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华秋月(一)
张汪如今仍在住草棚吃杂粮,比去年更不如的是,他现在身边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妾给照顾,除此之外,是比去年更寂寞了。
友人们也不能常来,毕竟是守孝,总不能让人觉得张汪的这个孝像是换了个地方在开“竹林party”,来往的人不能多。
也说来奇怪,一个人空惯了,四月里下午小盹的时候,竟然也做起了个迷幻的梦。
梦中,他已经亡故的父母,祖母,伯父等一一在他面前无言走过,却只直直地看着他,让他冷汗浃背。
更让他骇怕的是,给他带来三十年巨压的祖父竟也在这群人中走了出来。
老人家仍是亡故前那张严肃的面容,眼神锋利得吓人,抬起手指直指着张汪,“洛阳,去洛阳。”
洛阳?那都已经是个付之一炬的地方了。
祖父仍是在说,“去洛阳,带着你家女儿去洛阳。”
一梦惊醒。
仍是午后慵懒的时刻,阳光软和地从树茵空隙中碎落地盖在他身上,溪流水声潺潺,而衣袖上已经沾上了山花褪色的红痕。
梦境如此冰冷,而现实才让他重新恢复了生机。
想到:真是做了个怪梦,父母亲人故去年岁已久,清醒的时刻要想起他们的面容都不易,如何在梦中我却偏知是他们呢?
而且祖父让他去洛阳?
破落的洛阳,当王道都走在末日之时,洛阳除了旧朝遗臣的血泪之外,还能有什么?
张汪不过就是一时片刻便把这事儿搁开了,最后当做是无聊时日的一则趣闻写给友人。
友人只回复了八字:其女当贵,汝家当兴。
排除其恭维成分,张汪也不怎么会相信一家会因一个女孩而兴盛。
哪怕这个女孩再得他的心意,在父系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指望个女孩顶门户。
要说因生女而兴族的,在汉大概也就只有外戚了。
灵帝的后宫美人何氏生下皇子后,的确是做上了皇后,太后,其本为屠夫的异母兄何进摇身一变成了大将军——但只是更加快了这个家族的灭亡速度。
在友人的信中,引起张汪注意的也并不是这事,而是对本郡来说的大事。
吕布来了。
---------------------------------------------------------------------------------------------------------------------------------------------
在上一年由连环计而死的董太师被夷族后,显然,著名的连环三要素都没有个好下场。
王允——在取得政权后一个月,因为对董卓残部的妇人之仁,被杀了。
貂蝉——无影无踪,这样一位类似于西施之于夫差般的高级女特,如果不是被乱军所杀,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是给吕布当个不明不白的妾。
吕布——还没到在历史舞台上谢幕,但此君前半生的风光却再不会来了,临近的则是下半生无穷无尽的流亡。
平心而论,杀了董卓,除了让吕奉先(吕布字)的处境更差,名声更臭(杀了两任主子)之外,他似乎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沾上。
起初,他跑到袁术的地盘上去,要求收容。
在当初袁绍和董卓俩人关系恶化后,董卓曾对在都的袁氏亲族们斩尽杀绝,其中不乏就有袁术的叔父兄弟等,故而吕布杀了董卓,对袁术来说也算是有恩德了。
但毕竟吕布杀死两个主子的名声太臭,特别当一个外来客还要摆出一副救命恩人的嘴脸时,袁术本身就是个庸人,他一不高兴就打发了吕布。
吕布就辗转到了河内郡。
河内郡的郡守张杨,原是丁原部下,按理说这两人都该是旧同僚。吕布背叛了原主,张杨就该把他杀了,或是捆了送朝廷邀功。
这时候朝廷的确是无力了,但一门心思想代摄朝政的人并不少。
接到了友人的信后,张汪独到这条消息,心里擂鼓:他怎么就到这里了?
看似战火不被蔓延到的河内郡,怎么就来了这位瘟神。
正不知如何提笔给友人写回信,女儿春华来了。
张汪收起信,远远地听到女儿的声音就不由得微笑起来。
漫长的孤寂时光,妻子要主持家务,一个月探访上一次就不错了,继子在为学后来访的间隔也大了,唯独家中的女儿却真如贴心的小棉袄,来得也数她最勤快了。
理由也正当,父亲在守孝,做子女的无论如何也得勤问安作出点关切来。
春华今日着了素服,虽不如在孝中完全的素色无花纹,到底也算是知道这里是祖宗的墓地。
年轻人忌讳着一直戴孝,她母亲就让她在过来时只挑素净衣服穿就可以了。
到了父亲面前,规规矩矩地拜下去,很与那些在农人院子中给小皇上五体投地的朝廷命官们一样的,完全不在意衣料会沾上泥露。
然后便是照例地问候饮食起居,“阿爹这几日可还好?看着春日里,如今也要暖和多了?”
张汪看着女儿一板一眼地给行礼问安,的确是比起往常来更有仪态了,知道她的那点儿小心思,又耐着心故意不说逗她。
“春华来时可是坐车的?”
