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七章 圣人
●怀德军不是三驾马车,而是四驾马车。作为泾原路长官渭州知州蔡挺也是不错的,并且蔡挺与富弼、郑朗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最少不会在后方掣肘前方三将。
种谔有些苦逼。
郑朗说他的缺点,略有些冷血,杀气重了,私心也重,还有就是傲气。实际傲气才是前两者的主要原因,宋朝缺将,王韶与章未出世之前,种谔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因此很骄傲。
郑朗写信给他说,一定要听从王韶的意见,若两人意见相左时,以王韶为准,不得误掉大事。还有,一定要以章做参谋。种谔茫然了,王韶听说了一些,也不过就是在陕西游历几年,游历几年就能成为名将?好象不科学啊。
种谔先去的怀德军交接,王韶也就来了,种谔找到王韶,郑公说你很有本事,但有没有本事,得拿出一些东西让我瞧瞧。两人进行交谈,实际就是在比拼军事修养,战术谋略,未必马上就让种谔拜伏,毕竟在郑朗带动载培下,种谔也算是成名已久了。可最少在嘴皮子上一番交战后,种谔出了军衙后,更加茫然了。
随着一系列的布署训练,种谔越来越茫然,难道溜达溜达就能溜出来一位名将?
更不科学啊。
更不科学的还在后面。
章来了,名将炼成分为两种,一种是霍去病式的名将,别问磨勘学习,人家一不知兵书战策,二没有磨勘,三没有系统的学习,就是天性的名将。同样的有西方人膜拜的亚历山大,舆为西方第一人。郑朗很怀疑,热兵器时代不提了,冷兵器时代·即便是亚历山大,放在中国古代史上,最少有十人以上能对他完虐。但不妨碍亚历山大乃是一位天生的名将。
还有一种就是成长型的名将,有的快·例如王韶,实战并不多,但有一个磨勘过程,这才是郑朗关注,却没有惊动王韶的原因。以及岳飞等人,他们必须有一个成长过程,方可成为名将·可成长起来速度很快。还有一种名将,乃是成长起来很慢的名将,例如鼎鼎大名的徐茂公李绩,在隋唐演义中不是特别起眼的,甚至不如刘黑闼、单雄信,无数次战役下来后,最后成长为几乎与李靖齐名的超级名将。
后者未必不好,若关羽受天资限制·是名将,成长到最后,水淹曹军达到巅峰·但却不能成为超级名将。还有一种就是成长无极限,例如李绩与徐茂公,他们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可成长后不比前者逊色。
王韶是成长快的名将型,还有天生的名将天赋,章、虞允文就是这类人物,与他们本身的文人身份毫无关系。但这种天生的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天生,霍去病当真没有受到汉朝武功以及卫青影响?章几十年从政经验当真没影响?因此现在章仍有可能达不到史上的高度,故郑朗将他作为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驾。
章来了,种谔不服气。
郑朗载培他是懂的·俺到这一步,郑公载培了多长时间?你们什么也不懂的文人书生,虽祖宗规矩让我不得不听你们的指挥,但你们凭什么也懂军事?
对章王韶也好奇,两人心领神会,皆是那种桀骜不驯·眼光绝顶的人物,携手与章交谈。
王韶用兵看似果敢,实际乃是正兵之道,凭借高妙-的嗅觉赢得一次次胜利,章不同,喜欢用诡兵,梁氏三十万大军折了一大半,不是章杀死的,而是他们自己儿钻到镇戎军后,无粮无衣自己儿冻死的。那才叫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借刀杀人,放火下毒,什么样是阴的,就来什么样。
仅听了一会儿,剽悍的种谔额头上在滴汗,王韶打冷摆子。然后对视一眼,这是读圣人书的省元公吗?
但走出来后,三人相视一眼,然后大笑。
对军事皆善长,不是嘴巴功夫,就认同其军事,比如赵奢与儿子赵括谈兵法,赵奢没有谈赢,但不代表着赵奢不清楚儿子的本领,相反的断定赵王若用赵括,必贻害赵国。
一番交谈,与嘴巴功夫无关,三人都对对方开始认同。
然后种谔写了一封信给郑朗,心悦诚服,郑公,你真有眼光,替俺找来了两怪胎。
渭州四驾马车,最终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现在不知。朝廷正在为一件事辨论,梁氏。不过朝廷天天在辨论,天天在争吵,梁氏的事,只是其中的一件。
六月梁氏改蕃礼,设蕃官。
李谅祚虽疯狂,但不是一无是处,看到国家贫困,于是改用汉礼,制订汉仪汉官,学习宋朝的管理模式,一度起到一起作用,之所以西夏在饱尽催残,继续穷兵黜武,还能支撑下来,与李谅祚这些微调不无关系。梁氏如今却将它们一一推翻。
推翻的不仅是汉礼,还不清楚吗?作为一个汉户女子,居然否认汉家的一切,难道还能对宋朝保持友好?
