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禅
这庄严的宫殿外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是不是还与六年前一个模样?
年轻的蜀汉皇帝刘禅托着下巴百无聊赖的坐在凉亭之内,出神的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凉亭内的石桌上搁置了两个精致的瓦罐,微微眯眼的宫廷侍者垂手恭敬的侍立在年轻的皇帝身后,却并没有出声唤醒遐思的皇帝。自从午饭过后,年轻的皇帝便舍弃了一贯的午休而跑到了这个凉亭内,一直干巴巴的坐到现在,就连他吩咐人特意捉来的蟋蟀大将军都无心过问,一向自忖能揣摩皇帝心思的内宦,此刻心中也微微有些不安。
感觉时间好像静止了,若不是偶尔出现的细微动作给予流逝的时间以参照的话。终于,年轻的皇帝转过头,见此,内宦心中一喜,刚想开口邀功,年轻皇帝的语气便幽幽的率先飘来,“大永,朕想出宫,你有什么法子吗?”
“陛下,这……”被称为大永的宦官面色一惊,只是他还没来得及组织语言应对皇帝,年轻的皇帝忽然又自嘲的一笑,摆摆手,“罢了。”他眼神瞥向石桌上的瓦罐,兴味索然的离开,幽幽的道,“我让你做的事,如何了?”
“这……”侍者面有迟疑,“陛下,奴婢恐教陛下失望了。”
“嗯?”
大永低头沉吟,“陛下,奴婢此次外出,只听到了些许风声,多数人却并不知道实情,所以奴婢也没有得到陛下您想知道的消息。”眼见着皇帝脸色闪过的失望之色,大永忍不住开口,“陛下,您何不对丞相讲呢?”
“丞相?”明显的,年轻的皇帝提起这两个字的时候微皱的眉头彰显出他并不痛快的心情,他叹息一口气,这叹息从这张年轻的面庞上表露出来多少显得不和谐,“丞相太忙。”年轻的皇帝下了这么个结语,大永不敢再说什么,瞥眼石桌上的瓦罐,弯腰双手捧起,“陛下,奴婢这次出去给您找来两只……”皇帝摆手的动作让大永硬生生的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循着皇帝的目光,大永看到了那个让他感觉浑身不舒服的人——便服的诸葛丞相在侍者的带领下大步而来,理所当然的,在他前面小跑着一个侍者,他是名义上的通传者。
大永立刻将桌子上剩下的一只瓦罐拿起,迅速的藏掖到袖袍里,饶是那人还在远处,大永心中也有些不安,回头看皇帝,皇帝面色上方才的愁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欢快,他起身,眼角余光看着大永的动作,嘴角微微上扬,没有说什么,很快那小跑的侍者来到刘禅的面前并且象征性的说了句“丞相求见”的话,刘禅理所当然的下了个“请”字,然后他就站立在那等着那个人的到来。
天气依旧有些炎热,或许那人走路有些急的缘故,整齐的鬓发下微微渗着水珠,他带着一股秋日的燥风而来,拱手向年轻的皇帝行礼,皇帝嘴角噙笑,很是和煦,“相父怎生这个时候来了?若是有事,让人来通传句便是了。”他客气的让诸葛亮坐下,诸葛亮倒也没有客套,两人相对而坐,“陛下,臣刚得了一则来自吴地的消息。”刚落座的诸葛亮说了句,皇帝微微前倾身子,虽则他内心对此并没有什么好奇期许的心情,然他还是表现出一副关注的模样,“是邓芝回来了吗?”
诸葛亮微微摇头,“吴王孙权遇刺了。”
“哦?”这消息倒是让刘禅有些意外,到底是年轻的心,他忍不住的问道,“刺客是谁?孙权怎么样了?”实则他内心是巴不得孙权死掉的,虽然他没有见过这个人,但对于这个间接害死了他父亲的人,他是丝毫没有好感的,自然,他对于诸葛亮一直坚持的与吴国恢复邦交也是不赞成的。
“孙权应无大碍,刺客么,据说是曹子桓所派去的。”诸葛亮并不能深入刘禅的内心来察觉他的心情波动,只是淡淡的语气。
“哦……”听到孙权无事,刘禅显然有些失望,这失望再怎么掩饰还是被诸葛亮发现端倪,他佯作不知自然的说道,“如今南方叛乱愈演愈烈,这是自李正方处刚来的书信。”诸葛亮自袖中取出一信,放在桌案上推至在刘禅面前,刘禅拿起书信拆开,眉头微皱的看完,放下,“相父以为,该当如何?”
