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筹委会(中)
众人向爷爷抱拳施礼,连连说:“姚先生好。”
待爷爷在下首一把椅子上坐下,话不多说,有几位二指先生每人拿起一份资料,开始盘问起爷爷来。
右手的高老首先发话:“姚先生,阳青镇在过去曾经十年之内是否连续发生三次自然灾害?”
爷爷说:“这都是解放前的事了,再说我也没做什么。”
邢翁一直没落座,自始至终站在常爷的身后,他好像很了解这三次的灾祸,他一一历数起来。
一次水灾,连续十几日的暴雨,促使瑞江暴涨,江水漫过江堤,将镇子淹没水倒是很快退却了,但地里的庄稼却颗粒无收。
两年之后是旱灾,冬季干旱,麦苗旱死,农民颗粒无收。
最近的一次灾害是蝗灾,大批的蝗虫从南方飞过来,途径之处,正在开天花的玉米被蝗虫吃的连秸秆都没剩。
高老对道士摸样的刘公说:“刘老弟,你把大致情况说一下。”
刘公起身,身子站的笔直,一开口,声如洪钟,显得非常有底气。
就听他娓娓道来:“姚先生在第一次灾害时,与瑞江里的水妖巨蟒相抗衡,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其诛杀,使得江水消退,功劳之高,不能用言语形容。”
“第二次灾害来临。”刘公继续讲,“旱灾发生后,姚先生一己之力,制服阳青山的千年,没让自山上流经阳青镇的山泉水从未断流,虽不能用来抗旱保苗,但让当地老百姓未遭干渴,实乃万幸。”
刘公最后说:”第三次是蝗祸降临阳青镇时,姚先生提前做好了与蝗妖殊死搏斗的准备,以最短的时间赶跑了蝗妖,虽说天已注定这三次灾祸不能规避任何一次,但姚先生的所作所为,称得上居功至伟,善么大焉。
常爷此时发话,颤巍巍的说:“你们不要只看见是不是驱神灭鬼这方面,这位我们找来的姚爷,在你们所说的这些功绩之外,还做了件更令阳青镇苍生有幸的大事,你们知道吗?”
众位二指先生都摇头。
高老道:“常爷,您说来听听。”
常爷清了清嗓子,不急不忙的说:
王二是个开粮店的,在阳青镇方圆几里的人都到王二的粮店买粮。
王二是镇上贩炭的王三的哥哥。
十六岁的王二在镇上开了一家米店,当时小小的阳青镇有米店三家,竞争非常激烈。
他父亲为他东挪西借来一点钱,因为本小,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小的铺面。由于米店规模小,地处偏僻,又缺乏知名度,在新开张的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但是王二很快就成为了领先者。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王二却增加了这一服务项目。
无论天晴下雨,无论路程远近,只要顾客叫一声,他立马送到,而且免收服务费,顾客非常满意。
王二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就算,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
他这个小小的举动创造出了不少的顾客,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二都要打听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米送过去。
由于王二心细周到,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气越传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
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二最终成为今日阳青镇的头户米店。
说起那年发瑞江在暴雨过后发洪水,道路被大水阻断。
周围千户,万把人,只有王二的米店里有粮。
粮食不够这么多人吃是肯定的,但如果比较平均地分配,也不至于饿死人,王二没怎么想这件事,还是开门做他的生意。
因为人多粮少,粮价一下就上去了。
这个时候粮食就是命,老百姓再贵也咬牙买了。只是粮价贵得实在太离谱,所以没有谁家舍得多买。
事情的结果是,最后基本上每家都买到了一点口粮。
洪水过去之后,镇上没有饿死人,而王二发了一笔横财。
王二从此成了镇上的“公敌”,周围的人对他这样的做法非常愤慨,都骂他是奸商,乘人之危,发不义之财。
王二有点委屈,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店里的那点粮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他是发了一笔财,但是他的粮食也救了人命。
不过,镇里人的怒气还是让王二决定,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坚决不能提价。
说来也怪,王二住的地方很快就遇到了十年里的第二次天灾,阳青镇大旱,老百姓地里颗粒无收。
这一次王二学乖了,大清早一开门,就把“绝不涨价”的牌子挂在了米店门口。
让王二出乎意料的是,因为干旱,谁家都想买粮放着。因为粮价没有涨,结果开门还没一会儿,店里的粮食就被人买光了。
后来,村里很快就出现了有的人家粮食充裕,有的人家却断了炊。
一些断炊的人家最后只能出高价从有粮的人家买一些粮食。
但到后来粮食还是不够,因为那些有粮的人家不愿意饿肚子,吃掉了太多。
等旱情转过去,镇里饿死了一些人,也有一些人家发了一笔小财。
王二则又一次成了一部分人的敌人。
待爷爷在下首一把椅子上坐下,话不多说,有几位二指先生每人拿起一份资料,开始盘问起爷爷来。
右手的高老首先发话:“姚先生,阳青镇在过去曾经十年之内是否连续发生三次自然灾害?”
