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共两党反应
身为穿越人士的乔治又何尝不知道**就是咱们这位人称蒋光头的委员长最大的心腹之患,自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他无时不刻都在想着怎样能够彻底消灭**,实现中国的真正统一。对于蒋介石所提出的这个问题,乔治当然知道这也是事实,所以他说道:“委员长先生此言不差,在任何一个国家之中,如果存在两支独立的军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乔治的这番讲话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他不住地点头赞同道:“寇蒂斯将军果然深明大义,此等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于是乔治向蒋介石表达了美国政府的立场:“解决的办法可能涉及到**所领导的军队,我相信他们不可能让步到放弃独立自主。**领导人在考虑总统的声明之后是否能够作出真诚的努力,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如果他们对于让步或者解决问题并没有作出任何贡献,那么他们在美国所享有的那一点点同情就将失去。”
乔治的这一番表态对于蒋介石来说不呰于仙乐般悦耳动听,他立刻表示了自己对于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的极力赞同,并且强调了国民政府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国内部问题的决心。乔治非常清楚,蒋介石当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让**交出军队,但是要想让他停止内战。放弃独裁统治。那就是难于上青天了,乔治自然也不会自不量力地去干这种劳而无功的蠢事。虽然如此,乔治还是义正言辞地告诫蒋介石:“美国人民强烈反对自己的政府卷入他国内部纷争之中,美国人民的首要利益在于世界和平,虽然他们对于中国人民抱有极大的好感,但是除非他们看到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我们目前所进行的和平解决中国内部纷争的努力取得成功。否则的话,美国人民将不允许总统先生继续保持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和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
蒋介石知道美苏矛盾如今正在逐步尖锐,也许只有把苏联和**拴在一起才能够打动乔治(蒋介石的这个想法倒是不差,乔治虽然对如今的**怀有极大好感。但是对于苏联却是十分反感)。所以蒋介石立刻抓住机会大谈起所谓苏联和**的联系,他对乔治言之凿凿地说道:“苏联的目的就是想要在满洲建立起一个**控制之下的傀儡政权,苏军在满洲的司令官有意想要拖延苏军从满洲的撤出。”并且蒋介石还特别向乔治强调:“苏联已经在满洲利用武器援助**。”
对于蒋介石把所谓的**在满洲接收日本关东军投降所上交的武器,说成是苏联在东北用武器援**。乔治并没有加以附和,他只是表示如果国共冲突越激烈,那么就将越有利于苏联支持**。
乔治和蒋介石的首次会谈就在这种看似融洽的气氛之中宣告结束,他们两个人对于这次会谈的结果都还是勉强感到满意,虽然蒋介石并没有试探出乔治的底线何在,但是从他的语气之中可以表明美国还将会继续支持自己。就在会谈结束的时候,宋美龄用她那口流利纯正的美式英语在乔治耳边悄声说道,她将尽力运用自己对蒋介石的影响促成美国政府达成愿望。
而在**方面,对于乔治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自从**前往重庆和蒋介石进行谈判并且签署“双十协定”以来,**一直希望战后的中国能够朝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前进。但是以当时**的实力而言。如果蒋介石不顾一切地利用军事手段消灭**,那么一场内战势必将无法避免。不过现在乔治来了,而且是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的,他的调停能够有希望帮助**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当时的**中央,曾经分析了中国可能出现的三种前途命运:1、实现国共以及其他党派、民主人士的合作,使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2、通过和谈和调停,将内战限制在局部范围之内,亦即推迟了全面内战的爆发;3、全面内战。
在“双十协定”签署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武装冲突不但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两党军队在中国北方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激烈战斗。乔治的到来,究竟能否使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避免同室操戈的惨剧呢?**方面对此也没有把握,但是他们认为希望总是有的。
