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月初一出行日
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月初一出行日
那天晚上到后来,大家伙儿都先后靠着墙壁睡着了。
隔天一早,当公鸡还在巢里睡大觉的时候,各家的爆竹都响起来了。这次放爆竹的主要是些早起的小鬼,天还没亮,他们就像早起的鸟儿一样在外面叽叽喳喳闹个没停了。
二老也从床上爬了起来,老人到外面去放爆竹,老妇人则忙着洗锅烧饭。不一会,天放亮了,林婶、崔婶、吴婶也都从家里赶了来帮老妇人烧锅。
村里人家,谁家要是有事,乡里乡亲的都会赶过来帮忙。都道老马家去年转了运,发了大财,这边风水好,要到老马家来出行,讨个吉头。
通常来出行的,都是一家子,把所有人都算上,派上个三四桌都还不晓得够不够。老妇人前些天就给婶婶们打了招呼,让她们今着一早过来帮忙。几位婶婶办事倒也吃得力,这么早就过来了。
既然有人帮忙,甄肥肥也可以专心办自己的事。有人吃饭,桌椅板凳、茶碗瓢盆的自然少不了。不过还好,家里有许多现成劳动力在。
莫离、张勺和阿旺三个人力气大,被派着到附近的婶婶们家扛桌子、搬凳子;书生蔡心细,帮借茶碗瓢盆,并且各自做上记号,回头也好还给人家。
甄肥肥在家,把烧开的开水加上茶叶,兑成茶。又把书生蔡借回来的碗清洗出来,一摞一摞地堆在堂屋,人来了就倒一碗。
堂屋里摆了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个果盘,备上了瓜子花生和小点心。星星、毛毛和莫离也没闲着,跟着甄肥肥后面帮布置桌子,给前来拜年的人倒茶。
老人时刻站在屋子前头,望着可有什么人来。在他身旁的树上挂着几串长长的爆竹,只要看到人从下拐上来。就会点燃爆竹相迎。
厨房里已经热呵地点了锅,几位婶婶合理分工。家里的门板全被卸了下来,搭在凳上,放着一个个盆和一叠叠碗筷。
林婶掌勺。负责中锅,忙着煎鱼挱肉;吴婶在门板上帮把炒好的菜装盘,每样菜装成四盘,多余的剩在盆里;崔婶在煮饭,人多一个小锅不够。老妇人跟林婶商量着,把她家的锅也煮一锅饭,等开饭的时候用桶提过来也一样。
为了不想让老妇人两头跑。张勺自告奋勇的也去厨房里帮忙。张勺会炒菜,苏京城里各色的菜式都会一点,甄肥肥便建议他多做一点城里的菜式,也好给叔叔婶婶还有小孩子们换换口味。
张勺是个实诚的小伙子们,跟这些婶婶们在一块也说得来,再加上他性子直,常常有啥说啥。婶婶们看着他憨头憨脑又勤快麻利的样子,一个接一个都说要给他介绍姑娘给他做媳妇。把一个个好好的张勺说得满脸通红。
说是说,那些婶婶们嘴里说的姑娘也就崔婶家那个侄女小燕还有点靠谱,其她的不是太老。就是太嫩,纯粹就是婶婶们说着逗逗张勺的。
甄肥肥在厨房拿水的时候听到这些话,不由插了一句嘴,让崔婶有空这两天就把那姑娘叫到家里来坐坐,让张勺找个借口去瞧瞧。毕竟张勺急着回城,在这里留不了多长时间。
