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六回回入故地
大事既成,过得数年,范蠡也已年高,步入老年。
范蠡晚年,思忆西施,比之昔日,爱之犹胜。情知陶地事业稳定,自己妻儿在众门徒协助下,经商必然顺畅,无须自己再过操心,情之所致,情不自禁,乃有感而发,留书一封,推说自己游山玩水,嬉戏人间去了,与家人不告而别,驾一轻舟,自行离去,复入太湖。
不一日,入得太湖,望着满湖清水波涛汹涌,浪花四溅,顿时思忆如潮,心潮澎湃,大为感慨,大为激动,念及西施沉于太湖,当年至今,屈指算来,已隔十数年,十年沧桑,人海沉浮,自己也已是垂暮之年,苍颜鹤发,不再年轻。想到十年光阴,如梭一般,逝去飞快,唯一留着的,惟有对往昔的美好思忆,心中感慨之情,更是大盛。
他这一路行去,顺风顺水,并未遇到任何阻拦,早到了三山岛上。上得岛去,立于水边,凝视太湖,放眼望去,见此岛依稀如旧,形若往昔,岛状相同,一切未变,唯一变的,便是世事,时过境迁,自己年迈。心中念着西施,忧伤悲痛,良久不语,过得一阵,仰天长叹,道:“施妹,昔日我答允你之事,已然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了,我还活着,施妹,你呢?你却是在哪里?”自言自语,眼露忧伤神色。
又过一阵,心中忽有触动,道:“施妹,你石沉湖底,很是长久,凡肤**已为鱼虾所食,尸骨不存,我既不能与你同生共死,你死后,为你建造一座衣冠冢,却是可以。”想到西施死后,死无葬身之地,灵魂漂泊水中,长年没个归处,心中伤痛之感,直是有如刀割。心中想着要让西施灵魂安息,得以长眠水中,不复再为孤魂野鬼,冤魂不散,只要她早早投胎,再世为人。心中既有此念,主意便定。
又想:施妹乃沉身湖底,灵魂必在水中,我有心为她建造衣冠冢,造在岸上,只怕她灵魂离不开水,上不得岸,进不了坟,安不了息,还不如将这衣冠冢造在湖底,来得更好。
眼望岛屿四周,非水即岸,情知要为此事,必是大动干戈,非一人之力能为之,心中思量再三,一心要为西施办成了此桩大事,完成自己心中多年来的一个心结,于是,驾舟返回陶地居所,向妻子儿子们表明心迹,坦言说了自己当年欠了西施一个人情,今要在三山岛上为她修建衣冠冢之事。
范蠡妻子虽然知晓他与西施乃故旧情人,当年情意深浓,很是要好,好到竟然连自己与儿子兄嫂安危都不顾了,只草草留书一封,示意他们早做准备,偷偷逃回楚国宛邑三户里老家中,躲避越王勾践追捕,以作要挟,将来照顾不及,以至性命堪忧,只是只身携带西施逃出吴国都城姑苏馆娃宫中,两相交好,私奔去了,这时想来,心中仍颇恨恼,只是自己深知丈夫为人诚恳,深爱自己与孩儿们,又知西施为了越国深名大义,以身许国之壮举,乃是当世一忠烈奇女子,实有敬佩之处,便同意了丈夫所言,只是自己身为人妇,心中毕竟嫉妒有气,便是不去。
范蠡知他心意,留了二儿子和小儿子在家,陪伴妻子,带同大儿子和一众门徒,携带诸多工具,乘坐一艘大船,前去三山岛,开挖地道,直通太湖湖底,想要在水底地下造起一座衣冠冢来,安抚西施灵魂。
他们都会魂魄武功,功力奇高,一齐动手,不出三月,地道已成,竟是挖通了原本太湖底下泥中所有的一个横向洞穴来。
众人进得里头,瞧见一个大洞窟中右侧有一洞口,里头朝上望去,直通上面,只是山石陡峭,却是不易爬将上去。
众人中,范蠡轻功最高,所修“魂飞魄散”轻功,运转起来,当真如同鬼魅一般,魂魄出窍,快捷异常,陡峭山石,竟让他一路攀援上去,到了顶端。
范蠡手举火把一看,见置身处竟是一个宽大洞穴所在,圆墩墩的,形同石室,洞壁上一处,开着较大口子,通得外边光亮。走过看时,望见对岸三山岛,心中想来,方才知道,自己竟是在三山岛对岸沉于水中那小山丘内了。
