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寿夫的野望
虽说对于自己当面这支曾经在去年将关东军打的大败的对手, 他也很重视, 但是对于谷寿夫來说重视归重视, 但是也并未太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敌军战斗力的确凶悍, 也堪称装备精良, 甚至在装备方面, 还超过关东军预定参战的部队,
但是他们却是在整个西满却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就是兵力配置过于分散了, 尽管他们部署在西满的坦克数量, 几乎超过了整个的关东军, 但对于谷寿夫來说, 却并未认为这是什么太严重的威胁,
因为他们庞大的坦克集群, 被他们人为分割在互不相连的林西、通辽两地, 中间留下了极大的可供自己利用的缝隙, 同时即便是林西与通辽两地的兵力加在一起, 也少于关东军用于反击的总兵力,
他们过于庞大的胃口, 什么都想抓住的想法, 让他们分散了自己本就不占据优势的兵力, 这种形势, 无疑很有利于关东军各个击破, 对于关东军的战斗力, 虽然之前连战连败, 但谷寿夫无疑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在他看來, 之前的失败不是关东军的战斗力下滑了, 而是在指挥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 再加上前线指挥官的轻敌, 以及情报收集方面出现的重大失误, 才导致去年会战的失败, 而绝对不是抗联真的在实力和战斗力上超过了关东军,
谷寿夫认为自己谨慎一些, 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轻敌冒进的趋势, 只要新京的战场上, 真的能像梅津美治郎司令官与吉本贞一参谋长保证的那样, 拖住抗联的大部分兵力, 使其无法西援, 那么以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來看, 自己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而且在林西一线他们庞大的坦克集群, 在北面的五十一师团还在顽强抵抗牵制住他们在南兴安相当一部分的兵力, 在通辽战场上, 目前又打成胶着, 被隔断在通辽以北的情况之下, 几乎形成了孤军突入的态势,
其林西境内的坦克集群, 不仅成了孤军突入之势, 而且其实际的补给线远还未打通, 规模庞大的坦克集群所需的油料、弹药的补给, 只能依靠极为不可靠的空运补充, 而空运的补给能力, 对于一支庞大的坦克集群蛉橘, 有些太过于微不足道了,
这对于关东军來说, 无疑是可以利用的一个极大弱点, 对于抗联的空运能力, 谷寿夫还是相当嗤之以鼻的, 按照他的理解, 就算是有自己相当强大航空基础的日军, 也沒有如此大的空运能力, 能满足一个坦克加上大量步兵组成的机械化集群所需的全部物资,
更何况只能依赖进口飞机, 以及油料进行空运的抗联, 再加上眼下运输机区区几吨的运力, 就他们那点可怜的空运能力, 即便是将全部的运输机都调动到西满战场, 恐怕所有的运力加在一起, 对于一个机械化集群的需求來说, 恐怕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虽然不是战车指挥官出身, 但是作为曾经在华北、华中战场上曾经大量使用过坦克横冲直撞, 以及身边还有大量多少懂得一些战车使用参谋的谷寿夫來说, 对于林西战场上的抗联坦克, 每日所需的油料数量还是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的,
几万人马的人吃马嚼, 枪炮弹药, 单靠空运的那点补给量, 杯水车薪恐怕都够不上, 再加上这一段时间的鏖战, 按照他们的目前的火力配置与标准來看, 恐怕各种物资无疑不是奇缺, 而这对于关东军來说, 却是一个相当难得的机会,
