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七章 李家
第八十七章李家
长乐侯和渐渐年纪大了,他们又注定了不会再有的孩子,将来谁继承了爵位对他们意义都不大。
这么些年了,侯爷和也厌倦了寂寞,虽然府里有五位寄居的,但终究与亲情还是不同。
这几年,因为后街的人让他们心烦,如今后街的人走了,来了本家的人。本家的人与后街的人不同,他们懂规矩,懂得察言观色,更在乎侯爷和的态度。
这段,被一群小辈围着,长乐侯感受到了一种天伦之乐,为了李家也好,为了侯府也好,为了她的私心也好,她都希望侯府能继续这么热闹下去。
晚膳之前,长乐侯派人去把李斌的母亲三也请了,一大家子人一起用饭,倒是比以前热闹许多。
三穿戴比四朴素一些,身上的衣裳应该是来了侯府后新做的,头上插了两只凤头银簪,应该也是来了侯府后新添的。这样的打扮倒也符合三的身份,不会寒酸地让主人难堪,也不会太过奢华。
三脸色气色比梅香上次见她好了很多,听说长乐侯为了请了郎中,每日来府里施针,不必再去医馆,又有下人伺候着,身子好得快一些。
这回三对长乐侯的好意没有拒绝,她自个很清楚,这几个月安心备考对李斌来说很重要,她若是矫情推辞,折腾起来只能给李斌添麻烦,拖累了自家。
席面上,三保留了一份矜持,却并不死板,跟四有说有笑,并未因本家的人来自丰城就看不起她们。
这样的三让梅香对她平添了几分好感,原本还觉得三有些食古不化不知变通,还担心若将来薛碧儿真的嫁给了李斌,会不会受婆婆的气,如今看来三还好,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
弘文自然被安排在了长乐侯身边,三和四依次座在下方,二奶奶和六奶奶拿着筷箸立在她们身后。
长乐侯笑着让丫环们拉着她们就座,“咱们这里不兴这么多规矩,有丫环们伺候着,你们就安心坐下来吃饭,也陪着我们几个子说。”
六奶奶看了四一眼,见四眉目舒展地带着笑,这才随着二奶奶一起告了罪入座。
们人多,单独另外开了一桌。
梅香被让到了上座,以往她跟薛碧儿她们吃饭都不用这么麻烦的,现在有外人在,又是第一次在一起用饭,这些讲究是推不得了。
梅香坐下后,三娘又推着薛碧儿、钱珠玉和褚红襄坐在梅香下首。
三娘本意也许是想表示对她们四人的恭敬,可是这样一来,梅香四人坐上首,本家的六位座下首,倒将他们十个人划出了明显的界限,成了两派一般,看在人眼里,梅香四位长在京城的未免太拿大了。
梅香因有公主的身份,坐在上座还说得,薛碧儿三人却不应该坐在李家们上座了,而且,三娘这样安排,隐约有种她们是主,梅香四人是客的感觉,无形中将梅香她们跟侯府的关系拉远了。若是薛碧儿三人真地这样坐了,长乐侯看在眼里也不会高兴。
梅香对着薛碧儿微微摇了摇头,薛碧儿又转头看向钱珠玉,钱珠玉也微微皱着眉头。
薛碧儿便拉住三娘,笑着说道,“这个位子我们可做不得,我们几个比年纪小,还是应该三坐在这里才是。”
三娘连忙摇头道,“薛妹妹,你跟公主最亲近,还该你坐在公主旁边才对。”
薛碧儿也摇头,“三,你这样说可就见外了。”
梅香也在一旁帮腔,“薛说的是,三,还是该你坐在这里,咱们自家一桌吃饭,上了这桌子的只有妹妹,可没有公主,三若是不肯坐在我旁边,那就是不把我当了……”
三娘为难地回头看向五娘几人,希望她们帮着说几句。
五娘倒是想帮三娘说几句,只是她一向口舌不快,不该说,只是白替三娘着急。
六娘和七娘在三娘看地时候,不约而同地转开了头,避开了三娘的视线。
九娘心思浅一些,她觉得梅香说的有道理,反倒是帮着薛碧儿说了一句,“三,既然公主这么说了,不如你就坐在她旁边吧。”
年纪最小的十娘瞪着眼睛看着三娘和薛碧儿,目光里闪烁地全是好奇,显然她还没有搞清楚状况。
