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丧
国丧
与此同时,在长乐宫中,一位老妇人的生命逐渐走向了尾声。
太皇太后窦氏,十年前就病瞎了眼睛的她自知大限将至,闭着眼睛躺在御塌之上,神色从容。
今年夏天一场大病,她当时就以为自己撑不过去了,谁知道突然竟好转了。
等到了秋天,有彗星经过,被认为是大凶之兆。
“这彗星指向的,大概就是自己吧,终于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吗?”
窦太后想着。
她的孙子孝武皇帝刘彻跪在床边,刘彻的身边是她的女儿大长公主刘嫖和她的堂侄魏其侯窦婴。
窦婴虽不为她所喜,但是窦家人丁稀薄,这是她窦家留在长安的唯一子弟了。
从一个普通宫女,到太皇太后,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
她见过权倾朝野,庞然大物一般的吕氏轰然崩塌;
她经历过被送到代王府,以为自己终生无法归乡的难过。
她见过当时代王府的女主人,因为姓吕而被迫带着四个孩子一起自杀的绝望与无助。
她见过自己的夫君,即便是在登基之后依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后少帝的恐惧与愤怒。
她见过齐王刘襄的不甘,也见过彻侯的目无尊上与嚣张。
幸好她的夫君懂得隐忍,掌权之后翻手为云覆手成雨。
扶宗室,贬周勃,诛薄昭。
“使汉不复忧异姓。”
她的夫君刘恒,从一个傀儡,一步一步成为了让刘家坐稳天下,一言九鼎的帝王。
他的国家也从一片萧条变得繁荣富强。
她还找到自己失散的幼弟。
这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可惜天不假年,就在他的夫君刚开始削藩时便病倒了,很快就走完了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她的长子秉乘父亲的遗志,虽然中间出了不少乱子,但好在终于真正让大汉一统九州。
她永远记着从代王府回长安时,路边的萧条。
于是,她一直推崇黄老,一直坚持与民休息。
可是她的孙子,当今的天子另有想法,并不怎么听她的话。
于是,她杀了在她看来妖言惑众,祸国殃民的赵绾与王臧。
她对死亡并没有什么恐惧。
在这个时代,长寿有时也是件痛苦的事。
她的夫君死了。
她的长子,她最疼爱的幼子,她的长孙也死了。
她的兄长,她的弟弟,一个一个都先一步永远离开了她。
只剩下了她的女儿。
想起了自己的女儿,窦太后鼓起了最后的力气,拉着刘彻说:
“待本宫死后,便将这东宫的财物留给刘嫖。我知道你不喜欢她,不过看在她助你登基的份上,给她些体面。”
刘彻应喏,随后面色复杂得看了自己的丈母娘刘嫖一眼。
等自己死后,她的孙子这匹烈马就再没有了缰绳,天知道他会带着大汉这座大车驶向何方。
想到这里,窦太后又开口了:
“汉家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大汉能至今日,殊为不易。你要多向你的祖父学习,少修宫室,少启边衅,这两年又是水患又是蝗灾,一定要多与民休息。切记!切记!”