朝廷争辨的也不是这个,而是绥州。
梁氏重用蕃礼,其心意很明了,那么会不会对宋朝不利,要不要将绥州交还?一部分人认为既如此了,索性将绥州编置,断绝岁赐与榷场互市。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国家经济紧张,得一绥州有何益,不如再多赐一些钱帛给西夏,去年零碎的一些战争就用掉一百多万钱帛,还不计秦州西北二堡费用,有一百多万缗钱帛,往梁氏头上一砸,保证梁氏会乖乖听话。
很古怪的说法,但真在一些士大夫中有市场。
“今年仅改一蕃礼,出兵刘沟堡,我们就要给一百万缗安抚,若是契丹出兵,我们是不是要给五百万年,明年又怎么办?我们宋朝当真是更弱者?”郑朗听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
这句话很有名气,非是民间传出去的,而是报纸传出去的。
十三家报纸,总体而言·皆在或多或少的赢利,赢利多少,就看发行量多少。因为有一排版成本,并且是相当高的排版成本·尽管铜活字与竹纸开始推广,发行量越大,排版成本越下降。第二个更重要,广告。才开始大家还不是太清楚,郑朗淡淡说了,也尝试着去做了。外地人来京城,不用多·搜集几期报纸,通过上面的广告,就知道京城有什么吃的喝的玩的乐的用的,不用问人,按图索骥就行了。
一个登过广告的,与一个没有登广告的生意悬差有多少?不用郑朗说,两三年后一个个自己醒悟,迫于无奈·京城酒楼的大哥大樊楼最后不得己,一年也要拿出三四千缗钱用于广告费。仅京城没有比较,后来出现西湖晚报·渐渐就有了比较,发行量越大,效果越好。即便现在变成十三家报纸,那一家所在州城不是宋朝的顶级大城市?广告费用多少,就看发行量大小。
一切皆是自发的,最后一个个不得不迎合读者。例如出钱请文人编写一些小说,或者写一些八卦。有政治的动向。
宋朝愤青多。
愤青这一词多有贬义,代表着激进无知盲目。
实际皆不知道这一词的背后,若是国家强大而又自信,有那么多愤青?
就包括下层的士子·未上位前,皆多是愤青,而这些人往往是主要购买者。
郑朗说了一句,弱者往往靠欺负更弱者来证明自己。没自信啊,所以迫切地需要证明,强大的又不敢碰·只好欺负更弱小者。文彦博反驳,我们宋朝岂是更弱小者?
郑朗借题发挥说了一些,但以和为贵,不想内部严重争吵,并没有反击。国家的强弱与国家疆域有何关系?软弱了,说不定连南洋一些小国照样来欺凌。强大了,那怕是诸候国齐国照样敢出兵北方,替燕国击灭戎狄。
他不说,不代表着宋朝没人想明白,契丹是大哥大,西夏呢,而且宋朝与西夏交战,有胜有败,总体胜多负少,为什么这么怕西夏呢。不错,宋朝不是更弱者,可是朝中有人却自甘堕落,以更弱小者自居,这才使西夏屡屡侵犯宋朝。
报纸为了赚钱,迎合这些读者,皆刊登了这句话,然后请一些落魄文人撰写文章讨论,制造噱头,增加发行量。于是广为流传。
仅是一句,所有人一个个哑口无言,就是文彦博也不想被千夫所指,那一个不爱惜名声?
郑朗又说道:“我们非是更弱者,仍因为苟和,故西夏将我们看成更弱者。说梁氏想对我朝野心勃勃,那是过了的,西夏有能力将我朝吞灭下去吗?”
赵顼额首。
西夏经常来侵犯,让人不可忍受,但说危害宋朝整个安全,那是不可能的。相反,宋朝若抱有鱼死网破的心理,倒是可以灭掉西夏。
“之所以时常来侵犯,有几个原因,第一将我朝当作更弱小者欺凌,向诸族立威,连宋朝都敢进攻,你们就安心忠于王室吧。第二强行凝聚内部,西夏贫困,故许多部族对我朝有向往之心,晦叔,西府有没有那一年未接到西夏部族投奔的消息?”
吕公著摇头。
这些年不管那一年,都有一些西夏部族要求投奔宋朝,请求宋朝收容,但让朝廷拒绝了。
“时常侵犯,迫我朝不敢收留这些部族。看上去他们比我们更强大,我朝又多有苟和权贵,不敢收留。西夏这些部族无路可去,只能死心塌地跟随王室一抹黑走到底。三是练兵,消磨我朝将士的锐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必须养兵,以备外患,然养了兵不敢用,兵士久不战,缺少实战经验,必成弱军。若一个国家养了三十年兵,居然不敢一战,这个国家会出大事了。但又不能过份地穷兵黜武,故养兵三年多,才能有一战。西夏过了,过于穷兵黜武,不然经常性地用兵我朝,将士会增加更多之实战经验,我朝将士因为不敢战,士气下落。短时间无碍,时间一长,就会成颠倒之势。”
“战争用费极广,”文彦博道。
“文公,君不记得南唐如何消亡的!”郑朗喝道。
南唐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北宋,经济文化发达到了极点·面积虽不及北周,但人口却比北周更多。就因为执行过份软弱的军事政策,最终被北宋消灭。
赵顼也不悦了,低声说道:“文公·为何不听郑公将话说完?”
