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阳红旅社——伊明老爹(三)
神秘老人,转瞬之间将一条凶恶的大黄狗杀死,一切来得如此突然,众人都被惊呆。
人群后,伊明老爹分开众人,走到黄狗面前,抬头看看手里拿着弯刀的老人,笑着说:“老罗,你真发财,一年之内你来两次了,我这也快成‘死尸客栈’了,”
说着伊明老爹从老罗手里接过弯刀,合上刀柄,交给一旁仍处在惊魂未定的阿里手里。
老罗把铜锣铜锤从地上捡起来,交给随他一起来的小伙子手里,对小伙子说:“志成,把尸体的草鞋脱下来,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歇脚了。”
说完转身对伊明抱拳道:“生计,都是为了生计,多有打扰,请伊明老爹原谅,这狗多少钱?您开个价,我赔。”
伊明老爹摆摆手,看着他带来的小伙子说:“哦,收徒弟啦,嗯,你是越做越大。”
老罗笑了笑对徒弟说:“志成,见过伊明老爹。”
徒弟抱拳施礼,打过招呼。
说着伊明蹲下身子,看了看躺在血泊里的大黄狗,鲜血依然直流。
伊明走到马厩旁的水池旁,用水舀子舀了一瓢水,端了过来,再次蹲下身子,并且嘴里念念有词地嘀咕一通,手指在水瓢的水面上画了几圈,然后朝地上蹬了三脚,含一口水,喷在大黄狗的伤处,然后又用食指沾上水瓢里的水,接着用湿过水食指,摸了一把刚才跺地的鞋底,食指上有了点泥土。
伊明老爹将食指上的泥抹在了大黄狗的受伤处。
就见黄狗的伤处不再往外流血,一声不吭的黄狗又吱吱低吼起来,试图抬起头来。
伊明叫过阿里,说:“阿里,过来,帮我把狗拖到马厩里,让它静养一会就没事了。”
就这么简单,一瓢水就治好了马上要死的大黄狗?我这个见识过爷爷施展祝由科的人,此时也看的目瞪口呆,真是稀奇。
我退到爷爷身旁,指着墙根的四个人问:“爷爷,他们......”
爷爷说:“死尸,老罗是赶尸的,大黄狗见阴犯冲,想撕咬这些死尸,老罗肯定要阻止,没想到伊明会这一手。”
我一听此话,不敢再抬眼去瞧并列于墙根的四具尸体,感觉凉意从脖子后面往上直冒。
老罗对伊明老爹说:“伊明,老规矩,我别进屋里给你带来晦气,来盆羊肉,几张饼,我和志成就在门外吃。”
“行,稍等。”
伊明老爹答应老罗之后,招呼大家:“没事了,都回屋吃酒吧!”
回到酒桌,阿里擦拭着弯刀上的血迹,我注意到阿齐木腰间也有一把同样的弯刀,问:“阿齐木叔叔,您的刀和阿里哥的一样吗?”
