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6章 家乡的田野
当车开到柳林庄村旁麦田边上的那条土路上的时候,林东离着老远就听到了孩童的追逐嬉闹声。循声望去,只见麦田的上空飞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十来个孩子正拉着风筝的线在麦田里狂奔。
林东停下了车,坐在车里朝麦田的上空望去。
这些孩子的放风筝技术显然没有他们这一辈当年的技术好,那一只一旦飞高了就往下栽跟头的金鱼风筝显然是因为平衡性的原因,只需在风筝的尾巴上再加上一条不带,当可解决这个问题。
天空上飞翔的风筝都是布做的,每一个制作的都很精美,一看就是花钱买来的,而不是自己动手做的。
“这得少了多少乐趣啊!”林东叹道。
很快,放风筝的孩子们就发现了停在路边的轿车,他们这里一年到头除了有结婚的喜事,否则是基本上看不到轿车的。有几个孩子认得这是林东的车子,收了风筝就跑了过来。他们都知道林东的车子里有好吃的,就算没有,也可以坐进去过把瘾。
那些孩子跑到林东车旁,七嘴八舌的叫了起来。有些人叫林东“哥”,有些人则叫他“叔”。
林东下了车,从后备箱里拿了些糖果出来,分给他们每人一些。
这些小家伙们拿了糖果,连谢谢都不说一声,马上就一哄而散,继续跑去放风筝去了。
林东开车进了村子,下午的小村里非常宁静。出去干活的乡亲们还没有回家。上学去的孩子也还都没放学。
到了村中间柳大海家的门前,林东停下车,拿着柳枝儿要他捎来的东西,瞧了瞧柳大海家的大铁门。
给他开门的是孙桂芳,孙桂芳见是林东,赶紧把林东叫进了屋里。
“婶子,这是枝儿在城里给你们买的东西。她要我带回来给你们。”林东把东西交到了孙桂芳的手里。
孙桂芳泪眼婆娑,看着女儿捎回家的东西,心里很不是滋味。“东子,枝儿在那边怎么样?受苦没有?”柳枝儿从小到大从来没离家那么远,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孙桂芳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女儿。
“婶子,你别哭啊!”林东说道:“枝儿在城里好着呢,吃得好住得好,你们就放心吧。”
孙桂芳摸了摸眼泪,笑道:“你看我……唉,东子啊,让你见笑话了,有你照顾枝儿,你婶有啥不放心的。”
林东起身道:“婶子,那我就回家去了。”
孙桂芳把林东送到门外。回到家又是一阵长吁短叹,如果不是当初她男人柳大海造孽,这林东早就是她名正言顺的女婿了。要是那样,她的枝儿该有多幸福。
林东回到家里,门是锁着的。
他没有家里的钥匙。只好停了车在门口等着。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二老回来。刚想出门去找找,就见林母背着一大捆柴火走到了家门口。那一大捆沉重的柴火与林母瘦小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恐怕布下上百斤重,压的林母的腰都快弯成了九十度。
“妈!”
林东赶紧冲过去要帮母亲。
“东子,你别碰。这柴火上面都是灰,别弄脏了你身上的好衣服。”
林母不让儿子碰她背的柴火,把柴火背到了门前的柴火堆上,然后才过来给林东开了门。
“这么早就到家啦,我以为还要跟上次那样傍晚才能到家的。儿啊,饿了吧,锅里给你留着饭呢。”林母说着,在水缸里舀了一盆冷水洗了洗手,站在旁边的林东看到母亲两只手上皲裂的口子,有的都往外冒血了,心里一阵揪心的疼痛。
“妈,以后田里的家里的事情你都别做了,跟我去城里享福去。”
林母洗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我不去,城里我住不习惯。你妈忙了一辈子,不做事哪成?那可比杀了我还难受。”
娘儿俩进了厨房,林母从锅里把饭菜给林东端了出来,“还热着呢。东子,你快吃吧。”
母亲准备了几样小菜,都是他最爱吃的家乡菜。林东扒拉着饭菜,眼珠子里泪花儿打转。
“俺爸呢?”
