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临水慨叹古今事 莅敌思量远近兵
歼灭了这股前来试探之敌,再往前行便无阻拦,出了颍川郡界就是梁县的地面,顺着汝水前行不多远,已可遥见河对岸的梁县县城。〖微书网 www.103shu.com〗//
梁县的县城在汝水南岸,离水很近。
战国时有“三梁”之称,指的是三座皆以“梁”为名的城,魏之都城大梁和战略要地少梁是其二,汝水南岸的这个梁县当时属楚,也是其一,为别於大梁和少梁,时称南梁,又称上梁。战国之季,楚、魏、韩三国之师常战於三梁下,这里经常出现战争。
不止战国时了,秦末以来,凡当天下大乱时,梁县这里仍然是烽火不熄,常是兵家借道、又或相争之处,因为这里是从颍川南部和南阳郡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
秦失其鹿,高祖刘邦自洛阳南入南阳,寻复又从南阳北出洛阳,皆经此地;王莽篡汉,光武起於南阳,亦是由此而收的洛阳,又有赤眉以山东之众,西出陆浑而去弘农,也是经过这里,——陆浑是个县,在梁县西北二百里外。当其时也,这一带几乎是无日不战。
那浩荡不停的汝水由梁县北边流过,从古至今,也不知见到了多少战火,见到了多少悲欢,又也不知流走了多少豪杰勇士的鲜血,又流走了多少人的英雄壮志。
却也不知为何,虽是刚打了一场胜仗,可在这汝水北岸眺望南岸梁县县城时,荀贞却不觉有一股怆然悲凉的情绪浮上心头。
或许是因为到这梁县对岸的时机不对,正当落日的缘故吧?
他这样想到。
梁县在南,长河在其北,壮丽的红日在西,洒下暮辉,使其黝黑耸立的城墙沐浴其中,又使河水波涛闪烁点点粼光。目睹此景,想到和曹操、孙坚联手与董卓的大战在即,回望数万步骑从众,因是穿越而来,故知当代兴衰的荀贞难免会起一点吊古惆怅的心绪。
他心道:“今我与文台、孟德联军,南北两路合兵近十万众,固一时之盛也,为近来之少见,想来当此之时,应是天下瞩目,群雄望我,可兵家之事,成败固难言也,胜或平手则罢,一着不慎,万一落败,乃至大败,轻则损兵折将,重则性命不保,我这十几年的拼命努力可能也就会因此而不复再提了。嗟乎!天下滔滔,唯这夕阳不变,独这汝水依旧东流去。”
思路及此,荀贞忽然想到了后世那首著名的《临江仙》,遂下马直到岸边,遥望落日下的梁县,按剑轻声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戏志才等人不知他干什么去,没跟他到河边。见他在河边流连踱步,迟迟不回道上,戏志才、荀攸、荀彧、程嘉几人於是也下了马,步行过去,到他身边。
戏志才顺着他目光望去,见他似是在远望夕阳,笑道:“君侯好雅兴,将临强敌,激战在前的当下,却还有闲情赏此长河落日。”
“志才,我有一话想要问你。”
“君侯请问。”
荀贞抽出腰剑,遥指彤红的落日,问道:“这夕阳一日一落,日日皆落,但是,这每日所落的夕阳可都与昨日同么?”
“君侯此问何意?”
“只是忽有所感。”
荀彧笑答道:“同与不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每日被这夕阳所照的人却肯定不同。”
听得荀彧此答,荀贞收起宝剑,转回目光,临水自映,看着水中披甲英武的自己,喟然叹道:“岁岁年年日照人,年年岁岁人不同。想我为繁阳亭长、西乡有秩的那些岁月仿佛尚在眼前,离去未远,而转瞬之间,白驹过隙,已经是十余年过去了。……志才、文若、公达,那时的你们也不过才弱冠未久,而今却也和我一样都过了或将近而立之年了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你们说,到四十岁时,咱们能做到‘不惑’么?”