当时**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施莱辛格的采访时曾经说道:“**方面非常欢迎寇蒂斯将军的调停。如果调停成功,那么中国就将从此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这样岂不很好?如果蒋介石不接受调停,反而还要继续发动内战。那么他就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输了理,国际保守势力援蒋助蒋将变得更加困难,中国人民也将受到活生生的教育,而且这也有利于民主党派识破蒋介石内战独裁的真实面目,从而使得蒋介石在政治上面将更加变成孤家寡人。”
**方面之所以欢迎乔治来华调停,其实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考虑。因为苏联曾经在二战结束之后要求**通过谈判加入国民政府,并且解散军队。但是**却并没有这样做,这使得斯大林感到有些不悦,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损害。所以**方面希望通过乔治的调停,让苏联加深对蒋介石独裁和内战的本质认识,增加对**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的同情。特别是当时**正在东北发展与巩固革命根据地,更加迫切需要取得苏联方面的同情,因为当时大量苏军正占领着东北还没有撤出。
杜鲁门的对华政策声明和总统特使乔治的到来。再加上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召开。使得**中央明显感觉到中国内战有可能暂时停止,国共和平谈判有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针对这种趋势,周恩来于12月15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面指出:“蒋介石企图在有利于他的条件之下宣布停战,成立请客式的联合政府。那么我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为了配合军事自卫,而继续开展政治攻势,同时也准备寻求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应该要求国民党方面在全面停战、实现‘双十协定’之后,立刻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周恩来的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同意。会议批准了中国**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名单,并且通过了周恩来的提议,把原来设在重庆的**中央南方局改组为**中央重庆局。由周恩来担任书记。
与此同时,**中央针对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还向各地发出了对美政策指示,认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这种新的变动,对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斗争是有利的。中央准备利用这个声明。在政治协商会议上面向国民党展开政治攻势,以配合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斗争。指示要求各地部队坚守现有阵地,对国民党军队暂时不发动战略性进攻,同时对于在华美军以及美方人员应该采取友善态度避免冲突。
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即12月16日,也是乔治乔治启程赴华的第二天,**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周恩来、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5人就乘飞机抵达陪都重庆。在飞抵重庆的当天,周恩来就在机场向新闻媒体发表了一段简短谈话,在谈话之中周恩来说道:“**代表此次来渝,一方面是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另一方面是继续进行国共两党之间的和平谈判。”与此同时,位于重庆的**喉舌《新华日报》也发表社论,表示欢迎杜鲁门的对华政策声明。社论之中说道:“美国总统杜鲁门先生认为:1、中国的内战必须迅速设法停止;2、用政治协商的办法实现中国的团结、和平、民主;3、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才准备以信用贷款以及其他方法援助中国。我们非常欢迎杜鲁门总统的这一声明,相信杜鲁门总统的这一声明,将对中国和远东局势产生良好影响。”
对于**方面的反应,美联社重庆分社报道称:“**方面对于杜鲁门总统对华政策声明之“精神”表示欢迎,据称,**方面自始至终都赞成组织扩大民主政府,代替现在之一党**政府。真正的民选政府如果成立。**对于军队国有,自然不会反对。惟杜鲁门总统宣布美国将继续帮助解除解放区之内留存日军之武装并将其遣返回国一事,**方面并无意见。”
国民党方面对于乔治的调停当然也是欢迎的,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因为蒋介石非常清楚。离开了美国的援助,他不可能把国民党的百万大军从西南迅速地运到华北和东北。因为通往华北的铁路都控制在**军队手里,国民党军队根本不可能通过。而只要美国撤出海军陆战军,华北甚至于东北就会立刻被**所占领。对于蒋介石来说,采用政治解决的方式真是一剂苦口中药,但是即使再苦他也得喝下去。所以愤愤不平的蒋介石曾经于1946年4月22日,在自己的日记之中愤然写道:“我中央军须由美军代为运输,一切计划皆受其牵制,且彼时以撤退其海军、中止其运输以为胁迫,使我不能不迁就彼对共党妥协之建议;殊不知此时对共党妥协,实无异对俄国屈服,当共党气焰嚣张之时,其要求条件之苛刻决难忍受。故应对马歇尔直说之,以促其觉悟也。”
