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谢三爷
谢老爷排行第三,小名三妹,自幼父母双亡,吃遍百家饭,身材不高,却好勇斗狠,十五岁时与人打架,将对方打成重伤,匆匆出逃,去过省城,去过北平,最终认准了上海这个够乱够狠的地方,卖过香烟,扛过大包,拉过车子,最后拜了码头,从小做起,不怕流血,一双拳头不知捶过多少人。那时候,黄浦江边的亡命之徒谁不知道不要命谢三妹?慢慢地,也混出个模样来,身后跟了三四个混小子。据说,他颇得黄金荣的宠呢,黄金荣还送过他一只金表。
不知怎的,一个土栈(卖大烟土——鸦片的特殊店铺)老板的独生女儿看中了他,招他为夫。老丈人死后,他做起老板来,凭借着身后的兄弟顶上的老头子跟老丈人的本钱,将土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远近俱知,后来陆续开了当铺、旅馆,妻子贤良淑德,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都说他祖坟葬得好,横财就手。
谁知儿子三岁时,得了一场大病,病好后一遇上天阴下雨,全身骨头关节处处疼痛。谢三爷出外谈生意久久未归,谢夫人妇道人家不知轻重,怜惜儿子痛哭,竟教他抽大烟止痛。因为年幼,这一抽,再也离不得了,毒瘾更是入了骨,日日断不得的。
谢三妹回来,又惊又怒,将妻子痛骂了一番。谢夫人又痛悔又委屈,常常抱着儿子落泪,生下二儿子后不久郁郁而终。
谢三妹长叹一声作孽,强打精神,将店铺都了结了,携带二子扶着妻子灵柩回乡,买田买地,又在县城中买了昔日方家旧宅,开了药铺顺意堂及银楼当铺等,做生意公道,施药赠茶,修桥铺路,也做了不少好事。大家尊称他谢三爷,他自己则改了个名字叫崇侠。
转眼十七年,他胖了,显得更矮,圆滚滚的脑袋仿佛直接嵌在肩膀上,已经寻不见昔日的凶狠与杀气了。
此刻,他在江边的望江酒楼,喜盈盈地招待吴老爷子,自己先坐了主位,特意请吴老爷子做了上首,年婶夫妇作陪。
吴老爷子也不多谦让,寒暄几句,不外乎是南洋的风土人情什么的,很快就动筷子了。菜很丰盛,除了白切鸡、梅菜扣肉、八珍乳鸽、焖鸭、清蒸鱼、油焖大肠、炖狗肉、白灼虾等本城传统名菜外,还有吩咐酒楼**的南洋各国菜款,如烤乳猪、咖喱鸡、沙爹牛肉、肉骨茶、椰汁木薯糕、烤香蕉等等,一碗接一碗不停地上来,满满当当,重重叠叠。
年婶始终心中不安,只觉得谢三爷目光在自己与父亲身上来回扫射,忙低下头,一块烤番芋捏在手里,吃了小半天。谢贵年一向谨守仆人本分,极少与主人同桌,也有点拘手拘脚的,压低眉头,慢慢扒着白饭,偶尔夹几筷面前的油焖大肠及扣肉。
吴老爷子大快朵颐,连呼痛快,谢三爷微笑着,为他斟酒助兴。正热闹间,一个小伙计又送上一碟菜来,放在年婶面前。
年婶一看,变了脸色,差点叫出声来。
不知怎的,一个土栈(卖大烟土——鸦片的特殊店铺)老板的独生女儿看中了他,招他为夫。老丈人死后,他做起老板来,凭借着身后的兄弟顶上的老头子跟老丈人的本钱,将土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远近俱知,后来陆续开了当铺、旅馆,妻子贤良淑德,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都说他祖坟葬得好,横财就手。
谁知儿子三岁时,得了一场大病,病好后一遇上天阴下雨,全身骨头关节处处疼痛。谢三爷出外谈生意久久未归,谢夫人妇道人家不知轻重,怜惜儿子痛哭,竟教他抽大烟止痛。因为年幼,这一抽,再也离不得了,毒瘾更是入了骨,日日断不得的。
谢三妹回来,又惊又怒,将妻子痛骂了一番。谢夫人又痛悔又委屈,常常抱着儿子落泪,生下二儿子后不久郁郁而终。
谢三妹长叹一声作孽,强打精神,将店铺都了结了,携带二子扶着妻子灵柩回乡,买田买地,又在县城中买了昔日方家旧宅,开了药铺顺意堂及银楼当铺等,做生意公道,施药赠茶,修桥铺路,也做了不少好事。大家尊称他谢三爷,他自己则改了个名字叫崇侠。
转眼十七年,他胖了,显得更矮,圆滚滚的脑袋仿佛直接嵌在肩膀上,已经寻不见昔日的凶狠与杀气了。
此刻,他在江边的望江酒楼,喜盈盈地招待吴老爷子,自己先坐了主位,特意请吴老爷子做了上首,年婶夫妇作陪。
吴老爷子也不多谦让,寒暄几句,不外乎是南洋的风土人情什么的,很快就动筷子了。菜很丰盛,除了白切鸡、梅菜扣肉、八珍乳鸽、焖鸭、清蒸鱼、油焖大肠、炖狗肉、白灼虾等本城传统名菜外,还有吩咐酒楼**的南洋各国菜款,如烤乳猪、咖喱鸡、沙爹牛肉、肉骨茶、椰汁木薯糕、烤香蕉等等,一碗接一碗不停地上来,满满当当,重重叠叠。
年婶始终心中不安,只觉得谢三爷目光在自己与父亲身上来回扫射,忙低下头,一块烤番芋捏在手里,吃了小半天。谢贵年一向谨守仆人本分,极少与主人同桌,也有点拘手拘脚的,压低眉头,慢慢扒着白饭,偶尔夹几筷面前的油焖大肠及扣肉。
吴老爷子大快朵颐,连呼痛快,谢三爷微笑着,为他斟酒助兴。正热闹间,一个小伙计又送上一碟菜来,放在年婶面前。
年婶一看,变了脸色,差点叫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