话说当时,她说出这句话时,张勺正在卖弄着自己的刀工。刷刷地在空中切菜,一片一片自动飞到盘子里,听到这句话后。菜刀差点没削到自己手上去。反应过来后的张勺,拿着菜刀就对着甄肥肥一通乱砍,甄肥肥吓了一跳,撒开腿大跑。
眼看就要被张勺追上,幸好此时阿旺从房里出来,甄肥肥“啊”地一声逃到阿旺身后。这才侥幸逃脱。
…………
随着第一声爆竹响,出行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
宇儿父子俩、崔叔和刚叔、刘奶奶是第一批过来的,想是为了给老马家省串爆竹,约着一起过来。
老人在外面等候,接待人的事情就落在甄肥肥和阿旺身上。甄肥肥在前面寒暄,和人家话话家常,阿旺则跟在后面帮忙倒水瓦瓜子。
正月初一到人家既是为了出行,也是为了拜年。所以到马家来的每户人家都拎着一斤糖,年轻些的晚辈拎着两包,多出的一包专门给二老,算是重礼。
毛毛在自个儿房里帮忙,处理来人拎来的糖和酒。酒按酒,糖按糖,整齐地码在房里的大木柜上。遇到一些没包紧的糖,还会细心地帮它解开重包。
莫离坐在一旁,望着毛毛熟稔又麻利的动作,渐渐不由看晃了眼。
第一批人过后,来人的速度就快了。外面的爆竹响就一直没断过,甄肥肥从早上起就在笑,一直笑了大半天,下巴都快笑酸了。
辰时过,要来的人几乎都来了,堂屋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还有一些人站在外面,派着等人都坐好了再进去。刚叔和宇儿爹站在大门口,拉外面的人进去坐。村里人对坐座位很讲究,要根据年龄、辈份、关系亲疏来排位次,这些老人家和叔叔们在行,甄肥肥就一点都不行了。
堂屋里有老人和刚叔他们在招呼着,甄肥肥就腾出了空。回到厨房,很多菜已经炒出来了。婶婶们交替从屋外跑到屋内,择菜的择菜、洗碗的洗碗、翻炒的翻炒。
老妇人从房里翻出个托盘,又把崔叔、刚叔家的托盘借了来。
家班子很多,但今儿大多都是到家里来出行的,自然得让他们上桌吃饭,不好让他们出力。老人腿脚不方便,阿旺得帮忙跑腿喊人吃饭,星星还小,从大早上就嚷嚷着肚子饿要吃饭,及早爬到桌子上去了,真正做得上事的只有她和毛毛。
甄肥肥从桌子上拉下小星星,家里人这么多,客人都没地方坐,哪里能轮到他这个小东西。让他奶奶带着他到厨房里吃了碗刚煮出来的热腾腾的饺子,又拿了把小糖哄了哄,小家伙这才乖乖听话。
毛毛自告奋勇地拿起了托盘,端着第一碗菜上桌。堂屋的人都坐下了,侧着头和旁边的人说笑。时间不早了,大家伙儿也该饿了,老人喊着要厨房里人把菜上快点。
甄肥肥转身拿起托盘、系上围兜也上了场。那边吃得热火朝天,这边跑得风里火里。有时不仅要帮端菜,还得帮着装盘,不够的菜要调匀,多余的菜要抹平。再加上厨房的人手不够,一碗菜吃完端下桌,要及时把碗筷清洗出来。这份任务自然也落到了甄肥肥头上,而毛毛,到后来几乎所有的菜都是她端上去的。
甄肥肥虽心疼女儿,可厨房里每个人都忙成一团,也是无可奈何。
星星见姐姐这么忙,也玩不下去了,他端菜虽不怎么行,但是帮递递东西、跑跑腿、瓦瓦瓜子还是可以的。当星星迈着小腿拎着一袋瓜子到堂屋,挨个儿给来的客人瓦瓜子,给小孩散糖果时,那副模样真得得人疼极了!