梅香眼珠一转,往长乐侯那一桌看了一眼,“三,你就别推辞了,快些坐下吧,因为咱们不就座,那边也没法开饭,你瞧弘文饿得,都在瞪咱们了。”
众女闻言看向那一桌,果然看到弘文端坐在身边,鼓着小脸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她们。
长乐侯她们察觉到这边的动静,也往们这边看,三娘顿时便有些手足无措。
长乐侯目光疑惑,阮嬷嬷连忙在她耳边解释了几句,笑着说,“三娘就坐在那里吧,在这里,你就是长姐了,应该坐在那里。”
长乐侯一锤定音,三娘只得有些不自在地坐在了梅香旁边,剩下几人按年纪依次入座。薛碧儿比五娘大,坐在了三娘旁边,钱珠玉比十娘小,带着褚红襄坐到了最末。
长乐侯看得满意,笑着道,“一家懂得谦让是礼数,可也不能因为这个生分了,以后就这样座了,开席吧。”
这顿饭进行的和谐,们这边秉承“食不言”的规矩,鲜有人,那边因多了弘文,添了几分热闹。
饭毕,几位跟逗了会趣,便各自了,长乐侯留了弘文在碧蘅院过夜。
临走时,六奶奶不免跟弘文多叮嘱了几句,四便在一旁催她,六奶奶只得不舍地放下,随着四离开。
因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梅香几人分手后直接回了院子。
梅香回到院子后,先散了会步,消消晚上的积食,之后才回屋梳洗。
屋子里之前一直放着冰块,待梅香才撤下去,明月伺候梅香梳洗后便下去了,宝珠端了一碗蜂蜜菊花水后也退了下去。
屋子里胡嬷嬷服侍梅香喝过菊花水,二人这才说起话来。
“我瞧着的样子,似乎很喜欢弘文,对他也很亲近,夜里还让他留宿在碧蘅院,侯爷和是不是已经决定要过继弘文了?”
“那倒没有,老奴听阮嬷嬷说,侯爷和还没拿定主意,只是本家这边想着弘文少爷最合适。阮嬷嬷说,本家说弘文少爷是侯爷孙辈的人,这样就可以过继在小的名下,这样等将来侯爷和百年后,弘文少爷管着侯爷、和小三人的香火,也省得小一个人在下面过得冷清。这个法子,侯爷和是很满意的,比府里原来想的过继一位少爷到侯爷和名下更好了。
只是,过继嗣子这事不简单,若是普通人家过继嗣子只要族里同意就行了,可是侯府过继嗣子得皇上那边同意才行,要不然皇上不满意,立了嗣子也没用,请封世子的时候皇上压下来,到时候嗣子还不是白过继了,一样继承不了爵位。
这事儿急不得,的意思是让几位都在府里头住着,暂时不回丰城,先找人探探上头的话,看上边是个意思,再教教弘文少爷规矩,在京里露露脸,再想法子进宫,让皇后娘娘帮着说几句话,到时候可能还要求到公主头上呢……”
“原来这么麻烦,是了,勋贵家不同普通人家,想过继谁就过继谁,听说前朝也有过这种例子,必须要过继亲缘三代内的才能算数,否则是不允许继承爵位的。
既然这样,这事还有得折腾了。正好也给我们,看看弘文性子究竟如何,还有本家三房的人是个态度,又是性子,若是他们没问题,我这里自然愿意帮忙。可是我瞧着,那位六奶奶似乎舍不得自个……”
“六奶奶自然是舍不得,毕竟是自个亲身的,将来若是过继了弘文少爷,生母就得避嫌,以后别人可以常来京里侯府,只有六奶奶不好再来了。弘文少爷今年才七岁,六奶奶心疼是有的……”
“慢慢来吧,总要先看清他们的人品,六奶奶的心情也得考虑着,毕竟是圣母,弘文也倒了懂事的年纪了,总不能好好一个事,弄到最后成了仇了。”
“六奶奶是聪明人,她就是这当口舍不得,真要到了跟前教她选,她肯定是同意的,毕竟弘文少爷成了侯府嗣子,将来继承爵位,那是多大的荣耀,靠弘文少爷自个挣,那可是挣不来的……”
梅香暗自点了点头,爵位给谁谁也不会不要,她为了她们的将来,把本家引来了京城,过继子嗣这件事,她都得仔细看着,选出来的人必须能对她们好,否则她就犯不着操这份心了。(未完待续。
