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朝堂(上)
晋公司马昭人洛阳和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可心早飘到了南方地区。作为王基的得力副手,唐彬的死并没有什么让人觉得惊讶的地方。将军难免上阵亡,曹魏战死的名将还少么?唐彬虽然堪称当代名将,可死了也就是死了。只是这死却是有那么几分蹊跷,不是战死,而是被伏杀,被刺杀。]
唐彬身处建业城那是江南魏军的后方总部,是老巢。城无论何时都是屯有重兵防守,何况那是魏人统治下蒸蒸日上的繁华都市。要刺杀,应该是建业还没有稳定的时候去刺杀,要伏杀,建业城遍地都是魏军,这是怎样的伏杀?!司马昭不解,群臣也是不解,、傅袛传来的私信公说了起因,说了结果,唯独是过程处含糊其辞,一带而过。
这不寻常!傅袛是司马昭特意选拔留给司马炎的智囊,其为人行事小心谨慎,事无巨细必然亲历其为,而且善于谋划决断,这样的人去调查一起疑点重重的案子,得到结果只有这般简单,事情必有蹊跷,内定有隐情。傅袛没有私信公上说,可已经说了很多,说的这些没有写纸上,司马昭却偏偏可以从纸上看出端倪——江南的形势错综复杂,智者如傅袛也只能用这样的私信公来提醒司马昭。
傅袛不能说,身为朝的散骑常侍,挂着前军师,行镇东将军的名号,两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身份地位,竟然遮遮掩掩有所隐瞒,不用问也知道是为何了——两淮与江南地区唯一能让傅袛不敢张口的只有一人,此人无论权势地位均傅袛之上,除了王基还有谁?
可是王基为何要压制傅袛,使其不敢直言呢?难道唐彬之死,隐藏了什么秘密?或是牵扯到了什么不能让自己知道的线不成?这是猜想,也叫推断,骨子里便是怀疑。司马昭疑心日重,但对王基的信任始终没有改变。边疆守将几乎换了一圈,可江南两淮仍是放心的交给王基。
这份信任,来之不易吗,如今也要动摇了么?
司马昭与王基相交数十年,而王基是司马懿时代就深受司马一族的恩惠和提拔,论起忠诚无人可出王基之右,论起能力王基是这魏国的流砥柱。忠诚的人不少,但未必有能力,有能力的也很多,只是不一定忠诚。像王基这种忠心耿耿,又能力超群的人,魏国只有这么一个王基,也只有王基一人能有此好评,受此殊荣。
河北荒芜,原姓整日劳碌辛辛苦苦,流着血泪积攒的粮草被司马昭统一分配。就算亲自洛阳和蜀军对峙的司马昭本人,军也不过是半年的粮草而已。而整个两淮,江南,凡是王基麾下的人马至少都有一年的钱粮储备,建业城的魏军是有两年的钱粮储备,这等殊荣王基心自然知晓,是了解司马昭对自己的信任与厚望。所以魏军灭了东吴,抢了建业,现却被蜀军围建业,但胜负仍未定之天。
王基不负司马昭所望,司马昭也投桃报李予以无以伦比的信任,可傅袛的这封信,让司马昭忍不住浮想联翩。王基素来忠心耿耿,背叛自己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况且就算背叛了魏国,难道王基要投奔蜀汉不成?这完全没有道理。
司马昭不信!可有人信……
傅袛传回来的公书信不仅仅是给司马昭,还包括朝廷尉,以及魏国傀儡皇帝曹奂。唐彬的官职可不小,爵位是高,这封信报到廷尉处,自然诸多大臣参与知情。司马昭看出的疑点,群臣未必看不出来,只是晋公不说话,谁敢乱猜?猜对了,算你洪福齐天,猜错了,那就惨了。
旁人不敢猜,可是有一个人敢!这人不是猜,而是把事情摆朝堂上讨论。
这人是魏国皇帝曹奂,讨论的内容是给唐彬何种追封。
国家大事,君主之权,曹奂没有参与过,从未拥有这等的权力。司马昭说什么,曹奂只负责盖上玉玺,以皇帝的身份宣示而已。这样的日子其实也算惬意,不用你干活,只需享受即可。但这是一国之主,五之尊,任何人被剥夺了权力,抢走了属于自己的国家,都不会高兴。
曾经的高贵乡公曹髦就是典范之一,结果呢?死了,也不过是一个高贵乡公的名号,后人可会记得他是以皇帝的身份被人害死的?
