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散美
皇后的目光让郑淑仪微微瑟缩了一下,脸色略略发白,但神色再没有更多的变化。
相比三嫔的不安,位份仅在其后的王修仪和郑淑仪都坦然许多。不同的只是,王修仪更多的是无求,而郑淑仪有的,却是无望。
皇后需要对付微不足道的她吗?在皇帝眼中,她不过是无形的空气而已。谁会刻意去对空气打压报复呢?
相比皇后出人意料地强势掘起,皇帝的态度,才是真正让她心如死水的原因。
皇帝对她没有好感,甚至也没有恶感。
被皇帝厌憎,至少代表在皇帝心中还留有痕迹,还有努力挽回,改变既有印象的机会。可她连让皇帝特意去讨厌的资格都没有。
吴王就算对她父女当年的献媚不以为然,但也懒得费心力精神去鄙夷视她。收了她在身边,也不过就是当个东西随便摆着,可有可无,没看到的时候,都不用刻意记起,看到了,也不会被激起任何情绪,哪怕是厌恶。
这样的事实,也是她这么多年努力尝试,想要改变这死水一般的命运,一次次失败后,才渐渐看清楚的。
皇帝对她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有好感,但一个能当皇帝的人,是不会对后院女人的品格有任何一厢情愿的过高要求的。他不喜欢她,也谈不上讨厌。留了她下来,却冷淡着,并不是刻意要晾着她,冷着她,让她自食其果。而是皇帝真的想不起来她,仅此而已。
所以,她入宫三年了,三年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机会,在皇帝面前晃几晃的。那些曾经努力学过的才情品貌的技巧。那些献媚示好的小手段,她都拼了命用了出来。
这样的机会,加起来,也不过寥寥十来次。大多数时候,吴王对她是视而不见的,但总有一两次或是略有点兴致,或是懒得到别处走动,或是看她那些表现有些新鲜,便顺路到她宫里去,
吴王用不着委屈自己。警省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也用不着多用心多刻意地讨厌一个仅仅只是贪恋富贵的小女人。偶尔意动,近了也就近了,但转眼,也就渺无痕迹了。
没有恩赏,没有提拔,她依旧不值得他重视。不够格他喜欢,甚至没资格让他去讨厌记恨。
所有的一切,永无后文。
不。唯一的后文就是其后,郑淑仪要花很大功夫重新去拢络讨好,忽然又对她开始冷淡,开始敲打的三嫔。
入宫三年,皇帝留在她宫中只有三回,其中只有一回是过了夜的。到后来,郑淑仪完全心冷,完全无望,再没有心思去皇帝面前争宠卖乖,所有的精力。都用只用来讨好三嫔,以便维持自己在宫中最后仅余的体面。
低位嫔妃中,她是最后来到吴王身边的,也是最青春年少的,更是出身最好的,但不过区区三年。却是红颜枯槁,看着倒是跟年纪大了十多岁的王修仪差不多的岁数了。
若不是这宫里规矩严,她还时常能和家人见见面,略略慰藉,这样的日子,只怕就是什么事也没发生,她也是活不长久的。
仅有的安慰是她的家人虽没跟着她大富大贵,倒也并没有因为皇帝的不以为然而倒霉。吴王刚登基的时候,要提拔分封不少官员,她那七品县令的父亲,就被人放在名单上,安排了不错的位置,呈了上去。
吴王对此并没有特意去打压。能当皇帝的人,多少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于官员们的私德,要求其实也一向很低。
他调了郑县令历年为官的相关考评,随便看了看。
其实在后来的战乱之世里,官员们的考评,早就零乱不成系统了,没什么参考价值。但一个没有太大背景的小县令,在乱世中,没有弃县而走,县中也没有什么大的乱子,基本上的能力还是可以肯定的。
既然有才,那用用也无妨。这几年下来,郑县令虽没什么连跳三级的好事,但升官还是比较顺遂的。一路做到知府,治政方面,倒也没什么差错。私底下小好处该收的照收,大的问题……