而在另一方面,国民党军队自从重庆谈判这几个月以来和**军队的几次较量之中均损失惨重。从抗战胜利到现在为止,蒋介石在和**争夺地盘的战斗之中已经损失了10多万军队。如此数量庞大的损失,使得蒋介石明显地感觉到国民党军队对于内战的准备显然还不够充分,他需要拖延时间重新进行军事部署,而这决非十天半个月所能够办到的。
当然,蒋介石其实也并不是非得要跟**兵戎相见,他读过《孙子兵法》,自然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兵法上策。于是蒋介石不禁想到,既然用武力不能够立刻把**给消灭掉,那么就不妨先和**方面谈谈看,同时继续做好谈不拢的准备。如果能够在谈判桌上面,凭借着乔治的三寸不烂之舌,软硬兼施,把**给顺利吞并了,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万一谈判不能成功甚至于破裂,那么利用谈判来争取时间,以便做好军事上面的充足准备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而且到时候还可以把谈判不成的责任推到**身上,没准还可以借此机会争取到美国方面更多的援助。“不错,不错!”蒋介石想到这里,不由得心花怒放,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初年轻时候在上海滩混迹青帮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在蒋介石的授意之下,国民党的官方报纸《中央日报》在12月16日发表了一篇颇具友情味道的社论,题目叫做“惜别赫尔利,欢迎寇蒂斯。”社论对突然辞职的前任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表示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对乔治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
12月19日,就在乔治抵达上海的前一天,正在北平进行视察的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乘飞机抵达南京,准备亲自迎接乔治的到来。美联社重庆分社对此也有报道:“此间政界人士益信驻华特使寇蒂斯将军将在首都与蒋委员长主席会晤,而委员长已于今日偕夫人自北平飞抵南京,外交部长王世杰亦将于明日自此间飞赴首都,参加寇帅来华履新之欢迎盛典。若干政界人士认为南京必将无疑成为此次富有历史性之相见地之所在,据接近委员长之消息灵通人士称,委员长将亲往机场欢迎寇帅。预计委员长和寇帅将在首都逗留数日,然后再同机赴渝,委员长一俟返渝之后,将立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该项会议有望于圣诞节召开。目前重庆各党派政界人士均伫足以待寇帅之莅临,并准备对寇帅陈述各自之政治改良计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乔治的这番讲话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他不住地点头赞同道:“寇蒂斯将军果然深明大义,此等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于是乔治向蒋介石表达了美国政府的立场:“解决的办法可能涉及到**所领导的军队,我相信他们不可能让步到放弃独立自主。**领导人在考虑总统的声明之后是否能够作出真诚的努力,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如果他们对于让步或者解决问题并没有作出任何贡献,那么他们在美国所享有的那一点点同情就将失去。”
乔治的这一番表态对于蒋介石来说不呰于仙乐般悦耳动听,他立刻表示了自己对于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的极力赞同,并且强调了国民政府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国内部问题的决心。乔治非常清楚,蒋介石当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让**交出军队,但是要想让他停止内战。放弃独裁统治。那就是难于上青天了,乔治自然也不会自不量力地去干这种劳而无功的蠢事。虽然如此,乔治还是义正言辞地告诫蒋介石:“美国人民强烈反对自己的政府卷入他国内部纷争之中,美国人民的首要利益在于世界和平,虽然他们对于中国人民抱有极大的好感,但是除非他们看到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我们目前所进行的和平解决中国内部纷争的努力取得成功。否则的话,美国人民将不允许总统先生继续保持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和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
蒋介石知道美苏矛盾如今正在逐步尖锐,也许只有把苏联和**拴在一起才能够打动乔治(蒋介石的这个想法倒是不差,乔治虽然对如今的**怀有极大好感。但是对于苏联却是十分反感)。所以蒋介石立刻抓住机会大谈起所谓苏联和**的联系,他对乔治言之凿凿地说道:“苏联的目的就是想要在满洲建立起一个**控制之下的傀儡政权,苏军在满洲的司令官有意想要拖延苏军从满洲的撤出。”并且蒋介石还特别向乔治强调:“苏联已经在满洲利用武器援助**。”