曹奂同样渴望权力,但想活命。谁当皇帝与自己本来就是不相干的事情。高贵乡公曹髦做皇帝的时候才多少岁?就算只活到四十岁,也是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曹奂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称帝,做个皇亲国戚封地谨小慎微的活下去也就是大的期望了。
不想曹髦才做了几年皇帝就死掉了,自己则是被司马一族选为傀儡。选了,就不能推辞掉,司马昭连皇帝都杀,一个小小的王算什么?认命罢了。
干认命不行,曹奂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所谓好皇帝曹奂的心,就是讨好司马昭的皇帝。司马昭重视王基,世人皆知,曹奂也是知道。唐彬是王基的爱将,是东南的重将,这样的人物突然死了,姑且不管是怎么死的,身后事必然要办的风光体面,让司马昭高兴,让王基安心。因此曹奂朝堂之上召集群臣商议如何追封唐彬之事,不想群臣都是没有什么看法。
晋公他老人家还没有表态,谁敢表态?唐彬的死,如何定性司马昭不说话,没有人能定。可晋公远洛阳,这边皇帝却是急着追封唐彬,群臣忍不住两边为难,一时间只能是装听不到。
看群臣没有反应,曹奂可是急道:“诸位爱卿,唐彬将军为国捐躯,被见人所害吗,朕欲追封唐彬将军以彰显其生前之功,安抚军心,不知追封何职为好啊?”
“这……”群臣见状知道不能让陛下问第三次,可要如何回答呢?
“启禀陛下,唐彬将军劳苦甚高,如今不幸遇难,此事可与晋公知晓,由晋公定夺为妙。”尚书荀恺眼珠一转,出班回答道。大家都不敢说,可是自己要说看,说又不知如何说,不如推给晋公,这样既陛下面前表现了,也顾及了晋公的颜面和意思,重要的是为群臣解了围,提高自己的声望。
荀恺其实不必做着出头鸟,可是也有自己的苦衷。荀恺和因为杀掉高贵乡公曹髦而被处死的贾充是亲戚。之所以荀恺还能坐尚书的这个位置上,一是因为贾充是司马昭的亲信,虽然被杀可也是挥泪杀之,二是因为荀氏魏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荀恺无事。无事了,但也开始不受到重用,除了贾充的牵连之外,讨伐蜀汉战役荀恺的表现也是让司马昭失望。种种原因让荀恺不甘于现状,力的提高自己的声望。
人有的时候过于表现等于凸显了自己的愚蠢,朝群臣有人不知情,也有知情者,这些人没有言语不抢着做出头鸟,自然有各自的考虑与盘算。可当所有人都决定不一言时,必然有相同的盘算与顾虑。荀恺自忖自己说的滴水不漏,但偏偏是漏了,而且漏得很大。
没等曹奂开口,一道凌厉的目光就扫过了荀恺的脸庞。荀恺一脸得意迎上那道目光后,心顿时就跌入了深谷,忍不住打起寒颤。看他的那个人姓司马,单名一个炎字,是晋公世子,是留许昌司马氏的代表。
晋公世子还没张口,你抢着说什么?晋公世子代表晋公司马昭,晋公没有表态,你充什么大瓣蒜?荀恺知道自己失言,一脸赧困的闭上了嘴退到自己的位置,暗骂自己不小心,骂同朝为官的这些同僚,这么大的漏子竟是没有一人提醒自己,害的自己得罪了晋公世子,这尚书的位置,回头恐怕也是保不住了。
荀恺退下了,魏国皇帝曹奂却还没完问道:“荀尚书此是何言?追封唐彬将军还需要劳烦晋公么?我看,问晋公世子就足够了。”敢情曹奂看到殿下的形势也是有所悟,于是一句话把荀恺撇到一旁,转而询问司马炎的意思。
荀恺又是生气,又是懊恼,群臣各自一旁偷笑,司马炎此时挺身而出道:“唐彬将军为宵小所害,实为可恨!唐彬将军为国家栋梁之臣,理应有所追封,陛下当下旨追封唐彬将军,并且下旨缉拿杀人凶手归案才是!”
