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初入益州城
......瞧着来来往往尽然有序的人流,看得出来这一次地震诚如云楚说的那样,方,邵两家所在的益州城反而是影响最小的一处。
我跟云楚站在城门口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道:先走走。
进城兜了一个小范围的圈子,接连经过的两条街上,若是仔细看,还是能辨认出震后的痕迹的,奇怪的是,连这一带的房屋损毁程度也大大低于云楚的预计。
我跟着云楚两个人在城内四处查看了一番,我忍不住对着他道:你发现没有,之所以影响小是因为这里的房屋结构跟城主府所在的地方有些不同。
这里的房屋大量用了木料,我看下来,很少用到石料。
但是我不懂啊,这样成片的木结构房屋,要是失火又该怎么办呢?
歇脚的时候,我坐在茶摊上压低了声音跟云楚讨论我的想法。
旁边坐着喝茶的老伯打量我们一眼,笑着接话道:小姑娘,你们是从外地来的?
我回礼点了点头道:老人家好眼力。
他摆手道:哪里啊,我是听到你们正在说的话才知道的。
小姑娘,你说对了一点,益州城的确都是木结构的房屋居多。
嗯,我逛了两条街,发现还真是那样的,有什么讲究么?
益州城向北去,那里有大片的树林,出产上好的木材,所以因地制宜,这里的人几代都是喜欢盖木结构为主的房屋,比起用砖石的好处,一则成本低廉。就地取材的。二则么,益州一带有个说法,每隔几十年可能就会有地震。所以啊,这一点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都知晓的。
还有这样的说法?莫非是益州县志里头记载的?
这种说法几乎就是代代相传的。益州人的祖上,有些是以前的南岭一带迁徙来的人,所以这儿的百姓特别相信这些祖上流传下来的说法。
一起坐着喝茶的老伯语调平静,我听在耳中却是一震,怎么在他说来似乎都不闪不避,不需要隐讳似的。
岐北人说起南岭一带的传闻几乎色变,而益州城里的人居然是这个反应。
云楚低沉淡然的道:不用觉得奇怪。是他们的祖先,说起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况且已经传了很多代了,究其根源罢了。
我喝了一口茶,对着老伯道:您刚才说我讲对了一点。那么另一点呢?
老伯收起笑容正色道:你之前说的火患的问题,不妨看看那边?
他顺手指了一指,我顺着他的手势方向看过去,什么都没发现啊。
院子角落的一端,隔着一个硕大的木架子。上面分割成了几层,里头还装盛着不少晒干的野菜。
我眼神狐疑的再看了一眼,不由得问道:老伯,那里不是个木架子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茶摊老板刚送走一拨客人,走过来接话道:小姑娘。你跟我走过来看看。
我起身跟着他,一路走到屋角查看。
茶摊老板只是用手轻轻一拨,木架子居然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圈,露出底下硕大的一口水池子。
啊,我吃了一惊道,原来上面的架子是为了盖住这个水池子啊。
再仔细观察,我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因为这池子里的水竟然还不是死水,而是有数根长长的空心竹管通到这个池子里来的。
这简直跟现代的自来水有得一拼了!
云楚,你快过来看。我兴致盎然的笑嘻嘻喊他。
他走过来,蹲下看了一眼水池勾起唇角道:这个设置很不错。
对啊,可是这益州城的地势也得是行得通才可以啊。
茶摊老板解释道:整个益州城,其实不是建在平地上的,而是建在一处斜坡上。
当初建造这座城市的南岭祖先们,将高山的泉水引入整个城中,沿着城里的街道分布埋下水管,因此每家每户喝的都是山中的泉水。
只需要自建一个水池就行了。
小姑娘,你说的火患,每家每户都不缺水,哪怕有些小火,水一浇就能扑灭了。
云楚站起身环视了一眼道:小菱儿,还有这里的房屋并不像西南陲门户一般接续不断,成片的建造。
每家每户之间,都有条窄巷隔断。
想的真是周到。我夸赞了一句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借了你们祖先的光啊。
歇息了一会儿,就要在城中寻找一处客栈落脚了。
刚走出茶摊几步远,身后的那位老伯喊了我们一声。
小姑娘,你是不是在找住的地方?