文彦博叹息一声:“陛下,我只担心国家。”
“君只会害国家!”郑朗又喝了一声。
两个资历最深的大佬公开发生冲突,眼光对视,电闪雷鸣,其他人一个个不敢说话。郑朗再度为相,很少发怒,有疑问皆耐心解说·这也是改革以来,虽有反对者,支持者同样诸多的原因之一。王安石那种连老天都不放在眼中的做派,导致最后孤家寡人,郑朗铭记于心。为什么要争要吵呢,最终目标还是做事吗。只要将事做好,又不争不吵,岂不是更好。还要看·若三次改革顺利执行,国家变好了,再及时的用一些措施减少争执·在郑朗带动下,温和派最终化为主流,党争可能性进一步下降。若做不到,郑朗最终会落得两面不讨好的下场。但是郑朗一旦发怒,许多人还是很忌惮的。毕竟论资历,论名声,论政绩,如今朝堂上,几乎无人能及郑朗。
郑朗对视了一会,以大局为重·率先软了下来,说道:“宽夫,仁宗时,对元昊不可谓不薄,最终是什么下场?若不是连番数次大捷,西夏国内困窘·元昊会不会与我朝议和?和平不是打出来的,但绝对不是苟且与买安买回来的。
故夫子曰以直报怨,即便是战,是道义之战,而非是穷兵黜武之战,也因此,夫子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有御有射,何谓御,难道是投壶?何谓御,难道是骑马逛于山水?”
有的大臣听到这句,终于忍不住埋头偷乐。
“夫子也不傻,当真全部靠讲道理,就能讲出一个天下大同?只是因为鲁国弱小,天下战乱故夫子对兵家反感,很少谈及兵道罢了。再说,都堂这次集中所有重臣商议梁氏改蕃礼,大家在争议中,我也没有提议马上出兵,或者中断岁赐,宽夫兄,你何必激动?”
“行知,请想想庆历战争后果,要慎重,”文彦博道。
我不是软,庆历几年打下来是什么后果,你要知道!
“我岂能不知道,若不知道,我为何兵进升龙城后,迅速撤出交趾?难道我不想替仁宗开疆拓土?但张弛有道,何必至于一个改蕃礼,我朝就需要草木皆兵吗?就是当初南唐也不会胆小到这种地步,君说我朝非是更弱者,君的想法,却让我以为我朝比更弱小者还要弱小。”郑朗没有深说了,转向大家道:“我说了西夏屡屡侵犯的原因,还有其四,因为我朝想和,和平是好的,国家庆幸,百姓安乐,但和平肯定不是苟和能换来的和平。然我朝因苟和,往往西夏越来欺凌,我朝越会给他们更多的好处。这是第四条原因,就不知道象这样下去,我朝以后岁赐岁贡逐年增加,是三百万或是一千万才能将西方与北方两大强敌买回和平,又不知道一旦这些岁赐降于这两个强敌身上后,他们更加强大后,又会带给我朝什么影响?不提它。还是说蕃礼,蕃礼与用兵我朝一个性质,改蕃礼,是增加西夏诸蕃的凝聚力。至于对我朝不诡,没有改蕃礼,梁氏也不会对我朝安心。诸位刚才有一些人说交换绥州,赐一些赏赐,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这样做的后果是让梁氏更以为我朝软弱,以后倍加为恶陕西边境诸州。何去何从,请大家思付。”
然后闭眼不说话。
这也是后世史学家的评价,错误的说法。
其实改汉礼,也未必对宋朝亲近,交趾此时一直在用汉礼,对宋朝亲近了吗?李谅祚用汉礼,亲近宋朝了吗?仅是一个落后文明尝试着学习先进文明富国强民的举措,就象当真赵武灵王改胡服骑射目标一样,不是近亲胡人,乃是学习胡人的方法使军队战斗力强大,最终目标却是用来对付胡人。没有必要抱有什么幻想。
至于梁氏是汉人,汪精卫、李什么辉、李什么龙、张元吴昊之流不要太多。
梁氏这一做法很聪明,虽用汉人制度,能富国富民,未必能强军。契丹半汉化,昔日的野狼渐渐变成一只家犬·迅速让女真人击溃。历史上夏仁宗用汉法治国,国家富了,百姓乖巧了,可野性消失·灭国命运也不久了。原因很简单,宋朝重文轻武能长久,乃是人口基数庞大,就是这样还渐渐衰弱,况且西夏这样的小国家。没有了野性,以西夏几百万百姓这点人口基数,还能有什么?
想在生存下去·西夏只能恢复原来的野性,那怕国家贫穷一点。这才是梁氏恢复蕃礼的原因,与安抚诸族有何关系?以她的疯狂凶残,至于用蕃礼安抚诸族吗?
不能说,一说,一些人听到梁氏很聪明啊,那么更难对付,一个个更怂了。
还在争·这一回主战派渐渐占据上风。听了大半天,大多数话营养不良,郑朗不想耽搁时间·站起来说道:“诸位臣工,不用管梁氏,我们还是以内治为主,至于改蕃礼后,梁氏究竟想做什么,观后效再做决定。若不侵犯我朝,一切可以商议,若继续侵犯,此次不能再饶恕。”
还能说什么?
一次让二次让,不能让十次八次·即便是文彦博也不能辨驳。
都堂会散,但在第三天,赵顼下了诏书,将文彦博又弄到洛阳去。
说良心话,文彦博的老练,在中书也做了许多事·只是他一味苟和,让赵顼反感,并且隐隐地对改革产生一些掣肘。赵顼可不管什么权贵,他只看到国家那笔巨大的欠负以及国库的收入。
这一回赵顼决议已决,郑朗劝都未劝好。因为文彦博屡屡超出赵顼的底线。当然,也是因为郑朗带动,宋朝一些战绩还可,带给赵顼更大的雄心,因此也更不满文彦博的想法。
又将郑朗召到内宫侍讲。
从西府脱身,郑朗时间略有空余。
事务还很多,比前几个月要好得多。但不久后又要忙碌了。
讲了一会,赵顼问道:“郑公,中书可接到什么关于均输法的奏折(宋朝除密奏外,大多数奏折皆是交于两府,九成以上奏折在两府处理。其余的大部分交给两制议决,如庆历新政夏竦至京那份自辨奏就交给两制的。这部分奏折多在两制就草决了,余下难决的或者大事件才交给皇上亲批,皇上难以判决的于朝会商议。故赵顼有些问。)?”