司马炎言罢,自有朝臣出班接道:“臣以为可追封唐彬将军为镇南将军,建业侯,并且对其子嗣加官进爵,以示天子之恩。”
“准奏!”曹奂一声令下,自然有人拟旨。群臣此时也知道了司马昭对于江南之事的态,王基依然不可动摇,而江南的局势也不允许王基有任何的异心。
只是现不动是不易动,不能动,还是真真切切的不想动呢?没有人知道,可总要知道,因此不少大臣朝会之后便去晋公府邸拜访司马炎。司马炎不再是那曾经稚嫩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的晋公世子。有人暗认为,司马炎的智略无法与司马昭比拟,可善于纳谏的胸襟却其父之上。
一起到晋公府邸拜访的不仅仅是群臣,还有一条让人心惊胆寒的消息,准确的说是一条谣言。谣言的散步者自然是蜀人,可传到了许昌这话从哪里传出来就无人知晓了。
“民间风传唐彬是建业皇宫之被吴人所杀,此事是真是假,诸位教我。”司马炎坐父亲的位置上,看着群臣。朝堂之上也是这群人,到了晋公府邸不过是上坐者人选不同而已,当然不同的还有这个位置。
众人也是刚刚收到消息,闻言均是震惊!吴人皇宫早就下令封禁,唐彬身为留守建业高的官僚若真如谣言所说私自入了皇宫被杀,那其的故事就精彩了。私入皇宫违抗圣令这是死罪,若真如此别说什么追封,满门抄斩都是轻的。可人毕竟是死了,联系到傅袛那苍白的书信,再联系到……想到这里,众人都不敢再想。身为王基手下第一重将的唐彬,若是死皇宫之内,难道是王基有了不臣之心!?
建业守卫森严,又是长治久安的城池,唐彬位高权重被人伏杀本就是出人意料的事情。传言自然是没有证据,可联系到建业的状况,唐彬的身死,死皇宫之内倒是恰好可以解释所有的疑虑,解开所有的疑点。之所以能成功的伏杀唐彬,正是因为皇宫之内没有魏军,这是下手的好地方。而正因如此,傅袛传回的书关于其细节才是含糊其辞。无论是王基威胁傅袛,或是傅袛有意隐瞒,都不是要点,要点是任何一种推测都符合种种现状。
“谣言未必属实,况且只是风传而已,东南战事不断,不可有所闪失,王基将军为国栋梁,深受晋公信任,断不会有所图谋。傅大人才智过人,多半是另有隐情不变直言,眼下敏感时期有些事情并不易挑明,世子可快与晋公取得联系,弹压谣言,避免有心者从挑事,图惹是非。”尚书郭奕思考后如此说道。郭奕字大业,与魏国名臣郭嘉之子同名,却不同字。乃是朝尚书,裴秀,张华,傅袛等人远出之后,为司马炎为信任之人。
“嗯……郭尚书此言差矣!”一人摇头晃脑出班到,众人见之暗自摇头,说话之人乃是朝大臣潘岳。潘岳此人善于构陷献媚,不知道有多少忠直之臣被其所害,此人也凭此受到司马氏的重用。如今此人言,东南之事恐怕难以善了。
但见潘岳说道:“傅袛大人聪明无比,即便不能明言亦不须写的如此笼统,况且王基久镇淮南深得人心,就算王基没有贰心,谁又能保证其下属忠心于魏呢?”
司马炎看了潘岳一眼,虽然对此人没有什么好感,可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东南兵权王基手握了近十年,以王基的本事想必这些魏兵对于王基都是忠心耿耿。忠于王基若是大过忠于魏国,这便是隐患,而且是很大的隐患。
潘岳接着说道:“此事若然属实,王基心无愧大可直言,何必遮遮掩掩呢?晋公圣明,世子睿智,难道还会冤枉他不成?傅袛大人足智多谋,又是世子身旁之人,王基若有心明言这是属下私自所为,何不请傅袛大人美言几句?”
说到这里有些大臣已经站了潘岳一边,王基和傅袛隐瞒了事情的真相这确凿无误,究竟是什么真相需要遮掩呢?王基是司马昭宠信之将,傅袛是世子亲信之臣,若是二人协力开脱,这事情也不难说清,何必如此?