吴王一早就派人敲打警示过,知府夫人定时进宫,跟女儿相见,清楚吴王对女儿并无恩宠,且全家人出银出力出计谋地帮着她想法子邀宠,也一再失望,自然就知道,这女儿的势不是那么好借,开国的皇帝也不是好相与的。
李知府或许功利,但确实是个精明人,渐渐地也看明白了,就算没有一个女儿进宫,凭着自己的功绩才能,也未必升不到知府,但他的功绩才能也并不是多么突出,多么不可取代。多他一个,皇帝信手就用了,但少他一个,对皇帝,对国家,也谈不上是损失。
也正因为这样的清醒,李知府反而也劝说了女儿,不要再奢图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强求只怕反而招祸。反正外人不清楚宫里的事,只要牢牢保住她的位份,她就有脸面在,世人就多少要高看他们一家一眼。就算是狐假虎威,但有那着虚无飘渺的势在,做事多少就有些底气。
就算他不再指望一步登天,可只要他踏踏实实办事,该有的功绩绝没有人敢抢走,该有的升迁也断然不会有人打压。
无论郑淑仪,是不是甘心,愿不愿认命。没有圣宠,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她,再不能失去家人仅有的支持与温情,能做的,也就是紧紧巴结着三嫔了,保着虚假的尊荣罢了。不过……
现在皇后忽然这样强势地夺回权位,而皇帝的支持又是这样明显……
郑淑仪思忖着,迟迟疑疑抬起头来,苍白着脸,努力微笑,笑意比身旁那婢女歌姬出身的王修仪还要卑微,还要温顺,还要有明显的讨好之意。
凤座高高在上,窗外射进来的阳光刺眼之极,一片辉煌中。那凤仪天下的女子,面目都看不明白。
她也不需要看明白,只要知道,那上方光芒最盛处的存在。是可以主宰她生死祸福的主子,也就是了。
萧清商沉默着打量下方众人,侍立一侧的魏君绰却莫名地无声叹息。
当年初入宫时,这郑淑仪天天到凤仪宫门前磕首请安,恍如昨日。
那时还是区区郑美人的她,愚昧,可笑。贪婪,自大,对于这个蠢女人做的傻事,魏君绰虽然不屑而鄙视,但却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这个女人还是生动的,鲜活的。就连眼中的野心,也充满着勃勃生机。而如今,这个恭顺的。卑微的,只知巴结上位者,全无丝毫野心,一步不敢走错的女人,看着笑容温顺,其实连一点活气都没有了。锦衣霞披,金钗玉饰,映衬着的,分明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魏君绰不会无端地怜悯曾经居心不良的人,但却无由地深深怅然。
萧清商感觉到身边魏君绰的情绪忽然间低落了。平静地扫了她一眼。
魏君绰有些苦涩地回望过去,四目相对间,交流的是只有她们才明白的心意。
萧清商淡淡笑笑,重又向下首望去,目光徐徐从郑淑仪身上扫过,后方就是何婉容。李婕妤。
这两个女子身份来历都差不多。都是旁人送给李旭的妾侍美婢。
随着李旭的实力增长,各方示好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美姬佳人,一向是表达善意,拉拢关系的最常见的手段。
李旭自己是无所谓的,但人家送的美女你不收,人家还不放心,还觉得你不拿他当自己人。于其费力拒绝,别人再挖空心思送其他的东西,还不如收了省事。
但收下来,弄得自己满屋子女人,他还嫌吵呢。
做为一个世家大族们所不屑的种田汉,他的审美观其实很简单实用,身子健壮,粗粗憨憨,能生养,能干活,这就是好女人了。
千百年来,贫寒农家所有的价值观,都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
当年妞儿又瘦又小,完全不符合农家好媳妇标准,才一路流浪,让穷得娶不起媳妇的李家捡了去收养,否则,哪里还有李旭的份啊。
这么多年来,李旭的审美观其实都没怎么改,哪怕是对着萧清商,也是被萧清商的气度光芒所动,对于美貌其实没什么大感觉。
偏那么些年,人家送给他的女人,都是娇滴滴,一掐能出水来的,有几个居然还是小脚,走路倒是风摆摇柳,可除了摆着看,还能有什么用处?