郑朗答道:“大多数人是持赞成意见的,也有少数士大夫坚持反对,有的认为改革过于躁进,有的想法与文彦博向陛下的谈话一样,祖宗法{俱在,各项制度完善,擅自改变,小心失去民心。”
这是后来许多士大夫篡改史书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之一。
乃是前一段时间东府宰执与赵顼一次温和的谈话时,文彦博说
赵顼不解,反问一句:“改革以来,虽有变动,但多是真正恢复祖宗之法的举措,如同儒学一样。”
也就是后来的制度已经远离赵匡胤兄弟所立的种种制度,让士大夫们篡改了,就象儒学一样,夫子说的儒学若不经郑朗修改,汉朝以来的儒学是否是真正的夫子儒学?郑朗儒学也非是夫子儒学,只不过将夫子儒学先是还原,再进行第二次篡改,使它保留了积极一面,与时俱进。改革也是如此,郑朗先让时光倒退,退回赵匡胤兄弟原来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上进行改良,若与赵匡胤兄弟制度相比,郑朗改动不是很大,但与现在的制度相比,郑朗改动已经很大了。然而这样一来,就能说得通。俺不是改天逆命,还是在用祖宗家法,是真正的祖宗家法,而不是士大夫们的祖宗家法。为什么这样做,看王安石那三不,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老天都不怕,祖宗也不敬,就连宋朝最大的优点言论自由也剥夺了,那一方遭到压力更大?
都是为了同一目标,何必之!
这个也是郑朗温和的性格,决定的做事风格。
文彦博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行知非是圣人,所修儒学也非是圣人儒学,岂能一一沿用?”
赵顼不能辨了,天下只有一个圣人,只有皇上,说郑朗是圣人,是害郑朗·若不是圣人,郑朗的儒学就不是真正的道,也不能用它来比喻。
诡辨,郑朗的话不是道·文彦博的话更不是道。
郑朗被殃及池鱼,不甘心躺着中枪,在边上就说了一句:“宽夫,你这是在狡辨,你嘴中的民,非是陛下,非是百姓·就连士大夫与权贵都不是,最少大半士大夫与权贵或多或少有些良心。你所说的民乃是那一群极少数贪得无厌的士大夫与权贵。改革触犯的就是他们的利益。”
两人争了几句。
但此时文彦博还不敢说出那句更有名的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老百姓算什么,刍狗,连皇帝你也乖乖地靠边站。
均输法提出来一直未执行,执行的仅是条例司,缩小版的条例司,不过动作也很大。三司除了三部外·原先赵匡胤仅设了四五个部司,查账的,审核的·监督的,防止三部司贪墨。时久,渐渐弊端越来越多,于是陆续地再设诸司掣肘,到了宋仁宗手中,变成了十四五个大司,下属几十个部门单位,一再的重叠。
郑朗与王安石共同并司,三部司仍然保留,也必须保留·其他诸司全部归于条例司,仍归三司管辖,不过这一变动,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变动。先是权限,三司使总管兼决策,条例司负责监督三部司协助三使司决策·负责江南发运司,以便统一采购,节约开支与不必要的浪费,三部司是执行单位,受条例司监督,但又监督三司使。主要是财政单位,最容易贪污的地方。这样一来,三个部门互相监督,贪污现象会减少。
这一条还是得到大家认同的,基本能说还是祖宗家法,层层监督掣肘。至于即将归划到条例司下属的发运司怎么办,要看最终的均输法商议的结果。然后就有争议了,条例司实行后,十几个部司有许多部门仍是重叠的,不能一一保留了,再次改革,裁去一半之数,仅保留七司,小吏们或并或让他们回家,一些官员安置到其他地方。后面还有,第三次改革又会陆续裁减一部分官员。今年腾出的空缺不可能一一增补,会进一步的裁官。因为没有强行裁官,只是安置到一些空阙所在,明知道实际等于是减少差官名额,反对声音有,不是很大。
至于均输法即将执行,与第三次改革一道执行。现在这几个月是喘息的时间。
赵顼道:“朕很失望。”
“陛下,在所难免,虽文彦博所说略过,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治理天下,最好减少这些人的反对。也不能说这些人一无是处。当年李咨改革茶政之时,带头反对的大臣乃是孙,难道他不是良吏吗?范祥与包拯改革解盐盐政时,带头反对的大臣乃是何郯,难道何郯不是忠臣吗?改革,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明智之举,触动一部分人利益时,要给予其他人利益,让他们与反对者进行较量,麻烦自然减少。”郑朗说到这里,看着窗外,又道:“治国必须战战兢兢,况且改革。不过盛夏来临,秋天的收获也不远了。”
赵顼点头,还有半年的折腾,到了明年此时,就到了休生养息阶段,能平安度过这半年,国家情况也就变好了。然后看着郑朗雪白的头发,想到了一件事,始终让他不舒服。文彦博说郑朗不是圣人,但在赵顼心中,几乎将郑朗视为圣人,至少也是亚圣级别的,知道了那件事后,赵顼就是想不通,于是问道:“郑公,我朝有没有圣人?”
“有啊,就是陛下。
“朕不是说地位,而是指才华德操到达极点的那种,也就是你所说的那种圣人。”
郑朗莫明其妙-,好生生地问这个做什么?他想了一想,答道:“没有。”
“郑公也不是?”