范蠡十多年前从当年陪伴越夫人乘坐凤头御船甲士口中,早已打听到了西施沉湖之处是在太湖深水,过了三山岛隔水遥望凸起小山丘。而这座小山丘自己早前来到三山岛上后,早已驾舟过去仔细观看过,见半座山体淹没在水中,只露出上面一半山体,山丘露出水面地方,顶端生有两株小小柳树,由一丛植物簇拥着,很是苍翠显眼,却也并无异常,也并不以为怪,当下见之,却是大为古怪了起来,心中思量片刻,暗道:我若在这儿为施妹建造衣冠冢,比在湖底,更要好上许多。这儿地处水中,可以遥望四周水域,看视好山好水,施妹灵魂若是居此,定能超度,得以安息。我再将一生所赚金银,多藏于洞底大洞窟中,巧妙设置机关,只造起一座宝城了,堆砌珠宝,一来用以珠光宝器,常年陪伴施妹,装饰于她。二来也可多藏宝物于此,将来留于后世子孙应急之用,何乐而不为之?更命我之后人,世代守护宝藏所在,为施妹守陵,确是大好。想到这儿,心中高兴,乃施展“魂飞魄散”轻功,手举火把铲子,跃身攀援而下,向儿子与门徒说明顶端情状,众人也已疲累,也即在范蠡带同下,一同出了山洞。
范蠡心中主意既定,只道高明,为示慎重,乃特意派出亲信门徒,花费重金,不远千里,从齐国请来阴阳五行家阴阳子看视风水,确实当地是否风水俱佳,可行做衣冠冢和建造小城事宜。见是可行,便从鲁国请来木匠始祖鲁班,带来工具,设计地道、洞窟内一应机关装潢布置。他人一到,又从周朝请来王屋山上王屋乡愚公村的愚公一族第三代传人愚公三世一十二人,前来地道大洞窟内山洞中,向上开凿山路,以及装饰地道,洞壁。直是不计金银,让众人飞快动手,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此事。
这阴阳子、鲁班、愚公三世一十二人,都是当世高明之士,在诸般行业中,个把个的,均是顶尖人物,叱咤风云,江湖上人人皆知,人人都闻,只是他们身怀奇门本领,为人甚是高傲,想要轻易请动他们,却是万般的难,便是家财万贯之人想出重金礼聘他们,请而动之,却也是万般的难,难是难在这些人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找寻不见他们,除非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之人,耳目众人,消息灵通,方能做到,而范蠡正是此中之人,因而,得以出了大把金银,请动他们下山,来帮助自己完成此桩大事。</p>
范蠡晚年,思忆西施,比之昔日,爱之犹胜。情知陶地事业稳定,自己妻儿在众门徒协助下,经商必然顺畅,无须自己再过操心,情之所致,情不自禁,乃有感而发,留书一封,推说自己游山玩水,嬉戏人间去了,与家人不告而别,驾一轻舟,自行离去,复入太湖。
不一日,入得太湖,望着满湖清水波涛汹涌,浪花四溅,顿时思忆如潮,心潮澎湃,大为感慨,大为激动,念及西施沉于太湖,当年至今,屈指算来,已隔十数年,十年沧桑,人海沉浮,自己也已是垂暮之年,苍颜鹤发,不再年轻。想到十年光阴,如梭一般,逝去飞快,唯一留着的,惟有对往昔的美好思忆,心中感慨之情,更是大盛。
他这一路行去,顺风顺水,并未遇到任何阻拦,早到了三山岛上。上得岛去,立于水边,凝视太湖,放眼望去,见此岛依稀如旧,形若往昔,岛状相同,一切未变,唯一变的,便是世事,时过境迁,自己年迈。心中念着西施,忧伤悲痛,良久不语,过得一阵,仰天长叹,道:“施妹,昔日我答允你之事,已然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了,我还活着,施妹,你呢?你却是在哪里?”自言自语,眼露忧伤神色。
又过一阵,心中忽有触动,道:“施妹,你石沉湖底,很是长久,凡肤**已为鱼虾所食,尸骨不存,我既不能与你同生共死,你死后,为你建造一座衣冠冢,却是可以。”想到西施死后,死无葬身之地,灵魂漂泊水中,长年没个归处,心中伤痛之感,直是有如刀割。心中想着要让西施灵魂安息,得以长眠水中,不复再为孤魂野鬼,冤魂不散,只要她早早投胎,再世为人。心中既有此念,主意便定。
又想:施妹乃沉身湖底,灵魂必在水中,我有心为她建造衣冠冢,造在岸上,只怕她灵魂离不开水,上不得岸,进不了坟,安不了息,还不如将这衣冠冢造在湖底,来得更好。
眼望岛屿四周,非水即岸,情知要为此事,必是大动干戈,非一人之力能为之,心中思量再三,一心要为西施办成了此桩大事,完成自己心中多年来的一个心结,于是,驾舟返回陶地居所,向妻子儿子们表明心迹,坦言说了自己当年欠了西施一个人情,今要在三山岛上为她修建衣冠冢之事。