不能干活只能看的女人,其实根本入不了李旭的眼。就连跟着他最长时间的王修仪,最初学着干活时,也是笨手笨脚,闹过许多笑话,还打坏糟蹋了不少东西,也就是看她吃得苦耐得寂寞,一直坚持,默默努力,李旭有了触动,才什么也不说的,真正默许她留下了。
至于别的女人们,李旭大多数时候,是左手收了,右手就送出去。
不过,他还没有学会权贵之家,完全把女人们当东西,丝毫不顾她们意愿未来的行事风格,送出去之前,他也会问问这些女人们的意思。
先是平淡的表明了自己对她们没意思,二是表示愿意在军中挑选有前途的军将们当她们的男人,而且,他会尽量先挑没成亲的男子给她们,至于之后能不能当正妻,将来男人对她们怎么样,这就是她们自己的事。
他在能力范围之内,给她们安排好一点的未来,也就是了,大包大揽,为一群陌生女人的未来幸福作主张,作依靠,他既然没有这样的义务,也没有这样的闲功夫。
相比之下,他更需要在意的,是手下将领们的意愿和喜好。这些将军们是不是能征善战,是不是足够忠心,远比他们是不是只有一个老婆,是不是花心,重要得多。
既使如此,他已经是世人常见的主人当中,难得宽仁,体贴,为人着想的了。他的想法主张,最初让这些女人都吃惊震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他反复说了几回后,才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有那甘于平淡,看得通透的女子,自是欢欢喜喜,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一般来说,每回收了女人,他就扔给王修仪管着,到后来,连这种表态,问对方未来意愿的事,都直接交给王修仪去做了。
等到愿意接受安排的人数有十个以上了,他就会在某一次胜仗之后,召开庆功会,会上让这些美人出来歌舞庆贺。那些没有家室,且立有战功的大小将领们会单独安排在某处席次,美人们歌舞已毕,自己看着哪个将领顺眼,自己过去劝酒陪侍,哪个将领要看某个美人顺眼,也会主动要求。
不是所有男人审美观都象李旭这样过份朴实的,那些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美人儿,在军中,其实是极受欢迎的。基本上一场宴会下来,就能解决十来对单身男女的生活问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相比三嫔的不安,位份仅在其后的王修仪和郑淑仪都坦然许多。不同的只是,王修仪更多的是无求,而郑淑仪有的,却是无望。
皇后需要对付微不足道的她吗?在皇帝眼中,她不过是无形的空气而已。谁会刻意去对空气打压报复呢?
相比皇后出人意料地强势掘起,皇帝的态度,才是真正让她心如死水的原因。
皇帝对她没有好感,甚至也没有恶感。
被皇帝厌憎,至少代表在皇帝心中还留有痕迹,还有努力挽回,改变既有印象的机会。可她连让皇帝特意去讨厌的资格都没有。
吴王就算对她父女当年的献媚不以为然,但也懒得费心力精神去鄙夷视她。收了她在身边,也不过就是当个东西随便摆着,可有可无,没看到的时候,都不用刻意记起,看到了,也不会被激起任何情绪,哪怕是厌恶。
这样的事实,也是她这么多年努力尝试,想要改变这死水一般的命运,一次次失败后,才渐渐看清楚的。
皇帝对她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有好感,但一个能当皇帝的人,是不会对后院女人的品格有任何一厢情愿的过高要求的。他不喜欢她,也谈不上讨厌。留了她下来,却冷淡着,并不是刻意要晾着她,冷着她,让她自食其果。而是皇帝真的想不起来她,仅此而已。
所以,她入宫三年了,三年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机会,在皇帝面前晃几晃的。那些曾经努力学过的才情品貌的技巧。那些献媚示好的小手段,她都拼了命用了出来。
这样的机会,加起来,也不过寥寥十来次。大多数时候,吴王对她是视而不见的,但总有一两次或是略有点兴致,或是懒得到别处走动,或是看她那些表现有些新鲜,便顺路到她宫里去,
