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策(下)
“报!吴郡有书信传来!”一名兵卒拿着一封书信递给了王基,态甚是恭敬,王基军仿似一尊天神般。
“吴郡人马抽调近半,看来是无力过来帮助我等退敌了。”王基看罢书信悠悠的道。
“将军,儿郎们早已准备就绪,何须借助外力呢?”大将曾冲一旁不解的道。
“蜀军看似一体,实则四分。蜀主刘禅是一军,诸葛瞻是一军,罗宪是一军,宗预是一军,这四路人马可不会奔往同一处。”王基似有所指的说道。
曾冲等魏将思片刻道:“将军是说蜀军若是退去,必然是兵分四路而退?”
王基哈哈一笑道:“江南之地一番攻守,我军只占这建业和吴郡,其余州郡数月未有战事,如今想必都已安宁。蜀军就算不围建业,也需要分兵把守各地困住我等,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强控制江南之地。”
“哦?那我等岂非该立即出战?不让蜀军遂愿!”曾冲闻言“霍”的一声,已然起身。
“哈哈哈哈!”王基见状忍不住笑,心却是万般的无奈,论起治军作战,曾冲等一干将领皆是一等好手,可提及兵法韬略,场之人竟然无人可以达到唐彬的高。想起唐彬,王基心一阵失落,南征北战数十年,唐彬固若金汤的建业城被杀,直到现也是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事情。
唐彬素来忠心,跑去吴国皇宫做什么呢?王基思不得其解,口犹自道:“蜀人着眼于江南部署,因此拼着大军力疲,也要围困建业。可老夫着眼却非这区区江南之地,你们可知为何?”言罢,王基目光扫过场众人,希望从可以找到一二了解自己意图的将领。当几近失望之时,却见傅袛一旁不以为意,仿似一切都是了然于胸的样子,王基忍不住心下暗奇。
“傅大人知兵么?”王基若无其事的问道。
傅袛这段日子建业城所见所闻,这王基虽然有功高震主之嫌,可若非王基得人心如此,又怎会使这两淮和江南之地固若金汤一般,成为曹魏不败之地!无论是城姓商贾还是江南门阀世家,对于王基的各项安排举措均是称赞有加。这老者虽然是武职,但也深谙为政之道,傅袛自忖就算是自己,也难以向王基做事这般滴水不漏。
每每想起违心上奏许昌之事,傅袛心始终是不安,加上近日流言蜚语不断,傅袛是辗侧难眠。见王基看着自己,傅袛心一动道:“螳螂捕蝉黄雀后,下并不知兵,只是晋公曾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王公高瞻远瞩非是下官可以胡乱揣测。”
傅袛一番话似是而非,魏将曾冲闻言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道:“王公之意是避重就轻,着眼大局,莫非晋公已然动?!”
王基微微点头,心道这傅袛虽然是太子身旁煽风点火的红人,可对于战略考量却是别有一番见解。见曾冲开了窍,王基颇有几分欣慰道:“姜伯约蜀汉名将,纵是晋公恐怕也难以取胜,我曾上书请杜武库南下,唯有此人才可威胁到蜀军。”
“前些时日收到消息,杜元凯一到宛城便击杀了蜀大将庞宏,一举震慑宛城后便按兵不动,此子真是如此可靠么?”傅袛这个时候倒是带有几分不信的道。
王基洒然笑道:“傅大人朝品人论事也是这般姿态么?”
“这……”傅袛闻言脸色一沉,却是有着几分尴尬。自己已经有意摆脱朝那种论调,可这里说出来,仍是给人一种厌烦的感觉。杜预北方的表现其实毋庸置疑,只是习惯了这种调调纵是刻意改变,却难以一时完全的转变。
“杜元凯宛城按兵不动,必然有所图谋。老夫这里牵制大半蜀军,荆州兵力薄弱,杜元凯需要对付的不过是野的蜀军罢了,只要时间充足,时局无变,蜀军退守不过是早晚之事。”王基略带厌恶的眼光扫了傅袛一眼缓缓说道,心对于当朝这种不理功绩张口便是质疑的风气感到作呕。
不仅王基如此,场的魏将都是把心情写脸上,闹得傅袛好不尴尬,心暗暗叫苦。自己朝高谈阔论惯了,久而久之心虽然知晓杜预此人可靠,可嘴里仍旧是少不了的质疑和敲打。其实自己的本意也非如此,只是朝大环境如此,人人皆是一样,若你不跟风效仿便被踢出这个圈子。而这个圈子,便是自己这般臣赖以生存的环境啊。
“王老将军之意下猜的几分,眼下形势我等城养精蓄锐,而蜀人逐渐疲惫,以逸待劳此乃其一;蜀汉主力江南,我军避而不战牵制蜀人难以动弹,荆州西川必然空虚,此乃其二;蜀军早晚退却,无论是引后方起火,还是自行退兵,我等皆可趁机出战,一举克敌,此乃其三。有此三个理由,王老将军才按兵不动,静待战机。”傅袛不爽被人小瞧,王基的布置自己早已看眼里,此时滔滔不绝讲出,倒是听得场魏将目瞪口呆,顿时震慑全场!
