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的靠山冲 第四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
俗话说,看见山走半天,看见屋,走得哭。一行人紧走慢走,二个多小时才走到目的地。
一到目的地, 负责带队的中村荣黩就将 69人按木匠、泥水匠、力气活分为三组。组一分好,分工就下来了。傍晚时候,村里送来两筐馒头。赵青山和双柱正想向送饭的田嫂和春妮等打听消息,不想,两个日本武士上前接过她们手里的竹筐,就把她们打发走了。
干什么这么神神秘秘的?看着两人消失的背影,啃着馒头的男人脸上出现了问号。
当天晚上,因为房屋没有修好,他们就睡在日本武士带来的帐篷里。第三天,工棚建好了,他们便开始了挖山凿洞的工作。
第四天,宫本鸿川来了,跟她一起来的还有赵青山的宝贝女儿赵月娥。
宫本说,他已决意将月娥认作女儿,并要将她送到日本的学校读书深造,问赵青山是否有意见。
这个问题赵青山没有想过,就是想,他也想不明白。日本距离中国那么遥远,女儿去了那里,结果会怎么样?虽然有宫本做庇护人,但是个中的艰难和曲折却不是他赵青山能够想象的。
“要去几年啊?”赵青山问。
“最多五年,你想,月娥没读过书,她要从小学读起,当然,凭月娥的聪明中小学那点课程半年就可以解决,但是要真正学到东西,就必须的慢慢读完大学。”
“五年?五年以后月娥都到出嫁的年龄了。”赵青山说。
“月娥有知识了,可以找个好工作,嫁个好郎君,这样,你就可以享清福了。”宫本说。
听了这话,赵青山没言语了,他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有个好归宿呢。于是他默许了。
赵青山便跟着回了一趟靠山冲,他要给女儿送行。
“爸爸,我舍不得你。”临行前,月娥抱住赵青山哭了。也许,她已经意识到这一去远隔千山万水,父女俩要再相见就很难了。
“月娥,别哭。五年时间眨眼也就过去了。爸爸并不想让你走,但你留在爸爸身边这辈子就没出息,爸爸没有能力改变你的现状啊。”说到这里,赵青山也哭了。
父女俩抱着头哭了好一阵子,直到宫本再三催促,父女俩才依依不舍地分开。月娥上了马,坐在宫本的身前,就像宫本送她回来时一样,在马奔上一颠一颠的下山去了。
赵青山跟在后面追着马跑,一直追到月娥翻过山坳看不见身影,他还站在山巅上,默默无语的望着女儿消失的方向发呆。
赵青山返回时,看见田嫂在井边提水洗衣服,就走了过去。
“我说青山兄弟,你把月娥送给日本人做干女,你就舍得?”田嫂问赵青山。
“有啥舍不得的,她不还是我的女儿吗?”
“大兄弟,日本是什么地方啊?你让月娥跟那个宫本去日本,你就这么放心?”
“有啥不放心的。人家也是一番好意,再说,月娥跟着我,日子太苦了。”
“你说的也是,但是我就不明白了,日本人说的那么好听,要帮我们脱贫致富,但是为什么不要我们出去?”
“有这事?”
