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1 好消息和坏消息
帕维尔是大开眼界了,他这才明白什么叫无耻者则无敌,什么叫颠倒黑白,感情政治游戏是这么玩的。一想到当年他弄的那些小打小闹,他都为自己感到脸红——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气死人啊!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留在某仙人身边深造一段时间,好好的学习学习,哪怕是能开开眼界也好啊!
很可惜李晓峰没有带徒弟的闲心,尤其是带一个这么老的徒弟,而且实话实说,就这货的两把刷子也是端不上台面的狗肉。他这点把戏放在导师大人那里,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某仙人在四月份还是开了一个好头,忽悠住了犹太冤大头,有了犹老板慷慨解囊,他的边防警察部队组建起来要轻松不少。
比如扩建拉加多湖基地,原本这个基地满负荷运行也就是能容纳个三五千人,某仙人正为场地发愁呢。现在有钱了,李晓峰准备把规模扩大个一倍,力求能同时训练一万名士兵。
不过扩建工作不是一天就能完工的,哪怕是有犹老板的金元支持,快马加班的开工,估计没有三两个月是下不来的。所以在此之前,犹太战士的训练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虽说帕维尔对此有点微词,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而且他要把犹太青年们组织起来,以及做好某仙人说的那些准备工作,都得花时间。退一步说。犹太人为此已经等了两千年,多等几个月也不叫事儿了。
不光是训练场地的问题好解决。有了犹老板的介入,北方工业公司的生产工作也变得更加顺利了,对于北方工业这种新生的工业企业来说,最要命的就是两项——一个是机械设备,另一个就是熟练的技工。
机械设备什么的,虽然有诺贝尔家族的关系,在瑞典采购了一批机床和相关设备。但是实话实说,瑞典人也不是活雷锋。搞军火发家的博福斯怎么也不可能培养一个潜在的敌人。
所以从瑞典买来的机械设备,算不上先进,仅仅只能说是刊用而已。而且不光是机械设备,生产武器所需要的各种牌号的钢材也是短缺。当然,这一点不能怪瑞典人小气,在战争背景下,这些都是紧俏物资。想搞到还真需要门路。
而有了犹太人加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犹太人虽然在欧洲没啥地位,但是其族群的分布遍及欧洲各国,而且为数不少的精英犹太人还混得不错。也就是说犹太人的门路其实是相当广的,虽然这些门路不足以支持他们复国。但是搞点紧俏物资并不是难事。而且说句不好听的,特别善于发国难财的犹太,很擅长搞紧俏物资和违禁物资!
很快的,一批更加精密的机床就从瑞士辗转运抵了维堡,据说西格绍尔生产步枪就是用的这种机床。至于更好的钢材。这对于犹太人更不是问题,轻轻松松的就从瑞典和美国搞到了相应的产品。总而言之。犹太人的加入是解决了北方工业公司在硬件上的全部问题。
当然,在软件上的帮助似乎更大,前面说了,困扰北方工业的可不止是硬件问题,更加缺乏的是技工。不客气地说,俄国的工业基础是在是太差了,不要说高级技工,实际上连熟练工人都缺。
之前埃里克森可是发动了关系再加上高新聘请,东拉西凑才马马虎虎的把厂子开起来了。但是,很不客气地说,大部分技工都不太合格,所以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是居高不下。
而犹太人伸出援手之后就不一样了,千百年来,由于欧洲各国统治阶层的限制,犹太人不能务农、不能从政,只能老老实实的经商。虽然经商是一条死路,但是经过两千年的锤炼,经商活动让犹太人的文化素质还是或得了极大的提高,这使得这个族群从事技术性工作时,变得相对容易。
不付吹灰之力,李晓峰就通过帕维尔获得了一批真真合格的技工,其中有不少还是技师这个级别。虽然他们不能马上使北方工业的整体素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至少是能让北方工业进入正轨,节省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总而言之,同犹太人的合作还是非常愉快,至少他们能带给某仙人好消息,和让人愉快的犹太相比,四月份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真心不是一个好月份。