郭奕站一旁,见到司马炎的神情就知道潘岳所言,司马炎已经听进几分。微微一叹,心暗道:“有潘岳这般的奸佞朝祸害群臣,唯恐天下不乱,换自己是王基,也不会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
潘岳得意的说道:“现今主要的搞清楚东南的状况,世子可以派遣使臣前去建业一探究竟,另外督促王基和傅袛快吐露实情,若是坦白可既往不咎,若仍是遮掩这其必然有鬼!”
“有你个大头鬼!”群臣之一人挺身骂道!众人视之,乃是阮籍!
潘岳闻言一愣,见是阮籍不禁怒道:“阮大人恶语伤不知这是何意?”司马炎闻听阮籍话,顿时也想一看究竟。
阮籍见潘岳这里胡搅蛮缠,满堂朝臣竟是无人敢言,一时愤愤出言,可此时却是醒悟自己处境危险。只见阮籍不慌不忙道:“不做亏心事,莫怕鬼叫门,愚民信之,你潘大人也信有鬼么?”言罢倒是去看潘岳。
潘岳闻言又是一愣道:“信不信,与你何干?”
阮籍放生笑道:“心无愧,何怕叫门?若是有愧,何须叫门?潘大人你说这里有鬼什么事情啊?”
潘岳怒道:“人心作祟,哪有什么鬼怪!”
阮籍嘿嘿笑道:“是啊,是啊,潘大人也知人心作祟,却偏偏说事有鬼。大家都是读书之人,子不语怪力乱神,潘大人想说人心,用鬼怪比拟多有不妥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说完这些,阮籍转身竟是大笑而去,笑声充满了惬意,也带有几分悲凉。
这个时候潘岳方醒悟自己被这老家伙摆了一道,这老家伙明明就是自觉失言,扯这些鬼怪来搪塞而已。自己不明所以三绕两绕,竟是被其当着众人的面子落了怀疑王基和傅袛心有祟的口实。真是防不胜防,这阮籍整天装疯卖傻果然难缠。
王基是晋公爱将,傅袛是世子宠臣,自己被落了口实已经把人得罪的透彻,若是二人无事,将来朝堂之上还有自己立足之地么?王基是外将到不足为虑,那傅袛足智多谋若是真心针对自己,自己绝对没有活路。想到这里潘岳把心一横,今日之事必然要钉死王基傅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唐彬身处建业城那是江南魏军的后方总部,是老巢。城无论何时都是屯有重兵防守,何况那是魏人统治下蒸蒸日上的繁华都市。要刺杀,应该是建业还没有稳定的时候去刺杀,要伏杀,建业城遍地都是魏军,这是怎样的伏杀?!司马昭不解,群臣也是不解,、傅袛传来的私信公说了起因,说了结果,唯独是过程处含糊其辞,一带而过。
这不寻常!傅袛是司马昭特意选拔留给司马炎的智囊,其为人行事小心谨慎,事无巨细必然亲历其为,而且善于谋划决断,这样的人去调查一起疑点重重的案子,得到结果只有这般简单,事情必有蹊跷,内定有隐情。傅袛没有私信公上说,可已经说了很多,说的这些没有写纸上,司马昭却偏偏可以从纸上看出端倪——江南的形势错综复杂,智者如傅袛也只能用这样的私信公来提醒司马昭。
傅袛不能说,身为朝的散骑常侍,挂着前军师,行镇东将军的名号,两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身份地位,竟然遮遮掩掩有所隐瞒,不用问也知道是为何了——两淮与江南地区唯一能让傅袛不敢张口的只有一人,此人无论权势地位均傅袛之上,除了王基还有谁?
可是王基为何要压制傅袛,使其不敢直言呢?难道唐彬之死,隐藏了什么秘密?或是牵扯到了什么不能让自己知道的线不成?这是猜想,也叫推断,骨子里便是怀疑。司马昭疑心日重,但对王基的信任始终没有改变。边疆守将几乎换了一圈,可江南两淮仍是放心的交给王基。
这份信任,来之不易吗,如今也要动摇了么?