孝武皇帝应是。
窦太后放心了,她突然发现早就瞎掉的眼睛又恢复了视力,她看到她的夫君还是年轻时的样子,骑在一头青牛上,抱着她的两个孩子,正对着她招手。
她的哥哥和弟弟站在她的良人旁边。
“郎君。”
“启儿,武儿。”
“长君,广国。”
“等等我……”
……
建元六年冬,太皇太后,孝文窦皇后崩。
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终于成为了大汉帝国名义上和实质上的最高权利者。
……
五天之后,平阳县城。
顾紫微正坐在床上背靠着小虎子,一只脚搭在了牛三叔做好得椅子上。
她一边打盹一边看着书,饿了就吃点果脯,渴了就喝点茶水,过得好不快活。
此时正是农闲之时,百姓们聚在一起,喝酒,赌钱,吵吵嚷嚷得一个个好不快活。
一匹快马从西门直接奔向了县衙,骑士下马后的不多时,又有另一名骑士从县衙骑马,向城东的宫观匆忙跑去。
“咚,咚,咚……”低沉厚重的钟声从城东的宫观传来,人们仿佛突然被按了暂停键一般,一个个全部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垂手肃立起来。
就连耍酒疯的酒鬼,耍赖的赌棍都闭嘴站立在一旁。
“是太皇太后,故孝文皇后。”
不多时,消息便传开来。
年长一些的百姓都哀哀得哭出了声。
让他们能吃饱穿暖,让他们好好活下去的孝文皇帝。在他驾崩后的第二十二年,他的妻子也终于随他而去。
酒舍,赌档都遣散了客人,关了大门。
国丧的三个月期间,所有人都禁止嬉戏,饮宴,游乐。
县衙门口,挂着一条长长的白幡。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街道上冷冷清清。
整个北方都在都迎来一场又一场的大雪。
埋在土壤深处的蝗虫卵,因天冷而失去了活性。
看来明年将是一个丰年。
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顾紫微一边看着书,一边想着。
而平阳侯府之中
在这天寒地冻中,小虎子正拿着一根比他还高的马槊,跟着卫队长牛二叔习着武。
而平阳侯嫡子曹襄,正隔着窗户,面色复杂得看着小虎子和牛二叔,正做着激烈的心里斗争。
看着两人呼出的白气,曹襄终于做了决定,扑通一声躺倒在床上。
“明天一定去,再冷都要去!”曹襄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第二天。
“这也太冷了吧……还是明天再练吧……”
看着正在给小虎子喂招的牛二叔,曹襄下了决定。
第三天。
“这么冷的天居然还要站桩?溜了溜了。”
一个月后
“这小虎子也太虎了吧……”
“我以后要是上战场,一定要带着他。”
“建功立业就靠他了。”
小虎子的坚持与刻苦给同龄的曹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https:///book/602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与此同时,在长乐宫中,一位老妇人的生命逐渐走向了尾声。
太皇太后窦氏,十年前就病瞎了眼睛的她自知大限将至,闭着眼睛躺在御塌之上,神色从容。
今年夏天一场大病,她当时就以为自己撑不过去了,谁知道突然竟好转了。
等到了秋天,有彗星经过,被认为是大凶之兆。
“这彗星指向的,大概就是自己吧,终于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吗?”
窦太后想着。
她的孙子孝武皇帝刘彻跪在床边,刘彻的身边是她的女儿大长公主刘嫖和她的堂侄魏其侯窦婴。
窦婴虽不为她所喜,但是窦家人丁稀薄,这是她窦家留在长安的唯一子弟了。
从一个普通宫女,到太皇太后,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
她见过权倾朝野,庞然大物一般的吕氏轰然崩塌;
她经历过被送到代王府,以为自己终生无法归乡的难过。
她见过当时代王府的女主人,因为姓吕而被迫带着四个孩子一起自杀的绝望与无助。
她见过自己的夫君,即便是在登基之后依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后少帝的恐惧与愤怒。
她见过齐王刘襄的不甘,也见过彻侯的目无尊上与嚣张。
幸好她的夫君懂得隐忍,掌权之后翻手为云覆手成雨。
扶宗室,贬周勃,诛薄昭。
“使汉不复忧异姓。”
她的夫君刘恒,从一个傀儡,一步一步成为了让刘家坐稳天下,一言九鼎的帝王。
他的国家也从一片萧条变得繁荣富强。
她还找到自己失散的幼弟。
这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可惜天不假年,就在他的夫君刚开始削藩时便病倒了,很快就走完了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她的长子秉乘父亲的遗志,虽然中间出了不少乱子,但好在终于真正让大汉一统九州。
她永远记着从代王府回长安时,路边的萧条。
于是,她一直推崇黄老,一直坚持与民休息。
可是她的孙子,当今的天子另有想法,并不怎么听她的话。
于是,她杀了在她看来妖言惑众,祸国殃民的赵绾与王臧。
她对死亡并没有什么恐惧。
在这个时代,长寿有时也是件痛苦的事。
她的夫君死了。
她的长子,她最疼爱的幼子,她的长孙也死了。
她的兄长,她的弟弟,一个一个都先一步永远离开了她。
只剩下了她的女儿。
想起了自己的女儿,窦太后鼓起了最后的力气,拉着刘彻说:
“待本宫死后,便将这东宫的财物留给刘嫖。我知道你不喜欢她,不过看在她助你登基的份上,给她些体面。”
刘彻应喏,随后面色复杂得看了自己的丈母娘刘嫖一眼。
等自己死后,她的孙子这匹烈马就再没有了缰绳,天知道他会带着大汉这座大车驶向何方。
想到这里,窦太后又开口了:
“汉家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大汉能至今日,殊为不易。你要多向你的祖父学习,少修宫室,少启边衅,这两年又是水患又是蝗灾,一定要多与民休息。切记!切记!”