“傅大人还说不知兵,老夫这点布置想必傅大人早就看眼里,眼下两国交战,胜负未知,傅大人有此韬略,何须隐藏呢?老夫这里可不是那朝堂之上,只要有才能,便有位置。”王基意味深长的看着傅袛,一脸得意。
傅袛苦笑道:“老将军激将之法果然巧妙,下官受教了。”之前王基有意试探自己,藐视自己,引起这屋将领反感自己,为的不过是让自己坦言。这般心计运用于无形之,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了对于傅袛和场众人的了解与反应判断,实是让人防不胜防。傅袛至此也知这建业城,说起大略布局恐怕只有自己与王基一个层次,余者虽然勇猛但终非帅才。
“近外面风言风语,提及朝大臣多有怀疑……这般谣言会否影响到……”曾冲略带犹豫的说道,说的便是朝大臣怀疑王基与傅袛有自立之意,准备处置二人留许昌的家眷一事。
王基闻言双眼一翻道:“老夫之心日月可鉴,这等佞言难以左右晋公,传老夫之令,对此谣言进行弹压。”
“嗯……下官有一策,不若使人散布谣言,只说晋公力排众议,信任我等,斩杀奸佞,派遣援军,老将军以为如何?”傅袛心知无风不起浪,这建业城尚有水路可通外界,这谣言多半是蜀人有意散布,可朝堂上的形势与风气自己实是太过清楚。说这事有这么严重,自己不信,可若说朝没有半点的怀疑,自己是不信!
“傅大人果然妙计!就按此行事!”王基闻言抚掌称妙,对方用谣言来迷惑人心,自己同样用谣言来坚定人心,如何不妙?
“谯郡似乎被叛军占领,传闻高诞大人也被叛军所杀,末将恐其影响到两淮之军,是否要末将亲自引军前往一探?”曾冲接令之后,又是道出了一个疑虑。
“水军进出也是危险,我等此鞭长莫及,长江水战多少都会有所影响,不过蜀军也快到了极限,这倒是不必忧虑。”王基略一思,便否定了曾冲的提议。虽然水路可以通往外界,可是要打探长江的军情乃是十分危险之事,水路过于遥远便难以返还,王基可不希望失去自己因为臂膀的大将。
“吴郡人马抽调近半,看来是无力过来帮助我等退敌了。”王基看罢书信悠悠的道。
“将军,儿郎们早已准备就绪,何须借助外力呢?”大将曾冲一旁不解的道。
“蜀军看似一体,实则四分。蜀主刘禅是一军,诸葛瞻是一军,罗宪是一军,宗预是一军,这四路人马可不会奔往同一处。”王基似有所指的说道。
曾冲等魏将思片刻道:“将军是说蜀军若是退去,必然是兵分四路而退?”
王基哈哈一笑道:“江南之地一番攻守,我军只占这建业和吴郡,其余州郡数月未有战事,如今想必都已安宁。蜀军就算不围建业,也需要分兵把守各地困住我等,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强控制江南之地。”
“哦?那我等岂非该立即出战?不让蜀军遂愿!”曾冲闻言“霍”的一声,已然起身。
“哈哈哈哈!”王基见状忍不住笑,心却是万般的无奈,论起治军作战,曾冲等一干将领皆是一等好手,可提及兵法韬略,场之人竟然无人可以达到唐彬的高。想起唐彬,王基心一阵失落,南征北战数十年,唐彬固若金汤的建业城被杀,直到现也是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事情。
唐彬素来忠心,跑去吴国皇宫做什么呢?王基思不得其解,口犹自道:“蜀人着眼于江南部署,因此拼着大军力疲,也要围困建业。可老夫着眼却非这区区江南之地,你们可知为何?”言罢,王基目光扫过场众人,希望从可以找到一二了解自己意图的将领。当几近失望之时,却见傅袛一旁不以为意,仿似一切都是了然于胸的样子,王基忍不住心下暗奇。
“傅大人知兵么?”王基若无其事的问道。
傅袛这段日子建业城所见所闻,这王基虽然有功高震主之嫌,可若非王基得人心如此,又怎会使这两淮和江南之地固若金汤一般,成为曹魏不败之地!无论是城姓商贾还是江南门阀世家,对于王基的各项安排举措均是称赞有加。这老者虽然是武职,但也深谙为政之道,傅袛自忖就算是自己,也难以向王基做事这般滴水不漏。
每每想起违心上奏许昌之事,傅袛心始终是不安,加上近日流言蜚语不断,傅袛是辗侧难眠。见王基看着自己,傅袛心一动道:“螳螂捕蝉黄雀后,下并不知兵,只是晋公曾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王公高瞻远瞩非是下官可以胡乱揣测。”
傅袛一番话似是而非,魏将曾冲闻言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道:“王公之意是避重就轻,着眼大局,莫非晋公已然动?!”