种谔有些苦逼。
郑朗说他的缺点,略有些冷血,杀气重了,私心也重,还有就是傲气。实际傲气才是前两者的主要原因,宋朝缺将,王韶与章未出世之前,种谔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因此很骄傲。
郑朗写信给他说,一定要听从王韶的意见,若两人意见相左时,以王韶为准,不得误掉大事。还有,一定要以章做参谋。种谔茫然了,王韶听说了一些,也不过就是在陕西游历几年,游历几年就能成为名将?好象不科学啊。
种谔先去的怀德军交接,王韶也就来了,种谔找到王韶,郑公说你很有本事,但有没有本事,得拿出一些东西让我瞧瞧。两人进行交谈,实际就是在比拼军事修养,战术谋略,未必马上就让种谔拜伏,毕竟在郑朗带动载培下,种谔也算是成名已久了。可最少在嘴皮子上一番交战后,种谔出了军衙后,更加茫然了。
随着一系列的布署训练,种谔越来越茫然,难道溜达溜达就能溜出来一位名将?
更不科学啊。
更不科学的还在后面。
章来了,名将炼成分为两种,一种是霍去病式的名将,别问磨勘学习,人家一不知兵书战策,二没有磨勘,三没有系统的学习,就是天性的名将。同样的有西方人膜拜的亚历山大,舆为西方第一人。郑朗很怀疑,热兵器时代不提了,冷兵器时代·即便是亚历山大,放在中国古代史上,最少有十人以上能对他完虐。但不妨碍亚历山大乃是一位天生的名将。
还有一种就是成长型的名将,有的快·例如王韶,实战并不多,但有一个磨勘过程,这才是郑朗关注,却没有惊动王韶的原因。以及岳飞等人,他们必须有一个成长过程,方可成为名将·可成长起来速度很快。还有一种名将,乃是成长起来很慢的名将,例如鼎鼎大名的徐茂公李绩,在隋唐演义中不是特别起眼的,甚至不如刘黑闼、单雄信,无数次战役下来后,最后成长为几乎与李靖齐名的超级名将。
后者未必不好,若关羽受天资限制·是名将,成长到最后,水淹曹军达到巅峰·但却不能成为超级名将。还有一种就是成长无极限,例如李绩与徐茂公,他们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可成长后不比前者逊色。
王韶是成长快的名将型,还有天生的名将天赋,章、虞允文就是这类人物,与他们本身的文人身份毫无关系。但这种天生的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天生,霍去病当真没有受到汉朝武功以及卫青影响?章几十年从政经验当真没影响?因此现在章仍有可能达不到史上的高度,故郑朗将他作为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驾。
章来了,种谔不服气。
郑朗载培他是懂的·俺到这一步,郑公载培了多长时间?你们什么也不懂的文人书生,虽祖宗规矩让我不得不听你们的指挥,但你们凭什么也懂军事?
对章王韶也好奇,两人心领神会,皆是那种桀骜不驯·眼光绝顶的人物,携手与章交谈。
王韶用兵看似果敢,实际乃是正兵之道,凭借高妙-的嗅觉赢得一次次胜利,章不同,喜欢用诡兵,梁氏三十万大军折了一大半,不是章杀死的,而是他们自己儿钻到镇戎军后,无粮无衣自己儿冻死的。那才叫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借刀杀人,放火下毒,什么样是阴的,就来什么样。
仅听了一会儿,剽悍的种谔额头上在滴汗,王韶打冷摆子。然后对视一眼,这是读圣人书的省元公吗?
但走出来后,三人相视一眼,然后大笑。
对军事皆善长,不是嘴巴功夫,就认同其军事,比如赵奢与儿子赵括谈兵法,赵奢没有谈赢,但不代表着赵奢不清楚儿子的本领,相反的断定赵王若用赵括,必贻害赵国。
一番交谈,与嘴巴功夫无关,三人都对对方开始认同。
然后种谔写了一封信给郑朗,心悦诚服,郑公,你真有眼光,替俺找来了两怪胎。
渭州四驾马车,最终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现在不知。朝廷正在为一件事辨论,梁氏。不过朝廷天天在辨论,天天在争吵,梁氏的事,只是其中的一件。
六月梁氏改蕃礼,设蕃官。
李谅祚虽疯狂,但不是一无是处,看到国家贫困,于是改用汉礼,制订汉仪汉官,学习宋朝的管理模式,一度起到一起作用,之所以西夏在饱尽催残,继续穷兵黜武,还能支撑下来,与李谅祚这些微调不无关系。梁氏如今却将它们一一推翻。
推翻的不仅是汉礼,还不清楚吗?作为一个汉户女子,居然否认汉家的一切,难道还能对宋朝保持友好?