过了好一会儿,林东才调整好情绪,问道。
林母说道:“你爸和你大海叔他们都在双妖河那儿呢,这几天每天都有材料运过来,他得一天到晚看着。晚上为了防贼,你爸和你大海叔都是在河岸上搭棚子睡觉的。”
“这也有人敢偷?”
林东讶声问道。
林母笑道:“这有啥稀奇!想那年村子里通电,公家铺电线,不知道被偷过多少回电线呢,直到有一次有个人偷电线被电死了才没人敢偷。那些傻子水泥都放在河岸上,如果没人看着,肯定得少。”
村里是在林东五六岁的时候通了电,那些事情他有些模糊的印象。这人穷志短,说的一点都不假。虽然眼下的生活好多了,但保不准就有谁惦记着从工地上弄点东西回去。
林东吃了饭,把车里的东西拿了下来,交给了母亲。
“妈,这一份是高倩买给你和我爸的,另一份是枝儿买给你们二老的。”
说起柳枝儿,林母的脸上有现出了愁云。
“儿啊,你和枝儿到底是咋办的呢?要是让小高姑娘知道了,那可不得了啊!”
林东也不知该如何处理与柳枝儿的关系,他只知道一点,不能丢下柳枝儿不管,至于会不会被高倩知道,他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妈,你别瞎担心了,我会处理好的。”
林母唉声叹气,她了解自己的儿子,就算是天塌下来,林东也只会在她的面前硬撑着。
“儿啊,你可不能对不起人家小高姑娘啊!”
林东点了点头,“妈,这些事你就甭为我操心了。你在家,我去找我爸去。”
林母道:“好,你去吧,晚上叫你爸回家吃饭,我给你们爷俩做些好菜。”
“哎,我记住了。”
林东出了门,径直朝双妖河走去,路上遇到几个村民,被拉着聊了一会儿。这次双妖河造桥,在柳大海的号召下,林东出钱,全村人都出力,各家各户都参与了进来。柳大海把这叫作“全民运动”。(本站..com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林东停下了车,坐在车里朝麦田的上空望去。
这些孩子的放风筝技术显然没有他们这一辈当年的技术好,那一只一旦飞高了就往下栽跟头的金鱼风筝显然是因为平衡性的原因,只需在风筝的尾巴上再加上一条不带,当可解决这个问题。
天空上飞翔的风筝都是布做的,每一个制作的都很精美,一看就是花钱买来的,而不是自己动手做的。
“这得少了多少乐趣啊!”林东叹道。
很快,放风筝的孩子们就发现了停在路边的轿车,他们这里一年到头除了有结婚的喜事,否则是基本上看不到轿车的。有几个孩子认得这是林东的车子,收了风筝就跑了过来。他们都知道林东的车子里有好吃的,就算没有,也可以坐进去过把瘾。
那些孩子跑到林东车旁,七嘴八舌的叫了起来。有些人叫林东“哥”,有些人则叫他“叔”。
林东下了车,从后备箱里拿了些糖果出来,分给他们每人一些。
这些小家伙们拿了糖果,连谢谢都不说一声,马上就一哄而散,继续跑去放风筝去了。
林东开车进了村子,下午的小村里非常宁静。出去干活的乡亲们还没有回家。上学去的孩子也还都没放学。
到了村中间柳大海家的门前,林东停下车,拿着柳枝儿要他捎来的东西,瞧了瞧柳大海家的大铁门。
给他开门的是孙桂芳,孙桂芳见是林东,赶紧把林东叫进了屋里。
“婶子,这是枝儿在城里给你们买的东西。她要我带回来给你们。”林东把东西交到了孙桂芳的手里。
孙桂芳泪眼婆娑,看着女儿捎回家的东西,心里很不是滋味。“东子,枝儿在那边怎么样?受苦没有?”柳枝儿从小到大从来没离家那么远,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孙桂芳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女儿。
“婶子,你别哭啊!”林东说道:“枝儿在城里好着呢,吃得好住得好,你们就放心吧。”
孙桂芳摸了摸眼泪,笑道:“你看我……唉,东子啊,让你见笑话了,有你照顾枝儿,你婶有啥不放心的。”
林东起身道:“婶子,那我就回家去了。”
孙桂芳把林东送到门外。回到家又是一阵长吁短叹,如果不是当初她男人柳大海造孽,这林东早就是她名正言顺的女婿了。要是那样,她的枝儿该有多幸福。
林东回到家里,门是锁着的。
他没有家里的钥匙。只好停了车在门口等着。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二老回来。刚想出门去找找,就见林母背着一大捆柴火走到了家门口。那一大捆沉重的柴火与林母瘦小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恐怕布下上百斤重,压的林母的腰都快弯成了九十度。
“妈!”