只要关东军利用林西、通辽两地敌军之间留下的空隙, 以一部兵力加入通辽战场, 与通辽守军配合将通辽之敌死死阻击在通辽外围, 并彻底的切断两地抗联之间的联系, 以一个师团的兵力, 从康平一线向双山强行突击, 切断通辽敌军与其他方向的敌军联系,
就可以将整个西满的抗联部队, 分割成三个互不相连的三块, 同时以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 分别从正面、北翼形成钳形攻势, 集中兵力先打已经成为孤军之势, 虽有精良装备, 但是缺乏补给的林西之敌,
一方是鏖战多日伤亡惨重, 人困马乏加上物资奇缺, 一方是养精蓄锐多时, 编制完整装备齐备, 林西之战, 即便是不能全歼林西敌军, 但是重创或是击溃他们, 在谷寿夫看來是沒有任何问題的,
一旦先歼灭林西之敌, 自己便可以腾出手來转向通辽, 虽说通辽与林西两路的抗联, 看起來在战场上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只要击溃其中一路, 剩下的一路就不足为惧, 只要解决了这两路的抗联部队, 西满的战局便大局已定,
一旦集中了他们目前大部分重装备西满之敌被击溃, 或是受到重创, 也就意味着整个抗联, 在沒有外部大量援助的情况之下, 已经丧失了攻击力, 至于下一步关东军或是大本营怎么决定, 是一鼓作气席卷松花江以北抗联所谓的根据地, 还是暂时休养生息, 那就是上层的意思了, 反正自己是大功做成,
倒不是谷寿夫大意或是瞧不起眼下的这个对手, 他对此次复出自己的屁股能不能坐稳, 还是相当在意的, 他清楚如果这一仗自己失败了, 虽说不见得意味着关东军在整个满洲的统治终结, 但是却意味着关东军在整个满洲战场上的形势, 将彻底的陷入被动, 而且很难再有翻身的可能,
从今往后, 关东军也将再也无力剿灭这股悍匪, 最关键的是这一战一旦输了, 不仅撼动的是关东军在满洲的统治, 更加的危险的是会影响到帝国的整个战略格局, 一旦被誉为生命线, 支撑了日本维持战争的半个军工产业的满洲丢掉了, 对整个日本來说意味着什么, 他谷寿夫更加清楚,
此次会战, 梅津美治郎大将不仅三次致电大本营, 要求起复自己这个已经被转入预备役的中将, 还信任的将目前关东军一半的兵力, 三分之二的重炮和战车都交给自己, 这说明梅津大将, 对自己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谷寿夫很清楚, 以梅津大将在陆军中的人脉, 以及在天皇御前的圣眷, 自己只要打好这一战, 前途和钱途都是光明的, 自己这个年纪, 如今做陆相、参谋总长、教育总监是几乎不太可能了,
但只要这一战打好了, 一举击溃抗联, 那么做一个朝鲜总督、台湾总督或是支那派遣军司令官一类极有钱途的职务, 还是可以的, 所以在有了这个念想后, 眼下虽说表面上看起來不在意, 但是实际上他对这一战可谓是相当的重视,
事实上在调任负责指挥整个西满战事的军司令官之后, 对整个战局还是进行了一番苦心的分析, 他承认, 眼下的对手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 是一块相当难啃的骨头, 而且自己即将面对的对手, 在装备上明显的优于关东军,
之前已经转入预备役, 不在可能接收战报的他, 在上任之前才真正了解到了满洲的局势, 他沒有想到, 不过短短的几年, 当年被关东军压缩到只能困守深山老林的抗联, 如今身子骨居然会壮到这个地步,
坦克、飞机、重炮的数量, 几乎超过了整个日本陆军最大战略集团的关东军, 如果说之前的会战, 他们是以巧取胜的话, 那么去年的那场会战, 就是在正面战场上与关东军硬碰硬的相抗之中, 通过采取种种的战略手段,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大大的颠覆了他之前一向认为的, 帝国陆军在对支那人作战时候, 绝对是无往不利的想法, 同时也更加让这位老将, 在行动的时候更加稳重一些, 更是改变了之前一贯张扬的性格, 显得极为慎重, 以试图争取一锤定音,