阿齐木拿手抚了抚腰间的刀说:“这叫鱼形刀,我们大西北的马车倌裤带上差不多都挂着把鱼形刀,随身携带,随时可以使它,一个是防身,二个是为受困于半道的同行排忧解难,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玩大车,当不上正式的车倌儿,也自己买把鱼形刀栓在腰带上,显示对车倌儿的尊重和向往。”
我仔细看阿里手里的鱼形刀,长十余公分,刀柄和刀身都是铁制的,刀身背很厚,刀刃很薄很锋利。
阿里指着刀说:“这鱼形刀,一边用空心的铆钉连接着活动的刀刃,一边就成为车把势手中的锥子,需要钻孔时都用他,也可以用他挑开绳扣,这种鱼形刀平时折叠起来,用绳子穿过那个连接刀柄和刀身的空心铆钉的圆眼,栓在腰带上,刀不离身,平时修理车具割皮条做鞭梢都用他,非常方便实用,在有时马车的梢马和辕马弄乱绳索产生各种危险时,就马上打开鱼形刀,用锋利的刀刃割断绳索救出牲口。”
烤肉的香味,始终无法转移我心里老是想着门外的四具尸体,爷爷以前倒是讲过赶尸的故事,可是我老是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几具尸体会突然冲进来。
我这里胡思乱想,就见旁边酒桌上两个人慌乱起来,原来是一个人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了,正好卡在嗓子眼以里,他的同伴板着他的嘴巴看,什么也看不见,帮不上忙。
二子哥过去提议说大口地吃菜,看能不能将鱼刺吞下去。
可仍无济于事。
阿齐木说:“不要着急,我给你喊过伊明老爹来,他有办法。”
阿齐木把旅店老板伊明喊了过来,他问了几句,看了看被刺的情况后,转身回到柜台里,取来一张黄表纸,看来是张符,
酒桌上的酒碗里还有酒,只见伊明老爹拿着那张符在酒碗上面比划了一番,嘴里念念有词,少顷,把酒碗端给卡鱼刺的人,让他喝下,卡鱼刺的人先是咳嗽了几声,然后似乎感觉舒服了,用筷子夹了口菜,吞咽的极为顺畅,看来鱼刺被化解了。
我看得真切,伊明老爹的法术真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我似乎不应该担心门外的那些干尸,况且爷爷还在我身边不是?
卡鱼刺的人连忙对伊明表示感谢,拉伊明老爹一起喝酒。
老爹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卡鱼刺的人自我介绍说他叫哈里木,敬了老爹一碗酒后,哈里木问:“伊明老爹,您这是什么法术,刚才的大黄狗,眼看着就死了,您使得什么法术啊?给我们说说。”
伊明老爹说:“这是我一个湘西的师父传给我的,他也是赶尸到这里,有一年,他沿途不知走了多久的路,不知道情况的人因为害怕,没人敢容留他和他的尸体,后来又赶上暴风雪,就差一步进到客栈,大雪硬是将他压倒在我旅店的门前,我把他救活过来,他也没表示什么,后来几年当中每次赶尸到这里,都要住上一段时间,和我聊天拉呱。他最后一次赶尸时,将自己的辰州符法术悉数教授给了我。”
“辰州符,什么是辰州符?”哈里木愈发感兴趣。
整个旅馆里,包括我在内,谁不感兴趣呢?
伊明老爹说:
辰州,就是今天的湖南沅陵,距今五万年前,原为獠人,濮人祖居地,后为夜郎国治地。这里的巫师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巫术和法术,使巫文化产生了质的变化。为了使威力无边的巫术和法术在巫师离开后仍具法力,巫师们便通过“符”,使其产生长期效力。
“符”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固定法术,因为“符”是辰州地区的巫师们首创,故名“辰州符”。
使用“符”的同时,一般都要念动“咒语”,“咒语”和“辰州符”一样,也是远古时代巫师们发明的一种威力巨大,具有震慑力的法术。
但“符”与“咒语”一般用途有别。
“辰州符”又称“灵符”,“神符”,“桃符”,“符”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镇守”,驱逐或降服邪恶势力之用。
“符”的用途极广,巫师们作法的各个场面,几乎都离不开“符”。