“是。”
“家中还好。”
“阿娘身体安健,幼弟也好。旧院里的太太女儿也亲去看过。”
旧院里的太太,说的是抚养张汪长大的那位婶母宁氏,老人家在家祖死后却不愿搬回祖宅,最后仍在张汪在外的宅子里住下。
因为到了春华这辈人叫起她,称呼很麻烦,索性就用了方言中的“太太”,笼统地表明是位辈分高的女子。
废话说了一通,张汪对女儿的来意很明白,却想看她自己是个什么说法。
有什么说法?直说。
“阿爹,我想学书学句读。”而不是就认个字结束了。
张汪便问,“难得你还想做学问了?”
春华道,“不过是在娘哪儿见多了下人的人契。这些人大多是连自个儿的名字都不认识,按了手印就被卖了。”
“你是大家女,想那么多做什么?”
“手印子粗略看也都是差不多的,卖人的时候大致看了齐全,岂不是只要写了一人的名字,哄骗着按了印,把旁人卖了也成?”
她也不谈文化的好处,直接说了实际在法律中的运用。
她爹想想,也的确是有点道理,却仍未放口,举出了一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例子。
“陈留蔡家娘子可不是位才女?到了婆家,反自己生了骄心,过不好日子。”
春华两眼一抹黑,谁是陈留蔡家娘子?
娘子,相公,郎君,都是这个时代特有,比较正统友好的称呼,类似于先生小姐在后世一样,而并不是那一系列的吐槽连续剧中完全表示丈夫妻子的意思。
看女儿似乎是没什么反应,张汪解释着说了个名字,“就是蔡昭姬?”
依然听不懂。
咳咳,别怪她,蔡昭姬便是蔡文姬,此女在这个时候合该叫这个名,知道后来司马炎时为了给他爹避讳,才把昭改成了文。
所以电视剧里,那些深情曹操们对着蔡文姬一口一个“文姬”——是不存在的,这时候人家还没改名呢。
张汪也反应过来了,他和个小女孩说这个做什么。
有时他也会不知不觉就别带了过去,自家女儿有时谈吐略显成熟,很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小女孩。
“蔡昭姬便是蔡伯喈之女,自小便是有了才名的。”
这姑娘和春华的处境有些相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她是她爹唯一的孩子,而且也是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及笄后,蔡公将她嫁去河东卫家,她丈夫便是大才子卫仲道。”
得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再来个恶婆婆,不是凑成个《钗头凤》就是《孔雀东南飞》了。
“她便就是因有得了才名,恃才傲物,如今夫婿死后,既不听夫家人,也不听父命,自回了长安,唉……”
说到这里张汪不再说下去了。
春华却是好奇,催促道,“今又如何?”
他父亲却是如何都不提了。
郁闷回家。
友人们也不能常来,毕竟是守孝,总不能让人觉得张汪的这个孝像是换了个地方在开“竹林party”,来往的人不能多。
也说来奇怪,一个人空惯了,四月里下午小盹的时候,竟然也做起了个迷幻的梦。
梦中,他已经亡故的父母,祖母,伯父等一一在他面前无言走过,却只直直地看着他,让他冷汗浃背。
更让他骇怕的是,给他带来三十年巨压的祖父竟也在这群人中走了出来。
老人家仍是亡故前那张严肃的面容,眼神锋利得吓人,抬起手指直指着张汪,“洛阳,去洛阳。”
洛阳?那都已经是个付之一炬的地方了。
祖父仍是在说,“去洛阳,带着你家女儿去洛阳。”
一梦惊醒。
仍是午后慵懒的时刻,阳光软和地从树茵空隙中碎落地盖在他身上,溪流水声潺潺,而衣袖上已经沾上了山花褪色的红痕。
梦境如此冰冷,而现实才让他重新恢复了生机。
想到:真是做了个怪梦,父母亲人故去年岁已久,清醒的时刻要想起他们的面容都不易,如何在梦中我却偏知是他们呢?
而且祖父让他去洛阳?
破落的洛阳,当王道都走在末日之时,洛阳除了旧朝遗臣的血泪之外,还能有什么?
