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九霄龙吟惊天变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为正确
段祺瑞何人?杨度话音刚落他就明白过来,这杨皙子半天没说正题,原来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对杨度这话,段祺瑞是称是不好,不称是也不好,诧异之下只能尴尬地笑笑。从心里倒是有些佩服杨度的用心良苦,暗叹这种人怎么就不是自己的亲信,反而跑方子达那边去了呢。
段祺瑞不接口,杨度也不勉强,而是望着田地自言自语地说道:“古人有句话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其实这道理和芝泉兄刚才所说的农事倒也异曲同工,而今早不就是先秦时期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世界处于数千年来从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治理国家不再是简单的无为而治或者减税去赋这么简单。”
转身向段祺瑞看去,杨度问道:“沙俄之变芝泉兄应该知晓吧?沙皇尼古拉因为穷兵黩武失去民心,被临时政府赶下皇位,而布尔什维克又通过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起苏维埃政权。虽然我杨某对这苏维埃是不怎么认同的,而那些布尔什维克过于偏激,恐怕治理起国家来定是有腥风血雨一场。不过杨某不才,对这布尔什维克所信仰的主义倒也知晓一二,他们奉为经典的《资本论》也曾拜读过。马克思作为一个经济家是不合格的,要不然也不会投资破产后靠人救济才能度日,不过他这本书里面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借鉴,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剖析略微深刻。”
段祺瑞不明白杨度怎么说着说着讲到苏俄了?而且还谈起了马克思。这些段祺瑞虽然知道,可由于他现在的身份并没多大兴趣去研究,也不太好评论,而只是静静听着杨度怎么说。
杨度的思维跳跃很快,讲了几句马克思。又讲到了国内现状,他指出,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皇帝高高在上的制度直至民国才被如今的宪政给取代。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民主制度才刚刚开始,由于各种原因。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把这一样个大国从泥沼中带上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得落后半年的中国再度成为东方巨人,这不仅仅只是依靠几个人,几条枪这么简单的。国家有国家的制度,有国家的法则,这就和治病救人的医生那样,普通的医生头痛医头,脚通医脚。虽然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实际治标不治本。如是名医,则会从病人的病情深入,去之膏肓,这样做就高明了许多。至于农事也是如此,杂草如人,这社会就是人和人形成的,要想种好庄稼。必须除去杂草,反之杂草越长越旺。这庄稼到最后只能颗粒无收。
杨度这些话,没一个字提到方子达,同样也没半句话说到前些时候发生的事,他只不过是泛泛而谈,讲的都是哲学方面的东西。但在段祺瑞的耳中听着,却令他渐渐沉思了起来。喝着茶水微微皱起了眉头,许久都未说话。
“各人种各人的庄稼,或许别人的庄稼种的比你好,你总不能硬让别人学着你一样的方式去种吧?这不强人所难么?”
段祺瑞幽幽开口问了一句,杨度笑道:“这是自然。如果别人种的庄稼地不是租种我的,我才管他如何去种呢?可是万一这人明明不会种庄稼反而一气瞎种,糟蹋土地和种子,明知道这样下去定然秋收颗粒无收,这种情况下我如何能坐得住?要知道没了收成,不仅是种地的人要饿死,就连地主家也没了余粮啊!万一再碰上个灾害什么的,大伙儿不一起玩完么?”
“那皙子老弟又怎么知你才是正确的呢?这也霸道点了吧?”
“呵呵,正确于否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谁能让社会安定,让国家发展,让老百姓吃上饭过上安稳日子,这些才是衡量一个人正确于否的标杆。想当年民国初建时,先总统为了区区几千万资金,只能求助于各国银行团,受着国人指责勉力维持国家运转,不使财政崩溃。各地虽说名义统一,但实际上各派林立,中央政令除先总统所控制地区外根本就作不了大用处,那些人拥兵自重,形同割据,国家几乎四分五裂。外有强敌,宇内不靖,孙文等流又虎视眈眈神州大地,实乃困难重重啊!但如今又如何?想来芝泉兄也能瞧得出来,这国家之变比起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么?”