长乐侯和渐渐年纪大了,他们又注定了不会再有的孩子,将来谁继承了爵位对他们意义都不大。
这么些年了,侯爷和也厌倦了寂寞,虽然府里有五位寄居的,但终究与亲情还是不同。
这几年,因为后街的人让他们心烦,如今后街的人走了,来了本家的人。本家的人与后街的人不同,他们懂规矩,懂得察言观色,更在乎侯爷和的态度。
这段,被一群小辈围着,长乐侯感受到了一种天伦之乐,为了李家也好,为了侯府也好,为了她的私心也好,她都希望侯府能继续这么热闹下去。
晚膳之前,长乐侯派人去把李斌的母亲三也请了,一大家子人一起用饭,倒是比以前热闹许多。
三穿戴比四朴素一些,身上的衣裳应该是来了侯府后新做的,头上插了两只凤头银簪,应该也是来了侯府后新添的。这样的打扮倒也符合三的身份,不会寒酸地让主人难堪,也不会太过奢华。
三脸色气色比梅香上次见她好了很多,听说长乐侯为了请了郎中,每日来府里施针,不必再去医馆,又有下人伺候着,身子好得快一些。
这回三对长乐侯的好意没有拒绝,她自个很清楚,这几个月安心备考对李斌来说很重要,她若是矫情推辞,折腾起来只能给李斌添麻烦,拖累了自家。
席面上,三保留了一份矜持,却并不死板,跟四有说有笑,并未因本家的人来自丰城就看不起她们。
这样的三让梅香对她平添了几分好感,原本还觉得三有些食古不化不知变通,还担心若将来薛碧儿真的嫁给了李斌,会不会受婆婆的气,如今看来三还好,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
弘文自然被安排在了长乐侯身边,三和四依次座在下方,二奶奶和六奶奶拿着筷箸立在她们身后。
长乐侯笑着让丫环们拉着她们就座,“咱们这里不兴这么多规矩,有丫环们伺候着,你们就安心坐下来吃饭,也陪着我们几个子说。”
六奶奶看了四一眼,见四眉目舒展地带着笑,这才随着二奶奶一起告了罪入座。
们人多,单独另外开了一桌。
梅香被让到了上座,以往她跟薛碧儿她们吃饭都不用这么麻烦的,现在有外人在,又是第一次在一起用饭,这些讲究是推不得了。
梅香坐下后,三娘又推着薛碧儿、钱珠玉和褚红襄坐在梅香下首。
三娘本意也许是想表示对她们四人的恭敬,可是这样一来,梅香四人坐上首,本家的六位座下首,倒将他们十个人划出了明显的界限,成了两派一般,看在人眼里,梅香四位长在京城的未免太拿大了。
梅香因有公主的身份,坐在上座还说得,薛碧儿三人却不应该坐在李家们上座了,而且,三娘这样安排,隐约有种她们是主,梅香四人是客的感觉,无形中将梅香她们跟侯府的关系拉远了。若是薛碧儿三人真地这样坐了,长乐侯看在眼里也不会高兴。
梅香对着薛碧儿微微摇了摇头,薛碧儿又转头看向钱珠玉,钱珠玉也微微皱着眉头。
薛碧儿便拉住三娘,笑着说道,“这个位子我们可做不得,我们几个比年纪小,还是应该三坐在这里才是。”
三娘连忙摇头道,“薛妹妹,你跟公主最亲近,还该你坐在公主旁边才对。”
薛碧儿也摇头,“三,你这样说可就见外了。”
梅香也在一旁帮腔,“薛说的是,三,还是该你坐在这里,咱们自家一桌吃饭,上了这桌子的只有妹妹,可没有公主,三若是不肯坐在我旁边,那就是不把我当了……”
三娘为难地回头看向五娘几人,希望她们帮着说几句。
五娘倒是想帮三娘说几句,只是她一向口舌不快,不该说,只是白替三娘着急。
六娘和七娘在三娘看地时候,不约而同地转开了头,避开了三娘的视线。
九娘心思浅一些,她觉得梅香说的有道理,反倒是帮着薛碧儿说了一句,“三,既然公主这么说了,不如你就坐在她旁边吧。”
年纪最小的十娘瞪着眼睛看着三娘和薛碧儿,目光里闪烁地全是好奇,显然她还没有搞清楚状况。
梅香眼珠一转,往长乐侯那一桌看了一眼,“三,你就别推辞了,快些坐下吧,因为咱们不就座,那边也没法开饭,你瞧弘文饿得,都在瞪咱们了。”
