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惊雷入汉

正文 第105章 西进(上)

    第105章 西进

    翌日清晨,司马昭才得知蜀军连夜撤退的消息,有些哭笑不得的味道。收兵长安之后,司马昭召集了武群臣商议对策,熬了一夜制成了二次出战的方案和各个细节。到头来竟是白忙一场,不免有些沮丧。

    过了几日,派出的斥候打探清楚了蜀军的动向。蜀主刘禅留下人马守卫咸阳,槐里,武功三处,刘禅本人则带一队人马撤入了骆谷之。司马昭志替西线守军解围,于是留下郑恭并五千人马守卫长安,李辅率五千人马负责运粮,司马昭率领五万魏军西进。

    咸阳,槐里,武功三处都是蜀军占领不过数日的地盘,姓还没适应角色转变,不少姓还是向着魏国的。因此守城颇有难,不但要拒敌于外,要安抚震慑内部的姓,防止城的豪族暴动,内外勾结。

    蜀人的用意司马昭非常清楚,迁延日月只会误事,于是魏军咸阳城下而过,径直杀奔槐里。

    三城之以槐里的城池为薄弱,城墙是矮小,而且槐里的守军并不比咸阳和武功的守军要多。同等兵力下,司马昭选择进攻槐里,集所有力量先破一城。

    咸阳城头上鸯眼睁睁的看着司马昭的众军从眼前经过,恨不得立即杀出城去,刺杀司马昭替父亲报仇。魏军看似简单的咸阳城下经过,其实各个是凝神戒备的状态,司马昭有意让自家军队看起来单薄,目的也是引诱咸阳的蜀军出城。

    只要鸯带着蜀兵杀出,就会现不仅杀不到司马昭,还会陷入重重魏军的围困之。如司马昭般老谋深算的人物,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心机谋算,一个不慎便会着了道。

    护军杜珍是个成熟稳重的人物,其父杜祯字然曾经是诸葛亮时期的得力臣子。见鸯情绪有了起伏波动,杜珍一旁开口提醒着。鸯也知道杜珍的好意,眼下就算是咬碎了牙也得往自己肚子里咽,只能恨恨的看着魏军从城下经过。

    魏军很快便对槐里动了攻城战,没有试探,一上来便投入了大量的石车,声势惊人。蜀将柳隐拔剑手,指挥蜀军前仆后继的守卫城池。事先准备好的牛皮等物数挂城墙上,减少对方投石车的破坏。

    攻城战只持续了片刻,蜀军已经有了数人的伤亡。原因无他,槐里的城池过于矮小,魏军的石车可以跃过城墙直接投掷到城。城的姓和蜀兵躲避不及,不少都受到了碎石的迸射。

    蜀将柳隐做好了死守的准备,虽然没有完全预料到魏军攻势的猛烈,但心早已有了坏的打算。一声令下,蜀兵纷纷的撤下了城头,各自寻找掩护躲避魏军的石车。

    司马亮见状催促魏军步卒攀城而上,石车则暂时停止了攻势。此时蜀兵也各自返回自己的岗位,投入了守城战。魏军毕竟占据了先机,霎时间槐里的城墙上爬满了魏军步卒。身手矫健,战意旺盛的此时已是快到了城头。蜀军被动反应,自然慢了一些,虽是施展各种手段也难以阻挡魏军登城。

    司马亮城下看到槐里即将被破,忍不住放声大笑道:“退守城便想挡天兵之威么!”

    见魏军不少已经登上了城头,柳隐嘴角一丝冷笑浮起。大批的魏军攀上城墙,只见城头的蜀兵竟是大盾长枪的列好了阵势。领头的魏将还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情况,战鼓声咚咚响起,无数弩矢从蜀军阵列爆射而出。

    魏卒立足不稳,又是无处腾挪,带着盾牌的连忙举起抵挡,可苦了没有盾牌的魏兵。那诸葛连弩一弩可射五十支箭,战阵之只是速射以求密集杀伤,如今城头之上魏军一个个是活靶子,蜀汉的连弩手反而玩起了“点射”。

    无数的魏兵士卒从城头跌落城下,后面正攀爬的见了都是惊愕万分,不知是继续爬上还是退回城下。

    两千张诸葛连弩被分配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一方的城墙上都布置了五张诸葛连弩。槐里矮小的城池虽然不利于固守,但柳隐却是现诸葛连弩特别适用这种场合。射频率快,而且射五十支箭才换下一名连弩手射击,这样的攻击频率足以守住槐里了。

    可以说魏军冲上城都少人,至少要死一大半,有的是被射死,多的则是跌落城下摔死。就算命大没摔死的,还没醒过神来也被不断落下的同袍砸死。看看魏军不敢继续登城,柳隐传下命令,蜀兵列阵许久的盾牌军和长枪兵缓缓的压上,硬生生的把无路可逃的魏卒推下了城墙……