张汪不过就是一时片刻便把这事儿搁开了,最后当做是无聊时日的一则趣闻写给友人。
友人只回复了八字:其女当贵,汝家当兴。
排除其恭维成分,张汪也不怎么会相信一家会因一个女孩而兴盛。
哪怕这个女孩再得他的心意,在父系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指望个女孩顶门户。
要说因生女而兴族的,在汉大概也就只有外戚了。
灵帝的后宫美人何氏生下皇子后,的确是做上了皇后,太后,其本为屠夫的异母兄何进摇身一变成了大将军——但只是更加快了这个家族的灭亡速度。
在友人的信中,引起张汪注意的也并不是这事,而是对本郡来说的大事。
吕布来了。
---------------------------------------------------------------------------------------------------------------------------------------------
在上一年由连环计而死的董太师被夷族后,显然,著名的连环三要素都没有个好下场。
王允——在取得政权后一个月,因为对董卓残部的妇人之仁,被杀了。
貂蝉——无影无踪,这样一位类似于西施之于夫差般的高级女特,如果不是被乱军所杀,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是给吕布当个不明不白的妾。
吕布——还没到在历史舞台上谢幕,但此君前半生的风光却再不会来了,临近的则是下半生无穷无尽的流亡。
平心而论,杀了董卓,除了让吕奉先(吕布字)的处境更差,名声更臭(杀了两任主子)之外,他似乎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沾上。
起初,他跑到袁术的地盘上去,要求收容。
在当初袁绍和董卓俩人关系恶化后,董卓曾对在都的袁氏亲族们斩尽杀绝,其中不乏就有袁术的叔父兄弟等,故而吕布杀了董卓,对袁术来说也算是有恩德了。
但毕竟吕布杀死两个主子的名声太臭,特别当一个外来客还要摆出一副救命恩人的嘴脸时,袁术本身就是个庸人,他一不高兴就打发了吕布。
吕布就辗转到了河内郡。
河内郡的郡守张杨,原是丁原部下,按理说这两人都该是旧同僚。吕布背叛了原主,张杨就该把他杀了,或是捆了送朝廷邀功。
这时候朝廷的确是无力了,但一门心思想代摄朝政的人并不少。
接到了友人的信后,张汪独到这条消息,心里擂鼓:他怎么就到这里了?
看似战火不被蔓延到的河内郡,怎么就来了这位瘟神。
正不知如何提笔给友人写回信,女儿春华来了。
张汪收起信,远远地听到女儿的声音就不由得微笑起来。
漫长的孤寂时光,妻子要主持家务,一个月探访上一次就不错了,继子在为学后来访的间隔也大了,唯独家中的女儿却真如贴心的小棉袄,来得也数她最勤快了。
理由也正当,父亲在守孝,做子女的无论如何也得勤问安作出点关切来。
春华今日着了素服,虽不如在孝中完全的素色无花纹,到底也算是知道这里是祖宗的墓地。
年轻人忌讳着一直戴孝,她母亲就让她在过来时只挑素净衣服穿就可以了。
到了父亲面前,规规矩矩地拜下去,很与那些在农人院子中给小皇上五体投地的朝廷命官们一样的,完全不在意衣料会沾上泥露。
然后便是照例地问候饮食起居,“阿爹这几日可还好?看着春日里,如今也要暖和多了?”
张汪看着女儿一板一眼地给行礼问安,的确是比起往常来更有仪态了,知道她的那点儿小心思,又耐着心故意不说逗她。
“春华来时可是坐车的?”
“是。”
“家中还好。”
“阿娘身体安健,幼弟也好。旧院里的太太女儿也亲去看过。”
旧院里的太太,说的是抚养张汪长大的那位婶母宁氏,老人家在家祖死后却不愿搬回祖宅,最后仍在张汪在外的宅子里住下。
因为到了春华这辈人叫起她,称呼很麻烦,索性就用了方言中的“太太”,笼统地表明是位辈分高的女子。
废话说了一通,张汪对女儿的来意很明白,却想看她自己是个什么说法。
有什么说法?直说。
“阿爹,我想学书学句读。”而不是就认个字结束了。
张汪便问,“难得你还想做学问了?”
春华道,“不过是在娘哪儿见多了下人的人契。这些人大多是连自个儿的名字都不认识,按了手印就被卖了。”
“你是大家女,想那么多做什么?”
“手印子粗略看也都是差不多的,卖人的时候大致看了齐全,岂不是只要写了一人的名字,哄骗着按了印,把旁人卖了也成?”
她也不谈文化的好处,直接说了实际在法律中的运用。
她爹想想,也的确是有点道理,却仍未放口,举出了一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例子。
“陈留蔡家娘子可不是位才女?到了婆家,反自己生了骄心,过不好日子。”
春华两眼一抹黑,谁是陈留蔡家娘子?
娘子,相公,郎君,都是这个时代特有,比较正统友好的称呼,类似于先生小姐在后世一样,而并不是那一系列的吐槽连续剧中完全表示丈夫妻子的意思。
看女儿似乎是没什么反应,张汪解释着说了个名字,“就是蔡昭姬?”
依然听不懂。
咳咳,别怪她,蔡昭姬便是蔡文姬,此女在这个时候合该叫这个名,知道后来司马炎时为了给他爹避讳,才把昭改成了文。
所以电视剧里,那些深情曹操们对着蔡文姬一口一个“文姬”——是不存在的,这时候人家还没改名呢。
张汪也反应过来了,他和个小女孩说这个做什么。
有时他也会不知不觉就别带了过去,自家女儿有时谈吐略显成熟,很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小女孩。
“蔡昭姬便是蔡伯喈之女,自小便是有了才名的。”
这姑娘和春华的处境有些相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她是她爹唯一的孩子,而且也是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及笄后,蔡公将她嫁去河东卫家,她丈夫便是大才子卫仲道。”
得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再来个恶婆婆,不是凑成个《钗头凤》就是《孔雀东南飞》了。
“她便就是因有得了才名,恃才傲物,如今夫婿死后,既不听夫家人,也不听父命,自回了长安,唉……”
说到这里张汪不再说下去了。
春华却是好奇,催促道,“今又如何?”
他父亲却是如何都不提了。
郁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