戏志才、荀彧、荀攸、程嘉几人中也就荀彧年纪小点,今年才二十七八,戏志才、荀攸、程嘉都和荀贞一样,已过了三十之龄。他几人都是聪明人,一听荀贞提及“不惑”就知他之所思,知道他说的是:这天下已然大乱,再过几年,恐会更乱,那么等到那时,我们这些人能够在越来越乱的时局中辨明形势,清楚何去何从,知道该怎么进退才是对的么?
荀贞平时很少有感情流露时,但如戏志才、荀攸、程嘉这些跟从他日久的人却皆知,他的内心其实有时是挺细腻敏感的,说不上伤春悲秋,可偶尔却也会冒出些感伤惆怅的情绪。此时闻得他这些话,戏志才、荀攸、程嘉对视一眼,心中知:荀贞这是又触景生情了。
程嘉徐徐答道:“我虽生性愚钝,尽管年未四十,可我却早就已经做到不惑了。”
“噢?怎么做到的?”
“自从明将军那日起,我就已是‘不惑’。”
荀贞哈哈大笑,说道:“君昌,你又吹捧我。”
“以明将军之明,我岂敢虚言吹捧,所言皆实。”
“我听说,总说阿谀奉承话的人不是君子,是小人。”
程嘉斩钉截铁地赞成荀贞的话,说道:“确乎如此。”话音一转,又接着故作纳闷,说道,“嘉所言者,字字属实,皆为心声,又非阿谀奉承,明将军这话却是说给谁听的?”
戏志才、荀攸见惯了程嘉的拍马奉承,因而岁是听他说出这么露骨的拍马屁之话,却皆是面不改色,浑若寻常,荀彧跟从荀贞的时日尚短,见识得少,年纪又还轻,却免不了顿觉牙酸,甚至脸热尴尬,有点替程嘉难为情,不过他生性温厚,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脸扭到了一边。
荀贞大笑道:“好,承你吉言,我争取让你以后都能如今朝,一直不惑。”
道上行进的部队中奔出数骑,来至近前,却是前头开路的许仲带了几个亲兵过来。
来到近前,许仲勒马跳下,问道:“君侯,日已西沉,前边对岸就是梁县,我军是在河这边先筑营,还是过了河去对岸筑营?”
“伊阙、广成诸关皆在河北,我军不必去对岸筑营。”荀贞唤来亲兵,令道,“去找谢、丁、李三位校尉,传我军令,叫他三人分兵一部去河对岸扎营。”
荀贞等人到梁县这儿来是为了进击洛阳,退一步说,也是为了进击伊阙、广成诸关,而洛阳也好、广成等关也罢,皆在河北边,也就是河这边,所以没有必要去对岸扎营,可虽主力不必去,得有一部偏师去,毕竟梁县属河南尹,此时城中驻扎的有一部董卓部队,派支人马过去一则可以就近监视,二来也可以和主力呼应,迫使这股城中之敌不敢出城,只能龟缩其内。
亲兵接令,自驰马去军后找谢容三人传令。
许仲也接了军令,归去本部,安排部曲筑营。
这一带数十里方圆内有两支董军,一支即梁县城中的那部,另一支则便是遣出那千许骑兵试探荀贞的那支,此支在梁县西北边的阳人聚、广成聚附近,离梁县四五十里,驻营是在河这边,两支董军隔河相望,遥为响应。两者相较而言,后一支的兵马较多,约数千之众。
除了这两支董军,离梁县百里上下的伊阙、广成诸关中又驻扎了一部董军。
事实上,梁县、阳人聚及广成聚的这两支董军从编制、归属上来说就是属於伊阙、广成关中的那支董军的,是关中董军派放到外边的前哨、据点之类。
也就是说,关中的这支董军才是荀贞、孙坚等将要面对的劲敌,也即此次进军的主要对手。根据情报,这支董军共约有两三万人,带兵的主将是胡轸。