司马昭与王基相交数十年,而王基是司马懿时代就深受司马一族的恩惠和提拔,论起忠诚无人可出王基之右,论起能力王基是这魏国的流砥柱。忠诚的人不少,但未必有能力,有能力的也很多,只是不一定忠诚。像王基这种忠心耿耿,又能力超群的人,魏国只有这么一个王基,也只有王基一人能有此好评,受此殊荣。
河北荒芜,原姓整日劳碌辛辛苦苦,流着血泪积攒的粮草被司马昭统一分配。就算亲自洛阳和蜀军对峙的司马昭本人,军也不过是半年的粮草而已。而整个两淮,江南,凡是王基麾下的人马至少都有一年的钱粮储备,建业城的魏军是有两年的钱粮储备,这等殊荣王基心自然知晓,是了解司马昭对自己的信任与厚望。所以魏军灭了东吴,抢了建业,现却被蜀军围建业,但胜负仍未定之天。
王基不负司马昭所望,司马昭也投桃报李予以无以伦比的信任,可傅袛的这封信,让司马昭忍不住浮想联翩。王基素来忠心耿耿,背叛自己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况且就算背叛了魏国,难道王基要投奔蜀汉不成?这完全没有道理。
司马昭不信!可有人信……
傅袛传回来的公书信不仅仅是给司马昭,还包括朝廷尉,以及魏国傀儡皇帝曹奂。唐彬的官职可不小,爵位是高,这封信报到廷尉处,自然诸多大臣参与知情。司马昭看出的疑点,群臣未必看不出来,只是晋公不说话,谁敢乱猜?猜对了,算你洪福齐天,猜错了,那就惨了。
旁人不敢猜,可是有一个人敢!这人不是猜,而是把事情摆朝堂上讨论。
这人是魏国皇帝曹奂,讨论的内容是给唐彬何种追封。
国家大事,君主之权,曹奂没有参与过,从未拥有这等的权力。司马昭说什么,曹奂只负责盖上玉玺,以皇帝的身份宣示而已。这样的日子其实也算惬意,不用你干活,只需享受即可。但这是一国之主,五之尊,任何人被剥夺了权力,抢走了属于自己的国家,都不会高兴。
曾经的高贵乡公曹髦就是典范之一,结果呢?死了,也不过是一个高贵乡公的名号,后人可会记得他是以皇帝的身份被人害死的?
曹奂同样渴望权力,但想活命。谁当皇帝与自己本来就是不相干的事情。高贵乡公曹髦做皇帝的时候才多少岁?就算只活到四十岁,也是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曹奂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称帝,做个皇亲国戚封地谨小慎微的活下去也就是大的期望了。
不想曹髦才做了几年皇帝就死掉了,自己则是被司马一族选为傀儡。选了,就不能推辞掉,司马昭连皇帝都杀,一个小小的王算什么?认命罢了。
干认命不行,曹奂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所谓好皇帝曹奂的心,就是讨好司马昭的皇帝。司马昭重视王基,世人皆知,曹奂也是知道。唐彬是王基的爱将,是东南的重将,这样的人物突然死了,姑且不管是怎么死的,身后事必然要办的风光体面,让司马昭高兴,让王基安心。因此曹奂朝堂之上召集群臣商议如何追封唐彬之事,不想群臣都是没有什么看法。
晋公他老人家还没有表态,谁敢表态?唐彬的死,如何定性司马昭不说话,没有人能定。可晋公远洛阳,这边皇帝却是急着追封唐彬,群臣忍不住两边为难,一时间只能是装听不到。
看群臣没有反应,曹奂可是急道:“诸位爱卿,唐彬将军为国捐躯,被见人所害吗,朕欲追封唐彬将军以彰显其生前之功,安抚军心,不知追封何职为好啊?”
“这……”群臣见状知道不能让陛下问第三次,可要如何回答呢?