三月中旬,在中央已经做出平息叛乱,保卫卢甘斯克的决议之后,很不幸的,还没等中央的决议传达到卢甘斯克,这座极其重要的城市就失陷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伏罗希洛夫,因为他正是卢汉斯克市长和苏维埃主席,而且也是负责保卫卢甘斯克最主要部队的指挥官。这位莽夫将军当时被任命为红军第十军的军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率领该军在伏龙芝的主力部队抵达卢甘斯克之前保卫这座城市。
应该说伏罗希洛夫和红军第十军的官兵作战还是非常英勇的,但是这位将军和他所领导的军队最缺乏的不是勇气,而是智慧。军事智慧相当有限的伏罗希洛夫选择了最错误的战斗方式,这个傻瓜竟然放弃防守城市,转而出城跟来犯的捷克军团对攻,企图用革命的攻势粉碎敌人的逆袭。
但是,他实在太高估了自己部队的能力,不客气说的刚刚组建的第十军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是由大量的没有上过战场以及缺乏训练的工人,以及一小部分前沙俄旧军人联合构成的松散体。
而他们的对手却是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刚刚从前线上下来的捷克军团。双地方之间的力量对比是相当悬殊的,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种差距。
伏罗希洛夫带着他的骑兵向捷克军团发动了无畏的冲锋。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弹雨,伏罗希洛夫的骑兵还没等冲到捷克军团的战壕前面。就完全崩溃了。
接下来自然是一边倒的击溃战,得亏伏罗希洛夫的部队是骑兵,四条腿的总是比两条腿的跑得快。这位未来的苏联元帅十分狼狈的逃离了卢甘斯克,将一个完完整整的城市拱手让给了捷克军团。
卢甘斯克的“意外”失陷震动了中央,也全盘打乱了中央原本的计划。按照之前的计划,伏罗希洛夫将要在卢甘斯克为伏龙芝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以便伏龙芝整合部队以及做好南下的全部准备工作。
可是卢甘斯克失守之后,莫斯科几乎可以说是门户大开了。如果任由捷克军团北上,那么很有可能将掀起一系列的极其糟糕的连锁反应。如果想要稳定形势,那么伏龙芝必须尽早的带领主力部队南下!
实话实说,伏龙芝并没有做好这种准备,红军才刚刚组建,编制部队需要时间,武装和磨合部队同样也需要时间。更关键的是。大军开拔吃喝拉撒是要首先准备好的,咱们老祖先都说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不解决好后勤的问题,这么多部队都得饿死。
而恰恰最难办的就是这个问题,俄国老百姓如今都是饥一餐饱一餐,中央为了搞粮食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想要为伏龙芝凑齐足够的粮草。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反正按照原本的计划,伏罗希洛夫就是要为伏龙芝争取凑齐粮食的宝贵时间。
而牛逼哄哄、自以为了不起、轻视捷克军团的伏罗希洛夫却认为自己能够做大英雄,他认为只要他的骑兵冲上去一顿乱砍,就能解决捷克人。结果他完全没想过怎么多争取时间,极其鲁莽的就葬送掉了卢甘斯克。导致形势变得极其的恶劣。
“卢甘斯克的失陷导致了我们全盘的被动,”托洛茨基愤怒地拍着桌子。“造成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尽快的夺回卢甘斯克,不能堵住白匪军北进或者东逃的线路,我们之前制定的全盘计划将完全付之东流!”
说到这里托洛茨基近乎咬牙切齿了,他愤怒的指责伏罗希洛夫:“原本情况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第十军也是完全有能力守住这个重要的城市。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正是克利缅特,他必须为此负全责!”
斯大林的脸顿时黑了,中央谁不知道他跟伏罗希洛夫是铁哥么,伏罗希洛夫是他在军队的重要棋子。而现在,按照托洛茨基的意思,这是准备砍掉他的一条胳膊啊!