朝廷争辨的也不是这个,而是绥州。
梁氏重用蕃礼,其心意很明了,那么会不会对宋朝不利,要不要将绥州交还?一部分人认为既如此了,索性将绥州编置,断绝岁赐与榷场互市。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国家经济紧张,得一绥州有何益,不如再多赐一些钱帛给西夏,去年零碎的一些战争就用掉一百多万钱帛,还不计秦州西北二堡费用,有一百多万缗钱帛,往梁氏头上一砸,保证梁氏会乖乖听话。
很古怪的说法,但真在一些士大夫中有市场。
“今年仅改一蕃礼,出兵刘沟堡,我们就要给一百万缗安抚,若是契丹出兵,我们是不是要给五百万年,明年又怎么办?我们宋朝当真是更弱者?”郑朗听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
这句话很有名气,非是民间传出去的,而是报纸传出去的。
十三家报纸,总体而言·皆在或多或少的赢利,赢利多少,就看发行量多少。因为有一排版成本,并且是相当高的排版成本·尽管铜活字与竹纸开始推广,发行量越大,排版成本越下降。第二个更重要,广告。才开始大家还不是太清楚,郑朗淡淡说了,也尝试着去做了。外地人来京城,不用多·搜集几期报纸,通过上面的广告,就知道京城有什么吃的喝的玩的乐的用的,不用问人,按图索骥就行了。
一个登过广告的,与一个没有登广告的生意悬差有多少?不用郑朗说,两三年后一个个自己醒悟,迫于无奈·京城酒楼的大哥大樊楼最后不得己,一年也要拿出三四千缗钱用于广告费。仅京城没有比较,后来出现西湖晚报·渐渐就有了比较,发行量越大,效果越好。即便现在变成十三家报纸,那一家所在州城不是宋朝的顶级大城市?广告费用多少,就看发行量大小。
一切皆是自发的,最后一个个不得不迎合读者。例如出钱请文人编写一些小说,或者写一些八卦。有政治的动向。
宋朝愤青多。
愤青这一词多有贬义,代表着激进无知盲目。
实际皆不知道这一词的背后,若是国家强大而又自信,有那么多愤青?
就包括下层的士子·未上位前,皆多是愤青,而这些人往往是主要购买者。
郑朗说了一句,弱者往往靠欺负更弱者来证明自己。没自信啊,所以迫切地需要证明,强大的又不敢碰·只好欺负更弱小者。文彦博反驳,我们宋朝岂是更弱小者?
郑朗借题发挥说了一些,但以和为贵,不想内部严重争吵,并没有反击。国家的强弱与国家疆域有何关系?软弱了,说不定连南洋一些小国照样来欺凌。强大了,那怕是诸候国齐国照样敢出兵北方,替燕国击灭戎狄。
他不说,不代表着宋朝没人想明白,契丹是大哥大,西夏呢,而且宋朝与西夏交战,有胜有败,总体胜多负少,为什么这么怕西夏呢。不错,宋朝不是更弱者,可是朝中有人却自甘堕落,以更弱小者自居,这才使西夏屡屡侵犯宋朝。
报纸为了赚钱,迎合这些读者,皆刊登了这句话,然后请一些落魄文人撰写文章讨论,制造噱头,增加发行量。于是广为流传。
仅是一句,所有人一个个哑口无言,就是文彦博也不想被千夫所指,那一个不爱惜名声?
郑朗又说道:“我们非是更弱者,仍因为苟和,故西夏将我们看成更弱者。说梁氏想对我朝野心勃勃,那是过了的,西夏有能力将我朝吞灭下去吗?”
赵顼额首。
西夏经常来侵犯,让人不可忍受,但说危害宋朝整个安全,那是不可能的。相反,宋朝若抱有鱼死网破的心理,倒是可以灭掉西夏。
“之所以时常来侵犯,有几个原因,第一将我朝当作更弱小者欺凌,向诸族立威,连宋朝都敢进攻,你们就安心忠于王室吧。第二强行凝聚内部,西夏贫困,故许多部族对我朝有向往之心,晦叔,西府有没有那一年未接到西夏部族投奔的消息?”
吕公著摇头。
这些年不管那一年,都有一些西夏部族要求投奔宋朝,请求宋朝收容,但让朝廷拒绝了。
“时常侵犯,迫我朝不敢收留这些部族。看上去他们比我们更强大,我朝又多有苟和权贵,不敢收留。西夏这些部族无路可去,只能死心塌地跟随王室一抹黑走到底。三是练兵,消磨我朝将士的锐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必须养兵,以备外患,然养了兵不敢用,兵士久不战,缺少实战经验,必成弱军。若一个国家养了三十年兵,居然不敢一战,这个国家会出大事了。但又不能过份地穷兵黜武,故养兵三年多,才能有一战。西夏过了,过于穷兵黜武,不然经常性地用兵我朝,将士会增加更多之实战经验,我朝将士因为不敢战,士气下落。短时间无碍,时间一长,就会成颠倒之势。”
“战争用费极广,”文彦博道。
“文公,君不记得南唐如何消亡的!”郑朗喝道。
南唐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北宋,经济文化发达到了极点·面积虽不及北周,但人口却比北周更多。就因为执行过份软弱的军事政策,最终被北宋消灭。
赵顼也不悦了,低声说道:“文公·为何不听郑公将话说完?”
文彦博叹息一声:“陛下,我只担心国家。”
“君只会害国家!”郑朗又喝了一声。
两个资历最深的大佬公开发生冲突,眼光对视,电闪雷鸣,其他人一个个不敢说话。郑朗再度为相,很少发怒,有疑问皆耐心解说·这也是改革以来,虽有反对者,支持者同样诸多的原因之一。王安石那种连老天都不放在眼中的做派,导致最后孤家寡人,郑朗铭记于心。为什么要争要吵呢,最终目标还是做事吗。只要将事做好,又不争不吵,岂不是更好。还要看·若三次改革顺利执行,国家变好了,再及时的用一些措施减少争执·在郑朗带动下,温和派最终化为主流,党争可能性进一步下降。若做不到,郑朗最终会落得两面不讨好的下场。但是郑朗一旦发怒,许多人还是很忌惮的。毕竟论资历,论名声,论政绩,如今朝堂上,几乎无人能及郑朗。
郑朗对视了一会,以大局为重·率先软了下来,说道:“宽夫,仁宗时,对元昊不可谓不薄,最终是什么下场?若不是连番数次大捷,西夏国内困窘·元昊会不会与我朝议和?和平不是打出来的,但绝对不是苟且与买安买回来的。
故夫子曰以直报怨,即便是战,是道义之战,而非是穷兵黜武之战,也因此,夫子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有御有射,何谓御,难道是投壶?何谓御,难道是骑马逛于山水?”