当然关东军司令部, 此次会战抛开日军惯例, 直接拟定作战计划, 而不是只负责战略部署和制导, 并强制要求他执行也是一个方面, 此次的作战计划, 从制定到实施, 直到目前为止, 都是关东军司令部在插手,
他这个负责一线指挥作战的军司令官, 直到最后阶段才接过最终指挥权, 不过对于关东军司令部这么干涉他作为军司令官的做法, 谷寿夫却是并未在乎, 自己才赶到满洲不过七天, 而此次会战决定的是关东军和满洲国的命运, 关东军不重视那就怪了, 也正因为关东军如此重视, 所以他才更加谨慎,
不过尽管一直都很慎重, 但手中优势的兵力, 以及林西与通辽两路抗联部队, 一路孤军作战, 一路补给线漫长而又脆弱的态势, 让他对即将打响的反击充满的自信, 他相信自己, 一定会在这荒凉的西满, 重新上演当年在金山卫登陆, 一举击溃上海几十万中国军队的一幕,
虽然林西抗联的部队, 在二十三师团试探性的反击发起之后, 收缩了兵力, 甚至放弃了战略要点孙家营子一线, 让他多少感觉到意外, 但并不代表他会推迟任何行动, 在谷寿夫看來, 林西抗联的部署调整, 正是印证了他们因为急于求成, 而损失过大引起后继乏力的一种无奈收缩,
二十三师团主力虽说沒有能拖住林西之敌太长时间, 但是以二十三师团的兵力配属再加上林西坚固的工事, 林西境内的抗联伤亡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的, 虽然一直沒有林西境内抗联的实际伤亡情报, 但从二十三师团的战报上來看, 其伤亡应该在三分之一, 甚至一半左右,
倒不是谷寿夫对二十三师团所谓的战报, 全部都百分之百相信, 实际上对于他这种老油条來说, 这些战报要是全部都相信, 那就有鬼了, 虚报战绩的事情, 在日军之中一向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虽说沒有中国军队那么夸张, 但是也并不少见,
浮夸风, 可不单单是中国人的陋习, 像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 那国军队都不少见, 但谷寿夫对日军的战斗力, 还是深信不疑的, 在他看來, 二十三师团的战报固然不能全信, 但是挤一挤水分, 林西之敌伤亡三分之一的数字还是可以相信的,
但是他们却是在整个西满却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就是兵力配置过于分散了, 尽管他们部署在西满的坦克数量, 几乎超过了整个的关东军, 但对于谷寿夫來说, 却并未认为这是什么太严重的威胁,
因为他们庞大的坦克集群, 被他们人为分割在互不相连的林西、通辽两地, 中间留下了极大的可供自己利用的缝隙, 同时即便是林西与通辽两地的兵力加在一起, 也少于关东军用于反击的总兵力,
他们过于庞大的胃口, 什么都想抓住的想法, 让他们分散了自己本就不占据优势的兵力, 这种形势, 无疑很有利于关东军各个击破, 对于关东军的战斗力, 虽然之前连战连败, 但谷寿夫无疑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在他看來, 之前的失败不是关东军的战斗力下滑了, 而是在指挥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 再加上前线指挥官的轻敌, 以及情报收集方面出现的重大失误, 才导致去年会战的失败, 而绝对不是抗联真的在实力和战斗力上超过了关东军,
谷寿夫认为自己谨慎一些, 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轻敌冒进的趋势, 只要新京的战场上, 真的能像梅津美治郎司令官与吉本贞一参谋长保证的那样, 拖住抗联的大部分兵力, 使其无法西援, 那么以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來看, 自己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而且在林西一线他们庞大的坦克集群, 在北面的五十一师团还在顽强抵抗牵制住他们在南兴安相当一部分的兵力, 在通辽战场上, 目前又打成胶着, 被隔断在通辽以北的情况之下, 几乎形成了孤军突入的态势,
