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各方反应
“皇上出宫去了哪里?”
“白云寺!”
皇后咬牙,“慧缘——”
“哈哈哈······好,好,好啊,皇上给殿下选了一门好亲事!”韩太傅高兴地走来走去。
韩太傅的儿子韩大人却有些担心,“这样一来,太子和皇后的关系岂不更僵?”
韩太傅停下脚步,面色微沉,但眼里的高兴劲儿却不减,他低声说道:“太子去找过侯爷······侯爷说过太子是天下人的太子······这门亲事,说不定还是侯爷的功劳呢!”
韩大人微惊,这样一来,岂不是说皇后和侯家没有达成共识,想到侯老夫人已经很多年没进宫了,他心中一动。
寇宛华给母亲递了一方丝帕,寇三爷看着她哭哭啼啼的样子,心里既心疼又无奈,看了女儿一眼,寇宛华听话的下去。
寇三爷就上前抱住她,“行了,这件事前两天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怎么还哭?”
“可是,可是我听说皇后这几天见的是欧家和韩家的女儿,韩家是恩封太子太傅,韩姑娘也是素有才名的,怎么就选中我们的女儿了?”
寇三爷有些无奈,皇后对太子的态度外面的人可能不知道,可却瞒不过朝中几位有资历的大人,韩家已经是太子太傅,就算是再成为太子妃的娘家也不会对太子有什么进益,反而是寇家,李侯两家站在太子身后,再加上寇家,文武皆备了!
寇家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中立,不介入皇位之争,可是有人偏偏看不惯,要不然他也不会冒险答应长平侯……他心里闪过焦虑,怕就怕在太子的身体上要是太子的身体再好一些就好了!念头一闪而逝,又觉得不好,要不是太子身体不好,皇上还会放心让他坐拥李家侯家和韩家寇家吗?
“我听说长平侯找到了药太子的病情好转了,说不定以后还能治好呢……”朝堂上的事以后再说,先把妻子安慰好是重点。
寇三夫人抬起水盈盈得眼,渴盼的望着他,“会吗?”
“会的!”寇三爷肯定的点点头,又教导她道:“在外人面前不能哭,也不能表现得不高兴那样是对皇室的不敬。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不能去改变它,那就要去适应它,所以从明天开始你就要教好女儿如何做一个太子妃,如何做一国之母!”
“我,我不知道。”寇三夫人有些慌乱。
寇三爷眼里闪过温柔,轻拍了拍她,“也不用做什么你平时教导得都很好,规矩皇宫会派专门的嬷嬷前来,女红和琴棋书画我们的女儿都学得很好你只要陪着她温习一遍就好了。”
寇三夫人放下心来,信任地看向丈夫。
“我还要和幕僚说一些事情,你先睡着,等一下就回来配你。”寇三爷拍了拍她。
寇三爷出了门就朝书房走去,寇宛华从阴影里走出来,淡淡的行了一个礼,寇三爷冲她点点头,就带头往书房里走去,寇宛华紧跟其后。
“你母亲很担心你。”寇三爷示意她坐下,自己在书桌后面的大椅上坐下。
寇宛华眼里闪过暖色“女儿知道。”顿了顿,又道:“女儿不会让母亲担心的。”
“哪能说不担心就不担心,其他的都好说,以你的能力没有什么难的,只是太子的身体却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寇三爷担忧的看向女儿。妻子是一个单纯的性子,可女儿却从小聪慧这些事情几乎无师自通,有时连她两位哥哥都自叹弗如。
“那父亲为何还要答应?”寇宛华问出她最感兴趣的问题后就紧盯着父亲。
“皇后想为五皇子求娶你,本来我是想早点选一个人把你配出去,”他眼里闪过阴沉,“只是我的人选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些问题,皇后的决心太大,为父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也察觉到皇后和侯家李家的关系越来越不好了。”
寇宛华有些惊诧,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她有些犹豫,“不是说皇后和娘家的关系很好吗?”说到这里,她低声道:“就因此,侯家才有那么多人战死沙场……”
寇三爷不赞同的看向她,“华儿!”
