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乱世女皇

正文 35第三十五章王言如纶

    “恭贺大王。.崔博陵面带喜色开口恭贺。他虽然之前也曾深入研究陈信这个太上王,但仍没想到他会这么快会退位。

    “同贺同贺,诸位请坐。这是私朝,不必拘礼。”陈梓坤此时已脱去厚重的朝服,摘下了天平冠,一身淡黄常服,显得十分随意自然。

    “谢君上。”众人纷纷落座。

    陈梓坤手一扬,贺秋领着几个侍女端着托盘鱼贯而入,默然无声的摆上茶点,然后又悄然退出。

    陈梓坤指指杯盘笑道:“来,先用些茶点再商讨。”

    众人一齐称谢,几人略吃些点心垫口,便开始接着谈论今日朝堂之事。

    萧舜钦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大王即位伊始,就如此大刀阔斧,是否有些激进?”

    “激进吗?”陈梓坤微微一笑,“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依臣之见,自然是循序渐进,徐徐图之。”

    “本王也想如此,但时不我待。”

    萧舜钦微微垂眸,接着说道:“大王,第一道诏令大臣应该可以接受,第二道虽然心存芥蒂,也勉强可以接受。唯有第三道……”萧舜钦的话没说完,陈梓坤凌厉的目光就扫了过来。

    萧舜钦丝毫不惧,依旧朗声说道:“唯第三道诏令为时尚早,大王初登大位,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以后有的是时间来做这等事,何必急于一时。”

    陈梓坤眉毛一挑,坚定而清晰的说道:“本王此举也是国家社稷着想,陈国本就人丁稀少,加之连年征战,大半青壮男子都在军中。若是让女子也可参军入朝,岂不是等于多了一半民力?”

    萧舜钦还想据理力争,崔博陵悄悄拉了他的一下衣袖,示意他适可而止。萧舜钦无奈的笑笑。

    陈梓坤转头对文杰说道:“你替本王拟一道谕令,若是有谁能在短时日让陈国增加一半成年人丁,本王就取消这第三道诏令。”做不到的就给我乖乖闭嘴。

    “遵令。”

    发完号令,陈梓坤又恢复了刚才的平和自然,亲切的说道:“好了,这件小事先放放,今日寡人与几位是想商讨一下变法新政的大事。”

    崔博陵立即振作精神,恭谨的将一叠文稿递上去,陈梓坤先大致翻了一下,然后将文稿分成数份,让其他人一起阅览。

    大约两刻钟的时间后,其他几人都已阅览完毕。

    陈梓坤环视一圈,问道:“你们有何看法,但讲无妨。”

    郑喜思索片刻,语气恳切的说道:“臣以为,萧先生所言极是。君上初登大位,首先要稳定朝局,至于其他的事,以后慢慢做也不迟。*.因为微臣恳请辞出官市丞一职。”

    萧舜钦轻轻一笑,赞赏的看了郑喜一眼,随即接道:“明日崔相张让等人上奏经事,君上可先故作为难,然后答应。这下也好给那帮老臣一个台阶下,否则,这样下去,若是他们称病不朝,大王面上也不好看。”

    崔博陵接道:“大王,臣觉得此事可行。”

    陈梓坤盯着几人看了片刻,剑眉微蹙,最后一摆手:“罢了,就依了你们吧。”

    接下来,陈梓坤引导几人讨论新法的得失。

    崔博陵:“大王,臣先提出三种变法范例,第一种是大梁初年的永初新政,此法主要是革新吏治,藏富于民;第二种,是目前魏国所推法的变法,同时革新吏治和军法,富国强民;第三种效仿战国秦法,彻底革新,用军功激赏庶民,驱民为战,凝聚全国民力,人人皆可为战士。如此陈国的战力必将成为四国之首。”

    陈梓坤一拍王案,断然说道:“第三种!”

    萧舜钦冷然接道:“大王难道忘了秦朝是怎么灭亡的吗?”

    陈梓坤再次扫了他一眼,淡然说道:“本王当然没忘,此法只可用于战时,一旦天下太平下来,自然要用另一套法案。到时再改进不就行了。”

    “法要有常,一国的律法若是时时改动,庶民将无从适从。”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律法自然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动。人从坏到好,人皆称赞,同理,法从严到宽,庶民必然拍手称赞。但是若反向而行,便是不妥了。”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激烈争论。

    崔博陵捋着胡须认真的倾听着,他有时能从两人的争辩中得到不少启发。文杰和郑喜更是一字不落的吸收着两人争论的精华。一时间,室内只剩下了两人的声音。

    争辩到最后,萧舜钦忍不住脱口而出:“我看大王深藏于心的戾气已经开始显露了。”

    陈梓坤不禁有些光火,她针锋相对:“我看萧卿深植于心的书生意气和妇人之仁又冒头了。”

    崔博陵和文杰一起朝萧舜钦不停的使眼色。

    陈梓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霍然起身:“今日小朝会就到此结束,崔相的奏折本王再好好看看。”

    然后她强压下火气,故作漫不经心的说道:“至于萧先生,你回去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萧舜钦不屈不挠的答道:“君臣同理。”

    “哼——”陈梓坤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先生,你可别忘了君臣之别啊。”文杰急得直跺脚。

    萧舜钦坦然自若的一拱手:“诸位不必担忧,萧某告辞。”