“启禀陛下,唐彬将军劳苦甚高,如今不幸遇难,此事可与晋公知晓,由晋公定夺为妙。”尚书荀恺眼珠一转,出班回答道。大家都不敢说,可是自己要说看,说又不知如何说,不如推给晋公,这样既陛下面前表现了,也顾及了晋公的颜面和意思,重要的是为群臣解了围,提高自己的声望。
荀恺其实不必做着出头鸟,可是也有自己的苦衷。荀恺和因为杀掉高贵乡公曹髦而被处死的贾充是亲戚。之所以荀恺还能坐尚书的这个位置上,一是因为贾充是司马昭的亲信,虽然被杀可也是挥泪杀之,二是因为荀氏魏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荀恺无事。无事了,但也开始不受到重用,除了贾充的牵连之外,讨伐蜀汉战役荀恺的表现也是让司马昭失望。种种原因让荀恺不甘于现状,力的提高自己的声望。
人有的时候过于表现等于凸显了自己的愚蠢,朝群臣有人不知情,也有知情者,这些人没有言语不抢着做出头鸟,自然有各自的考虑与盘算。可当所有人都决定不一言时,必然有相同的盘算与顾虑。荀恺自忖自己说的滴水不漏,但偏偏是漏了,而且漏得很大。
没等曹奂开口,一道凌厉的目光就扫过了荀恺的脸庞。荀恺一脸得意迎上那道目光后,心顿时就跌入了深谷,忍不住打起寒颤。看他的那个人姓司马,单名一个炎字,是晋公世子,是留许昌司马氏的代表。
晋公世子还没张口,你抢着说什么?晋公世子代表晋公司马昭,晋公没有表态,你充什么大瓣蒜?荀恺知道自己失言,一脸赧困的闭上了嘴退到自己的位置,暗骂自己不小心,骂同朝为官的这些同僚,这么大的漏子竟是没有一人提醒自己,害的自己得罪了晋公世子,这尚书的位置,回头恐怕也是保不住了。
荀恺退下了,魏国皇帝曹奂却还没完问道:“荀尚书此是何言?追封唐彬将军还需要劳烦晋公么?我看,问晋公世子就足够了。”敢情曹奂看到殿下的形势也是有所悟,于是一句话把荀恺撇到一旁,转而询问司马炎的意思。
荀恺又是生气,又是懊恼,群臣各自一旁偷笑,司马炎此时挺身而出道:“唐彬将军为宵小所害,实为可恨!唐彬将军为国家栋梁之臣,理应有所追封,陛下当下旨追封唐彬将军,并且下旨缉拿杀人凶手归案才是!”
司马炎言罢,自有朝臣出班接道:“臣以为可追封唐彬将军为镇南将军,建业侯,并且对其子嗣加官进爵,以示天子之恩。”
“准奏!”曹奂一声令下,自然有人拟旨。群臣此时也知道了司马昭对于江南之事的态,王基依然不可动摇,而江南的局势也不允许王基有任何的异心。
只是现不动是不易动,不能动,还是真真切切的不想动呢?没有人知道,可总要知道,因此不少大臣朝会之后便去晋公府邸拜访司马炎。司马炎不再是那曾经稚嫩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的晋公世子。有人暗认为,司马炎的智略无法与司马昭比拟,可善于纳谏的胸襟却其父之上。
一起到晋公府邸拜访的不仅仅是群臣,还有一条让人心惊胆寒的消息,准确的说是一条谣言。谣言的散步者自然是蜀人,可传到了许昌这话从哪里传出来就无人知晓了。
“民间风传唐彬是建业皇宫之被吴人所杀,此事是真是假,诸位教我。”司马炎坐父亲的位置上,看着群臣。朝堂之上也是这群人,到了晋公府邸不过是上坐者人选不同而已,当然不同的还有这个位置。
众人也是刚刚收到消息,闻言均是震惊!吴人皇宫早就下令封禁,唐彬身为留守建业高的官僚若真如谣言所说私自入了皇宫被杀,那其的故事就精彩了。私入皇宫违抗圣令这是死罪,若真如此别说什么追封,满门抄斩都是轻的。可人毕竟是死了,联系到傅袛那苍白的书信,再联系到……想到这里,众人都不敢再想。身为王基手下第一重将的唐彬,若是死皇宫之内,难道是王基有了不臣之心!?