莫离心不在焉地在桌子上吃了会儿菜,想了想,还是跟老爹说了声,下了桌。听到莫离也要下来帮忙端菜的时候,甄肥肥起初很意外,但是听到他说要帮“毛毛”端一会儿菜的时候,甄肥肥高兴地点头答应了。
莫离下桌后,菜花家的阿弟、阿妹也跑了过来。原来他们早就想下来帮忙,只是今着是来拜年的,不能像平时在财姨家一样。这是娘嘱咐的,所以一直没敢下桌。莫离这一举动,正好带了个头,兄妹俩都说要帮上菜,阿妹还说要帮着财姨一起擦碗。
这一下,人手足了,办事就顺利多了。毛毛和阿弟、莫离三人帮上菜,累了就在一旁歇歇。阿妹和甄肥肥蹲在地上洗着木盆里的碗,边洗边说些她娘的事。
乱哄哄的人群中,不时看见几个鲜活的小身影跑进跑出。他们年轻、充满朝气的小脸上,洋溢着令人舒服快乐的笑容。看着他们活力的脸,甄肥肥情不自禁的想——
今年一定是个好年头!
这餐饭吃了一个多时辰,老马家今年的饭菜真是让人看花了眼、吃胀了肚皮。别说坐在桌子上吃饭的人,就是帮端菜的孩子、在厨房里炒菜的婶婶们,口水都流成了一条长河。
人人都道:老马家果然今非昔比,闺女出息大了,给两个老争了气!
客人们吃完后,剩下的人重新开了一桌。五个孩子、三位婶婶、二老,还有阿旺,满登登的挤了一桌。菜虽不是一碗一碗端的,但这些亲朋围着一个桌子,畅快的聊着天、敞着肚子吃饭,倒也是有滋有味!
甄肥肥不停地为孩子夹着菜,夸他们能干。又把剩下来的菜分好,给几个婶婶带了回去。来的人家,只要带了孩子的,不管多少,都给了红包。回箩的礼是自家发的米粑,一家八个,拎在手上沉甸甸的。
她体贴周到、大方得体的安排,博得了叔叔和婶婶们的交相称赞!老人和老妇人,听人家夸自家闺女,嘴笑得就没合拢过!
透过他们沧桑但却布满欣慰的脸,人们仿佛能看到——
马财财,一个众人眼中好吃懒做、肥头肥脑的农村懒妇正在成长为笑傲四方相邻的一代大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那天晚上到后来,大家伙儿都先后靠着墙壁睡着了。
隔天一早,当公鸡还在巢里睡大觉的时候,各家的爆竹都响起来了。这次放爆竹的主要是些早起的小鬼,天还没亮,他们就像早起的鸟儿一样在外面叽叽喳喳闹个没停了。
二老也从床上爬了起来,老人到外面去放爆竹,老妇人则忙着洗锅烧饭。不一会,天放亮了,林婶、崔婶、吴婶也都从家里赶了来帮老妇人烧锅。
村里人家,谁家要是有事,乡里乡亲的都会赶过来帮忙。都道老马家去年转了运,发了大财,这边风水好,要到老马家来出行,讨个吉头。
通常来出行的,都是一家子,把所有人都算上,派上个三四桌都还不晓得够不够。老妇人前些天就给婶婶们打了招呼,让她们今着一早过来帮忙。几位婶婶办事倒也吃得力,这么早就过来了。
既然有人帮忙,甄肥肥也可以专心办自己的事。有人吃饭,桌椅板凳、茶碗瓢盆的自然少不了。不过还好,家里有许多现成劳动力在。
莫离、张勺和阿旺三个人力气大,被派着到附近的婶婶们家扛桌子、搬凳子;书生蔡心细,帮借茶碗瓢盆,并且各自做上记号,回头也好还给人家。
甄肥肥在家,把烧开的开水加上茶叶,兑成茶。又把书生蔡借回来的碗清洗出来,一摞一摞地堆在堂屋,人来了就倒一碗。
堂屋里摆了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个果盘,备上了瓜子花生和小点心。星星、毛毛和莫离也没闲着,跟着甄肥肥后面帮布置桌子,给前来拜年的人倒茶。