“符”在民间平常使用的人和事很多,如在家禽,家畜的饲养场地贴符,能确保六畜兴旺;在作水稻秧田和蔬菜苗地贴“符”,能确保种子不烂,出苗粗壮,虫鸟不侵,五谷丰登;兴修桥梁贴“符”,能确保过往行人安全;狩猎场地贴符,能确保野兽不乱跑,满载而归;生产工地贴“符”,能确保妖魔鬼怪不作乱,生产安全等等。
“符”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用香或燃烧的纸钱画在空中,水中,碗中的“符”;有用筷子或利剑,画在酒杯里或鸡血碗中的“符”;有画在地上;刻在木板上;雕在岩石上“符”;有画在纸上或十字路口的;也有雕刻成版,批量印刷的“纸符”,随意贴在想要粘贴的地方;总之,在辰州的传统里,保护万物要“符”,办好万事要“符”,“符”是万灵的法术。有的巫师有专用的“符”,世代相袭,秘不外传,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师父会悉数传给我。
师父告诉我,辰州符为东周守藏史李耳所创,后因为周朝发生天下大乱,李耳将大量典籍被带到楚国隐居山林,汉顺帝时,张陵入四川之前“得异书于石室”。这异书、这森壑、这石室,都与辰州二酉山藏书洞有关,都出自祖师爷李耳之手。
一般简单的“符”,民间年长者,大多会画、会用,在辰州,关于“符”的神奇妙用的故事太多了……
光绪年间《龙山县志?人物志》记述了一个叫晏多略的人,擅长此法。
有一年白莲教从湖北来风方向进攻龙山县城,晏多略组织乡民抵御白莲教,战斗中一乡民被长矛刺伤,胸部前后洞穿,生命危在旦夕。
晏多略马上念上咒语,然后往手心吐一口唾沫,一掌拍在乡民受伤部位,喊了一声“起”,乡民突然站了起来,血止住了,伤口神奇愈合,立即投入战斗,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哈里木赞叹道:“哦,太神奇了,今天要不是亲眼所见,要是只听人说,我是不相信的,伊明老爹,您经过专门训练吗?”
伊明老爹摇摇头说:“用不着学习,任何人都可以,我是在我师父的带领下,按照他传下的规矩、用好符咒而已。
但是,使用辰州符必需以诚心诚意来使用,方能应验,若心念紊乱,肢体不洁者为之,虽符咒已得真传,必无灵异,盖鬼神亦弃之,故书辰州符有七戒。
一戒心念不正;
二戒手口污秽;
三戒用品不洁;
四戒口不应心;
五戒方向不正;
六戒吃荤饮酒;
七戒复笔改笔。
以上七戒,若能确遵不犯,鬼神鉴其诚意,又奉上敕,必闻召即行,应念而至,否则非但符咒不灵或且上迁神怒,降以凶险。
人群后,伊明老爹分开众人,走到黄狗面前,抬头看看手里拿着弯刀的老人,笑着说:“老罗,你真发财,一年之内你来两次了,我这也快成‘死尸客栈’了,”
说着伊明老爹从老罗手里接过弯刀,合上刀柄,交给一旁仍处在惊魂未定的阿里手里。
老罗把铜锣铜锤从地上捡起来,交给随他一起来的小伙子手里,对小伙子说:“志成,把尸体的草鞋脱下来,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歇脚了。”
说完转身对伊明抱拳道:“生计,都是为了生计,多有打扰,请伊明老爹原谅,这狗多少钱?您开个价,我赔。”
伊明老爹摆摆手,看着他带来的小伙子说:“哦,收徒弟啦,嗯,你是越做越大。”
老罗笑了笑对徒弟说:“志成,见过伊明老爹。”
徒弟抱拳施礼,打过招呼。
说着伊明蹲下身子,看了看躺在血泊里的大黄狗,鲜血依然直流。
伊明走到马厩旁的水池旁,用水舀子舀了一瓢水,端了过来,再次蹲下身子,并且嘴里念念有词地嘀咕一通,手指在水瓢的水面上画了几圈,然后朝地上蹬了三脚,含一口水,喷在大黄狗的伤处,然后又用食指沾上水瓢里的水,接着用湿过水食指,摸了一把刚才跺地的鞋底,食指上有了点泥土。
伊明老爹将食指上的泥抹在了大黄狗的受伤处。
就见黄狗的伤处不再往外流血,一声不吭的黄狗又吱吱低吼起来,试图抬起头来。
伊明叫过阿里,说:“阿里,过来,帮我把狗拖到马厩里,让它静养一会就没事了。”
就这么简单,一瓢水就治好了马上要死的大黄狗?我这个见识过爷爷施展祝由科的人,此时也看的目瞪口呆,真是稀奇。
我退到爷爷身旁,指着墙根的四个人问:“爷爷,他们......”