胡轸字文才,和绝大部分的董军将校一样,也是凉州人,和董卓同州,他与董卓帐下的另一个将领名叫杨定的,两人齐名於凉州,俱是州中的大家豪右,在凉州很有影响力,在如今的董卓军中,他是与牛辅、董越、段煨等几个并列齐位的有数重将之一。
关东起兵数十万,董卓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应对,如迁都等等之外,在军事上亦有应对部署,军事上的部署还更早於政治上的,首先一个,他遣派了将领屯驻在洛阳西部,以看住他往长安去的退路,其次一个,他遣了勇将屯驻在洛阳北边的孟津、小孟津,以御冀州义军,再次一个,他派了徐荣屯驻在荥阳、成皋、太谷、轘辕一线,以备酸枣联军,最后,他遣了胡轸驻扎在伊阙、广成诸关,以此来阻挡南阳的义军北上及防备颍川的义军绕道梁县北上。
他派来防御酸枣、颍川、南阳诸军的这两个将领,荀贞都很熟。
荀贞最熟的是徐荣,交情最好的也是徐荣,不过大概是因为荥阳、成皋、太谷、轘辕一线的责任太重,——既要主防酸枣,又要协防冀州,还临着颍川,可以说是一线挡三面,所以需得遣一靠得住的、智勇双全的将领驻守,故而军事能力更强的徐荣被董卓派去了此线驻守,而相对较次的胡轸则就成了荀贞当面的守军主将。
这对荀来说是个不大不降,即使不成,也能借此施个反间计,颇有可上下其手之处。
荀贞是颇知徐荣之能的,出兵前,他给曹操去的封信中专门提过此事,叮嘱曹操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大意,否则恐怕会是很有落败的可能。
“徐荣不在当面,我虽不能说降或用反间计,可单从战斗的角度来讲,我却是没有孟德的压力大啊,这也是件好事。”荀贞回到道上军中后即又遣了人去请孙坚等人过来商议军事,在等孙坚诸人的时候他这样暗暗想道。u
梁县的县城在汝水南岸,离水很近。
战国时有“三梁”之称,指的是三座皆以“梁”为名的城,魏之都城大梁和战略要地少梁是其二,汝水南岸的这个梁县当时属楚,也是其一,为别於大梁和少梁,时称南梁,又称上梁。战国之季,楚、魏、韩三国之师常战於三梁下,这里经常出现战争。
不止战国时了,秦末以来,凡当天下大乱时,梁县这里仍然是烽火不熄,常是兵家借道、又或相争之处,因为这里是从颍川南部和南阳郡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
秦失其鹿,高祖刘邦自洛阳南入南阳,寻复又从南阳北出洛阳,皆经此地;王莽篡汉,光武起於南阳,亦是由此而收的洛阳,又有赤眉以山东之众,西出陆浑而去弘农,也是经过这里,——陆浑是个县,在梁县西北二百里外。当其时也,这一带几乎是无日不战。
那浩荡不停的汝水由梁县北边流过,从古至今,也不知见到了多少战火,见到了多少悲欢,又也不知流走了多少豪杰勇士的鲜血,又流走了多少人的英雄壮志。
却也不知为何,虽是刚打了一场胜仗,可在这汝水北岸眺望南岸梁县县城时,荀贞却不觉有一股怆然悲凉的情绪浮上心头。
或许是因为到这梁县对岸的时机不对,正当落日的缘故吧?