众女闻言看向那一桌,果然看到弘文端坐在身边,鼓着小脸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她们。
长乐侯她们察觉到这边的动静,也往们这边看,三娘顿时便有些手足无措。
长乐侯目光疑惑,阮嬷嬷连忙在她耳边解释了几句,笑着说,“三娘就坐在那里吧,在这里,你就是长姐了,应该坐在那里。”
长乐侯一锤定音,三娘只得有些不自在地坐在了梅香旁边,剩下几人按年纪依次入座。薛碧儿比五娘大,坐在了三娘旁边,钱珠玉比十娘小,带着褚红襄坐到了最末。
长乐侯看得满意,笑着道,“一家懂得谦让是礼数,可也不能因为这个生分了,以后就这样座了,开席吧。”
这顿饭进行的和谐,们这边秉承“食不言”的规矩,鲜有人,那边因多了弘文,添了几分热闹。
饭毕,几位跟逗了会趣,便各自了,长乐侯留了弘文在碧蘅院过夜。
临走时,六奶奶不免跟弘文多叮嘱了几句,四便在一旁催她,六奶奶只得不舍地放下,随着四离开。
因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梅香几人分手后直接回了院子。
梅香回到院子后,先散了会步,消消晚上的积食,之后才回屋梳洗。
屋子里之前一直放着冰块,待梅香才撤下去,明月伺候梅香梳洗后便下去了,宝珠端了一碗蜂蜜菊花水后也退了下去。
屋子里胡嬷嬷服侍梅香喝过菊花水,二人这才说起话来。
“我瞧着的样子,似乎很喜欢弘文,对他也很亲近,夜里还让他留宿在碧蘅院,侯爷和是不是已经决定要过继弘文了?”
“那倒没有,老奴听阮嬷嬷说,侯爷和还没拿定主意,只是本家这边想着弘文少爷最合适。阮嬷嬷说,本家说弘文少爷是侯爷孙辈的人,这样就可以过继在小的名下,这样等将来侯爷和百年后,弘文少爷管着侯爷、和小三人的香火,也省得小一个人在下面过得冷清。这个法子,侯爷和是很满意的,比府里原来想的过继一位少爷到侯爷和名下更好了。
只是,过继嗣子这事不简单,若是普通人家过继嗣子只要族里同意就行了,可是侯府过继嗣子得皇上那边同意才行,要不然皇上不满意,立了嗣子也没用,请封世子的时候皇上压下来,到时候嗣子还不是白过继了,一样继承不了爵位。
这事儿急不得,的意思是让几位都在府里头住着,暂时不回丰城,先找人探探上头的话,看上边是个意思,再教教弘文少爷规矩,在京里露露脸,再想法子进宫,让皇后娘娘帮着说几句话,到时候可能还要求到公主头上呢……”
“原来这么麻烦,是了,勋贵家不同普通人家,想过继谁就过继谁,听说前朝也有过这种例子,必须要过继亲缘三代内的才能算数,否则是不允许继承爵位的。
既然这样,这事还有得折腾了。正好也给我们,看看弘文性子究竟如何,还有本家三房的人是个态度,又是性子,若是他们没问题,我这里自然愿意帮忙。可是我瞧着,那位六奶奶似乎舍不得自个……”
“六奶奶自然是舍不得,毕竟是自个亲身的,将来若是过继了弘文少爷,生母就得避嫌,以后别人可以常来京里侯府,只有六奶奶不好再来了。弘文少爷今年才七岁,六奶奶心疼是有的……”
“慢慢来吧,总要先看清他们的人品,六奶奶的心情也得考虑着,毕竟是圣母,弘文也倒了懂事的年纪了,总不能好好一个事,弄到最后成了仇了。”
“六奶奶是聪明人,她就是这当口舍不得,真要到了跟前教她选,她肯定是同意的,毕竟弘文少爷成了侯府嗣子,将来继承爵位,那是多大的荣耀,靠弘文少爷自个挣,那可是挣不来的……”
梅香暗自点了点头,爵位给谁谁也不会不要,她为了她们的将来,把本家引来了京城,过继子嗣这件事,她都得仔细看着,选出来的人必须能对她们好,否则她就犯不着操这份心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