对于蒋介石把所谓的**在满洲接收日本关东军投降所上交的武器,说成是苏联在东北用武器援**。乔治并没有加以附和,他只是表示如果国共冲突越激烈,那么就将越有利于苏联支持**。
乔治和蒋介石的首次会谈就在这种看似融洽的气氛之中宣告结束,他们两个人对于这次会谈的结果都还是勉强感到满意,虽然蒋介石并没有试探出乔治的底线何在,但是从他的语气之中可以表明美国还将会继续支持自己。就在会谈结束的时候,宋美龄用她那口流利纯正的美式英语在乔治耳边悄声说道,她将尽力运用自己对蒋介石的影响促成美国政府达成愿望。
而在**方面,对于乔治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自从**前往重庆和蒋介石进行谈判并且签署“双十协定”以来,**一直希望战后的中国能够朝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前进。但是以当时**的实力而言。如果蒋介石不顾一切地利用军事手段消灭**,那么一场内战势必将无法避免。不过现在乔治来了,而且是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的,他的调停能够有希望帮助**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当时的**中央,曾经分析了中国可能出现的三种前途命运:1、实现国共以及其他党派、民主人士的合作,使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2、通过和谈和调停,将内战限制在局部范围之内,亦即推迟了全面内战的爆发;3、全面内战。
在“双十协定”签署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武装冲突不但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两党军队在中国北方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激烈战斗。乔治的到来,究竟能否使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避免同室操戈的惨剧呢?**方面对此也没有把握,但是他们认为希望总是有的。
当时**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施莱辛格的采访时曾经说道:“**方面非常欢迎寇蒂斯将军的调停。如果调停成功,那么中国就将从此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这样岂不很好?如果蒋介石不接受调停,反而还要继续发动内战。那么他就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输了理,国际保守势力援蒋助蒋将变得更加困难,中国人民也将受到活生生的教育,而且这也有利于民主党派识破蒋介石内战独裁的真实面目,从而使得蒋介石在政治上面将更加变成孤家寡人。”
**方面之所以欢迎乔治来华调停,其实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考虑。因为苏联曾经在二战结束之后要求**通过谈判加入国民政府,并且解散军队。但是**却并没有这样做,这使得斯大林感到有些不悦,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损害。所以**方面希望通过乔治的调停,让苏联加深对蒋介石独裁和内战的本质认识,增加对**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的同情。特别是当时**正在东北发展与巩固革命根据地,更加迫切需要取得苏联方面的同情,因为当时大量苏军正占领着东北还没有撤出。
杜鲁门的对华政策声明和总统特使乔治的到来。再加上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召开。使得**中央明显感觉到中国内战有可能暂时停止,国共和平谈判有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针对这种趋势,周恩来于12月15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面指出:“蒋介石企图在有利于他的条件之下宣布停战,成立请客式的联合政府。那么我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为了配合军事自卫,而继续开展政治攻势,同时也准备寻求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应该要求国民党方面在全面停战、实现‘双十协定’之后,立刻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周恩来的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同意。会议批准了中国**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名单,并且通过了周恩来的提议,把原来设在重庆的**中央南方局改组为**中央重庆局。由周恩来担任书记。
与此同时,**中央针对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还向各地发出了对美政策指示,认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这种新的变动,对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斗争是有利的。中央准备利用这个声明。在政治协商会议上面向国民党展开政治攻势,以配合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斗争。指示要求各地部队坚守现有阵地,对国民党军队暂时不发动战略性进攻,同时对于在华美军以及美方人员应该采取友善态度避免冲突。