他这样想到。
梁县在南,长河在其北,壮丽的红日在西,洒下暮辉,使其黝黑耸立的城墙沐浴其中,又使河水波涛闪烁点点粼光。目睹此景,想到和曹操、孙坚联手与董卓的大战在即,回望数万步骑从众,因是穿越而来,故知当代兴衰的荀贞难免会起一点吊古惆怅的心绪。
他心道:“今我与文台、孟德联军,南北两路合兵近十万众,固一时之盛也,为近来之少见,想来当此之时,应是天下瞩目,群雄望我,可兵家之事,成败固难言也,胜或平手则罢,一着不慎,万一落败,乃至大败,轻则损兵折将,重则性命不保,我这十几年的拼命努力可能也就会因此而不复再提了。嗟乎!天下滔滔,唯这夕阳不变,独这汝水依旧东流去。”
思路及此,荀贞忽然想到了后世那首著名的《临江仙》,遂下马直到岸边,遥望落日下的梁县,按剑轻声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戏志才等人不知他干什么去,没跟他到河边。见他在河边流连踱步,迟迟不回道上,戏志才、荀攸、荀彧、程嘉几人於是也下了马,步行过去,到他身边。
戏志才顺着他目光望去,见他似是在远望夕阳,笑道:“君侯好雅兴,将临强敌,激战在前的当下,却还有闲情赏此长河落日。”
“志才,我有一话想要问你。”
“君侯请问。”
荀贞抽出腰剑,遥指彤红的落日,问道:“这夕阳一日一落,日日皆落,但是,这每日所落的夕阳可都与昨日同么?”
“君侯此问何意?”
“只是忽有所感。”
荀彧笑答道:“同与不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每日被这夕阳所照的人却肯定不同。”
听得荀彧此答,荀贞收起宝剑,转回目光,临水自映,看着水中披甲英武的自己,喟然叹道:“岁岁年年日照人,年年岁岁人不同。想我为繁阳亭长、西乡有秩的那些岁月仿佛尚在眼前,离去未远,而转瞬之间,白驹过隙,已经是十余年过去了。……志才、文若、公达,那时的你们也不过才弱冠未久,而今却也和我一样都过了或将近而立之年了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你们说,到四十岁时,咱们能做到‘不惑’么?”
戏志才、荀彧、荀攸、程嘉几人中也就荀彧年纪小点,今年才二十七八,戏志才、荀攸、程嘉都和荀贞一样,已过了三十之龄。他几人都是聪明人,一听荀贞提及“不惑”就知他之所思,知道他说的是:这天下已然大乱,再过几年,恐会更乱,那么等到那时,我们这些人能够在越来越乱的时局中辨明形势,清楚何去何从,知道该怎么进退才是对的么?
荀贞平时很少有感情流露时,但如戏志才、荀攸、程嘉这些跟从他日久的人却皆知,他的内心其实有时是挺细腻敏感的,说不上伤春悲秋,可偶尔却也会冒出些感伤惆怅的情绪。此时闻得他这些话,戏志才、荀攸、程嘉对视一眼,心中知:荀贞这是又触景生情了。
程嘉徐徐答道:“我虽生性愚钝,尽管年未四十,可我却早就已经做到不惑了。”
“噢?怎么做到的?”
“自从明将军那日起,我就已是‘不惑’。”
荀贞哈哈大笑,说道:“君昌,你又吹捧我。”
“以明将军之明,我岂敢虚言吹捧,所言皆实。”
“我听说,总说阿谀奉承话的人不是君子,是小人。”
程嘉斩钉截铁地赞成荀贞的话,说道:“确乎如此。”话音一转,又接着故作纳闷,说道,“嘉所言者,字字属实,皆为心声,又非阿谀奉承,明将军这话却是说给谁听的?”
戏志才、荀攸见惯了程嘉的拍马奉承,因而岁是听他说出这么露骨的拍马屁之话,却皆是面不改色,浑若寻常,荀彧跟从荀贞的时日尚短,见识得少,年纪又还轻,却免不了顿觉牙酸,甚至脸热尴尬,有点替程嘉难为情,不过他生性温厚,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脸扭到了一边。
荀贞大笑道:“好,承你吉言,我争取让你以后都能如今朝,一直不惑。”
道上行进的部队中奔出数骑,来至近前,却是前头开路的许仲带了几个亲兵过来。
来到近前,许仲勒马跳下,问道:“君侯,日已西沉,前边对岸就是梁县,我军是在河这边先筑营,还是过了河去对岸筑营?”