段祺瑞给自己又倒了杯茶,摇头道:“皙子所说似乎有些道理,但你刚前也提到民国初建各地各派拥兵自重,形同割据。而如今国家军队虽改编为国防军,名义控制在国家手里,但如果政府要动部分军队,以政令推行制度,反而遭到反对,这又和当初的军阀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区别!”杨度毫不迟疑地回答道:“何为军阀?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以一己私利对抗中央者才为军阀。但如今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北等地的部队可是军阀?要这样说的话恐怕全国的国防军都是军阀了。芝泉兄曾为国防部长,当年中日之战芝泉兄也亲自排兵布阵,如是军阀保存实力还来不及,怎能如当时一般为国赴死?英勇作战呢?当然了,话说回来,社会是人组成的,军队同样也是,只要有人就有派系,派系自古就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点吧?要不然我民国也不会是宪政国家,这国会也不会有反对声音了。”
露出气愤的表情,杨度又道:“假如说政令推行的制度是大公无私,是好事,就算个人受些委屈那也就罢了。但有些事根本就不是这样简单,打着大义的旗帜,实际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又如何能够服人?芝泉兄身为前国防部长,应当清楚在如今世界格局之下,削减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何况,现在根本就不是全面推行预备役制度的阶段,按照当初的计划至少要等到欧洲大战结束后才缓缓进行,这点芝泉兄不能否认吧?”
段祺瑞打了个哈哈,虽然他心里也觉得现在不是实施预备役制度的最好时机,而且就算实施也应该从小部分地区逐步进行,而不应该拿方子达派系的精兵下手,这样做非但没什么好处,反而会削弱国防军的实力,要知道国防军序列中,山东、江苏两地的军队是最精锐的部队,哪里有冲着精锐部队下手,反而放着二流部队不动的做法?
说实话,在心里段祺瑞是反对这种提案的,不过他和方子达之间矛盾重重,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消除,要他段祺瑞声明支持方子达,他是绝对不可能开这个口,要不然他的脸面何在?
“芝泉兄一向以正直耿直著称,杨某并不想让芝泉兄做些摇旗呐喊之举,只不过请芝泉兄为国家着想,说几句应当说的话,做些应当做的事而已。要知道此政令一旦推行,将会引来波澜,于国于军都不是什么好事,杨某今日言至于此,还望芝泉兄三思啊!”
听着杨度的话,段祺瑞脸上阴晴不定,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过了许久,等他抬起头来一看,杨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悄悄离去了。
****************************************************
这章很难写,修来改去好几回,就这样吧,2500字,多出来的500字算是补偿给大家的,谢谢读者支持!(未完待续。)
对杨度这话,段祺瑞是称是不好,不称是也不好,诧异之下只能尴尬地笑笑。从心里倒是有些佩服杨度的用心良苦,暗叹这种人怎么就不是自己的亲信,反而跑方子达那边去了呢。
段祺瑞不接口,杨度也不勉强,而是望着田地自言自语地说道:“古人有句话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其实这道理和芝泉兄刚才所说的农事倒也异曲同工,而今早不就是先秦时期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世界处于数千年来从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治理国家不再是简单的无为而治或者减税去赋这么简单。”
转身向段祺瑞看去,杨度问道:“沙俄之变芝泉兄应该知晓吧?沙皇尼古拉因为穷兵黩武失去民心,被临时政府赶下皇位,而布尔什维克又通过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起苏维埃政权。虽然我杨某对这苏维埃是不怎么认同的,而那些布尔什维克过于偏激,恐怕治理起国家来定是有腥风血雨一场。不过杨某不才,对这布尔什维克所信仰的主义倒也知晓一二,他们奉为经典的《资本论》也曾拜读过。马克思作为一个经济家是不合格的,要不然也不会投资破产后靠人救济才能度日,不过他这本书里面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借鉴,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剖析略微深刻。”
段祺瑞不明白杨度怎么说着说着讲到苏俄了?而且还谈起了马克思。这些段祺瑞虽然知道,可由于他现在的身份并没多大兴趣去研究,也不太好评论,而只是静静听着杨度怎么说。
杨度的思维跳跃很快,讲了几句马克思。又讲到了国内现状,他指出,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皇帝高高在上的制度直至民国才被如今的宪政给取代。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民主制度才刚刚开始,由于各种原因。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把这一样个大国从泥沼中带上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得落后半年的中国再度成为东方巨人,这不仅仅只是依靠几个人,几条枪这么简单的。国家有国家的制度,有国家的法则,这就和治病救人的医生那样,普通的医生头痛医头,脚通医脚。虽然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实际治标不治本。如是名医,则会从病人的病情深入,去之膏肓,这样做就高明了许多。至于农事也是如此,杂草如人,这社会就是人和人形成的,要想种好庄稼。必须除去杂草,反之杂草越长越旺。这庄稼到最后只能颗粒无收。
杨度这些话,没一个字提到方子达,同样也没半句话说到前些时候发生的事,他只不过是泛泛而谈,讲的都是哲学方面的东西。但在段祺瑞的耳中听着,却令他渐渐沉思了起来。喝着茶水微微皱起了眉头,许久都未说话。
“各人种各人的庄稼,或许别人的庄稼种的比你好,你总不能硬让别人学着你一样的方式去种吧?这不强人所难么?”