林东赶紧冲过去要帮母亲。
“东子,你别碰。这柴火上面都是灰,别弄脏了你身上的好衣服。”
林母不让儿子碰她背的柴火,把柴火背到了门前的柴火堆上,然后才过来给林东开了门。
“这么早就到家啦,我以为还要跟上次那样傍晚才能到家的。儿啊,饿了吧,锅里给你留着饭呢。”林母说着,在水缸里舀了一盆冷水洗了洗手,站在旁边的林东看到母亲两只手上皲裂的口子,有的都往外冒血了,心里一阵揪心的疼痛。
“妈,以后田里的家里的事情你都别做了,跟我去城里享福去。”
林母洗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我不去,城里我住不习惯。你妈忙了一辈子,不做事哪成?那可比杀了我还难受。”
娘儿俩进了厨房,林母从锅里把饭菜给林东端了出来,“还热着呢。东子,你快吃吧。”
母亲准备了几样小菜,都是他最爱吃的家乡菜。林东扒拉着饭菜,眼珠子里泪花儿打转。
“俺爸呢?”
过了好一会儿,林东才调整好情绪,问道。
林母说道:“你爸和你大海叔他们都在双妖河那儿呢,这几天每天都有材料运过来,他得一天到晚看着。晚上为了防贼,你爸和你大海叔都是在河岸上搭棚子睡觉的。”
“这也有人敢偷?”
林东讶声问道。
林母笑道:“这有啥稀奇!想那年村子里通电,公家铺电线,不知道被偷过多少回电线呢,直到有一次有个人偷电线被电死了才没人敢偷。那些傻子水泥都放在河岸上,如果没人看着,肯定得少。”
村里是在林东五六岁的时候通了电,那些事情他有些模糊的印象。这人穷志短,说的一点都不假。虽然眼下的生活好多了,但保不准就有谁惦记着从工地上弄点东西回去。
林东吃了饭,把车里的东西拿了下来,交给了母亲。
“妈,这一份是高倩买给你和我爸的,另一份是枝儿买给你们二老的。”
说起柳枝儿,林母的脸上有现出了愁云。
“儿啊,你和枝儿到底是咋办的呢?要是让小高姑娘知道了,那可不得了啊!”
林东也不知该如何处理与柳枝儿的关系,他只知道一点,不能丢下柳枝儿不管,至于会不会被高倩知道,他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妈,你别瞎担心了,我会处理好的。”
林母唉声叹气,她了解自己的儿子,就算是天塌下来,林东也只会在她的面前硬撑着。
“儿啊,你可不能对不起人家小高姑娘啊!”
林东点了点头,“妈,这些事你就甭为我操心了。你在家,我去找我爸去。”
林母道:“好,你去吧,晚上叫你爸回家吃饭,我给你们爷俩做些好菜。”
“哎,我记住了。”
林东出了门,径直朝双妖河走去,路上遇到几个村民,被拉着聊了一会儿。这次双妖河造桥,在柳大海的号召下,林东出钱,全村人都出力,各家各户都参与了进来。柳大海把这叫作“全民运动”。(本站..com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