寇宛华吐吐舌头,然后正襟危坐的看向父亲,寇三爷叹了一口气,“不得非议朝堂上的事······父亲之所以选择太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五皇子,他太过优柔寡断,又没有容人之量······”
寇宛华细细地听父亲分析,再一次听到他赞扬太子和惋惜太子的身体,从小就是这样,她之所以没有对这门亲事太过反对,就是想看一看这个被父亲称赞不绝的太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太子收到旨意后,转了转茶杯,就收拾收拾睡去了,太医说睡多一点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五皇子收到消息后砸坏了一书房里的东西,心里郁闷不已,为什么父皇对太子哥哥就这么好?寇家的五姑娘本来是母后给他准备的!
欧贵妃收到消息时也是急红了眼,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也不知她会气成什么样?心里又担忧不已。
永昌伯捏碎了一只茶杯,想了想,还是招来了幕僚,问他:“我们的计划要不要提前?”
幕僚一惊,忙问出来什么事,永昌伯将皇上赐婚的事说了,“……太子的位置做得更稳了,我担心…···
“伯爷不用担心,最大的赢家不是他的太子之位做得多稳,而是最后谁能坐上那个位置。太子身体太差,皇上又正当壮年,他能不能……还两说,更何况,这样对我们却是更有好处。”幕僚摸着胡子不甚担心。
“哦,为什么?”永昌伯感兴趣的看着他。
“伯爷上次不是说要让太子身后的人和五皇子交恶吗?这就是一个机会,我们先去都没料到太子妃会出自寇家,五皇子更是认为他会娶寇家的五姑娘,这样一来……”
永昌伯摸着胡子笑道:“你说得对,是我太急了,回头你就这样去和六皇子说,让他放心……”
侯云平和李轩然却松了一口气,太子妃的人选定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他们就更可以放手去做了。
这个晚上,从二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睡好觉,为皇上的一份赐婚旨意集体失眠!
过了几天,梁宜梅也知道了皇家和寇家联姻的事,她并没有开心,只是觉得忧虑,太子是皇后所出,太子越好,皇后也就越好,现在太子背后文武联手起来,几乎可以占去大半个朝堂,梁宜梅在心里几乎将皇上归位到傻子那一栏,给一个儿子那么大的一个外家也就算了,连妻族也这么显赫,这不是资格找孽吗?
不过她也就在心里骂着过过瘾,他们现在就是一个小人物,这种事对他们并没有多大影响,也就是本来就强大的敌人变得更强大了而已,我们遵循自然规则慢慢成长。梁宜梅不无阿Q的想着。
转身却对赚钱更加感兴趣,她将几个不合格的店铺从纸上划去。
打听了才知道京城的店铺到底有多贵,繁华地带的一个铺子买下来要花上千两银子,要是后面再带上院子的就更贵了,而她希望她的铺子是在繁华地带,自带院子,还要有两层,要是有三层那就更好了,这样一算下来,不算装修,几乎就去了一万两银子,幸亏她家底厚实,这几年没少赚钱才买得起一家铺子,要换了别人······
梁宜梅圈定了几个铺子,打算下午去看看,她希望在端午之前将铺子买好,沈氏已经在帮她宣传了,也没让她特别说,只是让她用上香水,别人要是问起就告诉人家一声,要是不问,也不用特意提起。
梁宜林有些烦躁,现在他们才知道郑决能回来中间是太子出的力,可是他和太子也算是敌人吧?他不能将郑决和尚志清拉下水,但也不想和他们做敌人。
他在想,有没有另一种解决的办法,可不管是哪一种他都要有足够的资本和价值,他强压下心中的烦躁,认真的听着郑决和尚志清关于太子和寇家联姻的事。
而闵邵艺比他更烦躁,他很早以前就站了队,可是现在的情势对五皇子越来越不利,更关键的是现在郑决已经取代了他在皇上心中的位置,虽然他还能站在旁边听皇上和朝臣商议国事,但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时,皇上叫的都是郑决。
而且他本来看上的户部正八品的一个实缺竟被梁宜林弄给了工部的人,他暗暗咬牙,他忍受郑决,是因为他们是对手,但并不代表他可以忍受郑决的跟班在他的头上撒野,他一直在找机会,只是没想到这个梁宜林倒谨慎,他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破绽······
他紧了紧手,他只要一找到机会……一定不给他翻身的机会,还可以趁机打击郑决!
“百户,梁百户,您的信到了!”一个小兵兴奋地抓着一封信跑过来,他们这里几乎没人收到过信,他本来只是好奇的上前一看,谁知却发现有他们百户的一封信。
“白云寺!”