有的大臣听到这句,终于忍不住埋头偷乐。
“夫子也不傻,当真全部靠讲道理,就能讲出一个天下大同?只是因为鲁国弱小,天下战乱故夫子对兵家反感,很少谈及兵道罢了。再说,都堂这次集中所有重臣商议梁氏改蕃礼,大家在争议中,我也没有提议马上出兵,或者中断岁赐,宽夫兄,你何必激动?”
“行知,请想想庆历战争后果,要慎重,”文彦博道。
我不是软,庆历几年打下来是什么后果,你要知道!
“我岂能不知道,若不知道,我为何兵进升龙城后,迅速撤出交趾?难道我不想替仁宗开疆拓土?但张弛有道,何必至于一个改蕃礼,我朝就需要草木皆兵吗?就是当初南唐也不会胆小到这种地步,君说我朝非是更弱者,君的想法,却让我以为我朝比更弱小者还要弱小。”郑朗没有深说了,转向大家道:“我说了西夏屡屡侵犯的原因,还有其四,因为我朝想和,和平是好的,国家庆幸,百姓安乐,但和平肯定不是苟和能换来的和平。然我朝因苟和,往往西夏越来欺凌,我朝越会给他们更多的好处。这是第四条原因,就不知道象这样下去,我朝以后岁赐岁贡逐年增加,是三百万或是一千万才能将西方与北方两大强敌买回和平,又不知道一旦这些岁赐降于这两个强敌身上后,他们更加强大后,又会带给我朝什么影响?不提它。还是说蕃礼,蕃礼与用兵我朝一个性质,改蕃礼,是增加西夏诸蕃的凝聚力。至于对我朝不诡,没有改蕃礼,梁氏也不会对我朝安心。诸位刚才有一些人说交换绥州,赐一些赏赐,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这样做的后果是让梁氏更以为我朝软弱,以后倍加为恶陕西边境诸州。何去何从,请大家思付。”
然后闭眼不说话。
这也是后世史学家的评价,错误的说法。
其实改汉礼,也未必对宋朝亲近,交趾此时一直在用汉礼,对宋朝亲近了吗?李谅祚用汉礼,亲近宋朝了吗?仅是一个落后文明尝试着学习先进文明富国强民的举措,就象当真赵武灵王改胡服骑射目标一样,不是近亲胡人,乃是学习胡人的方法使军队战斗力强大,最终目标却是用来对付胡人。没有必要抱有什么幻想。
至于梁氏是汉人,汪精卫、李什么辉、李什么龙、张元吴昊之流不要太多。
梁氏这一做法很聪明,虽用汉人制度,能富国富民,未必能强军。契丹半汉化,昔日的野狼渐渐变成一只家犬·迅速让女真人击溃。历史上夏仁宗用汉法治国,国家富了,百姓乖巧了,可野性消失·灭国命运也不久了。原因很简单,宋朝重文轻武能长久,乃是人口基数庞大,就是这样还渐渐衰弱,况且西夏这样的小国家。没有了野性,以西夏几百万百姓这点人口基数,还能有什么?
想在生存下去·西夏只能恢复原来的野性,那怕国家贫穷一点。这才是梁氏恢复蕃礼的原因,与安抚诸族有何关系?以她的疯狂凶残,至于用蕃礼安抚诸族吗?
不能说,一说,一些人听到梁氏很聪明啊,那么更难对付,一个个更怂了。
还在争·这一回主战派渐渐占据上风。听了大半天,大多数话营养不良,郑朗不想耽搁时间·站起来说道:“诸位臣工,不用管梁氏,我们还是以内治为主,至于改蕃礼后,梁氏究竟想做什么,观后效再做决定。若不侵犯我朝,一切可以商议,若继续侵犯,此次不能再饶恕。”
还能说什么?
一次让二次让,不能让十次八次·即便是文彦博也不能辨驳。
都堂会散,但在第三天,赵顼下了诏书,将文彦博又弄到洛阳去。
说良心话,文彦博的老练,在中书也做了许多事·只是他一味苟和,让赵顼反感,并且隐隐地对改革产生一些掣肘。赵顼可不管什么权贵,他只看到国家那笔巨大的欠负以及国库的收入。
这一回赵顼决议已决,郑朗劝都未劝好。因为文彦博屡屡超出赵顼的底线。当然,也是因为郑朗带动,宋朝一些战绩还可,带给赵顼更大的雄心,因此也更不满文彦博的想法。
又将郑朗召到内宫侍讲。
从西府脱身,郑朗时间略有空余。
事务还很多,比前几个月要好得多。但不久后又要忙碌了。
讲了一会,赵顼问道:“郑公,中书可接到什么关于均输法的奏折(宋朝除密奏外,大多数奏折皆是交于两府,九成以上奏折在两府处理。其余的大部分交给两制议决,如庆历新政夏竦至京那份自辨奏就交给两制的。这部分奏折多在两制就草决了,余下难决的或者大事件才交给皇上亲批,皇上难以判决的于朝会商议。故赵顼有些问。)?”