爷爷说:“死尸,老罗是赶尸的,大黄狗见阴犯冲,想撕咬这些死尸,老罗肯定要阻止,没想到伊明会这一手。”
我一听此话,不敢再抬眼去瞧并列于墙根的四具尸体,感觉凉意从脖子后面往上直冒。
老罗对伊明老爹说:“伊明,老规矩,我别进屋里给你带来晦气,来盆羊肉,几张饼,我和志成就在门外吃。”
“行,稍等。”
伊明老爹答应老罗之后,招呼大家:“没事了,都回屋吃酒吧!”
回到酒桌,阿里擦拭着弯刀上的血迹,我注意到阿齐木腰间也有一把同样的弯刀,问:“阿齐木叔叔,您的刀和阿里哥的一样吗?”
阿齐木拿手抚了抚腰间的刀说:“这叫鱼形刀,我们大西北的马车倌裤带上差不多都挂着把鱼形刀,随身携带,随时可以使它,一个是防身,二个是为受困于半道的同行排忧解难,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玩大车,当不上正式的车倌儿,也自己买把鱼形刀栓在腰带上,显示对车倌儿的尊重和向往。”
我仔细看阿里手里的鱼形刀,长十余公分,刀柄和刀身都是铁制的,刀身背很厚,刀刃很薄很锋利。
阿里指着刀说:“这鱼形刀,一边用空心的铆钉连接着活动的刀刃,一边就成为车把势手中的锥子,需要钻孔时都用他,也可以用他挑开绳扣,这种鱼形刀平时折叠起来,用绳子穿过那个连接刀柄和刀身的空心铆钉的圆眼,栓在腰带上,刀不离身,平时修理车具割皮条做鞭梢都用他,非常方便实用,在有时马车的梢马和辕马弄乱绳索产生各种危险时,就马上打开鱼形刀,用锋利的刀刃割断绳索救出牲口。”
烤肉的香味,始终无法转移我心里老是想着门外的四具尸体,爷爷以前倒是讲过赶尸的故事,可是我老是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几具尸体会突然冲进来。
我这里胡思乱想,就见旁边酒桌上两个人慌乱起来,原来是一个人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了,正好卡在嗓子眼以里,他的同伴板着他的嘴巴看,什么也看不见,帮不上忙。
二子哥过去提议说大口地吃菜,看能不能将鱼刺吞下去。
可仍无济于事。
阿齐木说:“不要着急,我给你喊过伊明老爹来,他有办法。”
阿齐木把旅店老板伊明喊了过来,他问了几句,看了看被刺的情况后,转身回到柜台里,取来一张黄表纸,看来是张符,
酒桌上的酒碗里还有酒,只见伊明老爹拿着那张符在酒碗上面比划了一番,嘴里念念有词,少顷,把酒碗端给卡鱼刺的人,让他喝下,卡鱼刺的人先是咳嗽了几声,然后似乎感觉舒服了,用筷子夹了口菜,吞咽的极为顺畅,看来鱼刺被化解了。
我看得真切,伊明老爹的法术真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我似乎不应该担心门外的那些干尸,况且爷爷还在我身边不是?
卡鱼刺的人连忙对伊明表示感谢,拉伊明老爹一起喝酒。
老爹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卡鱼刺的人自我介绍说他叫哈里木,敬了老爹一碗酒后,哈里木问:“伊明老爹,您这是什么法术,刚才的大黄狗,眼看着就死了,您使得什么法术啊?给我们说说。”
伊明老爹说:“这是我一个湘西的师父传给我的,他也是赶尸到这里,有一年,他沿途不知走了多久的路,不知道情况的人因为害怕,没人敢容留他和他的尸体,后来又赶上暴风雪,就差一步进到客栈,大雪硬是将他压倒在我旅店的门前,我把他救活过来,他也没表示什么,后来几年当中每次赶尸到这里,都要住上一段时间,和我聊天拉呱。他最后一次赶尸时,将自己的辰州符法术悉数教授给了我。”
“辰州符,什么是辰州符?”哈里木愈发感兴趣。
整个旅馆里,包括我在内,谁不感兴趣呢?