范蠡妻子虽然知晓他与西施乃故旧情人,当年情意深浓,很是要好,好到竟然连自己与儿子兄嫂安危都不顾了,只草草留书一封,示意他们早做准备,偷偷逃回楚国宛邑三户里老家中,躲避越王勾践追捕,以作要挟,将来照顾不及,以至性命堪忧,只是只身携带西施逃出吴国都城姑苏馆娃宫中,两相交好,私奔去了,这时想来,心中仍颇恨恼,只是自己深知丈夫为人诚恳,深爱自己与孩儿们,又知西施为了越国深名大义,以身许国之壮举,乃是当世一忠烈奇女子,实有敬佩之处,便同意了丈夫所言,只是自己身为人妇,心中毕竟嫉妒有气,便是不去。
范蠡知他心意,留了二儿子和小儿子在家,陪伴妻子,带同大儿子和一众门徒,携带诸多工具,乘坐一艘大船,前去三山岛,开挖地道,直通太湖湖底,想要在水底地下造起一座衣冠冢来,安抚西施灵魂。
他们都会魂魄武功,功力奇高,一齐动手,不出三月,地道已成,竟是挖通了原本太湖底下泥中所有的一个横向洞穴来。
众人进得里头,瞧见一个大洞窟中右侧有一洞口,里头朝上望去,直通上面,只是山石陡峭,却是不易爬将上去。
众人中,范蠡轻功最高,所修“魂飞魄散”轻功,运转起来,当真如同鬼魅一般,魂魄出窍,快捷异常,陡峭山石,竟让他一路攀援上去,到了顶端。
范蠡手举火把一看,见置身处竟是一个宽大洞穴所在,圆墩墩的,形同石室,洞壁上一处,开着较大口子,通得外边光亮。走过看时,望见对岸三山岛,心中想来,方才知道,自己竟是在三山岛对岸沉于水中那小山丘内了。
范蠡十多年前从当年陪伴越夫人乘坐凤头御船甲士口中,早已打听到了西施沉湖之处是在太湖深水,过了三山岛隔水遥望凸起小山丘。而这座小山丘自己早前来到三山岛上后,早已驾舟过去仔细观看过,见半座山体淹没在水中,只露出上面一半山体,山丘露出水面地方,顶端生有两株小小柳树,由一丛植物簇拥着,很是苍翠显眼,却也并无异常,也并不以为怪,当下见之,却是大为古怪了起来,心中思量片刻,暗道:我若在这儿为施妹建造衣冠冢,比在湖底,更要好上许多。这儿地处水中,可以遥望四周水域,看视好山好水,施妹灵魂若是居此,定能超度,得以安息。我再将一生所赚金银,多藏于洞底大洞窟中,巧妙设置机关,只造起一座宝城了,堆砌珠宝,一来用以珠光宝器,常年陪伴施妹,装饰于她。二来也可多藏宝物于此,将来留于后世子孙应急之用,何乐而不为之?更命我之后人,世代守护宝藏所在,为施妹守陵,确是大好。想到这儿,心中高兴,乃施展“魂飞魄散”轻功,手举火把铲子,跃身攀援而下,向儿子与门徒说明顶端情状,众人也已疲累,也即在范蠡带同下,一同出了山洞。
范蠡心中主意既定,只道高明,为示慎重,乃特意派出亲信门徒,花费重金,不远千里,从齐国请来阴阳五行家阴阳子看视风水,确实当地是否风水俱佳,可行做衣冠冢和建造小城事宜。见是可行,便从鲁国请来木匠始祖鲁班,带来工具,设计地道、洞窟内一应机关装潢布置。他人一到,又从周朝请来王屋山上王屋乡愚公村的愚公一族第三代传人愚公三世一十二人,前来地道大洞窟内山洞中,向上开凿山路,以及装饰地道,洞壁。直是不计金银,让众人飞快动手,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此事。
这阴阳子、鲁班、愚公三世一十二人,都是当世高明之士,在诸般行业中,个把个的,均是顶尖人物,叱咤风云,江湖上人人皆知,人人都闻,只是他们身怀奇门本领,为人甚是高傲,想要轻易请动他们,却是万般的难,便是家财万贯之人想出重金礼聘他们,请而动之,却也是万般的难,难是难在这些人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找寻不见他们,除非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之人,耳目众人,消息灵通,方能做到,而范蠡正是此中之人,因而,得以出了大把金银,请动他们下山,来帮助自己完成此桩大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