对此,钢铁怎么可能忍受,他肯定要保住伏罗希洛夫,立刻他站了起来:“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卢甘斯克的失陷不是克利缅特一个人的责任,甚至可以说他不必为此负主要责任……”
托洛茨基顿时讥笑了一声:“你是说,卢甘斯克的失陷是敌人的责任喽?”
斯大林瞥了托洛茨基一眼,缓缓地说道:“我认为卢甘斯克的失陷完全是非战之罪。克利缅特的指挥没有问题,导致我们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驻守在卢甘斯克的部队数量太少了,新组建的第十军相对于强大的敌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婴孩!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婴儿能击败成年人呢?”
对斯大林的说辞,托洛茨基是嗤之以鼻,他讥笑道:“真是可笑的说法,如果第十军是婴孩,而白匪军是成年人。那么我想问,既然克利缅特知道他的力量不够,为什么会愚蠢的主动进攻呢?难道他是白痴?不知道对于弱小的一方来说,防守才有可能坚持下去,而主动出击则是自取灭亡!”
这一点确实很难自圆其说,任何正常人都不会以卵击石,如果斯大林不能很好的解释伏罗希洛夫主动出击的原因,那么罪名肯定要坐实了。好在斯大林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也绞尽脑汁的想出了借口。
只见他心有成足地说道:“当然,任何正常人都不会以卵击石的。但是卢甘斯克的情况很特殊,白匪军的力量超出第十军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较量。如果选择固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敌人碾成碎片……要想在战场上获得主动,就必须另辟蹊径,只有决死的突击才能打乱敌人的步伐,而克利缅特正是这么做的……他选择了主动的打击敌人,准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成功的话,必然可以震慑敌人……可以让敌人搞不清卢甘斯克的虚实,从而为我们赢得决战的时间!从这一点上看。克利缅特的战术布置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是煞费苦心。无奈地是,敌我力量太悬殊了,他和第十军将士们的英勇突击很遗憾的失败了……”
说出最后这段话的时候,斯大林不断的往托洛茨基那边瞟,仿佛是意有所指,果然接下来他立刻话锋一转:“但是。虽然克利缅特和第十军的将士们不幸失败了,但是这决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精神。导致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如果克利缅特拥有足够多的部队,他的战术必然会为我们赢得一场空前的胜利!”
托洛茨基顿时就火了,他听出了斯大林的意思,钢铁就是在指桑骂槐。就是在暗示卢甘斯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这个军委主席没有给伏罗希洛夫足够的部队。
“扯淡!”托洛茨基瞪了斯大林一眼,很不客气地指出:“军事委员会已经将整个卢甘斯克周边所有的部队全部都交给了克利缅特。在该地区,再也没有其他的红军部队了。在此种情况下,克利缅特不光没有冷静的分析形势,仔细的布置卢甘斯克的防御。反而是贸然带领少数骑兵出城作战……当他被击溃之后,完全来不及整合城内的防御。几乎是拱手将卢甘斯克让给了我们的敌人……这叫什么英勇?任何试图为他狡辩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不等斯大林反驳,托洛茨基将一份文件摔在了桌子上,讥讽道:“而且根据当地契卡的调查,进犯卢甘斯克的敌人也远远称不上什么空前的强大,拢共也只有万余捷克军团的正规军,其他的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散兵游勇。跟克利缅特的第十军相比,也远远谈不上什么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刚愎自用的克利缅特不听劝阻,认为当面的敌人不值得一提,轻敌大意的贸然发动攻势……结果他反而遭到了敌人的迎头痛击,惨遭击溃……当他仓皇逃窜的时候,敌人一鼓作气的拿下了无人指挥的卢甘斯克!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托洛茨基因为过于愤怒而发出的喘息声,十几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斯大林,大家都想知道钢铁对此怎么解释。
良久,斯大林才很空洞的咆哮道:“这是污蔑!是对英勇作战的克利缅特和第十军将士的侮辱!”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谁说的才是真实可信的呢?