老人时刻站在屋子前头,望着可有什么人来。在他身旁的树上挂着几串长长的爆竹,只要看到人从下拐上来。就会点燃爆竹相迎。
厨房里已经热呵地点了锅,几位婶婶合理分工。家里的门板全被卸了下来,搭在凳上,放着一个个盆和一叠叠碗筷。
林婶掌勺。负责中锅,忙着煎鱼挱肉;吴婶在门板上帮把炒好的菜装盘,每样菜装成四盘,多余的剩在盆里;崔婶在煮饭,人多一个小锅不够。老妇人跟林婶商量着,把她家的锅也煮一锅饭,等开饭的时候用桶提过来也一样。
为了不想让老妇人两头跑。张勺自告奋勇的也去厨房里帮忙。张勺会炒菜,苏京城里各色的菜式都会一点,甄肥肥便建议他多做一点城里的菜式,也好给叔叔婶婶还有小孩子们换换口味。
张勺是个实诚的小伙子们,跟这些婶婶们在一块也说得来,再加上他性子直,常常有啥说啥。婶婶们看着他憨头憨脑又勤快麻利的样子,一个接一个都说要给他介绍姑娘给他做媳妇。把一个个好好的张勺说得满脸通红。
说是说,那些婶婶们嘴里说的姑娘也就崔婶家那个侄女小燕还有点靠谱,其她的不是太老。就是太嫩,纯粹就是婶婶们说着逗逗张勺的。
甄肥肥在厨房拿水的时候听到这些话,不由插了一句嘴,让崔婶有空这两天就把那姑娘叫到家里来坐坐,让张勺找个借口去瞧瞧。毕竟张勺急着回城,在这里留不了多长时间。
话说当时,她说出这句话时,张勺正在卖弄着自己的刀工。刷刷地在空中切菜,一片一片自动飞到盘子里,听到这句话后。菜刀差点没削到自己手上去。反应过来后的张勺,拿着菜刀就对着甄肥肥一通乱砍,甄肥肥吓了一跳,撒开腿大跑。
眼看就要被张勺追上,幸好此时阿旺从房里出来,甄肥肥“啊”地一声逃到阿旺身后。这才侥幸逃脱。
…………
随着第一声爆竹响,出行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
宇儿父子俩、崔叔和刚叔、刘奶奶是第一批过来的,想是为了给老马家省串爆竹,约着一起过来。
老人在外面等候,接待人的事情就落在甄肥肥和阿旺身上。甄肥肥在前面寒暄,和人家话话家常,阿旺则跟在后面帮忙倒水瓦瓜子。
正月初一到人家既是为了出行,也是为了拜年。所以到马家来的每户人家都拎着一斤糖,年轻些的晚辈拎着两包,多出的一包专门给二老,算是重礼。
毛毛在自个儿房里帮忙,处理来人拎来的糖和酒。酒按酒,糖按糖,整齐地码在房里的大木柜上。遇到一些没包紧的糖,还会细心地帮它解开重包。
莫离坐在一旁,望着毛毛熟稔又麻利的动作,渐渐不由看晃了眼。
第一批人过后,来人的速度就快了。外面的爆竹响就一直没断过,甄肥肥从早上起就在笑,一直笑了大半天,下巴都快笑酸了。
辰时过,要来的人几乎都来了,堂屋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还有一些人站在外面,派着等人都坐好了再进去。刚叔和宇儿爹站在大门口,拉外面的人进去坐。村里人对坐座位很讲究,要根据年龄、辈份、关系亲疏来排位次,这些老人家和叔叔们在行,甄肥肥就一点都不行了。
堂屋里有老人和刚叔他们在招呼着,甄肥肥就腾出了空。回到厨房,很多菜已经炒出来了。婶婶们交替从屋外跑到屋内,择菜的择菜、洗碗的洗碗、翻炒的翻炒。