建业守卫森严,又是长治久安的城池,唐彬位高权重被人伏杀本就是出人意料的事情。传言自然是没有证据,可联系到建业的状况,唐彬的身死,死皇宫之内倒是恰好可以解释所有的疑虑,解开所有的疑点。之所以能成功的伏杀唐彬,正是因为皇宫之内没有魏军,这是下手的好地方。而正因如此,傅袛传回的书关于其细节才是含糊其辞。无论是王基威胁傅袛,或是傅袛有意隐瞒,都不是要点,要点是任何一种推测都符合种种现状。
“谣言未必属实,况且只是风传而已,东南战事不断,不可有所闪失,王基将军为国栋梁,深受晋公信任,断不会有所图谋。傅大人才智过人,多半是另有隐情不变直言,眼下敏感时期有些事情并不易挑明,世子可快与晋公取得联系,弹压谣言,避免有心者从挑事,图惹是非。”尚书郭奕思考后如此说道。郭奕字大业,与魏国名臣郭嘉之子同名,却不同字。乃是朝尚书,裴秀,张华,傅袛等人远出之后,为司马炎为信任之人。
“嗯……郭尚书此言差矣!”一人摇头晃脑出班到,众人见之暗自摇头,说话之人乃是朝大臣潘岳。潘岳此人善于构陷献媚,不知道有多少忠直之臣被其所害,此人也凭此受到司马氏的重用。如今此人言,东南之事恐怕难以善了。
但见潘岳说道:“傅袛大人聪明无比,即便不能明言亦不须写的如此笼统,况且王基久镇淮南深得人心,就算王基没有贰心,谁又能保证其下属忠心于魏呢?”
司马炎看了潘岳一眼,虽然对此人没有什么好感,可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东南兵权王基手握了近十年,以王基的本事想必这些魏兵对于王基都是忠心耿耿。忠于王基若是大过忠于魏国,这便是隐患,而且是很大的隐患。
潘岳接着说道:“此事若然属实,王基心无愧大可直言,何必遮遮掩掩呢?晋公圣明,世子睿智,难道还会冤枉他不成?傅袛大人足智多谋,又是世子身旁之人,王基若有心明言这是属下私自所为,何不请傅袛大人美言几句?”
说到这里有些大臣已经站了潘岳一边,王基和傅袛隐瞒了事情的真相这确凿无误,究竟是什么真相需要遮掩呢?王基是司马昭宠信之将,傅袛是世子亲信之臣,若是二人协力开脱,这事情也不难说清,何必如此?
郭奕站一旁,见到司马炎的神情就知道潘岳所言,司马炎已经听进几分。微微一叹,心暗道:“有潘岳这般的奸佞朝祸害群臣,唯恐天下不乱,换自己是王基,也不会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
潘岳得意的说道:“现今主要的搞清楚东南的状况,世子可以派遣使臣前去建业一探究竟,另外督促王基和傅袛快吐露实情,若是坦白可既往不咎,若仍是遮掩这其必然有鬼!”
“有你个大头鬼!”群臣之一人挺身骂道!众人视之,乃是阮籍!
潘岳闻言一愣,见是阮籍不禁怒道:“阮大人恶语伤不知这是何意?”司马炎闻听阮籍话,顿时也想一看究竟。
阮籍见潘岳这里胡搅蛮缠,满堂朝臣竟是无人敢言,一时愤愤出言,可此时却是醒悟自己处境危险。只见阮籍不慌不忙道:“不做亏心事,莫怕鬼叫门,愚民信之,你潘大人也信有鬼么?”言罢倒是去看潘岳。
潘岳闻言又是一愣道:“信不信,与你何干?”
阮籍放生笑道:“心无愧,何怕叫门?若是有愧,何须叫门?潘大人你说这里有鬼什么事情啊?”
潘岳怒道:“人心作祟,哪有什么鬼怪!”
阮籍嘿嘿笑道:“是啊,是啊,潘大人也知人心作祟,却偏偏说事有鬼。大家都是读书之人,子不语怪力乱神,潘大人想说人心,用鬼怪比拟多有不妥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说完这些,阮籍转身竟是大笑而去,笑声充满了惬意,也带有几分悲凉。
这个时候潘岳方醒悟自己被这老家伙摆了一道,这老家伙明明就是自觉失言,扯这些鬼怪来搪塞而已。自己不明所以三绕两绕,竟是被其当着众人的面子落了怀疑王基和傅袛心有祟的口实。真是防不胜防,这阮籍整天装疯卖傻果然难缠。
王基是晋公爱将,傅袛是世子宠臣,自己被落了口实已经把人得罪的透彻,若是二人无事,将来朝堂之上还有自己立足之地么?王基是外将到不足为虑,那傅袛足智多谋若是真心针对自己,自己绝对没有活路。想到这里潘岳把心一横,今日之事必然要钉死王基傅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