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零二章 宫变(下)

    几个小太监端上来几盆果子。

    </p>

    仅是赵祯在,他们不敢。但有曹皇后,有张氏。特别是这个张氏,最得皇上喜爱,蓝元震尖着嗓子说道:“小的们,拿最好的果子上来。”

    </p>

    声音有点大,赵祯难得的没有阻止,仅是笑了笑。

    </p>

    月亮到了半空当中。

    </p>

    隐隐地从宫墙外面传来百姓的喧哗,这时候老百姓还没有入睡,正是东京夜市最火热的时刻。

    </p>

    赵祯心中也是高兴,入春以来,风调雨顺,王则被轻松的剿灭,国家蒸蒸日上,美人当前,岂能不高兴!

    </p>

    从外面就传来喊杀声。

    </p>

    “发生了什么事?”赵祯辨认一下声音的来源方向,乃是福宁殿,问完后,又说道:“带朕去看一看。”

    </p>

    曹皇后脸色变得苍白,一把将他抱住:“陛下,不可。”

    </p>

    一场贝州之乱,再闻宫中的喊杀,曹皇后心中有些害怕。

    </p>

    张氏也劝解道:“陛下,请听皇后之言。”

    </p>

    若大的贝州城,说翻天就翻天了,为什么就不能在京城再来次弥勒佛革命?

    </p>

    赵祯犹豫不决。

    </p>

    内宫大太监何承用跑了过来。

    </p>

    赵祯喝道:“发生了什么事?”

    </p>

    “禀陛下,勿用担心,乃是宫人教训不听话的宫女。”何承用答道。事实不是这样,二更刚过,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另一个郭逵)、王胜与孙利四人谋变,杀死一名军校。劫到兵器,闯入延和殿,向寝宫方向奔来。至福宁殿。一个宫女看到他们气势汹汹而来,感觉不对,想要大喊。被颜秀用刀将胳膊肘儿斩杀。

    </p>

    赵祯听到的呼喊声,便是这名宫女发出的。

    </p>

    曹皇后斥道:“贼在殿下杀人,陛下想出,岂敢妄言!”

    </p>

    不能胡说八道,若是让皇上真的以为是宫人教训宫女,以皇上的仁慈心,必去观看,正好是绵羊往老虎嘴里送。

    </p>

    何承用不敢说了。

    </p>

    他也是好心。作乱的贼子并不多,仅是四个人,怕皇上受到惊吓。也有可能有部分的私心,四个刺客居然大摇大摆闯到福宁殿,离寝殿只有一步之遥,他们是内宫的大太监,都有失职之罪。所以想糊弄过去。一会儿侍卫过来,将四人乱刃分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了。

    </p>

    张氏说:“快将殿门关上。”

    </p>

    内宫有许多宫殿组成的。每一个宫殿用拱门相通,然后用院墙隔起。宋朝还好一点,唐朝诸皇宫中就是那些院墙也象城墙一样高大。

    </p>

    何承用连忙吩咐人去关殿门。

    </p>

    曹皇后说道:“且慢。”

    </p>

    她是出自曹家的女子,祖先武将的血液与勇气在她身上没有消失。对张氏说道:“你先将陛下扶进内殿。”

    </p>

    张氏不敢违,扶着赵祯向里殿走去。

    </p>

    曹皇后这才吩咐何承用。说:“你传都知王守忠率兵入卫。”

    </p>

    “喏。”

    </p>

    “贼人数少,一旦兵致,受困会成饿兽反扑之势,本宫恐江宁一案再发,贼子起火焚宫,备水灭火。”

    </p>

    “喏。”何承用等太监想下去传命。

    </p>

    “且慢,”曹皇后再次喝道:“你们不用慌忙去,今天内宫有变,我朝前所未有之事也,恐贼兵难分,本宫将你们头发剪下来,贼平加赏,当以汝等头发为证。”

    </p>

    说着拿来一把剪刀,剪去一人头发,才放走一人。

    </p>

    宫女一声喊,惊醒宫中的太监,关门的关门,反抗的反抗,颜秀四人受阻,不得入寝宫,果然点燃蜡烛焚烧珠帘,想在内宫象前几年那样,再放一把大火,借着火乱冲出去。

    </p>

    前面火起,后面水至。因为曹皇后剪发为证,侍卫还未至,诸内侍争尽死力,想击拿四人。

    </p>

    颜秀四人看到不妙,仓促逃跑。

    </p>

    正好迎面遇到当值的王守忠带着侍卫过来,颜秀三人当场被宿卫兵卒诛杀。王胜逃到宫城北楼,躲藏在一个旮旯里,一天后才找到,捕即分尸,导致不知是何人授使他们的。

    </p>

    肯定有幕后主使者,不然凭借这四个人,有什么胆量敢行刺赵祯。

    </p>

    因为王胜还没有抓到,内宫开始戒严。

    </p>

    苗贵妃与赵念奴母女十分担心,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寝宫。赵念奴仰起脸问:“父皇,有人想行刺你?”

