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唐老二的悠闲生活

第六十三章 割猪草的小孩

    收到一百六十六只猪的时候,一天都收不到两只猪了,唐浩看着数量差不多了,干脆就在养猪场门口挂上了停收的牌子,开始专心研究养猪。

    忙过了几天,唐浩去了趟广州进货回来,才知晓厂子里多出一个人来,来了几天不知道,唐浩还是在喂猪的时候发现的,这人猫在猪圈里,对着一只猪神神道道的不知道在说啥,穿的虽是旧衣服,但是很干净,背对着门,唐浩看不清脸。

    想必,这就是李大旺口中能与猪说话的张宝树了吧。

    关键是,他与小猪不知道说的啥,小猪哼哼唧唧的样子听着有像是在抱怨。

    张宝树顺手从手边的桶里舀出一勺猪食,放在小猪嘴边,小猪凑近舀子,咕噜咕噜吃了起来。

    唐浩好奇的伸着脖子朝里观察,他还真不信有人能和猪说话的。

    唐浩正集中注意力观察的时候,身边李大旺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唐浩身边,手拍了拍唐浩的肩膀。

    “哎呦。”唐浩吓了一机灵。

    这时候张宝树才回过头来,对着唐浩与李大旺两人做了个禁声的动作。

    唐浩见到这个动作,大气不敢出一声。

    张宝树把舀子放在猪圈里,自己轻手轻脚的从猪圈里退出来。

    唐浩这才看清张宝树的模样,四十多的年纪,一米七几的个子,脸上没有一根胡子茬,头发不长不短的散着,按照唐浩的审美标准,还算得上清秀。

    没错,就是清秀。

    给唐浩的感觉有点娘。

    有点娘,李大旺……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张宝树离开那间猪圈,特意走远了一些才开口。

    “那只小猪仔昨晚上被黄鼠狼吓到了,胆小不敢吃东西,我说了半天才敢吃东西,咱别吓着它。”张宝树说话轻声细语,更让唐浩觉得娘了。

    李大旺笑对唐浩:“咋样,我说宝树有能耐吧。”

    唐浩:“是个能耐人。”

    张宝树扭头看看其他猪,也不与人打声招呼,直接走了。

    “他这人就这毛病,跟畜生比跟人亲。”李大旺替张宝树辩解。

    “张宝树结婚了吗?有孩子吗?”唐浩实在是好奇。

    “有啊,他儿子今年就要结婚了,你咋打听他干啥?”李大旺问。

    “关心一下职工情况,今晚轮到谁值夜班?”

    “张万里,那小崽子腿脚勤快。”李大旺说道。

    唐浩好奇的问向李大旺:“你这天天不回去,家里的鸡不用喂?”

    “鸡都卖了,养猪场晚上不能离人,铺盖我都拿插(煮)猪食那屋里嘞。”李大旺道。

    “您还真不嫌味大,那么多空屋不住。”

    唐浩这头唠着闲磕,门口出现个年轻小伙子,手中抱着个笼子,笼子里有两只小猪。

    “养猪场有人不?”小伙子站在门口,仔细观察着养猪场有没有人。

    唐浩走到门口,一看就是来卖猪的:“我们不收猪了。”

    “咋不收了,前两天不还收呢?”小伙子有点愣。

    “前两天收的够了,不收了。”

    小伙子看着怀中笼子里的猪,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咋说不收就不收了,不是说还涨价呢。”

    这人什么毛病?

    “你哪个的?”唐浩多嘴问一句。

    “望山村的。”

    唐浩想了想,一口拒绝:“猪已经不收了,拿回去吧。”

    唐浩是不敢收,看这小伙子太老实,唐浩还动了恻隐之心,一听到望山村,唐浩就不敢收了,说猪要涨价的事,就是打望山村一个老妇人嘴里传出来的,之后的猪越来越不好收了,八成是望山村看养猪场停收,喊了个人来打听打听,这要是收了,望山村的人都来,他这养猪场容不下。尤其那些老妇人,抱着猪过来,不收还不行,不收就不走了,唐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真不收可吗?”小伙子望着唐浩,很老实的样子,应该是家教管的太严导致的反面教材。

    “不收了,拿回去吧。”唐浩拒绝。

    小伙子听话的抱着笼子出了养猪场。

    小伙子刚出去,李桂兰从门外进来,背后的背篓里装了一背篓的草,脸上的还有汗水淌过的痕迹。

    在养猪场上班,真难为这个女娃娃了,干的一点不比别人少,心思还比男娃细腻。

    唐浩上前接住背篓,背篓里的猪草被李桂兰压实了,重量让唐浩提起来还有些吃力。

    “外头有俩男的来卖猪嘛?”李桂兰用一双黑手抹着脸上的汗,走到盛水的大缸旁舀水。

    “是来卖猪的,俩人来的吗?”唐浩随口问。

    “俩人,另一个好像是进来那男的他爸,他出去的时候他爸还骂他来着。”李桂兰仰头灌了几口凉水下肚,放在猪食盆里洗洗盆倒掉,再舀一瓢水倒盆子里,洗了洗脸。

    李桂兰之后,还有两个小工从附近山上回来,德行比李桂兰还惨,小脸晒的通红。

    这小猪还小,山上蛇啊黄鼠狼的,吓都得吓死俩,铁丝网的空隙一钻就出去,跑丢了都不知道,压根不敢把这些猪苗放出去,天天靠着这几个人割猪草也不是个事,小工是招来学养猪,不是天天来割猪草的。

    农村孩子,谁没割过猪草,这个年代的孩子伴随着整个童年的不一定是学习,那一定是割猪草。

    看着李桂兰几个小孩,从大锅房合力搬出闸刀准备闸草,唐浩似乎是有了法子。

    唐浩回到家中,嫂子已经被大哥接回来,此时正坐在小卖部里看店,正是风口,开着门凉快。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唐浩回家的第一件事必定是从冰柜里拿出一个冰棍,嫂子在,唐浩肯定也会给嫂子一根。

    “买东西的猴崽子多不?”唐浩问。

    嫂子舔着冰棍:“还行,晌午跟晚上多。”

    唐浩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去厢房里找出毛笔与墨水,再找红纸已经没有了,干脆在小卖部里找了个装零食的箱子,撕开一块。

    沾上墨水,在志向上写下:‘一笼猪草一根辣条,一笼猪草两颗糖。’

    挂在小卖部门口。

    嫂子看着唐浩的字,笑道:“一笼猪草一毛钱?那我没事干,一天割十笼,那我赚了一块。”

    唐浩伸出食指,摆动:“一毛钱一定能换到一笼猪草,一笼猪草不一定能换得到一毛钱。”

    有人肯出一毛钱卖猪草,肯定会有小孩割猪草来换,但是割回来的猪草,不一定会有人拿一毛买下来。

    唐浩算过,一个小孩最多一天能割草四笼,其中一笼还要留给家里的猪吃,能换的只有三笼,村里这样的小孩不出十个,每个人三笼,十个小孩三十笼,一天三块钱,换算成零食,两块多钱,一个月七十块钱。如果小孩变多,随之减少每人兑换笼数。

    七十块钱请一个专门割猪草的工人,不吃不喝割一天也割不到三十笼。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孩子对零食的执着,收入与回报成不成正比根本不重要。

    https:///book/6069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