我回眸道:老伯,我们想找个干净的客栈,不要沿街的,安静一些的。
那是正好了,我有个侄子就在西街上开了个客栈,挺大的呢,你们要不要去那里住?
西街?我直觉反应不符合云楚爱静的个性,老伯看出了我的犹豫,笑道:客栈分前院后院的。
后院的客房跟街道整整隔开一片花园,保证一点儿都不会吵到。
那敢情好啊。我拱手道,劳烦老伯您替我们带个路啊。
......两间房!
没等云楚有反应,我一进了店堂门直接从身上掏出钱来递给了掌柜的。
掌柜的愣怔了一下,笑道:小姑娘,我们这儿没有这样的,都是先住店吃饭,临走时候才结账啊。
我闹了个红脸,心说还不是为了想跟某人隔开,我才那么要紧的付钱。
坐在店堂的一角,四方的桌子前,掌柜的让人替我们上了一壶茶,我加点了三个清淡的小菜。
云楚手撑着下颌,一直在打量我,我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终于按捺不住道:你看什么啊,都好半天了。
云楚蹙眉栈睡了,能不能休息一晚再说啊,因为你,我都折腾几天了,很不方便啊。
云楚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几分戏虐地道:这话很有歧义,什么叫因为我,折腾几天了,嗯......
说归说,他仍是浅浅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瓶子来柔声道:用水化开了,手放进去浸泡半个时辰,等伤全好了,也不会留疤。
我接过来,将云楚往门外推了推道:我知道了,你也早点去休息啊,明早我们再去城里转转。
......益州城的第一夜,客栈,我将云楚给我的伤药包打开,放下帘子,重新开始上药,一件件衣服顺手脱下来放在枕边。
我抬手刚刚拿起药瓶,骤然色变!
我跟云楚站在城门口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道:先走走。
进城兜了一个小范围的圈子,接连经过的两条街上,若是仔细看,还是能辨认出震后的痕迹的,奇怪的是,连这一带的房屋损毁程度也大大低于云楚的预计。
我跟着云楚两个人在城内四处查看了一番,我忍不住对着他道:你发现没有,之所以影响小是因为这里的房屋结构跟城主府所在的地方有些不同。
这里的房屋大量用了木料,我看下来,很少用到石料。
但是我不懂啊,这样成片的木结构房屋,要是失火又该怎么办呢?
歇脚的时候,我坐在茶摊上压低了声音跟云楚讨论我的想法。
旁边坐着喝茶的老伯打量我们一眼,笑着接话道:小姑娘,你们是从外地来的?
我回礼点了点头道:老人家好眼力。
他摆手道:哪里啊,我是听到你们正在说的话才知道的。
小姑娘,你说对了一点,益州城的确都是木结构的房屋居多。
嗯,我逛了两条街,发现还真是那样的,有什么讲究么?
益州城向北去,那里有大片的树林,出产上好的木材,所以因地制宜,这里的人几代都是喜欢盖木结构为主的房屋,比起用砖石的好处,一则成本低廉。就地取材的。二则么,益州一带有个说法,每隔几十年可能就会有地震。所以啊,这一点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都知晓的。
还有这样的说法?莫非是益州县志里头记载的?
这种说法几乎就是代代相传的。益州人的祖上,有些是以前的南岭一带迁徙来的人,所以这儿的百姓特别相信这些祖上流传下来的说法。
一起坐着喝茶的老伯语调平静,我听在耳中却是一震,怎么在他说来似乎都不闪不避,不需要隐讳似的。
岐北人说起南岭一带的传闻几乎色变,而益州城里的人居然是这个反应。
云楚低沉淡然的道:不用觉得奇怪。是他们的祖先,说起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况且已经传了很多代了,究其根源罢了。
我喝了一口茶,对着老伯道:您刚才说我讲对了一点。那么另一点呢?
