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黔驴技穷
第十九章黔驴技穷
刘暮与褚燕四目相对,沉默片刻后突然大笑起来。
“走,我们把这猛虎带回山寨,将它扒皮取肉烤来吃了如何?”
闻言,褚燕爽朗一笑,将长刀收回刀鞘,抱拳笑道:“尽依殿下!”
自刘暮从虎口就下褚燕后,褚燕对待刘暮的态度就已经发生巨大转变,至少也算是认刘暮做主子了。
二人将猛虎带回山寨时,众人皆感慨二人勇猛,原本寨中不服刘暮的少部分土匪们此刻对他的看法也有了稍许转变。
褚燕将猛虎交给下属,然后对刘暮做了个请的手势:“走,殿下,我二人去喝一杯!”
“如此甚好!”刘暮爽朗一笑,“将军请!”
“请!”
......
褚燕为刘暮面前陶碗满上老酒,然后抬起面前酒碗,道:“来,干!”
“干!”
干完碗中老酒,褚燕突然说道:“我先前对殿下甚是无礼,当自罚三杯!”
说罢,褚燕立马为此付诸行动。
刘暮淡淡一笑,道:“将军现在能真心待我便是极好的了。”
闻言,褚燕不禁有些羞愧,想来刘暮自始至终都没有算计或是利用过自己,然而他却处处针对排挤刘暮,倒真算得上是小人所为。
褚燕自嘲一笑,道:“殿下海量。”
刘暮会心一笑,摇头笑道:“我非是海量,只因将军为贤才良将,我甚是喜欢,仅此而已。”
听见刘暮竟把自己这么个土匪称作贤才良将,褚燕心中自是欢喜。
这时,刘暮突然说道:“现在已近四月中旬,我也该率领大军出发前往真定了。”
闻言,褚燕立马抱拳喝道:“属下当领寨中三千弟兄追随殿下,共讨黄巾,匡扶汉室!”
“将军有此忠心自是甚好!”刘暮放轻了声音,“只是将军暂时还不能随我去建功立业......”
“这是为何!”褚燕微微一愣,“莫非殿下怀疑我有二心?”
“非也,非也。”刘暮淡淡一笑,“将军可还记得我曾说过我自天上学过未仆先知之术?”
褚燕不解,便说道:“还请殿下解惑。”
“纵使是我,也不能尽透天机啊。”刘暮叹了口气,“将军只需明白,若是此次随我出征必有大祸!”
褚燕一惊,又问道:“若真是如此,那,那我该如何才能为殿下效力呢?”
刘暮邪魅一笑,道:“我自是为将军谋划了一条道路。”
褚燕对此倒很是好奇,急忙抱拳说道:“还请殿下为属下指出明路。”
见褚燕已经上钩,刘暮便开始忽悠了起来。
“将军切莫着急,只需做好你原本所做之事便好。”
“当你聚集万人后回去真定,在明年等候博陵一姓张之人起兵造反,然后你与他合兵一处。”
“但是切记,切不可当首领,你只需推举那张姓男子为首领便可,他会为你挡下血光之灾。”
刘暮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再然后你还需召集黄巾余党以及其余山贼盗匪,壮大势力以求稳固领地。”
“到时朝廷见你势大,必定会发兵来讨伐你,但这倒无需担忧,届时你已有百万余众朝廷是拿你无法的。”
“之后时机成熟,你所占郡县将会宣布脱离朝廷,到时候你就可以派使者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即可。”
闻言,褚燕自是将信将疑,毕竟现在他只有三千部下,一万部下还好说,而百万部下那可是万万不敢想的。
见褚燕有所顾虑,刘暮突然说道:“将军无需多虑,只要按我所说去做,五年之内将军定成大业!”
“五年之内......”褚燕思量片刻,“那便依殿下所言,待我功成再去追随殿下!”
“好!”刘暮爽朗一笑,“届时天下大乱,我来取冀州时,正需将军相助!”
闻言,褚燕看刘暮的眼神也发生了些变化,他有种预感,刘暮在这乱世必成枭雄,甚至日后成就帝王也并非不可能!
......
中平元年,四月十一日。
刘暮告别褚燕,领军出发前往真定。
此处离真定不远,也就一二十里的路程,就算行军速度再慢些也能在两天之内到达。
路上偶尔会遇到几个或是几十个脱群的黄巾军,但无一不被刘暮军斩杀。
至于黄巾军的大部队,刘暮到现在还没正式接触过。
距离真定还有五六里路时,前去探路的斥候传来消息,真定此刻已经被黄巾军占领。
于是,刘暮也只好在原地扎营,派出斥候去搜集情报。
此刻,主将营帐中刘暮正与手下们商议如何夺下真定。
刘暮坐在首位,缓缓说道:“强行攻城自是不可能,不仅攻城器械不够齐全,粮草也是不够的,诸伯长有何计策啊?”
这时,张都伯突然说道:“要不像攻蒲吾那样,再诈降一次?”
因为上次张伯长救驾有功,所以刘暮封张伯长为都伯,虽然只是个百夫长的角色,何伯长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终究也算得上目前军中在刘暮之下最大的官了。
“不可。”刘暮摇摇头,“蒲吾一战后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想必我军诈降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真定黄巾贼耳中,要是再这么来一次风险实在太大。”
听刘暮这么一说,在座各位也是无计可献。
刘暮也是没有读过兵书,虽然当兵时学过一些理论知识,但终究还是不太管用。
而在座的各伯长、都伯无一不是粗人,别说兵书,在这乱世普通人家能有本不知名的破书看就算不错了。
现在的刘暮身边无将无师,而他本身随时都可能黔驴技穷,面对困境举步维艰。
“哎!脑壳疼......”https:///book/5858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刘暮与褚燕四目相对,沉默片刻后突然大笑起来。
“走,我们把这猛虎带回山寨,将它扒皮取肉烤来吃了如何?”
