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龙子龙孙

唐尧盛世 帝俊和神农氏的故事

    有一天,帝俊听人说西北方有个神农氏,教会了人们种植粮食,让大多数的人不用打猎捕鱼就能生活,帝俊就去拜访神农氏,到了神农氏的部落,帝俊被大地上一片片整齐的庄稼吸引住了,一打听那就是能让人们吃饱肚子的粮食,帝俊见了神农氏扑通就跪下了,碰碰碰就磕了3个头,求神农氏教他种植的技术。

    神农氏本来就天天到处教人们如何更好的种植粮食,就说,你是哪个部落的,怎么会一点不懂得种植的技术呢,因为这里的部落都种植了1000多年了,只不过有的部落种植技术很落后而已。

    伟大的神农氏,我是东方的,离这里隔着一条大江,我们那里从来没种过粮食,人们天天都挨饿呢,帝俊说。

    惭愧,我姜伊耆号称神农氏,到处教人们种植的本领,竟然忽略了大江对面还有那么多人在挨饿,这位壮士请起,我和你一起到你们的部落亲自教你们种植的技术,神农氏诚恳的说。

    那可使不得,我们那里太远了,别累坏了你,帝俊也诚恳的说。

    那你是怎么来的?神农氏问。

    我会一点法术,腾空来的,帝俊不好意思的说。

    正好,我也会一点法术,我们出发吧,神农氏和帝俊背了很多的粮食种子,腾空来到帝俊的部落,神农氏手把手的教帝俊开垦田地,制造工具,怎么播种,怎么管理,又怎么收割,包括食用,整整在帝俊的部落住了半年,临走的时候,帝俊再次给神农氏跪拜,并尊神农氏为天下的共主,神农推辞一番,也就接受了帝俊对他的称呼,从那以后,天下大江的南北都开始尊称神农为共主。

    神农走了以后,帝俊就开始教人们种植粮食,从东到西,再到三苗,也是从那时开始,大江的南面也开始种植粮食了,帝俊在人们心中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各地也有好多美丽的女孩子希望嫁给帝俊,帝俊最后娶了3位美丽能干的姑娘,她们是九黎族的第一美女羲和,大江南岸的第一美女常羲,以及三苗族的第一美女娥皇。

    帝俊的三个美丽的妻子给帝俊生了二十五个孩子,并且都成为了优秀的部落首领,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神农氏后来每年都在帝俊的陪同下,到帝俊管理的各个部落巡视农耕的情况,同时也从九黎族学会了陶器的制作,将陶器制作的技术带到了大江的北岸。

    后来神农氏在现在的茶乡发现了茶树,从此人类才开始学会喝茶。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吧,你们还记得我给你们讲了人类那些伟大的祖先了吗,龙五问到。

    当然记得了,第一个祖先是盘古,然后是龙王,女娲,伏羲,神农氏姜伊耆,然后就是帝俊了,女英和娥皇抢着回答到。

    很好,下次有时间我在给你们讲炎帝和轩辕黄帝以及蚩尤的故事,好了,我和你们的安怡姐姐,啊女姐姐也该回家了,龙五站起来说。

    悠然哥哥,你刚才说帝俊的一个妻子也叫娥皇,对吗?娥皇问。

    对呀,和你的名字一样呢,龙五笑着说。

    是的,我太高兴了,娥皇欢喜的说。

    看把你高兴的,将来你也要嫁给和帝俊一样的大英雄哈,泽姬摸着娥皇的脸蛋儿说。

    悠然师父,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呀,渊明惊讶的问。

    呵呵,其实我也是听姬昂师傅讲的,好了,明天见,龙五笑着说。

    悠然哥哥,安怡姐姐,阿女姐姐,明天见,女英,娥皇,鹿明,姚明同时说到。

    龙五,泽姬,火凤凰冲他们摆摆手,出了尧帝的家。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尧帝让烨勒大统领给我们安排了一处房子,有3个房间呢,龙五笑着说。

    是吗,泽姬和火凤凰同时惊讶的说。

    当然,我们现在就回爸爸,妈妈那里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带着我们的东西就搬到新房子里住,龙五高兴的说。

    呵呵,早上刚计划盖个大房子,尧帝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真是太好了,泽姬大笑着说。

