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零二章、老夫夏育
夏制筋,春取角,冬伐木,秋合之。
一把战场上使用的牛角弓,从取材到成弓,需要三年的制作周期和280多道工艺。
夏制筋。是夏天气候温热,正好去油制作牛筋,就是把牛筋放在墩上捶打。
春取角。是春天牛儿血气最旺,水牛角最好。
冬伐木。是冬至伐竹折桑,不易虫蛀。同时,收集鱼鳔,熬制好的鱼胶作为角弓的黏合剂,冬天切好晾干,不易腐坏。
秋合之。是秋天不冷不热,湿度正好,秋高气爽时将弓弰弓弝黏合在竹胎上,完成弓胎的制作。
这样繁杂的工艺、耗时漫长制作出来的牛角弓,野性未驯,能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使用人的习惯和力道。
当然了,价格也昂贵无比。
至少作为屯长之子的华雄,是用不起的。
他手中的弓,是一把杨木弓。
杨木的特点是重量轻、强度高和弹性好,是贫困猎人们制弓最常见的材料。
做出来的弓,力度不大,约摸六七斗,射程也就四五十步(汉代一步,是左右两脚各行一步,米)。
不过呢,对比如今军中步弓一石、骑弓七斗的标准来说,能将杨木弓拉开犹如满月的臂力,已经是佼佼者。
尤其是华雄,今年虚岁才十三。
“嗖!”
系着纶线的箭矢,犹如呼啸而出,急促得连风儿都来不及哀鸣,便没入水中。
顿时,水面就荡漾起一阵涟漪,带着淡淡的血丝晕开。
那是鱼儿被射中的垂死挣扎,和冒出的血花。
华雄持弓的左手腕一番,让弓挂在了臂弯,连忙用两只手扯住了纶线。
方才他将弓拉得太满了,以致于射出的箭矢力道太大,直接洞穿了鱼儿的身体。
刚好,这只鱼儿挺大,约摸四五斤(东汉一斤约220克)的样子,就算被箭矢洞穿,一时间也死不了。
箭矢没有卡在鱼身上,就会带来一个可能:细细的纶线,会被剧烈挣扎的鱼儿扯断,不但没有收获,连箭矢都搭了进去。
但是呢,华雄好像对此挺有经验的。
只见他双手扯着纶线,先是微微松开,让受伤的鱼儿拖着纶线往水底里游去,待纶线沉下水下几丈后才猛然一扯,发力将纶线往回拉;然后又继续放线。如此好几个来回,那只受伤的鱼儿很快就因为失血过多再也挣扎不动,被拖上了岸。
这种手法,很像后世垂钓大鱼的技巧。
事实上,华雄懂得这种技巧,就是他的灵魂来自两千年后。一个生长在红旗下,在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因癌症而亡故的灵魂。
也许是临死时的不甘太强烈,他的灵魂莫名其妙来到东汉末年,鸠占鹊巢成为了现在的华雄。时间,是在去年那场大病。
这也是华雄一下子变聪明懂事的缘由。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村庄里的乡里们,对变得懂事的华雄赞赏不已,说他以后会比其父更有出息;华立夫妇也是这么觉得,老怀甚慰。
既来之,则安之。替这个身体原先的主人,走好以后得人生路;努力的、认真的再活一次,来告慰自己上一世的不甘。
华雄还是华雄,只不过会走出不同的历史轨迹而已。
这就够了,不是吗?
其他的,就随风而去吧。
“阿兄的弓术又精进了!”
在华雄将箭矢取出来的时候,王达也跑过来帮忙将纶线卷好,避免缠绕打结。看着鱼身的箭孔,便由衷的赞了句。
旋即,又自嘲的叹气,“也许是我没有习射的天赋吧。方才连续试了好多次,明明觉得瞄得好准,结果都是擦着鱼身而过。”
华雄听完,不由莞尔。
在光折射的原理下,人们从岸上看水里的鱼,会觉得浅一些。王达不明白这个道理,瞄得越准,就是越偏,又怎么能射中鱼儿呢?
捻了根草绳,将鱼从腮穿起来后,华雄带着王达爬上水畔的石头,解释了一番射鱼时要瞄准要水下几分的心得,便让他自己尝试。
王达将信将疑,等鱼儿又一次贴着水面游弋时,便引弓搭箭瞄准一番,松开了弓弦。
可惜了,准头还是有些偏差。
箭矢只是从鱼身擦过,让水面飘起一丝淡淡的血痕。
但让王达兴奋不已。
至少,这次的箭矢碰到了鱼儿了不是?