应该说,这两个人都没有完全说实话,伏罗希洛夫确实是刚愎自用贸然出击,也确实被击溃了,在这一点上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个傻大个也没有托洛茨基说得那么不堪,被击溃之后,他并没有仓惶逃窜,而是返回城里企图阻止抵抗。
但是之前已经说过了,第十军的战斗力很成问题,和善战的捷克军团相比,他们的战斗力确实不够看的。在经过一定的抵抗之后,完全挡不住捷克人的第十军崩溃了,他们完全被打散架了,这才丢掉了卢甘斯克。
也就是说,不管是斯大林还是托洛茨基,两人的发言都是有目的的,斯大林自然是想为铁哥么推卸责任,而托洛茨基则是极力的抹黑伏罗希洛夫,已达到打击军委中列宁派势力的目的。总而言之,双方都不是什么好鸟。
对于背后的这些弯弯绕绕,列宁自然是心知肚明,实话实说,他对伏罗希洛夫的不争气是相当恼火的,这丢人都丢大发了。你丫的老老实实的防守,多少撑个两三天,那时候丢掉了卢甘斯克也有话说。你倒好,几乎就是一触即溃,连一天的时间都没争取到,这尼玛……
可是列宁哪怕再讨厌和厌恶伏罗希洛夫,这货也是他这个山头的人,算是他小弟的小弟,如果真让托洛茨基抓住一阵猛抽,他自己也没面子。所以对于眼前的局面,他也只能和稀泥:
“克利缅特同志的指挥确实有问题,他确实要为卢甘斯克的失陷负主要责任,但是,我们现在开会不是来讨论追究责任的!”
列宁猛地站了起来,很有气势地说道:“我们现在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是,卢甘斯克失守之后,该怎么办!这才是当务之急!”
说着,他走到了地图跟前,指着卢甘斯克的位置说道:“卢甘斯克失守,导致通往莫斯科和远东方向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我们的敌人既可以北上也可以东进。同志们,我们必须尽快的判明敌人的意图,然后赶紧调整部署,做出针对性的布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PS:不知道秒杀土豆同志这是第几次慷慨打赏了,只能再次说谢谢!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留在某仙人身边深造一段时间,好好的学习学习,哪怕是能开开眼界也好啊!
很可惜李晓峰没有带徒弟的闲心,尤其是带一个这么老的徒弟,而且实话实说,就这货的两把刷子也是端不上台面的狗肉。他这点把戏放在导师大人那里,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某仙人在四月份还是开了一个好头,忽悠住了犹太冤大头,有了犹老板慷慨解囊,他的边防警察部队组建起来要轻松不少。
比如扩建拉加多湖基地,原本这个基地满负荷运行也就是能容纳个三五千人,某仙人正为场地发愁呢。现在有钱了,李晓峰准备把规模扩大个一倍,力求能同时训练一万名士兵。
不过扩建工作不是一天就能完工的,哪怕是有犹老板的金元支持,快马加班的开工,估计没有三两个月是下不来的。所以在此之前,犹太战士的训练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虽说帕维尔对此有点微词,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而且他要把犹太青年们组织起来,以及做好某仙人说的那些准备工作,都得花时间。退一步说。犹太人为此已经等了两千年,多等几个月也不叫事儿了。
不光是训练场地的问题好解决。有了犹老板的介入,北方工业公司的生产工作也变得更加顺利了,对于北方工业这种新生的工业企业来说,最要命的就是两项——一个是机械设备,另一个就是熟练的技工。
机械设备什么的,虽然有诺贝尔家族的关系,在瑞典采购了一批机床和相关设备。但是实话实说,瑞典人也不是活雷锋。搞军火发家的博福斯怎么也不可能培养一个潜在的敌人。
所以从瑞典买来的机械设备,算不上先进,仅仅只能说是刊用而已。而且不光是机械设备,生产武器所需要的各种牌号的钢材也是短缺。当然,这一点不能怪瑞典人小气,在战争背景下,这些都是紧俏物资。想搞到还真需要门路。
而有了犹太人加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犹太人虽然在欧洲没啥地位,但是其族群的分布遍及欧洲各国,而且为数不少的精英犹太人还混得不错。也就是说犹太人的门路其实是相当广的,虽然这些门路不足以支持他们复国。但是搞点紧俏物资并不是难事。而且说句不好听的,特别善于发国难财的犹太,很擅长搞紧俏物资和违禁物资!