    陈梓坤气呼呼的往后堂走去,贺秋等一干侍女亦步亦趋,谁也不敢吱声。

    她径自往父母所居的清溪殿走去。

    说是清溪殿其实就是一座五进的院落,里面种上了各种药草,在第三进院落里,还特意为陈信开辟了一个做木工的地方。陈信除了骑马打仗外就是做木工,女儿小的时候,他整日丁丁当当的做玩具。成为国君之后,为了怕大臣说他是玩物丧志,他不得不停了一阵。如今,他退位成了太上王,便重新拾起了当年的爱好。这一次,他决定为女儿打制一套嫁妆。

    他一边丁丁当当的敲着锤子,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歌儿,显得极为悠哉。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陈信忙抬起头来,一看女儿正怒气冲冲的往院内走来。他连忙放下锤子,上前关切的问道:“梓坤你今日是怎么了?那帮老顽固给你出难题了?”

    陈梓坤哼了一声:“才不是,是姓萧的那个书呆子。他竟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和我争吵,我真想让他滚蛋算了!”

    陈信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形,但这并不妨碍他和女儿同仇敌忾:“就是就是,小白脸书呆子这两种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还是像爹爹这样的人好。你干脆把他踢开算了,咱再换一个。”

    “父亲……”陈梓坤知道父亲又误会了,算了,跟他倾诉苦恼只会让人哭笑不得。

    “母亲呢?”

    “她去你雪松哥哥那儿了。”陈梓坤提他提到文雪松,脑中灵光一闪,忽地想起了什么。

    “宝儿回来了?”就在陈梓坤愣怔的时候,从西北角角闷处传来了文丹溪亲切和蔼的声音。

    “娘亲……”陈梓坤快步迎上去。这个时候,她身上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女儿见到母亲的娇痴和无赖。

    文丹溪清亮的目光在她脸上一扫,便知道她肯定是生了谁的气。她拉着她说道:“来,娘为你做了几样点心,你父亲尝了也说好吃。”

    “嗯。”

    陈梓坤咚地一下往椅上一座,拿起点心狠狠地咬了几口,恨恨地拍案骂道:“娘亲,你说我当时是不是脑子进水了,非要费尽心思的把那个姓萧的书呆子弄进陈国。你看他那个张狂样儿,才能没见多少,整日跟我对着干。他真以为我不敢拿他怎么样吗?”

    文丹溪一怔,然后温和而巧妙的将两人争吵的内幕套了出来。

    她低头思索半晌,语重心长的说道:“宝儿啊,你还记得娘小时候给你讲过的唐朝的故事吗?”

    “嗯,记得,武则天的故事女儿全部都记得。”

    “不是她,还有一个唐太宗的故事。他手下有两个臣子,一个叫房玄龄一个叫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的。”

    陈梓坤恍然大悟,点头道:“嗯,记起来了。”

    文丹溪又亲手给她斟了一杯茶,循循善诱的说道:“太宗手下还有一个叫魏征的,你还记得吗?”

    “记得……”陈梓坤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文丹溪也不催她,半晌之后,陈梓坤突然抬起头问道:“母亲是说,他和崔先生两人就像房杜,而他对女儿的谏议就像是魏征对唐太宗那样。”

    文丹溪笑着点头:“你明白就好。咱们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偏好,都不可避免的会做错事。普通人这样倒无伤大雅。但是做为君王就不可以,古语道: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宫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宫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你的每一个决定,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下面的一干人,甚至影响到全国的百姓。所以,你自从立志要当君主的那个时刻开始,你就没有了任性的权利。萧先生他这样挺好,即使没有他,娘也会为你物色一个这样的人。像太宗那样的英明帝王尚且需要魏征这样的人来时时提醒,更何况你年轻,我和你父亲又都出身微末,又不能给你很好的教导,你以后要越发勤勉自省才是。”

    陈梓坤慢慢低下头,气已消了大半。

    她灿然一笑,接着和母亲拉起了家常:“娘亲,你最近在忙什么呀?雪松哥哥怎么样了?”

    “娘最近在编书,名字就叫《床头故事》。你雪松哥哥还跟以前一样。”文丹溪说着就伸手将书稿拿了过来。这本书里主要是讲她以前看过的帝王的故事。各个朝代的都有一些,算是个大杂烩。

    陈梓坤翻了一会儿说道:“娘亲,这应该叫做《帝鉴》。”

    “那就依你吧。”

    “娘,我想让雪松哥哥出任易州知府。”

    “什么?这不太好吧。你哥哥也不想涉入官场。”

    陈梓坤微微一笑:“娘亲怎么也糊涂起来,这世上有几个男人不想入官场的,哥哥如此说,只不过是怕母亲为难罢了。”

    文丹溪点头:“这倒也是。那孩子一向聪明懂事。生怕大臣会说你父亲扶持外戚什么的。”

    陈梓坤冷然说道:“这帮老顽固真够烦的,娘亲总共就有这么一个侄子,他们还说三道四的。我这是举贤不避亲,下次朝会上女儿就提出来。”

    “这……能行吗?”

    陈梓坤狡猾的一笑:“我到时就给他们两个名额,一个女人一个是雪松哥哥,你说他们会选谁?”

    文丹溪笑着摇摇头,戳戳她的脑门没再说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