“阿兄,汝的办法是对的!”
他一边扯纶线回收箭矢,一边很大声的嚷嚷着,“我再多试试,射中几尾鱼儿,带回去让阿母煮鱼汤。”
也让华雄摇头苦笑。
这么大声的嚷嚷,将鱼儿都惊回水底了,哪还有机会让他多试试?
刚想提醒一句,结果被一个老迈沙哑的声音,给抢了先,“竖子聒噪!老夫的鱼儿,都被汝惊走了!”
咦?
此处还有别人?
华雄和王达循着声音望去,却见十几米外的水畔,齐腰高的芦苇丛中站着位老人家,一手拿着鱼竿,一手指着他们呵斥。
难怪了方才没看到人,原来是他坐着垂钓,被芦苇给遮住了。
“抱歉!抱歉!”
华雄拱手作礼,朗声回道:“一时兴奋,声音高了些,打扰到老丈垂钓是我等不对。接下来我等必然噤声,还请老丈莫要见怪。”
大汉朝以孝悌治天下,尤其尊老。
好歹也是两世为人,华雄当然不会因为被一声呵斥就去怼个老人家,从而背上个不尊老得骂名。
而那名老丈,听到了华雄告罪的话语,眉毛一挑,便拨开芦苇走过来。
怎么滴?
都赔礼道歉了,还走过来干嘛?
华雄微微皱起了眉毛,也从石头上跳下来,仔细打量着来人。等老丈走出芦苇丛,露出全身,华雄的眼睛就眯了起来。
老人头发用头巾裹着,胡须都花白了,脸上也是沟壑纵横,年纪应该是六旬开外了。
眉目间,一个“川”字尤其明显,法令纹很深,如同刀斧刻上的一样。看来是个性情严厉而固执的主。
不过这些不是华雄惊讶的原因,而是老人家腰侧别着剑和玉玦。
这年头,头带冠、腰侧别剑和佩玉玦,是士人们最常见的身份识别。而在羌胡杂居的凉州,以经书传家的士人并不多。
老丈来到华雄面前,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便捏着胡须,问道:“小子,汝年几何?可是读过书?”
这老头儿,竖子完了又是小子,真够讨人嫌的!
华雄心中不满的嘟囔了句,嘴上依然很恭敬,回道,“虚岁十三。不曾读过书,就是跟着邻里识了几个字。”
明显的,老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脚步围着华雄来回走动着,“不错,不错。年十三便有了如此身高,日后必然是个八尺男儿!”
“咦,竟然还是天生猿臂?!”
旋即,又一声惊呼,一个箭步向前抓住了华雄手,嘴上啧啧称奇。
嗯,华雄自幼便生得壮实,如今身高已经将近七尺了(汉时一尺大约23厘米)。
这老头儿有病?
我以后长得多高,猿臂不猿臂,关你什么事!
被老头儿盯着头皮发麻的华雄,又忍不住腹诽一句。也不想呆在这里了,直接一个拱手,“多谢夸奖,我等就不打扰老丈垂钓了。”
说完,便撇了王达一眼,示意他收拾东西离开。
反正渭水贯穿了整个冀县呢!重新找个射鱼的地方不难,犯不着跟这个莫名其妙的老头儿待着,膈应!
但是呢,他才将地上的大鱼提起,还没来得及走呢,身后的老头儿又是一句呵斥。
“小子站住!”
也让华雄有些恼怒,也不用尊称了,直接一句硬邦邦的话语就怼了回去,“汝想做甚?”
“老夫的鱼都被吓跑了,今日无鱼汤果腹,尔等一句赔罪就能抵过吗?”
额.....
真没见这么强词夺理的!
好歹也是个士人呢!就不能矜持点身份吗?
华雄真的羞恼了,刚想开口分辨,却被一直没说话的王达给抢了先:“汝个老丈好奸诈!竟然欺负我等年幼,倚老卖老夺我阿兄的鱼!”
王达这句话说得太狠了。等于直接指着老头的鼻子,骂他一大把年纪了还老不修,做出空蒙拐骗少年财物的事情来。
咳....咳.....
当即,老丈就干咳不已,带着一脸的怒意,咆哮道:“竖子无礼!老夫乃夏育,岂会贪图汝两个小儿的一只鱼!”
夏育?!