“雍闿此信,傲慢无上无以复加,非遣兵将不能使之折服。”
刘禅的心思却并不在诸葛亮的话上面,而是想到了他父亲在的时日,他父亲在的时候,不,就连他父亲病重未回都城的时候,雍闿何敢如此目无君上?是自己太年轻了吗?可是……他瞥眼这个并不年轻的丞相,心中微微叹息,以至于没注意到诸葛亮口中有要出兵的意思。
“如今魏曹子桓举兵南下,吴王与魏交恶,正是我息民养兵之时。”诸葛亮似乎也是习惯了刘禅的沉默,自顾说着,“今日来见陛下,便是让陛下安心张惠恕一事,南中诸人没了孙权的庇护,也只猖狂一时而已。”
“嗯,此事便拜托相父了。”刘禅有些心不在焉的回了句,他听到吴、孙这两个字就头疼,尤其想到眼下内外交困的局面,更是有些心烦意乱,而对于他这个丞相自信满满的话他心里更是没底,若是他真的很强大的话,那为什么雍闿等人还敢造反呢?他想不通。
他见诸葛亮似乎还有什么事要说的样子,没来由的一阵心烦促使他下了一道客气的逐客令,他扶着额头,“相父,我今日有些头沉,国事就有劳您费心了。”
诸葛亮微微一怔,然后看向刘禅,语气转而少有的关切,“陛下染了风寒?”
“无、无事的,歇息一下就好了。”刘禅眼眸诚挚的让人不能怀疑,诸葛亮想起了车官城的事,眼见着刘禅没了谈话的**,他袖中的那几份初雪呈送来的计划书终究是没有拿出来,“既如此……”他的脸色又恢复了一贯的淡漠,“那么陛下歇息罢,臣告辞。”
“嗯……”刘禅点点头,并且很是乖巧的关心了一句,“相父也要多注意身体。”
这话可能被诸葛亮自动过滤了,嗯了一声,执了告辞礼,便离开了刘禅的视线,眼见着诸葛亮又离开,送来的茶水氤氲在提醒着他们的交谈时间并不长,刘禅眼眸注视着那个背影,大永适时的出现在刘禅的身边,“陛下,奴婢看丞相似是有话要说,您何不听他说完呢?”
“说完又能如何?”刘禅嘴角不无嘲意,“父皇奔波一生传下这些基业,可于我来说,却没有什么意义,若是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看见眼下的我,又会是何等失望……”他仰头看天,“汉、刘”二字,微不可闻。
年轻的蜀汉皇帝刘禅托着下巴百无聊赖的坐在凉亭之内,出神的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凉亭内的石桌上搁置了两个精致的瓦罐,微微眯眼的宫廷侍者垂手恭敬的侍立在年轻的皇帝身后,却并没有出声唤醒遐思的皇帝。自从午饭过后,年轻的皇帝便舍弃了一贯的午休而跑到了这个凉亭内,一直干巴巴的坐到现在,就连他吩咐人特意捉来的蟋蟀大将军都无心过问,一向自忖能揣摩皇帝心思的内宦,此刻心中也微微有些不安。
感觉时间好像静止了,若不是偶尔出现的细微动作给予流逝的时间以参照的话。终于,年轻的皇帝转过头,见此,内宦心中一喜,刚想开口邀功,年轻皇帝的语气便幽幽的率先飘来,“大永,朕想出宫,你有什么法子吗?”
“陛下,这……”被称为大永的宦官面色一惊,只是他还没来得及组织语言应对皇帝,年轻的皇帝忽然又自嘲的一笑,摆摆手,“罢了。”他眼神瞥向石桌上的瓦罐,兴味索然的离开,幽幽的道,“我让你做的事,如何了?”
“这……”侍者面有迟疑,“陛下,奴婢恐教陛下失望了。”
“嗯?”
大永低头沉吟,“陛下,奴婢此次外出,只听到了些许风声,多数人却并不知道实情,所以奴婢也没有得到陛下您想知道的消息。”眼见着皇帝脸色闪过的失望之色,大永忍不住开口,“陛下,您何不对丞相讲呢?”