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即12月16日,也是乔治乔治启程赴华的第二天,**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周恩来、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5人就乘飞机抵达陪都重庆。在飞抵重庆的当天,周恩来就在机场向新闻媒体发表了一段简短谈话,在谈话之中周恩来说道:“**代表此次来渝,一方面是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另一方面是继续进行国共两党之间的和平谈判。”与此同时,位于重庆的**喉舌《新华日报》也发表社论,表示欢迎杜鲁门的对华政策声明。社论之中说道:“美国总统杜鲁门先生认为:1、中国的内战必须迅速设法停止;2、用政治协商的办法实现中国的团结、和平、民主;3、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才准备以信用贷款以及其他方法援助中国。我们非常欢迎杜鲁门总统的这一声明,相信杜鲁门总统的这一声明,将对中国和远东局势产生良好影响。”
对于**方面的反应,美联社重庆分社报道称:“**方面对于杜鲁门总统对华政策声明之“精神”表示欢迎,据称,**方面自始至终都赞成组织扩大民主政府,代替现在之一党**政府。真正的民选政府如果成立。**对于军队国有,自然不会反对。惟杜鲁门总统宣布美国将继续帮助解除解放区之内留存日军之武装并将其遣返回国一事,**方面并无意见。”
国民党方面对于乔治的调停当然也是欢迎的,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因为蒋介石非常清楚。离开了美国的援助,他不可能把国民党的百万大军从西南迅速地运到华北和东北。因为通往华北的铁路都控制在**军队手里,国民党军队根本不可能通过。而只要美国撤出海军陆战军,华北甚至于东北就会立刻被**所占领。对于蒋介石来说,采用政治解决的方式真是一剂苦口中药,但是即使再苦他也得喝下去。所以愤愤不平的蒋介石曾经于1946年4月22日,在自己的日记之中愤然写道:“我中央军须由美军代为运输,一切计划皆受其牵制,且彼时以撤退其海军、中止其运输以为胁迫,使我不能不迁就彼对共党妥协之建议;殊不知此时对共党妥协,实无异对俄国屈服,当共党气焰嚣张之时,其要求条件之苛刻决难忍受。故应对马歇尔直说之,以促其觉悟也。”
而在另一方面,国民党军队自从重庆谈判这几个月以来和**军队的几次较量之中均损失惨重。从抗战胜利到现在为止,蒋介石在和**争夺地盘的战斗之中已经损失了10多万军队。如此数量庞大的损失,使得蒋介石明显地感觉到国民党军队对于内战的准备显然还不够充分,他需要拖延时间重新进行军事部署,而这决非十天半个月所能够办到的。
当然,蒋介石其实也并不是非得要跟**兵戎相见,他读过《孙子兵法》,自然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兵法上策。于是蒋介石不禁想到,既然用武力不能够立刻把**给消灭掉,那么就不妨先和**方面谈谈看,同时继续做好谈不拢的准备。如果能够在谈判桌上面,凭借着乔治的三寸不烂之舌,软硬兼施,把**给顺利吞并了,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万一谈判不能成功甚至于破裂,那么利用谈判来争取时间,以便做好军事上面的充足准备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而且到时候还可以把谈判不成的责任推到**身上,没准还可以借此机会争取到美国方面更多的援助。“不错,不错!”蒋介石想到这里,不由得心花怒放,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初年轻时候在上海滩混迹青帮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在蒋介石的授意之下,国民党的官方报纸《中央日报》在12月16日发表了一篇颇具友情味道的社论,题目叫做“惜别赫尔利,欢迎寇蒂斯。”社论对突然辞职的前任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表示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对乔治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
12月19日,就在乔治抵达上海的前一天,正在北平进行视察的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乘飞机抵达南京,准备亲自迎接乔治的到来。美联社重庆分社对此也有报道:“此间政界人士益信驻华特使寇蒂斯将军将在首都与蒋委员长主席会晤,而委员长已于今日偕夫人自北平飞抵南京,外交部长王世杰亦将于明日自此间飞赴首都,参加寇帅来华履新之欢迎盛典。若干政界人士认为南京必将无疑成为此次富有历史性之相见地之所在,据接近委员长之消息灵通人士称,委员长将亲往机场欢迎寇帅。预计委员长和寇帅将在首都逗留数日,然后再同机赴渝,委员长一俟返渝之后,将立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该项会议有望于圣诞节召开。目前重庆各党派政界人士均伫足以待寇帅之莅临,并准备对寇帅陈述各自之政治改良计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