老妇人从房里翻出个托盘,又把崔叔、刚叔家的托盘借了来。
家班子很多,但今儿大多都是到家里来出行的,自然得让他们上桌吃饭,不好让他们出力。老人腿脚不方便,阿旺得帮忙跑腿喊人吃饭,星星还小,从大早上就嚷嚷着肚子饿要吃饭,及早爬到桌子上去了,真正做得上事的只有她和毛毛。
甄肥肥从桌子上拉下小星星,家里人这么多,客人都没地方坐,哪里能轮到他这个小东西。让他奶奶带着他到厨房里吃了碗刚煮出来的热腾腾的饺子,又拿了把小糖哄了哄,小家伙这才乖乖听话。
毛毛自告奋勇地拿起了托盘,端着第一碗菜上桌。堂屋的人都坐下了,侧着头和旁边的人说笑。时间不早了,大家伙儿也该饿了,老人喊着要厨房里人把菜上快点。
甄肥肥转身拿起托盘、系上围兜也上了场。那边吃得热火朝天,这边跑得风里火里。有时不仅要帮端菜,还得帮着装盘,不够的菜要调匀,多余的菜要抹平。再加上厨房的人手不够,一碗菜吃完端下桌,要及时把碗筷清洗出来。这份任务自然也落到了甄肥肥头上,而毛毛,到后来几乎所有的菜都是她端上去的。
甄肥肥虽心疼女儿,可厨房里每个人都忙成一团,也是无可奈何。
星星见姐姐这么忙,也玩不下去了,他端菜虽不怎么行,但是帮递递东西、跑跑腿、瓦瓦瓜子还是可以的。当星星迈着小腿拎着一袋瓜子到堂屋,挨个儿给来的客人瓦瓜子,给小孩散糖果时,那副模样真得得人疼极了!
莫离心不在焉地在桌子上吃了会儿菜,想了想,还是跟老爹说了声,下了桌。听到莫离也要下来帮忙端菜的时候,甄肥肥起初很意外,但是听到他说要帮“毛毛”端一会儿菜的时候,甄肥肥高兴地点头答应了。
莫离下桌后,菜花家的阿弟、阿妹也跑了过来。原来他们早就想下来帮忙,只是今着是来拜年的,不能像平时在财姨家一样。这是娘嘱咐的,所以一直没敢下桌。莫离这一举动,正好带了个头,兄妹俩都说要帮上菜,阿妹还说要帮着财姨一起擦碗。
这一下,人手足了,办事就顺利多了。毛毛和阿弟、莫离三人帮上菜,累了就在一旁歇歇。阿妹和甄肥肥蹲在地上洗着木盆里的碗,边洗边说些她娘的事。
乱哄哄的人群中,不时看见几个鲜活的小身影跑进跑出。他们年轻、充满朝气的小脸上,洋溢着令人舒服快乐的笑容。看着他们活力的脸,甄肥肥情不自禁的想——
今年一定是个好年头!
这餐饭吃了一个多时辰,老马家今年的饭菜真是让人看花了眼、吃胀了肚皮。别说坐在桌子上吃饭的人,就是帮端菜的孩子、在厨房里炒菜的婶婶们,口水都流成了一条长河。
人人都道:老马家果然今非昔比,闺女出息大了,给两个老争了气!
客人们吃完后,剩下的人重新开了一桌。五个孩子、三位婶婶、二老,还有阿旺,满登登的挤了一桌。菜虽不是一碗一碗端的,但这些亲朋围着一个桌子,畅快的聊着天、敞着肚子吃饭,倒也是有滋有味!
甄肥肥不停地为孩子夹着菜,夸他们能干。又把剩下来的菜分好,给几个婶婶带了回去。来的人家,只要带了孩子的,不管多少,都给了红包。回箩的礼是自家发的米粑,一家八个,拎在手上沉甸甸的。
她体贴周到、大方得体的安排,博得了叔叔和婶婶们的交相称赞!老人和老妇人,听人家夸自家闺女,嘴笑得就没合拢过!
透过他们沧桑但却布满欣慰的脸,人们仿佛能看到——
马财财,一个众人眼中好吃懒做、肥头肥脑的农村懒妇正在成长为笑傲四方相邻的一代大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