段祺瑞幽幽开口问了一句,杨度笑道:“这是自然。如果别人种的庄稼地不是租种我的,我才管他如何去种呢?可是万一这人明明不会种庄稼反而一气瞎种,糟蹋土地和种子,明知道这样下去定然秋收颗粒无收,这种情况下我如何能坐得住?要知道没了收成,不仅是种地的人要饿死,就连地主家也没了余粮啊!万一再碰上个灾害什么的,大伙儿不一起玩完么?”
“那皙子老弟又怎么知你才是正确的呢?这也霸道点了吧?”
“呵呵,正确于否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谁能让社会安定,让国家发展,让老百姓吃上饭过上安稳日子,这些才是衡量一个人正确于否的标杆。想当年民国初建时,先总统为了区区几千万资金,只能求助于各国银行团,受着国人指责勉力维持国家运转,不使财政崩溃。各地虽说名义统一,但实际上各派林立,中央政令除先总统所控制地区外根本就作不了大用处,那些人拥兵自重,形同割据,国家几乎四分五裂。外有强敌,宇内不靖,孙文等流又虎视眈眈神州大地,实乃困难重重啊!但如今又如何?想来芝泉兄也能瞧得出来,这国家之变比起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么?”
段祺瑞给自己又倒了杯茶,摇头道:“皙子所说似乎有些道理,但你刚前也提到民国初建各地各派拥兵自重,形同割据。而如今国家军队虽改编为国防军,名义控制在国家手里,但如果政府要动部分军队,以政令推行制度,反而遭到反对,这又和当初的军阀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区别!”杨度毫不迟疑地回答道:“何为军阀?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以一己私利对抗中央者才为军阀。但如今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北等地的部队可是军阀?要这样说的话恐怕全国的国防军都是军阀了。芝泉兄曾为国防部长,当年中日之战芝泉兄也亲自排兵布阵,如是军阀保存实力还来不及,怎能如当时一般为国赴死?英勇作战呢?当然了,话说回来,社会是人组成的,军队同样也是,只要有人就有派系,派系自古就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点吧?要不然我民国也不会是宪政国家,这国会也不会有反对声音了。”
露出气愤的表情,杨度又道:“假如说政令推行的制度是大公无私,是好事,就算个人受些委屈那也就罢了。但有些事根本就不是这样简单,打着大义的旗帜,实际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又如何能够服人?芝泉兄身为前国防部长,应当清楚在如今世界格局之下,削减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何况,现在根本就不是全面推行预备役制度的阶段,按照当初的计划至少要等到欧洲大战结束后才缓缓进行,这点芝泉兄不能否认吧?”
段祺瑞打了个哈哈,虽然他心里也觉得现在不是实施预备役制度的最好时机,而且就算实施也应该从小部分地区逐步进行,而不应该拿方子达派系的精兵下手,这样做非但没什么好处,反而会削弱国防军的实力,要知道国防军序列中,山东、江苏两地的军队是最精锐的部队,哪里有冲着精锐部队下手,反而放着二流部队不动的做法?
说实话,在心里段祺瑞是反对这种提案的,不过他和方子达之间矛盾重重,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消除,要他段祺瑞声明支持方子达,他是绝对不可能开这个口,要不然他的脸面何在?
“芝泉兄一向以正直耿直著称,杨某并不想让芝泉兄做些摇旗呐喊之举,只不过请芝泉兄为国家着想,说几句应当说的话,做些应当做的事而已。要知道此政令一旦推行,将会引来波澜,于国于军都不是什么好事,杨某今日言至于此,还望芝泉兄三思啊!”
听着杨度的话,段祺瑞脸上阴晴不定,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过了许久,等他抬起头来一看,杨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悄悄离去了。
****************************************************
这章很难写,修来改去好几回,就这样吧,2500字,多出来的500字算是补偿给大家的,谢谢读者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