爷爷说:“这都是解放前的事了,再说我也没做什么。”
邢翁一直没落座,自始至终站在常爷的身后,他好像很了解这三次的灾祸,他一一历数起来。
一次水灾,连续十几日的暴雨,促使瑞江暴涨,江水漫过江堤,将镇子淹没水倒是很快退却了,但地里的庄稼却颗粒无收。
两年之后是旱灾,冬季干旱,麦苗旱死,农民颗粒无收。
最近的一次灾害是蝗灾,大批的蝗虫从南方飞过来,途径之处,正在开天花的玉米被蝗虫吃的连秸秆都没剩。
高老对道士摸样的刘公说:“刘老弟,你把大致情况说一下。”
刘公起身,身子站的笔直,一开口,声如洪钟,显得非常有底气。
就听他娓娓道来:“姚先生在第一次灾害时,与瑞江里的水妖巨蟒相抗衡,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其诛杀,使得江水消退,功劳之高,不能用言语形容。”
“第二次灾害来临。”刘公继续讲,“旱灾发生后,姚先生一己之力,制服阳青山的千年,没让自山上流经阳青镇的山泉水从未断流,虽不能用来抗旱保苗,但让当地老百姓未遭干渴,实乃万幸。”
刘公最后说:”第三次是蝗祸降临阳青镇时,姚先生提前做好了与蝗妖殊死搏斗的准备,以最短的时间赶跑了蝗妖,虽说天已注定这三次灾祸不能规避任何一次,但姚先生的所作所为,称得上居功至伟,善么大焉。
常爷此时发话,颤巍巍的说:“你们不要只看见是不是驱神灭鬼这方面,这位我们找来的姚爷,在你们所说的这些功绩之外,还做了件更令阳青镇苍生有幸的大事,你们知道吗?”
众位二指先生都摇头。
高老道:“常爷,您说来听听。”
常爷清了清嗓子,不急不忙的说:
王二是个开粮店的,在阳青镇方圆几里的人都到王二的粮店买粮。
王二是镇上贩炭的王三的哥哥。
十六岁的王二在镇上开了一家米店,当时小小的阳青镇有米店三家,竞争非常激烈。
他父亲为他东挪西借来一点钱,因为本小,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小的铺面。由于米店规模小,地处偏僻,又缺乏知名度,在新开张的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但是王二很快就成为了领先者。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王二却增加了这一服务项目。
无论天晴下雨,无论路程远近,只要顾客叫一声,他立马送到,而且免收服务费,顾客非常满意。
王二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就算,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
他这个小小的举动创造出了不少的顾客,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二都要打听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米送过去。
由于王二心细周到,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气越传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
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二最终成为今日阳青镇的头户米店。
说起那年发瑞江在暴雨过后发洪水,道路被大水阻断。
周围千户,万把人,只有王二的米店里有粮。
粮食不够这么多人吃是肯定的,但如果比较平均地分配,也不至于饿死人,王二没怎么想这件事,还是开门做他的生意。
因为人多粮少,粮价一下就上去了。
这个时候粮食就是命,老百姓再贵也咬牙买了。只是粮价贵得实在太离谱,所以没有谁家舍得多买。
事情的结果是,最后基本上每家都买到了一点口粮。
洪水过去之后,镇上没有饿死人,而王二发了一笔横财。
王二从此成了镇上的“公敌”,周围的人对他这样的做法非常愤慨,都骂他是奸商,乘人之危,发不义之财。
王二有点委屈,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店里的那点粮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他是发了一笔财,但是他的粮食也救了人命。
不过,镇里人的怒气还是让王二决定,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坚决不能提价。
说来也怪,王二住的地方很快就遇到了十年里的第二次天灾,阳青镇大旱,老百姓地里颗粒无收。
这一次王二学乖了,大清早一开门,就把“绝不涨价”的牌子挂在了米店门口。
让王二出乎意料的是,因为干旱,谁家都想买粮放着。因为粮价没有涨,结果开门还没一会儿,店里的粮食就被人买光了。
后来,村里很快就出现了有的人家粮食充裕,有的人家却断了炊。
一些断炊的人家最后只能出高价从有粮的人家买一些粮食。
但到后来粮食还是不够,因为那些有粮的人家不愿意饿肚子,吃掉了太多。
等旱情转过去,镇里饿死了一些人,也有一些人家发了一笔小财。
王二则又一次成了一部分人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