王基微微点头,心道这傅袛虽然是太子身旁煽风点火的红人,可对于战略考量却是别有一番见解。见曾冲开了窍,王基颇有几分欣慰道:“姜伯约蜀汉名将,纵是晋公恐怕也难以取胜,我曾上书请杜武库南下,唯有此人才可威胁到蜀军。”
“前些时日收到消息,杜元凯一到宛城便击杀了蜀大将庞宏,一举震慑宛城后便按兵不动,此子真是如此可靠么?”傅袛这个时候倒是带有几分不信的道。
王基洒然笑道:“傅大人朝品人论事也是这般姿态么?”
“这……”傅袛闻言脸色一沉,却是有着几分尴尬。自己已经有意摆脱朝那种论调,可这里说出来,仍是给人一种厌烦的感觉。杜预北方的表现其实毋庸置疑,只是习惯了这种调调纵是刻意改变,却难以一时完全的转变。
“杜元凯宛城按兵不动,必然有所图谋。老夫这里牵制大半蜀军,荆州兵力薄弱,杜元凯需要对付的不过是野的蜀军罢了,只要时间充足,时局无变,蜀军退守不过是早晚之事。”王基略带厌恶的眼光扫了傅袛一眼缓缓说道,心对于当朝这种不理功绩张口便是质疑的风气感到作呕。
不仅王基如此,场的魏将都是把心情写脸上,闹得傅袛好不尴尬,心暗暗叫苦。自己朝高谈阔论惯了,久而久之心虽然知晓杜预此人可靠,可嘴里仍旧是少不了的质疑和敲打。其实自己的本意也非如此,只是朝大环境如此,人人皆是一样,若你不跟风效仿便被踢出这个圈子。而这个圈子,便是自己这般臣赖以生存的环境啊。
“王老将军之意下猜的几分,眼下形势我等城养精蓄锐,而蜀人逐渐疲惫,以逸待劳此乃其一;蜀汉主力江南,我军避而不战牵制蜀人难以动弹,荆州西川必然空虚,此乃其二;蜀军早晚退却,无论是引后方起火,还是自行退兵,我等皆可趁机出战,一举克敌,此乃其三。有此三个理由,王老将军才按兵不动,静待战机。”傅袛不爽被人小瞧,王基的布置自己早已看眼里,此时滔滔不绝讲出,倒是听得场魏将目瞪口呆,顿时震慑全场!
“傅大人还说不知兵,老夫这点布置想必傅大人早就看眼里,眼下两国交战,胜负未知,傅大人有此韬略,何须隐藏呢?老夫这里可不是那朝堂之上,只要有才能,便有位置。”王基意味深长的看着傅袛,一脸得意。
傅袛苦笑道:“老将军激将之法果然巧妙,下官受教了。”之前王基有意试探自己,藐视自己,引起这屋将领反感自己,为的不过是让自己坦言。这般心计运用于无形之,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了对于傅袛和场众人的了解与反应判断,实是让人防不胜防。傅袛至此也知这建业城,说起大略布局恐怕只有自己与王基一个层次,余者虽然勇猛但终非帅才。
“近外面风言风语,提及朝大臣多有怀疑……这般谣言会否影响到……”曾冲略带犹豫的说道,说的便是朝大臣怀疑王基与傅袛有自立之意,准备处置二人留许昌的家眷一事。
王基闻言双眼一翻道:“老夫之心日月可鉴,这等佞言难以左右晋公,传老夫之令,对此谣言进行弹压。”
“嗯……下官有一策,不若使人散布谣言,只说晋公力排众议,信任我等,斩杀奸佞,派遣援军,老将军以为如何?”傅袛心知无风不起浪,这建业城尚有水路可通外界,这谣言多半是蜀人有意散布,可朝堂上的形势与风气自己实是太过清楚。说这事有这么严重,自己不信,可若说朝没有半点的怀疑,自己是不信!
“傅大人果然妙计!就按此行事!”王基闻言抚掌称妙,对方用谣言来迷惑人心,自己同样用谣言来坚定人心,如何不妙?
“谯郡似乎被叛军占领,传闻高诞大人也被叛军所杀,末将恐其影响到两淮之军,是否要末将亲自引军前往一探?”曾冲接令之后,又是道出了一个疑虑。
“水军进出也是危险,我等此鞭长莫及,长江水战多少都会有所影响,不过蜀军也快到了极限,这倒是不必忧虑。”王基略一思,便否定了曾冲的提议。虽然水路可以通往外界,可是要打探长江的军情乃是十分危险之事,水路过于遥远便难以返还,王基可不希望失去自己因为臂膀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