吴王用不着委屈自己。警省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也用不着多用心多刻意地讨厌一个仅仅只是贪恋富贵的小女人。偶尔意动,近了也就近了,但转眼,也就渺无痕迹了。
没有恩赏,没有提拔,她依旧不值得他重视。不够格他喜欢,甚至没资格让他去讨厌记恨。
所有的一切,永无后文。
不。唯一的后文就是其后,郑淑仪要花很大功夫重新去拢络讨好,忽然又对她开始冷淡,开始敲打的三嫔。
入宫三年,皇帝留在她宫中只有三回,其中只有一回是过了夜的。到后来,郑淑仪完全心冷,完全无望,再没有心思去皇帝面前争宠卖乖,所有的精力。都用只用来讨好三嫔,以便维持自己在宫中最后仅余的体面。
低位嫔妃中,她是最后来到吴王身边的,也是最青春年少的,更是出身最好的,但不过区区三年。却是红颜枯槁,看着倒是跟年纪大了十多岁的王修仪差不多的岁数了。
若不是这宫里规矩严,她还时常能和家人见见面,略略慰藉,这样的日子,只怕就是什么事也没发生,她也是活不长久的。
仅有的安慰是她的家人虽没跟着她大富大贵,倒也并没有因为皇帝的不以为然而倒霉。吴王刚登基的时候,要提拔分封不少官员,她那七品县令的父亲,就被人放在名单上,安排了不错的位置,呈了上去。
吴王对此并没有特意去打压。能当皇帝的人,多少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于官员们的私德,要求其实也一向很低。
他调了郑县令历年为官的相关考评,随便看了看。
其实在后来的战乱之世里,官员们的考评,早就零乱不成系统了,没什么参考价值。但一个没有太大背景的小县令,在乱世中,没有弃县而走,县中也没有什么大的乱子,基本上的能力还是可以肯定的。
既然有才,那用用也无妨。这几年下来,郑县令虽没什么连跳三级的好事,但升官还是比较顺遂的。一路做到知府,治政方面,倒也没什么差错。私底下小好处该收的照收,大的问题……
吴王一早就派人敲打警示过,知府夫人定时进宫,跟女儿相见,清楚吴王对女儿并无恩宠,且全家人出银出力出计谋地帮着她想法子邀宠,也一再失望,自然就知道,这女儿的势不是那么好借,开国的皇帝也不是好相与的。
李知府或许功利,但确实是个精明人,渐渐地也看明白了,就算没有一个女儿进宫,凭着自己的功绩才能,也未必升不到知府,但他的功绩才能也并不是多么突出,多么不可取代。多他一个,皇帝信手就用了,但少他一个,对皇帝,对国家,也谈不上是损失。
也正因为这样的清醒,李知府反而也劝说了女儿,不要再奢图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强求只怕反而招祸。反正外人不清楚宫里的事,只要牢牢保住她的位份,她就有脸面在,世人就多少要高看他们一家一眼。就算是狐假虎威,但有那着虚无飘渺的势在,做事多少就有些底气。
就算他不再指望一步登天,可只要他踏踏实实办事,该有的功绩绝没有人敢抢走,该有的升迁也断然不会有人打压。
无论郑淑仪,是不是甘心,愿不愿认命。没有圣宠,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她,再不能失去家人仅有的支持与温情,能做的,也就是紧紧巴结着三嫔了,保着虚假的尊荣罢了。不过……
现在皇后忽然这样强势地夺回权位,而皇帝的支持又是这样明显……
郑淑仪思忖着,迟迟疑疑抬起头来,苍白着脸,努力微笑,笑意比身旁那婢女歌姬出身的王修仪还要卑微,还要温顺,还要有明显的讨好之意。
凤座高高在上,窗外射进来的阳光刺眼之极,一片辉煌中。那凤仪天下的女子,面目都看不明白。
她也不需要看明白,只要知道,那上方光芒最盛处的存在。是可以主宰她生死祸福的主子,也就是了。
萧清商沉默着打量下方众人,侍立一侧的魏君绰却莫名地无声叹息。
当年初入宫时,这郑淑仪天天到凤仪宫门前磕首请安,恍如昨日。
那时还是区区郑美人的她,愚昧,可笑。贪婪,自大,对于这个蠢女人做的傻事,魏君绰虽然不屑而鄙视,但却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这个女人还是生动的,鲜活的。就连眼中的野心,也充满着勃勃生机。而如今,这个恭顺的。卑微的,只知巴结上位者,全无丝毫野心,一步不敢走错的女人,看着笑容温顺,其实连一点活气都没有了。锦衣霞披,金钗玉饰,映衬着的,分明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魏君绰不会无端地怜悯曾经居心不良的人,但却无由地深深怅然。