顿时,王达张大了嘴巴。
华雄的眼神,也惊讶不已。
https:///book/600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一把战场上使用的牛角弓,从取材到成弓,需要三年的制作周期和280多道工艺。
夏制筋。是夏天气候温热,正好去油制作牛筋,就是把牛筋放在墩上捶打。
春取角。是春天牛儿血气最旺,水牛角最好。
冬伐木。是冬至伐竹折桑,不易虫蛀。同时,收集鱼鳔,熬制好的鱼胶作为角弓的黏合剂,冬天切好晾干,不易腐坏。
秋合之。是秋天不冷不热,湿度正好,秋高气爽时将弓弰弓弝黏合在竹胎上,完成弓胎的制作。
这样繁杂的工艺、耗时漫长制作出来的牛角弓,野性未驯,能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使用人的习惯和力道。
当然了,价格也昂贵无比。
至少作为屯长之子的华雄,是用不起的。
他手中的弓,是一把杨木弓。
杨木的特点是重量轻、强度高和弹性好,是贫困猎人们制弓最常见的材料。
做出来的弓,力度不大,约摸六七斗,射程也就四五十步(汉代一步,是左右两脚各行一步,米)。
不过呢,对比如今军中步弓一石、骑弓七斗的标准来说,能将杨木弓拉开犹如满月的臂力,已经是佼佼者。
尤其是华雄,今年虚岁才十三。
“嗖!”
系着纶线的箭矢,犹如呼啸而出,急促得连风儿都来不及哀鸣,便没入水中。
顿时,水面就荡漾起一阵涟漪,带着淡淡的血丝晕开。
那是鱼儿被射中的垂死挣扎,和冒出的血花。
华雄持弓的左手腕一番,让弓挂在了臂弯,连忙用两只手扯住了纶线。
方才他将弓拉得太满了,以致于射出的箭矢力道太大,直接洞穿了鱼儿的身体。
刚好,这只鱼儿挺大,约摸四五斤(东汉一斤约220克)的样子,就算被箭矢洞穿,一时间也死不了。
箭矢没有卡在鱼身上,就会带来一个可能:细细的纶线,会被剧烈挣扎的鱼儿扯断,不但没有收获,连箭矢都搭了进去。
但是呢,华雄好像对此挺有经验的。
只见他双手扯着纶线,先是微微松开,让受伤的鱼儿拖着纶线往水底里游去,待纶线沉下水下几丈后才猛然一扯,发力将纶线往回拉;然后又继续放线。如此好几个来回,那只受伤的鱼儿很快就因为失血过多再也挣扎不动,被拖上了岸。
这种手法,很像后世垂钓大鱼的技巧。
事实上,华雄懂得这种技巧,就是他的灵魂来自两千年后。一个生长在红旗下,在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因癌症而亡故的灵魂。
也许是临死时的不甘太强烈,他的灵魂莫名其妙来到东汉末年,鸠占鹊巢成为了现在的华雄。时间,是在去年那场大病。
这也是华雄一下子变聪明懂事的缘由。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村庄里的乡里们,对变得懂事的华雄赞赏不已,说他以后会比其父更有出息;华立夫妇也是这么觉得,老怀甚慰。
既来之,则安之。替这个身体原先的主人,走好以后得人生路;努力的、认真的再活一次,来告慰自己上一世的不甘。
华雄还是华雄,只不过会走出不同的历史轨迹而已。
这就够了,不是吗?
其他的,就随风而去吧。
“阿兄的弓术又精进了!”
在华雄将箭矢取出来的时候,王达也跑过来帮忙将纶线卷好,避免缠绕打结。看着鱼身的箭孔,便由衷的赞了句。
旋即,又自嘲的叹气,“也许是我没有习射的天赋吧。方才连续试了好多次,明明觉得瞄得好准,结果都是擦着鱼身而过。”
华雄听完,不由莞尔。
在光折射的原理下,人们从岸上看水里的鱼,会觉得浅一些。王达不明白这个道理,瞄得越准,就是越偏,又怎么能射中鱼儿呢?
捻了根草绳,将鱼从腮穿起来后,华雄带着王达爬上水畔的石头,解释了一番射鱼时要瞄准要水下几分的心得,便让他自己尝试。
王达将信将疑,等鱼儿又一次贴着水面游弋时,便引弓搭箭瞄准一番,松开了弓弦。
可惜了,准头还是有些偏差。
箭矢只是从鱼身擦过,让水面飘起一丝淡淡的血痕。
但让王达兴奋不已。
至少,这次的箭矢碰到了鱼儿了不是?