    魏军大将司马亮的脸色苍白,没有半分血色,这种从未见过的守城方式彻底镇住了魏国兵将。

    远方的司马昭冷冷的看罢这一场攻城战,对群臣道:“守将颇有胆略,此城早晚虽破,我军也会折损甚多,收兵回营。”

    魏军咸阳和武功城下以及附近的交通要道都留下了军卒和斥候,用以隔断咸阳,武功两处蜀兵与槐里的联系。

    计算司马昭大军攻打槐里过了数日,槐里方向始终是没有动静,鸯不禁心焦急起来。派出去刺探军情的探马已经折损了几十人,魏军布置附近的兵力虽然不多,但布置的十分严密。

    又过了数日,槐里方向仍旧是看不出什么动静。反而是魏军的粮草辎重车辆不断的从咸阳城附近经过,源源不绝的送往槐里方向。司马昭大军有了后勤的补给,围攻槐里就不会存时间的问题。

    初时鸯与杜珍尚计议司马昭大军携带军粮不多,围攻槐里不过数日便会退却。哪知魏人竟是敢蜀军眼皮底下运输粮草辎重,全然不把蜀兵放眼里的样子。鸯三番四次要出城截击魏军辎重,都被杜珍劝了回去。

    槐里的守卫条件是众人皆知的,鸯每日看着魏军往来巡逻护送车辆而行,望着槐里的方向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蜀军分三处守御,目的便是牵扯魏军西进的时间。为姜维平定雍凉,刘禅从汉补给军力量的争取时日。无论魏人是同时进攻三处,还是逐一破之,都是时间消耗的过程。

    所以当初黄崇和范长生坚决不让刘禅留守,凭借三城的客观条件,魏军数万兵力猛攻之下,破城不过是早晚的事儿。刘禅若是亲自留守,城破之日便是蜀汉亡国之时。

    生死面前唯有勇者方可等闲视之,所以鸯等人主动请命留守。但自己以身殉国和看着同僚以身殉国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坐看槐里被魏军围困,自己却什么都做不成的滋味绝不好受。今日槐里柳隐的被困和曾经钦的阵亡,处境何其相似?有心无力……

    无论是鸯还是柳隐和黄崇等人都做好了殉国的准备,若是挡不住魏国大军西进,此番北伐便会功败垂成。雍凉之地还没有完全的平定,魏国大军一到蜀汉根本守不住已经夺取的地盘,何况姜维等人也不过是击败了当地的魏军,夺取了几座重镇而已。

    日复一日便到了这晚,槐里方向浓烟冲天而起,远远的火光映红了半个天际。鸯和杜珍全身披挂来到城头上观察着,一脸惊疑不定的道:“槐里怕是丢了!”

    “槐里一失,不知司马贼欲取何处!”鸯问道。

    杜珍一脸凝重道:“或取此处,或取武功,我等唯有见机行事。”

    鸯立眉道:“我等安可坐以待毙,槐里战况未知,我引一军前去救援,有劳护军守城!”

    杜珍思虑一番道:“司马昭大军应槐里攻坚,将军若去救援切记不可硬战,牵制为上。”

    “我自晓得!”鸯见杜珍终于赞同出兵,心大喜,连忙奔下城头调集人马准备出战。

    正要出城之时,只见护军杜珍纵马持刀追了上来,身后尚有千余军卒。鸯诧异道:“护军何故如此?”

    杜珍笑道:“将军若去支援槐里可先断魏人粮道,纵火烧之以张声势。然后从小路进,去接应槐里人马。某引一军为将军后继,作为策应。”

    “也好!便依护军之计!”鸯喜道。

    于是鸯引两千五人马前,杜珍率领千余人后,分两路杀奔魏军咸阳附近的营盘。

    魏营不过是接应护卫粮道所用,留守的军卒不过千余人,今夜槐里方向大火,魏军自然也是看得到。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但鸯何等勇猛?不过片刻功夫便率军冲入了魏营之,加上杜珍从侧翼夹击,魏卒顿时崩溃。

    鸯与杜珍知道救援槐里要紧,也不赶杀绝,驱散了魏军后杜珍指挥军卒焚烧此处魏军的屯粮,鸯则是带人抄小路去支援槐里。

    鸯不是智计绝伦的将领,可也不凭一身蛮力作战的武将。虽然是全速驰援槐里,但也周围数里之内不断的安排斥候探查,尤其是槐里方向的动静。行出四五十里,斥候来报,大路上一支魏军向咸阳方向而去,看样子是去救援被蜀军攻破的魏营。

    咸阳留守的军卒有一千多人,兵力不多但配备了七张诸葛连弩,魏人就算五千人攻城也可抵挡一阵了。想到这里鸯催促众军急行,终于进入了槐里地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