“伊阙、广成诸关皆在河北,我军不必去对岸筑营。”荀贞唤来亲兵,令道,“去找谢、丁、李三位校尉,传我军令,叫他三人分兵一部去河对岸扎营。”
荀贞等人到梁县这儿来是为了进击洛阳,退一步说,也是为了进击伊阙、广成诸关,而洛阳也好、广成等关也罢,皆在河北边,也就是河这边,所以没有必要去对岸扎营,可虽主力不必去,得有一部偏师去,毕竟梁县属河南尹,此时城中驻扎的有一部董卓部队,派支人马过去一则可以就近监视,二来也可以和主力呼应,迫使这股城中之敌不敢出城,只能龟缩其内。
亲兵接令,自驰马去军后找谢容三人传令。
许仲也接了军令,归去本部,安排部曲筑营。
这一带数十里方圆内有两支董军,一支即梁县城中的那部,另一支则便是遣出那千许骑兵试探荀贞的那支,此支在梁县西北边的阳人聚、广成聚附近,离梁县四五十里,驻营是在河这边,两支董军隔河相望,遥为响应。两者相较而言,后一支的兵马较多,约数千之众。
除了这两支董军,离梁县百里上下的伊阙、广成诸关中又驻扎了一部董军。
事实上,梁县、阳人聚及广成聚的这两支董军从编制、归属上来说就是属於伊阙、广成关中的那支董军的,是关中董军派放到外边的前哨、据点之类。
也就是说,关中的这支董军才是荀贞、孙坚等将要面对的劲敌,也即此次进军的主要对手。根据情报,这支董军共约有两三万人,带兵的主将是胡轸。
胡轸字文才,和绝大部分的董军将校一样,也是凉州人,和董卓同州,他与董卓帐下的另一个将领名叫杨定的,两人齐名於凉州,俱是州中的大家豪右,在凉州很有影响力,在如今的董卓军中,他是与牛辅、董越、段煨等几个并列齐位的有数重将之一。
关东起兵数十万,董卓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应对,如迁都等等之外,在军事上亦有应对部署,军事上的部署还更早於政治上的,首先一个,他遣派了将领屯驻在洛阳西部,以看住他往长安去的退路,其次一个,他遣了勇将屯驻在洛阳北边的孟津、小孟津,以御冀州义军,再次一个,他派了徐荣屯驻在荥阳、成皋、太谷、轘辕一线,以备酸枣联军,最后,他遣了胡轸驻扎在伊阙、广成诸关,以此来阻挡南阳的义军北上及防备颍川的义军绕道梁县北上。
他派来防御酸枣、颍川、南阳诸军的这两个将领,荀贞都很熟。
荀贞最熟的是徐荣,交情最好的也是徐荣,不过大概是因为荥阳、成皋、太谷、轘辕一线的责任太重,——既要主防酸枣,又要协防冀州,还临着颍川,可以说是一线挡三面,所以需得遣一靠得住的、智勇双全的将领驻守,故而军事能力更强的徐荣被董卓派去了此线驻守,而相对较次的胡轸则就成了荀贞当面的守军主将。
这对荀来说是个不大不降,即使不成,也能借此施个反间计,颇有可上下其手之处。
荀贞是颇知徐荣之能的,出兵前,他给曹操去的封信中专门提过此事,叮嘱曹操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大意,否则恐怕会是很有落败的可能。
“徐荣不在当面,我虽不能说降或用反间计,可单从战斗的角度来讲,我却是没有孟德的压力大啊,这也是件好事。”荀贞回到道上军中后即又遣了人去请孙坚等人过来商议军事,在等孙坚诸人的时候他这样暗暗想道。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