    呵呵,姐姐,这回我们可省了很多事了,火凤凰高兴的说。

    别说,现在干什么都比以前麻烦了,就说盖房子吧,以前一天就可以盖一个,现在木头要跑很远的地方才有,房盖都用陶制的瓦,没有个十几天都盖不起来,不是尧帝送给我们房子,我还真有些犯愁呢,龙五说。

    是啊,现在干什么都不方便了,泽姬也感叹着说。

    可是现在住的,穿的,吃的都比以前舒服了呀,火凤凰说。

    哈哈,那到是,这就叫有一利也有一弊呀,龙五笑着说。

    对了,龙五哥哥,你刚才给女英和娥皇讲的故事,把帝俊说的太伟大了吧,泽姬说。

    呵呵, 那还不是金猊跟龙王说的,火凤凰说。

    金猊见证了帝俊的发展进程,我觉得帝俊确实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将大江南岸的各个部落统一,又带入到农耕时代,功不可没,我一想到洪荒时期,大江南面的那些部落九死一生,能发展今天太不容易了,如果没有帝俊,那些部落互相抢掠,混战,以打猎为生,神农氏也不会成为天下的共主,轩辕黄帝恐怕也统一不了他们,那现在该是个什么样子啊。

    也是,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每一个杰出的人物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啊,泽姬感叹着说。

    那蚩尤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吗,火凤凰问。

    当然,如果没有蚩尤,大江的南面那些部落有可能又分裂了,甚至东夷内部也会是分裂的,还有可能炎帝迁徙到洛水以后,继续向东南推进,统一了那些部落,那么现在的形势就完全的不同了,这些都说不定的,龙五说。

    那现在是最好的结果吗,火凤凰问。

    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现在天下一统,没有出现混战的局面,多好啊,以后能永远这样就好了,龙五说。

    你的意思以后也有可能各个部落之间,还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吗,泽姬问。

    这都不好说啊,但愿不会发生那样的事,龙五说。

    第2天,尧帝召见龙五,悠然师弟,当了一天的副统领,有什么想法吗?

    尧帝,现在天下太平,军营里那些年纪大的士兵应该让他们回家种田的好,这样可减少很多的浪费,要不那些士兵每天要吃很多的粮食啊,龙五说。

    都城的士兵都是按照以前的数量配置的,从轩辕黄帝到帝挚,都城的士兵始终保持在20万的规模,这样可以应对一切突发的战争,对敌人也有威慑的作用,尧帝说。

    我记得颛顼帝曾经用5万士兵打败了共工的十几万部队,我们将军队人数降到10万,然后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应对战争没有问题,而且可以不断的招募新兵,把士兵的年龄控制在25岁以内,那样万一发生战争,临时招募那些当过兵的人,训练的时间就不用那么久了,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招募到大量的士兵,甚至比20万都多,龙五说。

    这到是个好办法,不过现在让25岁以上的士兵回家,恐怕大营里就剩下不到10万人了,尧帝担心的说。

    那也没事,接着再招募年轻的人,马上进行训练,半年就可以恢复战斗力了,我昨天在军营里到处走了走,发现那些年龄大的士兵,对训练一点积极性也没有,这样的士兵再多你,战斗力也不会高,还不如让他们回家种田,那样还可以省下都城近一半的粮食,这要比尧帝你天天带头节约粮食,效果强的多,龙五笑着说。

    其实我带领大家勤俭节约,是为了养成一个好习惯,至于能节约多少,并不重要,尧帝说。

    你说的也是,不过省剩下10万人的口粮,可是个不小的数目,请尧帝三思。

    各位大臣,你们觉得悠然副统领的提议怎么样?尧帝看着大家说。

    悠然副统领说的很有道理,如果能省下10万人的口粮,那么都城的粮食就可以存起来,遇到灾荒时,救济那些受灾的部落,就不那么难了,大臣们纷纷的说。

    好,那就让25岁以上的士兵回家种田吧,走的时候,每人发给他们1斗小米,让他们带回家,也好生活,尧帝说。

    是,尧帝仁爱,龙五高兴的说。

    各位如果喜欢这本说,就给老铁一个收藏吧,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请到书评区给我留言,我会认真改进,因为老铁的作品离不开你的支持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