很快的,一批更加精密的机床就从瑞士辗转运抵了维堡,据说西格绍尔生产步枪就是用的这种机床。至于更好的钢材。这对于犹太人更不是问题,轻轻松松的就从瑞典和美国搞到了相应的产品。总而言之。犹太人的加入是解决了北方工业公司在硬件上的全部问题。
当然,在软件上的帮助似乎更大,前面说了,困扰北方工业的可不止是硬件问题,更加缺乏的是技工。不客气地说,俄国的工业基础是在是太差了,不要说高级技工,实际上连熟练工人都缺。
之前埃里克森可是发动了关系再加上高新聘请,东拉西凑才马马虎虎的把厂子开起来了。但是,很不客气地说,大部分技工都不太合格,所以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是居高不下。
而犹太人伸出援手之后就不一样了,千百年来,由于欧洲各国统治阶层的限制,犹太人不能务农、不能从政,只能老老实实的经商。虽然经商是一条死路,但是经过两千年的锤炼,经商活动让犹太人的文化素质还是或得了极大的提高,这使得这个族群从事技术性工作时,变得相对容易。
不付吹灰之力,李晓峰就通过帕维尔获得了一批真真合格的技工,其中有不少还是技师这个级别。虽然他们不能马上使北方工业的整体素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至少是能让北方工业进入正轨,节省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总而言之,同犹太人的合作还是非常愉快,至少他们能带给某仙人好消息,和让人愉快的犹太相比,四月份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真心不是一个好月份。
三月中旬,在中央已经做出平息叛乱,保卫卢甘斯克的决议之后,很不幸的,还没等中央的决议传达到卢甘斯克,这座极其重要的城市就失陷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伏罗希洛夫,因为他正是卢汉斯克市长和苏维埃主席,而且也是负责保卫卢甘斯克最主要部队的指挥官。这位莽夫将军当时被任命为红军第十军的军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率领该军在伏龙芝的主力部队抵达卢甘斯克之前保卫这座城市。
应该说伏罗希洛夫和红军第十军的官兵作战还是非常英勇的,但是这位将军和他所领导的军队最缺乏的不是勇气,而是智慧。军事智慧相当有限的伏罗希洛夫选择了最错误的战斗方式,这个傻瓜竟然放弃防守城市,转而出城跟来犯的捷克军团对攻,企图用革命的攻势粉碎敌人的逆袭。
但是,他实在太高估了自己部队的能力,不客气说的刚刚组建的第十军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是由大量的没有上过战场以及缺乏训练的工人,以及一小部分前沙俄旧军人联合构成的松散体。
而他们的对手却是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刚刚从前线上下来的捷克军团。双地方之间的力量对比是相当悬殊的,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种差距。
伏罗希洛夫带着他的骑兵向捷克军团发动了无畏的冲锋。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弹雨,伏罗希洛夫的骑兵还没等冲到捷克军团的战壕前面。就完全崩溃了。
接下来自然是一边倒的击溃战,得亏伏罗希洛夫的部队是骑兵,四条腿的总是比两条腿的跑得快。这位未来的苏联元帅十分狼狈的逃离了卢甘斯克,将一个完完整整的城市拱手让给了捷克军团。
卢甘斯克的“意外”失陷震动了中央,也全盘打乱了中央原本的计划。按照之前的计划,伏罗希洛夫将要在卢甘斯克为伏龙芝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以便伏龙芝整合部队以及做好南下的全部准备工作。
可是卢甘斯克失守之后,莫斯科几乎可以说是门户大开了。如果任由捷克军团北上,那么很有可能将掀起一系列的极其糟糕的连锁反应。如果想要稳定形势,那么伏龙芝必须尽早的带领主力部队南下!