闻言,褚燕爽朗一笑,将长刀收回刀鞘,抱拳笑道:“尽依殿下!”
自刘暮从虎口就下褚燕后,褚燕对待刘暮的态度就已经发生巨大转变,至少也算是认刘暮做主子了。
二人将猛虎带回山寨时,众人皆感慨二人勇猛,原本寨中不服刘暮的少部分土匪们此刻对他的看法也有了稍许转变。
褚燕将猛虎交给下属,然后对刘暮做了个请的手势:“走,殿下,我二人去喝一杯!”
“如此甚好!”刘暮爽朗一笑,“将军请!”
“请!”
......
褚燕为刘暮面前陶碗满上老酒,然后抬起面前酒碗,道:“来,干!”
“干!”
干完碗中老酒,褚燕突然说道:“我先前对殿下甚是无礼,当自罚三杯!”
说罢,褚燕立马为此付诸行动。
刘暮淡淡一笑,道:“将军现在能真心待我便是极好的了。”
闻言,褚燕不禁有些羞愧,想来刘暮自始至终都没有算计或是利用过自己,然而他却处处针对排挤刘暮,倒真算得上是小人所为。
褚燕自嘲一笑,道:“殿下海量。”
刘暮会心一笑,摇头笑道:“我非是海量,只因将军为贤才良将,我甚是喜欢,仅此而已。”
听见刘暮竟把自己这么个土匪称作贤才良将,褚燕心中自是欢喜。
这时,刘暮突然说道:“现在已近四月中旬,我也该率领大军出发前往真定了。”
闻言,褚燕立马抱拳喝道:“属下当领寨中三千弟兄追随殿下,共讨黄巾,匡扶汉室!”
“将军有此忠心自是甚好!”刘暮放轻了声音,“只是将军暂时还不能随我去建功立业......”
“这是为何!”褚燕微微一愣,“莫非殿下怀疑我有二心?”
“非也,非也。”刘暮淡淡一笑,“将军可还记得我曾说过我自天上学过未仆先知之术?”
褚燕不解,便说道:“还请殿下解惑。”
“纵使是我,也不能尽透天机啊。”刘暮叹了口气,“将军只需明白,若是此次随我出征必有大祸!”
褚燕一惊,又问道:“若真是如此,那,那我该如何才能为殿下效力呢?”
刘暮邪魅一笑,道:“我自是为将军谋划了一条道路。”
褚燕对此倒很是好奇,急忙抱拳说道:“还请殿下为属下指出明路。”
见褚燕已经上钩,刘暮便开始忽悠了起来。
“将军切莫着急,只需做好你原本所做之事便好。”
“当你聚集万人后回去真定,在明年等候博陵一姓张之人起兵造反,然后你与他合兵一处。”
“但是切记,切不可当首领,你只需推举那张姓男子为首领便可,他会为你挡下血光之灾。”
刘暮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再然后你还需召集黄巾余党以及其余山贼盗匪,壮大势力以求稳固领地。”
“到时朝廷见你势大,必定会发兵来讨伐你,但这倒无需担忧,届时你已有百万余众朝廷是拿你无法的。”
“之后时机成熟,你所占郡县将会宣布脱离朝廷,到时候你就可以派使者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即可。”
闻言,褚燕自是将信将疑,毕竟现在他只有三千部下,一万部下还好说,而百万部下那可是万万不敢想的。
见褚燕有所顾虑,刘暮突然说道:“将军无需多虑,只要按我所说去做,五年之内将军定成大业!”
“五年之内......”褚燕思量片刻,“那便依殿下所言,待我功成再去追随殿下!”
“好!”刘暮爽朗一笑,“届时天下大乱,我来取冀州时,正需将军相助!”
闻言,褚燕看刘暮的眼神也发生了些变化,他有种预感,刘暮在这乱世必成枭雄,甚至日后成就帝王也并非不可能!
......
中平元年,四月十一日。
刘暮告别褚燕,领军出发前往真定。
此处离真定不远,也就一二十里的路程,就算行军速度再慢些也能在两天之内到达。
路上偶尔会遇到几个或是几十个脱群的黄巾军,但无一不被刘暮军斩杀。
至于黄巾军的大部队,刘暮到现在还没正式接触过。
距离真定还有五六里路时,前去探路的斥候传来消息,真定此刻已经被黄巾军占领。
于是,刘暮也只好在原地扎营,派出斥候去搜集情报。
此刻,主将营帐中刘暮正与手下们商议如何夺下真定。
刘暮坐在首位,缓缓说道:“强行攻城自是不可能,不仅攻城器械不够齐全,粮草也是不够的,诸伯长有何计策啊?”
这时,张都伯突然说道:“要不像攻蒲吾那样,再诈降一次?”
因为上次张伯长救驾有功,所以刘暮封张伯长为都伯,虽然只是个百夫长的角色,何伯长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终究也算得上目前军中在刘暮之下最大的官了。
“不可。”刘暮摇摇头,“蒲吾一战后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想必我军诈降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真定黄巾贼耳中,要是再这么来一次风险实在太大。”
听刘暮这么一说,在座各位也是无计可献。
刘暮也是没有读过兵书,虽然当兵时学过一些理论知识,但终究还是不太管用。
而在座的各伯长、都伯无一不是粗人,别说兵书,在这乱世普通人家能有本不知名的破书看就算不错了。
现在的刘暮身边无将无师,而他本身随时都可能黔驴技穷,面对困境举步维艰。
“哎!脑壳疼......”https:///book/5858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