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在洛杉矶

第73章 谈判

    巴菲特目前确实需要钱,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事业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纺织、保险和银行。其中,保险是最重要的一块,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大的现金流就来自于保险“浮存金”,也就是客户交纳的保费。但是进入1974年至今,伯克希尔.哈撒韦保险资金股票部分的投资组合未变现净损失已经高达千万美元。巴菲特手中的多元零售公司的流动资金,也被用于回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目前巴菲特手中已经没有一点自由资金。

    偏偏最近两年,巴菲特年盯上了报刊业,他已经发明了那条后世著名的“收费桥梁”理论——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

    报纸的资本投入要求很低,一份报纸一旦投入运行,多年之内都不用更新设备,日常主要开支就是人员工资,一家名牌报刊可以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巴菲特尤其注重那些在一个地区占据领导地位的大报,这些报纸没有竞争,利润丰厚,不像二三流的地区性小报只能在盈亏线上挣扎。

    巴菲特首先瞄准的是《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原本只是华盛顿地区排名第三的报纸,但是1972年由于报道“水门事件”,一举跃升该地区第一位,同时也因为水门事件的报导,《华盛顿邮报》受到了来自白宫的炮火猛攻,股价不断下跌,1973年,当年公司净利润约1330万美元,总市值才约8800万美元,根据巴菲特分析,该公司的正常价值应该做4亿到5亿美元。

    1973年5月份,巴菲特买入23万股的《华盛顿邮报》股票,1973年底,巴菲特夫妇拜访了《华盛顿邮报》的女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取得信任后,又购买了一批股票,万股B类股,占该公司股份的12%,美元,总花费1060万美元。

    但是1974年,美国股市开始崩溃,%,《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也大幅下跌了约25%,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市值从1060万美元跌至约790万美元。

    一方面巴菲特还想继续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他虽然与凯瑟琳.格雷厄姆签了书面协议,但是只要征得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同意,还是可以再购买该公司股票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此时巴菲特与寡妇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关系已经非常亲密,凯瑟琳.格雷厄姆甚至会把家里的钥匙交给巴菲特。

    另外巴菲特还看上了《波士顿环球报》,《波士顿环球报》创刊1872年,是美国波士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发行区域虽然并不太广,读者群却以社会精英及知识分子为主,这些人消费能力强,在社会中占据很强的话语权。

    但是这些计划,都因为1974年初的危机,他不得不半途而废。

    “我们只能接受400万!”巴菲特沉思一番之后说。目前是美国股市低谷时期,正是抄底的好时候。

    巴菲特不可能接受2000万美元的注资,就像李瑞杰预料的那样,内心深处巴菲特有严重的不安全感,他不能容许自己失去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决策的掌控权。李瑞杰之前有过做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先例,根据他多年来在金融界打拼的经验,人一旦尝到这种甜头后,是不会收手的,做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如果让李瑞杰成为仅次于他的第二大股东,而他又没有一票否决权,李瑞杰只要鼓动少数股东,就能掌控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走向,从而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带入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

    巴菲特年轻曾经吃过做空的亏,在1954年,他曾经投入过一次做空,但是那次的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10个星期之内,净资产值蒸发了近50%。

    “巴菲特先生,我们可以在董事会席位上让步,如果你是担心黑石会插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管理,我可以写一份委托书给你,由你来行使这部分股票的表决权。”一下子就被砍到了只剩五分之一,李瑞杰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要知道以伯克希尔.哈撒韦未来的增长潜力,此时每少1美元,未来可都是少1万美元,李瑞杰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期望至少也是1000万美元。

    也许李瑞杰可以把伯克希尔·哈撒韦搞破产,然后雇佣失业的巴菲特,甚至可以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但是巴菲特离开伯克希尔??哈撒韦后,还能否是历史上那个巴菲特?没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是不是历史上那个伯克希尔??哈撒韦?这都是隐患。伯克希尔·哈撒韦作为李瑞杰的保险计划,李瑞杰要的百分之百的稳定。

    就在这时,李瑞杰看到马歇尔忽然捂住了自己的额头,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也笑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他表现的太急迫了,也太软弱了。

    李瑞杰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未来的涨幅有多恐怖,但是马歇尔不知道,甚至连巴菲特自己都没有信心伯克希尔??哈撒韦未来会涨上万倍。

    李瑞杰其实此时完全不用顾忌巴菲特,巴菲特现在还不是那个世界首富,WASP的代表人物。在全世界股价普遍暴跌的情况下,李瑞杰正常的表现应该是老子有钱,老子就是大爷,你不答应,爷就改投另外一家的气势,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多得是私募基金张着嘴要钱。

    第一次见面没有谈出任何结果,双方只达成了一个大致约定,包括今后谈判的时间安排,地点选择,以及在最终达成交易前,双方任何一方不能向媒体透露消息。

    李瑞杰也想见识一下巴菲特、查理.芒格这样的高手是怎么谈判的,顺便他还担心马歇尔的实力不够,毕竟原历史上,巴菲特、查理.芒格可是金融界大牛,而前世他根本就没听说过美国律师界、金融界有罗伯特.马歇尔这一号。

    https:///book/588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