    </p>

    “你不知道,不要乱说,”可是赵祯十分喜欢这个懂事的长女,将她的手拉着,说道:“你还小,不懂,回去早点休息。”

    </p>

    “父皇,我不小了。”

    </p>

    赵祯乐了,说:“是不小了,长大了。”

    </p>

    皇宫局势迅速控制住,他心情放松,与女儿开着玩笑。

    </p>

    看到他还有心情开玩笑,苗贵妃才松了一口气。

    </p>

    但宫中这么大动静,早就将宫外惊动。

    </p>

    所有大臣瞠目结舌,这个世道怎么啦?明明是太平盛世,怎么到处都有人在谋反,都反到皇宫里来啦。

    </p>

    第二天群臣早朝,议论纷纷,然后看着枢密使夏竦,这件事西府也有疏忽失职之处。你能说王则之反,与枢密使有关,大内四个侍卫谋反,更与枢密院脱不了干系。

    </p>

    但没有几个大臣有夏竦那么无耻与**裸。

    </p>

    毕竟这是一个养气、要脸面的虚伪时代,没有人敢公开背着一个小人的包袱。

    </p>

    夏竦就当没有看到诸臣的眼神,进谏道:“陛下,臣以为应请御史与宦官共查禁中此事,且不可滋蔓,使反侧者不安,产生更大的祸患。”

    </p>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p>

    参知政事丁度闻此言,差一点气疯了,平时他不想争,也不愿意争。毕竟无论政绩或者资历,皆不如这几个大神,但这次他不顾夏竦的种种手段。忍不住气愤地说道:“宿卫有变,事关社积大事,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臣以为必须付外台穷治其党。”

    </p>

    不顾早朝,从早上与夏竦争执到中午,最后赵祯居然同意夏竦之议。

    </p>

    丁度差一点气糊涂,若不是赵祯是皇上,都能扑过去揪赵祯的衣服领子,站在殿下,丁度大声说道:“陛下,四名乱贼想要行刺陛下啊。”

    </p>

    “已诛。勿得牵连他人,这些天难道杀的人不够多吗?”说完要散朝,不但不追究幕后者,也不追究夏竦与丁度的朝争之失。

    </p>

    这是什么理由?

    </p>

    所有大臣一起傻眼,颜秀四人犯下的是何等大罪,弑君之罪,换那一个朝代。也会诛灭九族。不要其他人,这可要刺杀你,难道也要苟且偷安?

    </p>

    一干正直官员不解的看着赵祯,又看着夏竦,皇上糊涂了。正是这个小人蛊惑的。

    </p>

    暂且不管,还有一事要处执,鱼周询、何郯等人先后进言,殿廷备宿卫,本为人主预备非常。今卫却自生变故,所为更是凶悖,意不可测。后来应以获余党为要切,可盖因是本管臣僚,害怕捕获之后,勘鞫深切,所以纵容手下将四贼殴鲜红,以图灭口,想轻失职之罪。情状如此,理无可恕。太祖朝,酒坊火发,本处兵士仅是因为疏忽职守之过,太祖并处极法。今乘舆咫尺之遥,贼乱窃发,凶恶之状,无大于此。而居职者不能察举,当宿者不能立即擒获,未正典法,何以塞公议?

    </p>

    赵祯被几位御史逼得无奈,转过头说:“传诏降勾当皇城司杨景宗徐州观察使,知济州。放内副都知邓保吉为颍州钤辖,入内副都知杨怀敏(三人有失守之责)为贺州刺史,北作坊使(有失库之责)刘永年为蔡州都监,洛苑使赵从约领陵州团使使为濮州都监,供备库使王从善为曹州都监。”

    </p>

    相关的五个大太监,全部外迁,只有杨怀敏领职如故,乃是夏竦刚才替其力辨也。

    </p>

    说完,拂袖说道:“散朝。”

    </p>

    何郯等人大眼瞪小眼,这都是神马回事?

    </p>

    但他们不敢象寇准那样,直接拽赵祯的衣服,一个个愤愤不平的回去,纷纷上书,而且说了一件事,杨怀敏与邓保吉俱是勾当皇城司,贼发之夜,杨怀敏当内宿,得罪合重一等。今保吉例授外任,怀敏独留京师,刑罚重轻,颇为倒置,中外闻见,尤为不平。

    </p>

    书奏写好,气艇至京。

    </p>

    巨大的身影引起无数人惊叹,可是宫中发生这么一档子事,所有官员百姓都没有看气艇的心情。

    </p>

    赵祯也没有心情,看到言臣一封接着一封的奏折,令中书召郯等,谕以独宽怀敏的种种原因。不提还好,一提何郯等更不服气,继续争辨。

    </p>

    赵祯就当没有看到他们的奏折一般,于都堂将几个宰相召集,说宫庭之变,张氏有护驾之功。

    </p>

    说完,看着几个宰相,夏竦会意,反正不管自己做什么,自己也是小人,于是说以功,当求尊异之礼。

    </p>

    什么叫尊异之礼?陈执中硬是没有想明白。

    </p>

    张方平听说后,对陈执中说道:“汉冯婕妤身当猛兽,不闻有所尊异,且皇后在,古无是礼,若行之,天下谤议,必大唾骂公,终身不可雪也。”

    </p>

    陈执中醒悟,固争,夏竦之谏未得实行。

    </p>

    可所有大臣一起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肯定不是糊涂了,有的大臣心中明亮,皇上这些年越来越难糊涂,相反,一年比一年睿智聪明,只是身在局外,误以为赵祯不作为罢了。四名作乱的侍卫未得口供就被处死,或如何郯所言,是诸侍卫怕牵连到自己,索性将四人杀死,事件化小。但这四个侍卫那来的胆子,仅是四人,就敢行刺皇上?四名侍卫肯定没有这么大胆子,幕后还有一个有野心的人授使,四名侍卫这才胆大包天,想行刺赵祯的。就算赵祯麻木不仁,有这样的敌人隐在暗处,换谁也会如坐针毡,为什么就这样放过去?

    </p>

    PS:这几天在参加年会,前几天准备存稿的,可父亲生病,心情不大好,未存住。昨天到晚上十一钟才进宾馆,所以断更,道歉一声。(未完待续)RQ</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