“阿兄,汝的办法是对的!”
他一边扯纶线回收箭矢,一边很大声的嚷嚷着,“我再多试试,射中几尾鱼儿,带回去让阿母煮鱼汤。”
也让华雄摇头苦笑。
这么大声的嚷嚷,将鱼儿都惊回水底了,哪还有机会让他多试试?
刚想提醒一句,结果被一个老迈沙哑的声音,给抢了先,“竖子聒噪!老夫的鱼儿,都被汝惊走了!”
咦?
此处还有别人?
华雄和王达循着声音望去,却见十几米外的水畔,齐腰高的芦苇丛中站着位老人家,一手拿着鱼竿,一手指着他们呵斥。
难怪了方才没看到人,原来是他坐着垂钓,被芦苇给遮住了。
“抱歉!抱歉!”
华雄拱手作礼,朗声回道:“一时兴奋,声音高了些,打扰到老丈垂钓是我等不对。接下来我等必然噤声,还请老丈莫要见怪。”
大汉朝以孝悌治天下,尤其尊老。
好歹也是两世为人,华雄当然不会因为被一声呵斥就去怼个老人家,从而背上个不尊老得骂名。
而那名老丈,听到了华雄告罪的话语,眉毛一挑,便拨开芦苇走过来。
怎么滴?
都赔礼道歉了,还走过来干嘛?
华雄微微皱起了眉毛,也从石头上跳下来,仔细打量着来人。等老丈走出芦苇丛,露出全身,华雄的眼睛就眯了起来。
老人头发用头巾裹着,胡须都花白了,脸上也是沟壑纵横,年纪应该是六旬开外了。
眉目间,一个“川”字尤其明显,法令纹很深,如同刀斧刻上的一样。看来是个性情严厉而固执的主。
不过这些不是华雄惊讶的原因,而是老人家腰侧别着剑和玉玦。
这年头,头带冠、腰侧别剑和佩玉玦,是士人们最常见的身份识别。而在羌胡杂居的凉州,以经书传家的士人并不多。
老丈来到华雄面前,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便捏着胡须,问道:“小子,汝年几何?可是读过书?”
这老头儿,竖子完了又是小子,真够讨人嫌的!
华雄心中不满的嘟囔了句,嘴上依然很恭敬,回道,“虚岁十三。不曾读过书,就是跟着邻里识了几个字。”
明显的,老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脚步围着华雄来回走动着,“不错,不错。年十三便有了如此身高,日后必然是个八尺男儿!”
“咦,竟然还是天生猿臂?!”
旋即,又一声惊呼,一个箭步向前抓住了华雄手,嘴上啧啧称奇。
嗯,华雄自幼便生得壮实,如今身高已经将近七尺了(汉时一尺大约23厘米)。
这老头儿有病?
我以后长得多高,猿臂不猿臂,关你什么事!
被老头儿盯着头皮发麻的华雄,又忍不住腹诽一句。也不想呆在这里了,直接一个拱手,“多谢夸奖,我等就不打扰老丈垂钓了。”
说完,便撇了王达一眼,示意他收拾东西离开。
反正渭水贯穿了整个冀县呢!重新找个射鱼的地方不难,犯不着跟这个莫名其妙的老头儿待着,膈应!
但是呢,他才将地上的大鱼提起,还没来得及走呢,身后的老头儿又是一句呵斥。
“小子站住!”
也让华雄有些恼怒,也不用尊称了,直接一句硬邦邦的话语就怼了回去,“汝想做甚?”
“老夫的鱼都被吓跑了,今日无鱼汤果腹,尔等一句赔罪就能抵过吗?”
额.....
真没见这么强词夺理的!
好歹也是个士人呢!就不能矜持点身份吗?
华雄真的羞恼了,刚想开口分辨,却被一直没说话的王达给抢了先:“汝个老丈好奸诈!竟然欺负我等年幼,倚老卖老夺我阿兄的鱼!”
王达这句话说得太狠了。等于直接指着老头的鼻子,骂他一大把年纪了还老不修,做出空蒙拐骗少年财物的事情来。
咳....咳.....
当即,老丈就干咳不已,带着一脸的怒意,咆哮道:“竖子无礼!老夫乃夏育,岂会贪图汝两个小儿的一只鱼!”
夏育?!
顿时,王达张大了嘴巴。
华雄的眼神,也惊讶不已。
https:///book/600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