其林西境内的坦克集群, 不仅成了孤军突入之势, 而且其实际的补给线远还未打通, 规模庞大的坦克集群所需的油料、弹药的补给, 只能依靠极为不可靠的空运补充, 而空运的补给能力, 对于一支庞大的坦克集群蛉橘, 有些太过于微不足道了,
这对于关东军來说, 无疑是可以利用的一个极大弱点, 对于抗联的空运能力, 谷寿夫还是相当嗤之以鼻的, 按照他的理解, 就算是有自己相当强大航空基础的日军, 也沒有如此大的空运能力, 能满足一个坦克加上大量步兵组成的机械化集群所需的全部物资,
更何况只能依赖进口飞机, 以及油料进行空运的抗联, 再加上眼下运输机区区几吨的运力, 就他们那点可怜的空运能力, 即便是将全部的运输机都调动到西满战场, 恐怕所有的运力加在一起, 对于一个机械化集群的需求來说, 恐怕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虽然不是战车指挥官出身, 但是作为曾经在华北、华中战场上曾经大量使用过坦克横冲直撞, 以及身边还有大量多少懂得一些战车使用参谋的谷寿夫來说, 对于林西战场上的抗联坦克, 每日所需的油料数量还是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的,
几万人马的人吃马嚼, 枪炮弹药, 单靠空运的那点补给量, 杯水车薪恐怕都够不上, 再加上这一段时间的鏖战, 按照他们的目前的火力配置与标准來看, 恐怕各种物资无疑不是奇缺, 而这对于关东军來说, 却是一个相当难得的机会,
只要关东军利用林西、通辽两地敌军之间留下的空隙, 以一部兵力加入通辽战场, 与通辽守军配合将通辽之敌死死阻击在通辽外围, 并彻底的切断两地抗联之间的联系, 以一个师团的兵力, 从康平一线向双山强行突击, 切断通辽敌军与其他方向的敌军联系,
就可以将整个西满的抗联部队, 分割成三个互不相连的三块, 同时以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 分别从正面、北翼形成钳形攻势, 集中兵力先打已经成为孤军之势, 虽有精良装备, 但是缺乏补给的林西之敌,
一方是鏖战多日伤亡惨重, 人困马乏加上物资奇缺, 一方是养精蓄锐多时, 编制完整装备齐备, 林西之战, 即便是不能全歼林西敌军, 但是重创或是击溃他们, 在谷寿夫看來是沒有任何问題的,
一旦先歼灭林西之敌, 自己便可以腾出手來转向通辽, 虽说通辽与林西两路的抗联, 看起來在战场上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只要击溃其中一路, 剩下的一路就不足为惧, 只要解决了这两路的抗联部队, 西满的战局便大局已定,
一旦集中了他们目前大部分重装备西满之敌被击溃, 或是受到重创, 也就意味着整个抗联, 在沒有外部大量援助的情况之下, 已经丧失了攻击力, 至于下一步关东军或是大本营怎么决定, 是一鼓作气席卷松花江以北抗联所谓的根据地, 还是暂时休养生息, 那就是上层的意思了, 反正自己是大功做成,
倒不是谷寿夫大意或是瞧不起眼下的这个对手, 他对此次复出自己的屁股能不能坐稳, 还是相当在意的, 他清楚如果这一仗自己失败了, 虽说不见得意味着关东军在整个满洲的统治终结, 但是却意味着关东军在整个满洲战场上的形势, 将彻底的陷入被动, 而且很难再有翻身的可能,
从今往后, 关东军也将再也无力剿灭这股悍匪, 最关键的是这一战一旦输了, 不仅撼动的是关东军在满洲的统治, 更加的危险的是会影响到帝国的整个战略格局, 一旦被誉为生命线, 支撑了日本维持战争的半个军工产业的满洲丢掉了, 对整个日本來说意味着什么, 他谷寿夫更加清楚,
此次会战, 梅津美治郎大将不仅三次致电大本营, 要求起复自己这个已经被转入预备役的中将, 还信任的将目前关东军一半的兵力, 三分之二的重炮和战车都交给自己, 这说明梅津大将, 对自己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谷寿夫很清楚, 以梅津大将在陆军中的人脉, 以及在天皇御前的圣眷, 自己只要打好这一战, 前途和钱途都是光明的, 自己这个年纪, 如今做陆相、参谋总长、教育总监是几乎不太可能了,