“丞相?”明显的,年轻的皇帝提起这两个字的时候微皱的眉头彰显出他并不痛快的心情,他叹息一口气,这叹息从这张年轻的面庞上表露出来多少显得不和谐,“丞相太忙。”年轻的皇帝下了这么个结语,大永不敢再说什么,瞥眼石桌上的瓦罐,弯腰双手捧起,“陛下,奴婢这次出去给您找来两只……”皇帝摆手的动作让大永硬生生的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循着皇帝的目光,大永看到了那个让他感觉浑身不舒服的人——便服的诸葛丞相在侍者的带领下大步而来,理所当然的,在他前面小跑着一个侍者,他是名义上的通传者。
大永立刻将桌子上剩下的一只瓦罐拿起,迅速的藏掖到袖袍里,饶是那人还在远处,大永心中也有些不安,回头看皇帝,皇帝面色上方才的愁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欢快,他起身,眼角余光看着大永的动作,嘴角微微上扬,没有说什么,很快那小跑的侍者来到刘禅的面前并且象征性的说了句“丞相求见”的话,刘禅理所当然的下了个“请”字,然后他就站立在那等着那个人的到来。
天气依旧有些炎热,或许那人走路有些急的缘故,整齐的鬓发下微微渗着水珠,他带着一股秋日的燥风而来,拱手向年轻的皇帝行礼,皇帝嘴角噙笑,很是和煦,“相父怎生这个时候来了?若是有事,让人来通传句便是了。”他客气的让诸葛亮坐下,诸葛亮倒也没有客套,两人相对而坐,“陛下,臣刚得了一则来自吴地的消息。”刚落座的诸葛亮说了句,皇帝微微前倾身子,虽则他内心对此并没有什么好奇期许的心情,然他还是表现出一副关注的模样,“是邓芝回来了吗?”
诸葛亮微微摇头,“吴王孙权遇刺了。”
“哦?”这消息倒是让刘禅有些意外,到底是年轻的心,他忍不住的问道,“刺客是谁?孙权怎么样了?”实则他内心是巴不得孙权死掉的,虽然他没有见过这个人,但对于这个间接害死了他父亲的人,他是丝毫没有好感的,自然,他对于诸葛亮一直坚持的与吴国恢复邦交也是不赞成的。
“孙权应无大碍,刺客么,据说是曹子桓所派去的。”诸葛亮并不能深入刘禅的内心来察觉他的心情波动,只是淡淡的语气。
“哦……”听到孙权无事,刘禅显然有些失望,这失望再怎么掩饰还是被诸葛亮发现端倪,他佯作不知自然的说道,“如今南方叛乱愈演愈烈,这是自李正方处刚来的书信。”诸葛亮自袖中取出一信,放在桌案上推至在刘禅面前,刘禅拿起书信拆开,眉头微皱的看完,放下,“相父以为,该当如何?”
“雍闿此信,傲慢无上无以复加,非遣兵将不能使之折服。”
刘禅的心思却并不在诸葛亮的话上面,而是想到了他父亲在的时日,他父亲在的时候,不,就连他父亲病重未回都城的时候,雍闿何敢如此目无君上?是自己太年轻了吗?可是……他瞥眼这个并不年轻的丞相,心中微微叹息,以至于没注意到诸葛亮口中有要出兵的意思。
“如今魏曹子桓举兵南下,吴王与魏交恶,正是我息民养兵之时。”诸葛亮似乎也是习惯了刘禅的沉默,自顾说着,“今日来见陛下,便是让陛下安心张惠恕一事,南中诸人没了孙权的庇护,也只猖狂一时而已。”
“嗯,此事便拜托相父了。”刘禅有些心不在焉的回了句,他听到吴、孙这两个字就头疼,尤其想到眼下内外交困的局面,更是有些心烦意乱,而对于他这个丞相自信满满的话他心里更是没底,若是他真的很强大的话,那为什么雍闿等人还敢造反呢?他想不通。
他见诸葛亮似乎还有什么事要说的样子,没来由的一阵心烦促使他下了一道客气的逐客令,他扶着额头,“相父,我今日有些头沉,国事就有劳您费心了。”
诸葛亮微微一怔,然后看向刘禅,语气转而少有的关切,“陛下染了风寒?”
“无、无事的,歇息一下就好了。”刘禅眼眸诚挚的让人不能怀疑,诸葛亮想起了车官城的事,眼见着刘禅没了谈话的**,他袖中的那几份初雪呈送来的计划书终究是没有拿出来,“既如此……”他的脸色又恢复了一贯的淡漠,“那么陛下歇息罢,臣告辞。”
“嗯……”刘禅点点头,并且很是乖巧的关心了一句,“相父也要多注意身体。”
这话可能被诸葛亮自动过滤了,嗯了一声,执了告辞礼,便离开了刘禅的视线,眼见着诸葛亮又离开,送来的茶水氤氲在提醒着他们的交谈时间并不长,刘禅眼眸注视着那个背影,大永适时的出现在刘禅的身边,“陛下,奴婢看丞相似是有话要说,您何不听他说完呢?”
“说完又能如何?”刘禅嘴角不无嘲意,“父皇奔波一生传下这些基业,可于我来说,却没有什么意义,若是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看见眼下的我,又会是何等失望……”他仰头看天,“汉、刘”二字,微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