郑朗答道:“大多数人是持赞成意见的,也有少数士大夫坚持反对,有的认为改革过于躁进,有的想法与文彦博向陛下的谈话一样,祖宗法{俱在,各项制度完善,擅自改变,小心失去民心。”
这是后来许多士大夫篡改史书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之一。
乃是前一段时间东府宰执与赵顼一次温和的谈话时,文彦博说
赵顼不解,反问一句:“改革以来,虽有变动,但多是真正恢复祖宗之法的举措,如同儒学一样。”
也就是后来的制度已经远离赵匡胤兄弟所立的种种制度,让士大夫们篡改了,就象儒学一样,夫子说的儒学若不经郑朗修改,汉朝以来的儒学是否是真正的夫子儒学?郑朗儒学也非是夫子儒学,只不过将夫子儒学先是还原,再进行第二次篡改,使它保留了积极一面,与时俱进。改革也是如此,郑朗先让时光倒退,退回赵匡胤兄弟原来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上进行改良,若与赵匡胤兄弟制度相比,郑朗改动不是很大,但与现在的制度相比,郑朗改动已经很大了。然而这样一来,就能说得通。俺不是改天逆命,还是在用祖宗家法,是真正的祖宗家法,而不是士大夫们的祖宗家法。为什么这样做,看王安石那三不,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老天都不怕,祖宗也不敬,就连宋朝最大的优点言论自由也剥夺了,那一方遭到压力更大?
都是为了同一目标,何必之!
这个也是郑朗温和的性格,决定的做事风格。
文彦博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行知非是圣人,所修儒学也非是圣人儒学,岂能一一沿用?”
赵顼不能辨了,天下只有一个圣人,只有皇上,说郑朗是圣人,是害郑朗·若不是圣人,郑朗的儒学就不是真正的道,也不能用它来比喻。
诡辨,郑朗的话不是道·文彦博的话更不是道。
郑朗被殃及池鱼,不甘心躺着中枪,在边上就说了一句:“宽夫,你这是在狡辨,你嘴中的民,非是陛下,非是百姓·就连士大夫与权贵都不是,最少大半士大夫与权贵或多或少有些良心。你所说的民乃是那一群极少数贪得无厌的士大夫与权贵。改革触犯的就是他们的利益。”
两人争了几句。
但此时文彦博还不敢说出那句更有名的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老百姓算什么,刍狗,连皇帝你也乖乖地靠边站。
均输法提出来一直未执行,执行的仅是条例司,缩小版的条例司,不过动作也很大。三司除了三部外·原先赵匡胤仅设了四五个部司,查账的,审核的·监督的,防止三部司贪墨。时久,渐渐弊端越来越多,于是陆续地再设诸司掣肘,到了宋仁宗手中,变成了十四五个大司,下属几十个部门单位,一再的重叠。
郑朗与王安石共同并司,三部司仍然保留,也必须保留·其他诸司全部归于条例司,仍归三司管辖,不过这一变动,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变动。先是权限,三司使总管兼决策,条例司负责监督三部司协助三使司决策·负责江南发运司,以便统一采购,节约开支与不必要的浪费,三部司是执行单位,受条例司监督,但又监督三司使。主要是财政单位,最容易贪污的地方。这样一来,三个部门互相监督,贪污现象会减少。
这一条还是得到大家认同的,基本能说还是祖宗家法,层层监督掣肘。至于即将归划到条例司下属的发运司怎么办,要看最终的均输法商议的结果。然后就有争议了,条例司实行后,十几个部司有许多部门仍是重叠的,不能一一保留了,再次改革,裁去一半之数,仅保留七司,小吏们或并或让他们回家,一些官员安置到其他地方。后面还有,第三次改革又会陆续裁减一部分官员。今年腾出的空缺不可能一一增补,会进一步的裁官。因为没有强行裁官,只是安置到一些空阙所在,明知道实际等于是减少差官名额,反对声音有,不是很大。
至于均输法即将执行,与第三次改革一道执行。现在这几个月是喘息的时间。
赵顼道:“朕很失望。”
“陛下,在所难免,虽文彦博所说略过,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治理天下,最好减少这些人的反对。也不能说这些人一无是处。当年李咨改革茶政之时,带头反对的大臣乃是孙,难道他不是良吏吗?范祥与包拯改革解盐盐政时,带头反对的大臣乃是何郯,难道何郯不是忠臣吗?改革,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明智之举,触动一部分人利益时,要给予其他人利益,让他们与反对者进行较量,麻烦自然减少。”郑朗说到这里,看着窗外,又道:“治国必须战战兢兢,况且改革。不过盛夏来临,秋天的收获也不远了。”
赵顼点头,还有半年的折腾,到了明年此时,就到了休生养息阶段,能平安度过这半年,国家情况也就变好了。然后看着郑朗雪白的头发,想到了一件事,始终让他不舒服。文彦博说郑朗不是圣人,但在赵顼心中,几乎将郑朗视为圣人,至少也是亚圣级别的,知道了那件事后,赵顼就是想不通,于是问道:“郑公,我朝有没有圣人?”
“有啊,就是陛下。
“朕不是说地位,而是指才华德操到达极点的那种,也就是你所说的那种圣人。”
郑朗莫明其妙-,好生生地问这个做什么?他想了一想,答道:“没有。”
“郑公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