伊明老爹说:
辰州,就是今天的湖南沅陵,距今五万年前,原为獠人,濮人祖居地,后为夜郎国治地。这里的巫师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巫术和法术,使巫文化产生了质的变化。为了使威力无边的巫术和法术在巫师离开后仍具法力,巫师们便通过“符”,使其产生长期效力。
“符”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固定法术,因为“符”是辰州地区的巫师们首创,故名“辰州符”。
使用“符”的同时,一般都要念动“咒语”,“咒语”和“辰州符”一样,也是远古时代巫师们发明的一种威力巨大,具有震慑力的法术。
但“符”与“咒语”一般用途有别。
“辰州符”又称“灵符”,“神符”,“桃符”,“符”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镇守”,驱逐或降服邪恶势力之用。
“符”的用途极广,巫师们作法的各个场面,几乎都离不开“符”。
“符”在民间平常使用的人和事很多,如在家禽,家畜的饲养场地贴符,能确保六畜兴旺;在作水稻秧田和蔬菜苗地贴“符”,能确保种子不烂,出苗粗壮,虫鸟不侵,五谷丰登;兴修桥梁贴“符”,能确保过往行人安全;狩猎场地贴符,能确保野兽不乱跑,满载而归;生产工地贴“符”,能确保妖魔鬼怪不作乱,生产安全等等。
“符”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用香或燃烧的纸钱画在空中,水中,碗中的“符”;有用筷子或利剑,画在酒杯里或鸡血碗中的“符”;有画在地上;刻在木板上;雕在岩石上“符”;有画在纸上或十字路口的;也有雕刻成版,批量印刷的“纸符”,随意贴在想要粘贴的地方;总之,在辰州的传统里,保护万物要“符”,办好万事要“符”,“符”是万灵的法术。有的巫师有专用的“符”,世代相袭,秘不外传,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师父会悉数传给我。
师父告诉我,辰州符为东周守藏史李耳所创,后因为周朝发生天下大乱,李耳将大量典籍被带到楚国隐居山林,汉顺帝时,张陵入四川之前“得异书于石室”。这异书、这森壑、这石室,都与辰州二酉山藏书洞有关,都出自祖师爷李耳之手。
一般简单的“符”,民间年长者,大多会画、会用,在辰州,关于“符”的神奇妙用的故事太多了……
光绪年间《龙山县志?人物志》记述了一个叫晏多略的人,擅长此法。
有一年白莲教从湖北来风方向进攻龙山县城,晏多略组织乡民抵御白莲教,战斗中一乡民被长矛刺伤,胸部前后洞穿,生命危在旦夕。
晏多略马上念上咒语,然后往手心吐一口唾沫,一掌拍在乡民受伤部位,喊了一声“起”,乡民突然站了起来,血止住了,伤口神奇愈合,立即投入战斗,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哈里木赞叹道:“哦,太神奇了,今天要不是亲眼所见,要是只听人说,我是不相信的,伊明老爹,您经过专门训练吗?”
伊明老爹摇摇头说:“用不着学习,任何人都可以,我是在我师父的带领下,按照他传下的规矩、用好符咒而已。
但是,使用辰州符必需以诚心诚意来使用,方能应验,若心念紊乱,肢体不洁者为之,虽符咒已得真传,必无灵异,盖鬼神亦弃之,故书辰州符有七戒。
一戒心念不正;
二戒手口污秽;
三戒用品不洁;
四戒口不应心;
五戒方向不正;
六戒吃荤饮酒;
七戒复笔改笔。
以上七戒,若能确遵不犯,鬼神鉴其诚意,又奉上敕,必闻召即行,应念而至,否则非但符咒不灵或且上迁神怒,降以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