实话实说,伏龙芝并没有做好这种准备,红军才刚刚组建,编制部队需要时间,武装和磨合部队同样也需要时间。更关键的是。大军开拔吃喝拉撒是要首先准备好的,咱们老祖先都说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不解决好后勤的问题,这么多部队都得饿死。
而恰恰最难办的就是这个问题,俄国老百姓如今都是饥一餐饱一餐,中央为了搞粮食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想要为伏龙芝凑齐足够的粮草。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反正按照原本的计划,伏罗希洛夫就是要为伏龙芝争取凑齐粮食的宝贵时间。
而牛逼哄哄、自以为了不起、轻视捷克军团的伏罗希洛夫却认为自己能够做大英雄,他认为只要他的骑兵冲上去一顿乱砍,就能解决捷克人。结果他完全没想过怎么多争取时间,极其鲁莽的就葬送掉了卢甘斯克。导致形势变得极其的恶劣。
“卢甘斯克的失陷导致了我们全盘的被动,”托洛茨基愤怒地拍着桌子。“造成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尽快的夺回卢甘斯克,不能堵住白匪军北进或者东逃的线路,我们之前制定的全盘计划将完全付之东流!”
说到这里托洛茨基近乎咬牙切齿了,他愤怒的指责伏罗希洛夫:“原本情况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第十军也是完全有能力守住这个重要的城市。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正是克利缅特,他必须为此负全责!”
斯大林的脸顿时黑了,中央谁不知道他跟伏罗希洛夫是铁哥么,伏罗希洛夫是他在军队的重要棋子。而现在,按照托洛茨基的意思,这是准备砍掉他的一条胳膊啊!
对此,钢铁怎么可能忍受,他肯定要保住伏罗希洛夫,立刻他站了起来:“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卢甘斯克的失陷不是克利缅特一个人的责任,甚至可以说他不必为此负主要责任……”
托洛茨基顿时讥笑了一声:“你是说,卢甘斯克的失陷是敌人的责任喽?”
斯大林瞥了托洛茨基一眼,缓缓地说道:“我认为卢甘斯克的失陷完全是非战之罪。克利缅特的指挥没有问题,导致我们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驻守在卢甘斯克的部队数量太少了,新组建的第十军相对于强大的敌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婴孩!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婴儿能击败成年人呢?”
对斯大林的说辞,托洛茨基是嗤之以鼻,他讥笑道:“真是可笑的说法,如果第十军是婴孩,而白匪军是成年人。那么我想问,既然克利缅特知道他的力量不够,为什么会愚蠢的主动进攻呢?难道他是白痴?不知道对于弱小的一方来说,防守才有可能坚持下去,而主动出击则是自取灭亡!”
这一点确实很难自圆其说,任何正常人都不会以卵击石,如果斯大林不能很好的解释伏罗希洛夫主动出击的原因,那么罪名肯定要坐实了。好在斯大林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也绞尽脑汁的想出了借口。
只见他心有成足地说道:“当然,任何正常人都不会以卵击石的。但是卢甘斯克的情况很特殊,白匪军的力量超出第十军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较量。如果选择固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敌人碾成碎片……要想在战场上获得主动,就必须另辟蹊径,只有决死的突击才能打乱敌人的步伐,而克利缅特正是这么做的……他选择了主动的打击敌人,准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成功的话,必然可以震慑敌人……可以让敌人搞不清卢甘斯克的虚实,从而为我们赢得决战的时间!从这一点上看。克利缅特的战术布置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是煞费苦心。无奈地是,敌我力量太悬殊了,他和第十军将士们的英勇突击很遗憾的失败了……”
说出最后这段话的时候,斯大林不断的往托洛茨基那边瞟,仿佛是意有所指,果然接下来他立刻话锋一转:“但是。虽然克利缅特和第十军的将士们不幸失败了,但是这决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精神。导致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如果克利缅特拥有足够多的部队,他的战术必然会为我们赢得一场空前的胜利!”