皇后咬牙,“慧缘——”
“哈哈哈······好,好,好啊,皇上给殿下选了一门好亲事!”韩太傅高兴地走来走去。
韩太傅的儿子韩大人却有些担心,“这样一来,太子和皇后的关系岂不更僵?”
韩太傅停下脚步,面色微沉,但眼里的高兴劲儿却不减,他低声说道:“太子去找过侯爷······侯爷说过太子是天下人的太子······这门亲事,说不定还是侯爷的功劳呢!”
韩大人微惊,这样一来,岂不是说皇后和侯家没有达成共识,想到侯老夫人已经很多年没进宫了,他心中一动。
寇宛华给母亲递了一方丝帕,寇三爷看着她哭哭啼啼的样子,心里既心疼又无奈,看了女儿一眼,寇宛华听话的下去。
寇三爷就上前抱住她,“行了,这件事前两天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怎么还哭?”
“可是,可是我听说皇后这几天见的是欧家和韩家的女儿,韩家是恩封太子太傅,韩姑娘也是素有才名的,怎么就选中我们的女儿了?”
寇三爷有些无奈,皇后对太子的态度外面的人可能不知道,可却瞒不过朝中几位有资历的大人,韩家已经是太子太傅,就算是再成为太子妃的娘家也不会对太子有什么进益,反而是寇家,李侯两家站在太子身后,再加上寇家,文武皆备了!
寇家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中立,不介入皇位之争,可是有人偏偏看不惯,要不然他也不会冒险答应长平侯……他心里闪过焦虑,怕就怕在太子的身体上要是太子的身体再好一些就好了!念头一闪而逝,又觉得不好,要不是太子身体不好,皇上还会放心让他坐拥李家侯家和韩家寇家吗?
“我听说长平侯找到了药太子的病情好转了,说不定以后还能治好呢……”朝堂上的事以后再说,先把妻子安慰好是重点。
寇三夫人抬起水盈盈得眼,渴盼的望着他,“会吗?”
“会的!”寇三爷肯定的点点头,又教导她道:“在外人面前不能哭,也不能表现得不高兴那样是对皇室的不敬。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不能去改变它,那就要去适应它,所以从明天开始你就要教好女儿如何做一个太子妃,如何做一国之母!”
“我,我不知道。”寇三夫人有些慌乱。
寇三爷眼里闪过温柔,轻拍了拍她,“也不用做什么你平时教导得都很好,规矩皇宫会派专门的嬷嬷前来,女红和琴棋书画我们的女儿都学得很好你只要陪着她温习一遍就好了。”
寇三夫人放下心来,信任地看向丈夫。
“我还要和幕僚说一些事情,你先睡着,等一下就回来配你。”寇三爷拍了拍她。
寇三爷出了门就朝书房走去,寇宛华从阴影里走出来,淡淡的行了一个礼,寇三爷冲她点点头,就带头往书房里走去,寇宛华紧跟其后。
“你母亲很担心你。”寇三爷示意她坐下,自己在书桌后面的大椅上坐下。
寇宛华眼里闪过暖色“女儿知道。”顿了顿,又道:“女儿不会让母亲担心的。”
“哪能说不担心就不担心,其他的都好说,以你的能力没有什么难的,只是太子的身体却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寇三爷担忧的看向女儿。妻子是一个单纯的性子,可女儿却从小聪慧这些事情几乎无师自通,有时连她两位哥哥都自叹弗如。
“那父亲为何还要答应?”寇宛华问出她最感兴趣的问题后就紧盯着父亲。
“皇后想为五皇子求娶你,本来我是想早点选一个人把你配出去,”他眼里闪过阴沉,“只是我的人选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些问题,皇后的决心太大,为父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也察觉到皇后和侯家李家的关系越来越不好了。”
寇宛华有些惊诧,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她有些犹豫,“不是说皇后和娘家的关系很好吗?”说到这里,她低声道:“就因此,侯家才有那么多人战死沙场……”
寇三爷不赞同的看向她,“华儿!”
