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穿越之应采薇

正文 第二十六章:应母三迁

    自从福端走后,没过多久爹爹就带着我和母亲上大山采药了,很容易这次我们就采到了天山雪莲,而冬虫夏草却是在一片不经意的高原发现的而且不止一株,加上取得天池的水。返程后,爹爹却没有专心研究他的神药,而是反复的晒又复用天池的水浸着那些药然后又晒,最后天池的水都没有,药也干了就收集起来了,很久不曾见过问津。

    一天又一天我们就那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城市,都没有定居下来,母亲和爹爹的意思都很强硬一定要在城市定居下来,为我的终身幸福着想。

    母亲是个急性子,爹爹原本是个慢性子但是为了配合母亲久而久之也就都认同母亲的想法了,而母亲却总能发现各个地方的不足之处,第一次决定定居的城市,母亲闲它吵闹了,而且别人总是用特别的眼光看爹爹和母亲,也就不到一个月就搬了,第二个城市,母亲闲那儿的人杂,而且环境不好所以又搬了。流浪了很多城市,香城,是我们迁居的第三个城市,刚到香城的时候是祥瑞二十一年春,一片苏杭的气派,人间的天堂,西子湖畔,园林天堂,最要紧的是母亲听说很多翩翩公子哥喜欢娶香城的姑娘,而且皇家的媳妇很多也都是香城出去的,而不是就近的京都找的,香城的姑娘很享有口碑。所以母亲很欣然接受了这个地方,爹爹倒是哪都能适应,而且似乎都很熟。我曾经试图知道爹爹到过多少地方,可是爹爹却说,地方走多了就都一样了,也不知道自己走过多少了。一直都很佩服爹爹的博学和气度,虽然貌似仙风道骨却又通晓情理,也许这就是曹雪芹笔下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爹爹在香城利用富贵人家看病攒下的钱买下了一间店面,开了一个医馆,本是叫百草堂,后来渐渐的被传成了神医馆。母亲也经常坐镇医馆,刚开始忙的时候我也经常到医馆帮忙看病,可母亲说女孩子家家的不适合经常露面,怕传出去声誉有影响尤其是医馆男人女人的不好区分,怕别人说三道四的不好。我也就只能偶尔去看看了,可是医馆名声越响收入却不怎么理想,穷人看病我们是不收钱的,只能是倒贴,而富人也只是收百两,而且还得施药,一段时间下来,没有锦衣玉食,却也不会饿死的那种,有时我和母亲去逛个街都舍不得花一分钱买自己想买很久的东西。

    有时淡季母亲会经常绣些手绢拿去卖钱因为我会写写哀怨,缠绵等等类型的诗歌给母亲绣,所以母亲的刺绣却很抢手却是收入不怎么理想的!因为大家闺秀的都会刺绣,所以一般刺绣不好卖,母亲的畅销些,却是怎么也抬不起价格来。

    于是,我和母亲开始考察起香城的市场准备另起炉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我们发现,香城人很注意养生,对于吃品质很看中,但是却没有食馆能够跟上步伐。于是我和母亲租了一个月我们医馆隔壁的店面,打算开个药膳堂试营一个月。刚开始并没有多少人光顾,价格很高,味道却是很难融入大家的膳食味,药膳多少比较带药味儿。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只能打着百草堂的招牌营业药膳堂,说服爹爹却不难,于是药膳堂开始成了王公贵族的新宠,有时订桌都订不过来,一个档期可以排到一个月之后。厨子都是由母亲一手训练出来的,伙计也都是一些需要帮助的穷人,很勤快却很朴实,招来的大都在大家里面当过差的,知道礼节,见过世面,我们价格也开的很高一般人事挖不了墙角的,由于爹爹在隔壁行医,我们女人家的又不好出面,所以我们这边聘了一个掌柜,王叔,年纪40出头,为人很周到,也善于为我们的利益着想,处理事务很老练,却也很忠心,很善于经营。于是我们家开始富裕了,而且我和母亲也当起了甩手掌柜,倒是让爹爹羡慕的半死,经常嘲笑说他一个大男人的靠两个小女人养活了。

    药膳堂是我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份事业,也算是托爹爹的福能够开的这么顺利,后来店铺主人倒是来敲了我们一笔,最后以高价谈妥卖给我们,搞的我们一段时间府库空虚,母亲就天天抱怨了,没给她宝贝女儿买这没给她宝贝女儿买那的!一家人却是过的很快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