托洛茨基顿时就火了,他听出了斯大林的意思,钢铁就是在指桑骂槐。就是在暗示卢甘斯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这个军委主席没有给伏罗希洛夫足够的部队。
“扯淡!”托洛茨基瞪了斯大林一眼,很不客气地指出:“军事委员会已经将整个卢甘斯克周边所有的部队全部都交给了克利缅特。在该地区,再也没有其他的红军部队了。在此种情况下,克利缅特不光没有冷静的分析形势,仔细的布置卢甘斯克的防御。反而是贸然带领少数骑兵出城作战……当他被击溃之后,完全来不及整合城内的防御。几乎是拱手将卢甘斯克让给了我们的敌人……这叫什么英勇?任何试图为他狡辩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不等斯大林反驳,托洛茨基将一份文件摔在了桌子上,讥讽道:“而且根据当地契卡的调查,进犯卢甘斯克的敌人也远远称不上什么空前的强大,拢共也只有万余捷克军团的正规军,其他的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散兵游勇。跟克利缅特的第十军相比,也远远谈不上什么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刚愎自用的克利缅特不听劝阻,认为当面的敌人不值得一提,轻敌大意的贸然发动攻势……结果他反而遭到了敌人的迎头痛击,惨遭击溃……当他仓皇逃窜的时候,敌人一鼓作气的拿下了无人指挥的卢甘斯克!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托洛茨基因为过于愤怒而发出的喘息声,十几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斯大林,大家都想知道钢铁对此怎么解释。
良久,斯大林才很空洞的咆哮道:“这是污蔑!是对英勇作战的克利缅特和第十军将士的侮辱!”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谁说的才是真实可信的呢?
应该说,这两个人都没有完全说实话,伏罗希洛夫确实是刚愎自用贸然出击,也确实被击溃了,在这一点上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个傻大个也没有托洛茨基说得那么不堪,被击溃之后,他并没有仓惶逃窜,而是返回城里企图阻止抵抗。
但是之前已经说过了,第十军的战斗力很成问题,和善战的捷克军团相比,他们的战斗力确实不够看的。在经过一定的抵抗之后,完全挡不住捷克人的第十军崩溃了,他们完全被打散架了,这才丢掉了卢甘斯克。
也就是说,不管是斯大林还是托洛茨基,两人的发言都是有目的的,斯大林自然是想为铁哥么推卸责任,而托洛茨基则是极力的抹黑伏罗希洛夫,已达到打击军委中列宁派势力的目的。总而言之,双方都不是什么好鸟。
对于背后的这些弯弯绕绕,列宁自然是心知肚明,实话实说,他对伏罗希洛夫的不争气是相当恼火的,这丢人都丢大发了。你丫的老老实实的防守,多少撑个两三天,那时候丢掉了卢甘斯克也有话说。你倒好,几乎就是一触即溃,连一天的时间都没争取到,这尼玛……
可是列宁哪怕再讨厌和厌恶伏罗希洛夫,这货也是他这个山头的人,算是他小弟的小弟,如果真让托洛茨基抓住一阵猛抽,他自己也没面子。所以对于眼前的局面,他也只能和稀泥:
“克利缅特同志的指挥确实有问题,他确实要为卢甘斯克的失陷负主要责任,但是,我们现在开会不是来讨论追究责任的!”
列宁猛地站了起来,很有气势地说道:“我们现在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是,卢甘斯克失守之后,该怎么办!这才是当务之急!”
说着,他走到了地图跟前,指着卢甘斯克的位置说道:“卢甘斯克失守,导致通往莫斯科和远东方向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我们的敌人既可以北上也可以东进。同志们,我们必须尽快的判明敌人的意图,然后赶紧调整部署,做出针对性的布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PS:不知道秒杀土豆同志这是第几次慷慨打赏了,只能再次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