孝武皇帝应是。
窦太后放心了,她突然发现早就瞎掉的眼睛又恢复了视力,她看到她的夫君还是年轻时的样子,骑在一头青牛上,抱着她的两个孩子,正对着她招手。
她的哥哥和弟弟站在她的良人旁边。
“郎君。”
“启儿,武儿。”
“长君,广国。”
“等等我……”
……
建元六年冬,太皇太后,孝文窦皇后崩。
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终于成为了大汉帝国名义上和实质上的最高权利者。
……
五天之后,平阳县城。
顾紫微正坐在床上背靠着小虎子,一只脚搭在了牛三叔做好得椅子上。
她一边打盹一边看着书,饿了就吃点果脯,渴了就喝点茶水,过得好不快活。
此时正是农闲之时,百姓们聚在一起,喝酒,赌钱,吵吵嚷嚷得一个个好不快活。
一匹快马从西门直接奔向了县衙,骑士下马后的不多时,又有另一名骑士从县衙骑马,向城东的宫观匆忙跑去。
“咚,咚,咚……”低沉厚重的钟声从城东的宫观传来,人们仿佛突然被按了暂停键一般,一个个全部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垂手肃立起来。
就连耍酒疯的酒鬼,耍赖的赌棍都闭嘴站立在一旁。
“是太皇太后,故孝文皇后。”
不多时,消息便传开来。
年长一些的百姓都哀哀得哭出了声。
让他们能吃饱穿暖,让他们好好活下去的孝文皇帝。在他驾崩后的第二十二年,他的妻子也终于随他而去。
酒舍,赌档都遣散了客人,关了大门。
国丧的三个月期间,所有人都禁止嬉戏,饮宴,游乐。
县衙门口,挂着一条长长的白幡。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街道上冷冷清清。
整个北方都在都迎来一场又一场的大雪。
埋在土壤深处的蝗虫卵,因天冷而失去了活性。
看来明年将是一个丰年。
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顾紫微一边看着书,一边想着。
而平阳侯府之中
在这天寒地冻中,小虎子正拿着一根比他还高的马槊,跟着卫队长牛二叔习着武。
而平阳侯嫡子曹襄,正隔着窗户,面色复杂得看着小虎子和牛二叔,正做着激烈的心里斗争。
看着两人呼出的白气,曹襄终于做了决定,扑通一声躺倒在床上。
“明天一定去,再冷都要去!”曹襄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第二天。
“这也太冷了吧……还是明天再练吧……”
看着正在给小虎子喂招的牛二叔,曹襄下了决定。
第三天。
“这么冷的天居然还要站桩?溜了溜了。”
一个月后
“这小虎子也太虎了吧……”
“我以后要是上战场,一定要带着他。”
“建功立业就靠他了。”
小虎子的坚持与刻苦给同龄的曹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https:///book/602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