老伯收起笑容正色道:你之前说的火患的问题,不妨看看那边?
他顺手指了一指,我顺着他的手势方向看过去,什么都没发现啊。
院子角落的一端,隔着一个硕大的木架子。上面分割成了几层,里头还装盛着不少晒干的野菜。
我眼神狐疑的再看了一眼,不由得问道:老伯,那里不是个木架子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茶摊老板刚送走一拨客人,走过来接话道:小姑娘。你跟我走过来看看。
我起身跟着他,一路走到屋角查看。
茶摊老板只是用手轻轻一拨,木架子居然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圈,露出底下硕大的一口水池子。
啊,我吃了一惊道,原来上面的架子是为了盖住这个水池子啊。
再仔细观察,我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因为这池子里的水竟然还不是死水,而是有数根长长的空心竹管通到这个池子里来的。
这简直跟现代的自来水有得一拼了!
云楚,你快过来看。我兴致盎然的笑嘻嘻喊他。
他走过来,蹲下看了一眼水池勾起唇角道:这个设置很不错。
对啊,可是这益州城的地势也得是行得通才可以啊。
茶摊老板解释道:整个益州城,其实不是建在平地上的,而是建在一处斜坡上。
当初建造这座城市的南岭祖先们,将高山的泉水引入整个城中,沿着城里的街道分布埋下水管,因此每家每户喝的都是山中的泉水。
只需要自建一个水池就行了。
小姑娘,你说的火患,每家每户都不缺水,哪怕有些小火,水一浇就能扑灭了。
云楚站起身环视了一眼道:小菱儿,还有这里的房屋并不像西南陲门户一般接续不断,成片的建造。
每家每户之间,都有条窄巷隔断。
想的真是周到。我夸赞了一句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借了你们祖先的光啊。
歇息了一会儿,就要在城中寻找一处客栈落脚了。
刚走出茶摊几步远,身后的那位老伯喊了我们一声。
小姑娘,你是不是在找住的地方?
我回眸道:老伯,我们想找个干净的客栈,不要沿街的,安静一些的。
那是正好了,我有个侄子就在西街上开了个客栈,挺大的呢,你们要不要去那里住?
西街?我直觉反应不符合云楚爱静的个性,老伯看出了我的犹豫,笑道:客栈分前院后院的。
后院的客房跟街道整整隔开一片花园,保证一点儿都不会吵到。
那敢情好啊。我拱手道,劳烦老伯您替我们带个路啊。
......两间房!
没等云楚有反应,我一进了店堂门直接从身上掏出钱来递给了掌柜的。
掌柜的愣怔了一下,笑道:小姑娘,我们这儿没有这样的,都是先住店吃饭,临走时候才结账啊。
我闹了个红脸,心说还不是为了想跟某人隔开,我才那么要紧的付钱。
坐在店堂的一角,四方的桌子前,掌柜的让人替我们上了一壶茶,我加点了三个清淡的小菜。
云楚手撑着下颌,一直在打量我,我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终于按捺不住道:你看什么啊,都好半天了。
云楚蹙眉栈睡了,能不能休息一晚再说啊,因为你,我都折腾几天了,很不方便啊。
云楚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几分戏虐地道:这话很有歧义,什么叫因为我,折腾几天了,嗯......
说归说,他仍是浅浅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瓶子来柔声道:用水化开了,手放进去浸泡半个时辰,等伤全好了,也不会留疤。
我接过来,将云楚往门外推了推道:我知道了,你也早点去休息啊,明早我们再去城里转转。
......益州城的第一夜,客栈,我将云楚给我的伤药包打开,放下帘子,重新开始上药,一件件衣服顺手脱下来放在枕边。
我抬手刚刚拿起药瓶,骤然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