但只要这一战打好了, 一举击溃抗联, 那么做一个朝鲜总督、台湾总督或是支那派遣军司令官一类极有钱途的职务, 还是可以的, 所以在有了这个念想后, 眼下虽说表面上看起來不在意, 但是实际上他对这一战可谓是相当的重视,
事实上在调任负责指挥整个西满战事的军司令官之后, 对整个战局还是进行了一番苦心的分析, 他承认, 眼下的对手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 是一块相当难啃的骨头, 而且自己即将面对的对手, 在装备上明显的优于关东军,
之前已经转入预备役, 不在可能接收战报的他, 在上任之前才真正了解到了满洲的局势, 他沒有想到, 不过短短的几年, 当年被关东军压缩到只能困守深山老林的抗联, 如今身子骨居然会壮到这个地步,
坦克、飞机、重炮的数量, 几乎超过了整个日本陆军最大战略集团的关东军, 如果说之前的会战, 他们是以巧取胜的话, 那么去年的那场会战, 就是在正面战场上与关东军硬碰硬的相抗之中, 通过采取种种的战略手段,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大大的颠覆了他之前一向认为的, 帝国陆军在对支那人作战时候, 绝对是无往不利的想法, 同时也更加让这位老将, 在行动的时候更加稳重一些, 更是改变了之前一贯张扬的性格, 显得极为慎重, 以试图争取一锤定音,
当然关东军司令部, 此次会战抛开日军惯例, 直接拟定作战计划, 而不是只负责战略部署和制导, 并强制要求他执行也是一个方面, 此次的作战计划, 从制定到实施, 直到目前为止, 都是关东军司令部在插手,
他这个负责一线指挥作战的军司令官, 直到最后阶段才接过最终指挥权, 不过对于关东军司令部这么干涉他作为军司令官的做法, 谷寿夫却是并未在乎, 自己才赶到满洲不过七天, 而此次会战决定的是关东军和满洲国的命运, 关东军不重视那就怪了, 也正因为关东军如此重视, 所以他才更加谨慎,
不过尽管一直都很慎重, 但手中优势的兵力, 以及林西与通辽两路抗联部队, 一路孤军作战, 一路补给线漫长而又脆弱的态势, 让他对即将打响的反击充满的自信, 他相信自己, 一定会在这荒凉的西满, 重新上演当年在金山卫登陆, 一举击溃上海几十万中国军队的一幕,
虽然林西抗联的部队, 在二十三师团试探性的反击发起之后, 收缩了兵力, 甚至放弃了战略要点孙家营子一线, 让他多少感觉到意外, 但并不代表他会推迟任何行动, 在谷寿夫看來, 林西抗联的部署调整, 正是印证了他们因为急于求成, 而损失过大引起后继乏力的一种无奈收缩,
二十三师团主力虽说沒有能拖住林西之敌太长时间, 但是以二十三师团的兵力配属再加上林西坚固的工事, 林西境内的抗联伤亡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的, 虽然一直沒有林西境内抗联的实际伤亡情报, 但从二十三师团的战报上來看, 其伤亡应该在三分之一, 甚至一半左右,
倒不是谷寿夫对二十三师团所谓的战报, 全部都百分之百相信, 实际上对于他这种老油条來说, 这些战报要是全部都相信, 那就有鬼了, 虚报战绩的事情, 在日军之中一向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虽说沒有中国军队那么夸张, 但是也并不少见,
浮夸风, 可不单单是中国人的陋习, 像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 那国军队都不少见, 但谷寿夫对日军的战斗力, 还是深信不疑的, 在他看來, 二十三师团的战报固然不能全信, 但是挤一挤水分, 林西之敌伤亡三分之一的数字还是可以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