寇宛华吐吐舌头,然后正襟危坐的看向父亲,寇三爷叹了一口气,“不得非议朝堂上的事······父亲之所以选择太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五皇子,他太过优柔寡断,又没有容人之量······”
寇宛华细细地听父亲分析,再一次听到他赞扬太子和惋惜太子的身体,从小就是这样,她之所以没有对这门亲事太过反对,就是想看一看这个被父亲称赞不绝的太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太子收到旨意后,转了转茶杯,就收拾收拾睡去了,太医说睡多一点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五皇子收到消息后砸坏了一书房里的东西,心里郁闷不已,为什么父皇对太子哥哥就这么好?寇家的五姑娘本来是母后给他准备的!
欧贵妃收到消息时也是急红了眼,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也不知她会气成什么样?心里又担忧不已。
永昌伯捏碎了一只茶杯,想了想,还是招来了幕僚,问他:“我们的计划要不要提前?”
幕僚一惊,忙问出来什么事,永昌伯将皇上赐婚的事说了,“……太子的位置做得更稳了,我担心…···
“伯爷不用担心,最大的赢家不是他的太子之位做得多稳,而是最后谁能坐上那个位置。太子身体太差,皇上又正当壮年,他能不能……还两说,更何况,这样对我们却是更有好处。”幕僚摸着胡子不甚担心。
“哦,为什么?”永昌伯感兴趣的看着他。
“伯爷上次不是说要让太子身后的人和五皇子交恶吗?这就是一个机会,我们先去都没料到太子妃会出自寇家,五皇子更是认为他会娶寇家的五姑娘,这样一来……”
永昌伯摸着胡子笑道:“你说得对,是我太急了,回头你就这样去和六皇子说,让他放心……”
侯云平和李轩然却松了一口气,太子妃的人选定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他们就更可以放手去做了。
这个晚上,从二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睡好觉,为皇上的一份赐婚旨意集体失眠!
过了几天,梁宜梅也知道了皇家和寇家联姻的事,她并没有开心,只是觉得忧虑,太子是皇后所出,太子越好,皇后也就越好,现在太子背后文武联手起来,几乎可以占去大半个朝堂,梁宜梅在心里几乎将皇上归位到傻子那一栏,给一个儿子那么大的一个外家也就算了,连妻族也这么显赫,这不是资格找孽吗?
不过她也就在心里骂着过过瘾,他们现在就是一个小人物,这种事对他们并没有多大影响,也就是本来就强大的敌人变得更强大了而已,我们遵循自然规则慢慢成长。梁宜梅不无阿Q的想着。
转身却对赚钱更加感兴趣,她将几个不合格的店铺从纸上划去。
打听了才知道京城的店铺到底有多贵,繁华地带的一个铺子买下来要花上千两银子,要是后面再带上院子的就更贵了,而她希望她的铺子是在繁华地带,自带院子,还要有两层,要是有三层那就更好了,这样一算下来,不算装修,几乎就去了一万两银子,幸亏她家底厚实,这几年没少赚钱才买得起一家铺子,要换了别人······
梁宜梅圈定了几个铺子,打算下午去看看,她希望在端午之前将铺子买好,沈氏已经在帮她宣传了,也没让她特别说,只是让她用上香水,别人要是问起就告诉人家一声,要是不问,也不用特意提起。
梁宜林有些烦躁,现在他们才知道郑决能回来中间是太子出的力,可是他和太子也算是敌人吧?他不能将郑决和尚志清拉下水,但也不想和他们做敌人。
他在想,有没有另一种解决的办法,可不管是哪一种他都要有足够的资本和价值,他强压下心中的烦躁,认真的听着郑决和尚志清关于太子和寇家联姻的事。
而闵邵艺比他更烦躁,他很早以前就站了队,可是现在的情势对五皇子越来越不利,更关键的是现在郑决已经取代了他在皇上心中的位置,虽然他还能站在旁边听皇上和朝臣商议国事,但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时,皇上叫的都是郑决。
而且他本来看上的户部正八品的一个实缺竟被梁宜林弄给了工部的人,他暗暗咬牙,他忍受郑决,是因为他们是对手,但并不代表他可以忍受郑决的跟班在他的头上撒野,他一直在找机会,只是没想到这个梁宜林倒谨慎,他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破绽······
他紧了紧手,他只要一找到机会……一定不给他翻身的机会,还可以趁机打击郑决!
“百户,梁百户,您的信到了!”一个小兵兴奋地抓着一封信跑过来,他们这里几乎没人收到过信,他本来只是好奇的上前一看,谁知却发现有他们百户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