演这种事情很少遇到,若能欣赏一次的话,就是莫大的荣幸,要群臣不欢喜都不成。

    “陛下亲自击鼓,臣何其之幸。”李昌国对李隆基的音乐天赋哪会不知道的,也是振奋,笑道:“臣就静聆陛下妙音了。”

    “咚!”李隆基手中的鼓槌重重击下,砸在战鼓上,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

    两百将士齐动,动作整齐划一,如同惊雷闪电,极有威势,一股惊天的杀气扑面而来,让群臣生出刀剑加颈的感觉,不少人惊呼出声。

    “果是不一样!”李隆基看在眼里,大是欢喜,重重点头,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勇士!用人头喂出来的勇士!”

    真正的精锐应该横行战场上,而不是训练场上称雄。梨园弟子的表演无可挑剔,欠缺的就是这种气势,因为他们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砍过人头,不可能具有这种气势。

    而这些军队正如李隆基所说,是用人头喂出来的真正勇士,他们一出手,就与众不同,那种杀气,远非梨园弟子所能拥有。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将士们齐声高唱,声震长空,响遏浮云,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随着鼓点,将士们列成鱼丽阵,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人在表演似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一举一动,带着一股让人心悸的气势。

    表演刚刚开始,群臣的血液就沸腾了,眼中精光暴射,如同驰骋在战场上。

    一群老兵率先站了起来,与将士们唱和。

    这群老兵是唐朝历次大战的功臣,他们虽然年岁大了,精力不济了,体力衰弱了,不能再驰骋在战场上。然而,他们听着将士们的歌唱,看着他们的军舞,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年参加的大战,刀光剑影,流矢横飞,鲜血飞溅……他们的情绪再次激荡。

    不需要李昌国下令,没有参与表演的将士们紧跟着站起身,引吭高歌,与将士们相和。

    这种气氛太有感染力了,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还有群臣,齐刷刷的站起,引吭而歌。

    一时间,麟德殿里歌声震天价的响,地皮都在颤抖。

    伴随着歌声的还有冲霄的气势、激情、豪情、豪迈的勇气。

    李隆基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心情激荡起来,右手执着鼓槌,左手把皇袍朝腰间一束,再握着鼓槌,重重用力砸了下去。

    李隆基双手上下翻飞,每一下砸下去,必然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他的眼中精光暴射,脸色赤红,额头上的青筋冒出来了,仿佛他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战场上似的。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将士唱完最后一句,战鼓最后一声响起,如同惊雷,整个军舞戛然而止。

    军舞虽然演完,所有人仍是沉浸在那让人热血沸腾的豪迈气氛中,仿佛驰骋在铁血横流的战场之上。

    李隆基一双手紧紧抓着鼓槌,手背上全是青筋,久久没有放开。

    “击破大食!”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吼出声。

    “击破大食!”紧接着,全场爆发,惊天的吼声直上九霄。

    吐蕃已经平定,接下来就是该大食了,这是唐人的梦想,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念着,此时不知不觉中就齐吼。

    “击破大食!”李隆基高举鼓槌,豪情万丈,吼得山响,额头上、脖子上、手背上的青筋如蠕动的蚯蚓。

    足足吼了一盏茶时分,李隆基手中的鼓槌不住下压,吼声这才停了下来,李隆基兴致高昂,心情非常不错,冲李昌国笑道:“果然如你所说,大唐的勇士们表演更加有气势,更加豪迈,让人如同驰骋在战场上。哪怕前面有万千人,也敢独往!”

    “陛下英明!”所有人齐声赞颂。

    李隆基的话说到了们的心坎上了。

    鼓槌一放,李隆基拉着李昌国,回到宝座上,端起酒杯,道:“来,我们一醉方休!干!”

    有了这通军舞表演,李隆基原本不高的兴致极为高昂,适才的不快荡然不存,杨国忠父子惹出的风波不过是一小段插曲。

    “干!”所有人冲李隆基遥敬一杯,一仰脖子喝干了,把杯底亮出来。

    “如此盛事,岂能无歌舞。”李隆基的兴致极高,笑呵呵的道:“就不要梨园弟子献歌舞了。把大胡子叫来,让他唱歌跳舞助兴。”

    “赞普献舞!”群臣大是欢喜,眉毛根根向上翻,无不是喜悦不禁。

    在平定吐蕃的庆功宴上,要吐蕃的赞普献舞,这是千古盛事,谁能不欢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