萧清商感觉到身边魏君绰的情绪忽然间低落了。平静地扫了她一眼。
魏君绰有些苦涩地回望过去,四目相对间,交流的是只有她们才明白的心意。
萧清商淡淡笑笑,重又向下首望去,目光徐徐从郑淑仪身上扫过,后方就是何婉容。李婕妤。
这两个女子身份来历都差不多。都是旁人送给李旭的妾侍美婢。
随着李旭的实力增长,各方示好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美姬佳人,一向是表达善意,拉拢关系的最常见的手段。
李旭自己是无所谓的,但人家送的美女你不收,人家还不放心,还觉得你不拿他当自己人。于其费力拒绝,别人再挖空心思送其他的东西,还不如收了省事。
但收下来,弄得自己满屋子女人,他还嫌吵呢。
做为一个世家大族们所不屑的种田汉,他的审美观其实很简单实用,身子健壮,粗粗憨憨,能生养,能干活,这就是好女人了。
千百年来,贫寒农家所有的价值观,都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
当年妞儿又瘦又小,完全不符合农家好媳妇标准,才一路流浪,让穷得娶不起媳妇的李家捡了去收养,否则,哪里还有李旭的份啊。
这么多年来,李旭的审美观其实都没怎么改,哪怕是对着萧清商,也是被萧清商的气度光芒所动,对于美貌其实没什么大感觉。
偏那么些年,人家送给他的女人,都是娇滴滴,一掐能出水来的,有几个居然还是小脚,走路倒是风摆摇柳,可除了摆着看,还能有什么用处?
不能干活只能看的女人,其实根本入不了李旭的眼。就连跟着他最长时间的王修仪,最初学着干活时,也是笨手笨脚,闹过许多笑话,还打坏糟蹋了不少东西,也就是看她吃得苦耐得寂寞,一直坚持,默默努力,李旭有了触动,才什么也不说的,真正默许她留下了。
至于别的女人们,李旭大多数时候,是左手收了,右手就送出去。
不过,他还没有学会权贵之家,完全把女人们当东西,丝毫不顾她们意愿未来的行事风格,送出去之前,他也会问问这些女人们的意思。
先是平淡的表明了自己对她们没意思,二是表示愿意在军中挑选有前途的军将们当她们的男人,而且,他会尽量先挑没成亲的男子给她们,至于之后能不能当正妻,将来男人对她们怎么样,这就是她们自己的事。
他在能力范围之内,给她们安排好一点的未来,也就是了,大包大揽,为一群陌生女人的未来幸福作主张,作依靠,他既然没有这样的义务,也没有这样的闲功夫。
相比之下,他更需要在意的,是手下将领们的意愿和喜好。这些将军们是不是能征善战,是不是足够忠心,远比他们是不是只有一个老婆,是不是花心,重要得多。
既使如此,他已经是世人常见的主人当中,难得宽仁,体贴,为人着想的了。他的想法主张,最初让这些女人都吃惊震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他反复说了几回后,才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有那甘于平淡,看得通透的女子,自是欢欢喜喜,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一般来说,每回收了女人,他就扔给王修仪管着,到后来,连这种表态,问对方未来意愿的事,都直接交给王修仪去做了。
等到愿意接受安排的人数有十个以上了,他就会在某一次胜仗之后,召开庆功会,会上让这些美人出来歌舞庆贺。那些没有家室,且立有战功的大小将领们会单独安排在某处席次,美人们歌舞已毕,自己看着哪个将领顺眼,自己过去劝酒陪侍,哪个将领要看某个美人顺眼,也会主动要求。
不是所有男人审美观都象李旭这样过份朴实的,那些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美人儿,在军中,其实是极受欢迎的。基本上一场宴会下来,就能解决十来对单身男女的生活问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