“怎么没有呢,春妮想回娘家看看,就给日本人挡了回来,永顺媳妇家想进城买蚊帐,也给日本人挡回来了。日本人说啊,你们要什么,让马正福统统记上,他们的人买好就送进来。”
这是咋回事呢?赵青山也不明白。
一个月以后,搁在赵青山心里的这个疙瘩有人来解答了。
双柱被顶上掉下来的石块砸伤了大腿,躺在床上四五天没人照顾。赵青山向日本人请求几次终于得到允许送双柱回家养伤,快进村时,从路边草丛里突然跳出两个人来,把赵青山和双柱都吓了一跳。
他们自称是进山寻亲访友的,不想迷了路,要赵青山带他们回村歇一宿。
赵青山见两人朴实地道,也就应允了,于是他们把赵青山背上的双柱挪到自己背上了。
赵青山双柱都是熟脸嘴,日本人没问就放他们进村了。
晚上,那两个人才表明自己的身份,原来他们是赣西游击队队长李长友和警卫员小郭。他要赵青山把村里人以探望双柱为由约到双柱屋里来,他有话要说,于是赵青山把刘福云麻五爷田嫂等找了来。
李长友说,赣西一个叫岩布的老猎人在飞来峰追赶一只罕见白鹇,突然听见轰隆一声闷响,他循声望去,只见峰峦叠嶂之间,空中弥漫着一阵烟雾。
根据他们截获的情报和老猎人所见所闻,他们分析日本人打着经商的幌子正在制造一起阴谋,
虽然目前他们还不清楚日本人究竟要干什么,但他们估计不会是什么好事,于是,他和小郭才千辛万苦的找到了这里。
“……东三省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小日本灭我中国的心不死,我怀疑他们打着开采锑矿的幌子,实质是为他们日后的战略进攻做准备,也就是开采锑矿是假,修建军火库和试验基地……”
“什么军火库试验基地我们不懂。他们愿意建就建吧。和我们没多大关系,反正他们又不干扰我们的生活。”
“大伯大婶,你们不能被他们的假象迷惑,日本人杀了我们多少同胞兄弟啊,东北三省……”
“你说那些我们没见着,也不能就轻易相信。我看他们也没什么恶意。”刘福云说。
“是啊,是啊。”赵青山附和着,随后站起身,将烟杆往鞋帮上轻轻一磕再往腰间一插,反背着双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大家见赵青山走了,也都站起来打算走,李长友叹口气,非常诚挚地对大家说; “大伯大嫂,你们要相信我们。我们是同胞,绝对不会害你们的,你们还是做好离开这里的准备吧,只怕到时他们会杀人灭口。”
这句话大家都听进了耳朵,但是谁也没往心里去。他们只相信眼眼睛看到的。
——日本人对咱们不错。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小郭气愤地说。
“别急,山里人见识少钻死胡同,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得另外想办法让他们安全地离开这里。”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干耗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啊。”小郭说。
“走,马上离开这里,回去再想办法。”说完,李长友和小郭乘着夜色离开了靠山冲。
求金币,求打裳!
一到目的地, 负责带队的中村荣黩就将 69人按木匠、泥水匠、力气活分为三组。组一分好,分工就下来了。傍晚时候,村里送来两筐馒头。赵青山和双柱正想向送饭的田嫂和春妮等打听消息,不想,两个日本武士上前接过她们手里的竹筐,就把她们打发走了。
干什么这么神神秘秘的?看着两人消失的背影,啃着馒头的男人脸上出现了问号。
当天晚上,因为房屋没有修好,他们就睡在日本武士带来的帐篷里。第三天,工棚建好了,他们便开始了挖山凿洞的工作。
第四天,宫本鸿川来了,跟她一起来的还有赵青山的宝贝女儿赵月娥。
宫本说,他已决意将月娥认作女儿,并要将她送到日本的学校读书深造,问赵青山是否有意见。
这个问题赵青山没有想过,就是想,他也想不明白。日本距离中国那么遥远,女儿去了那里,结果会怎么样?虽然有宫本做庇护人,但是个中的艰难和曲折却不是他赵青山能够想象的。
“要去几年啊?”赵青山问。
“最多五年,你想,月娥没读过书,她要从小学读起,当然,凭月娥的聪明中小学那点课程半年就可以解决,但是要真正学到东西,就必须的慢慢读完大学。”
“五年?五年以后月娥都到出嫁的年龄了。”赵青山说。
“月娥有知识了,可以找个好工作,嫁个好郎君,这样,你就可以享清福了。”宫本说。
听了这话,赵青山没言语了,他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有个好归宿呢。于是他默许了。
赵青山便跟着回了一趟靠山冲,他要给女儿送行。
“爸爸,我舍不得你。”临行前,月娥抱住赵青山哭了。也许,她已经意识到这一去远隔千山万水,父女俩要再相见就很难了。
“月娥,别哭。五年时间眨眼也就过去了。爸爸并不想让你走,但你留在爸爸身边这辈子就没出息,爸爸没有能力改变你的现状啊。”说到这里,赵青山也哭了。
父女俩抱着头哭了好一阵子,直到宫本再三催促,父女俩才依依不舍地分开。月娥上了马,坐在宫本的身前,就像宫本送她回来时一样,在马奔上一颠一颠的下山去了。
赵青山跟在后面追着马跑,一直追到月娥翻过山坳看不见身影,他还站在山巅上,默默无语的望着女儿消失的方向发呆。
赵青山返回时,看见田嫂在井边提水洗衣服,就走了过去。
“我说青山兄弟,你把月娥送给日本人做干女,你就舍得?”田嫂问赵青山。
“有啥舍不得的,她不还是我的女儿吗?”
“大兄弟,日本是什么地方啊?你让月娥跟那个宫本去日本,你就这么放心?”
“有啥不放心的。人家也是一番好意,再说,月娥跟着我,日子太苦了。”
“你说的也是,但是我就不明白了,日本人说的那么好听,要帮我们脱贫致富,但是为什么不要我们出去?”
“有这事?”
“怎么没有呢,春妮想回娘家看看,就给日本人挡了回来,永顺媳妇家想进城买蚊帐,也给日本人挡回来了。日本人说啊,你们要什么,让马正福统统记上,他们的人买好就送进来。”
这是咋回事呢?赵青山也不明白。
一个月以后,搁在赵青山心里的这个疙瘩有人来解答了。
双柱被顶上掉下来的石块砸伤了大腿,躺在床上四五天没人照顾。赵青山向日本人请求几次终于得到允许送双柱回家养伤,快进村时,从路边草丛里突然跳出两个人来,把赵青山和双柱都吓了一跳。
他们自称是进山寻亲访友的,不想迷了路,要赵青山带他们回村歇一宿。
赵青山见两人朴实地道,也就应允了,于是他们把赵青山背上的双柱挪到自己背上了。
赵青山双柱都是熟脸嘴,日本人没问就放他们进村了。
晚上,那两个人才表明自己的身份,原来他们是赣西游击队队长李长友和警卫员小郭。他要赵青山把村里人以探望双柱为由约到双柱屋里来,他有话要说,于是赵青山把刘福云麻五爷田嫂等找了来。
李长友说,赣西一个叫岩布的老猎人在飞来峰追赶一只罕见白鹇,突然听见轰隆一声闷响,他循声望去,只见峰峦叠嶂之间,空中弥漫着一阵烟雾。
根据他们截获的情报和老猎人所见所闻,他们分析日本人打着经商的幌子正在制造一起阴谋,
虽然目前他们还不清楚日本人究竟要干什么,但他们估计不会是什么好事,于是,他和小郭才千辛万苦的找到了这里。
“……东三省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小日本灭我中国的心不死,我怀疑他们打着开采锑矿的幌子,实质是为他们日后的战略进攻做准备,也就是开采锑矿是假,修建军火库和试验基地……”
“什么军火库试验基地我们不懂。他们愿意建就建吧。和我们没多大关系,反正他们又不干扰我们的生活。”
“大伯大婶,你们不能被他们的假象迷惑,日本人杀了我们多少同胞兄弟啊,东北三省……”
“你说那些我们没见着,也不能就轻易相信。我看他们也没什么恶意。”刘福云说。
“是啊,是啊。”赵青山附和着,随后站起身,将烟杆往鞋帮上轻轻一磕再往腰间一插,反背着双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大家见赵青山走了,也都站起来打算走,李长友叹口气,非常诚挚地对大家说; “大伯大嫂,你们要相信我们。我们是同胞,绝对不会害你们的,你们还是做好离开这里的准备吧,只怕到时他们会杀人灭口。”
这句话大家都听进了耳朵,但是谁也没往心里去。他们只相信眼眼睛看到的。
——日本人对咱们不错。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小郭气愤地说。
“别急,山里人见识少钻死胡同,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得另外想办法让他们安全地离开这里。”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干耗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啊。”小郭说。
“走,马上离开这里,回去再想办法。”说完,李长友和小郭乘着夜色离开了靠山冲。
求金币,求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