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玉牌乃身份象征,尤其蟒鹤虎纹,理当好生保管,敢问魏将军、鲍太师与孙相,平日是否从不离身,纵使今日无需进宫,也会随身佩戴。”
“那是自然。”
“是,若落入心术不正之人手中,后患无穷。”
三人皆做此回应,尤其魏孝贤,他的虎纹牌紧急情况下可调动兵马,更是不能有丝毫闪失,恨不能睡觉都藏在枕头之下。
“当今朝堂之上,持鹤纹牌的不过三人,还请鲍太师与孙相将玉牌呈给皇上过目,以证明丢失在现场的,确是我父亲的那块。”
鲍神来与孙邑立刻将手中的玉牌呈上,手里拿的是真东西,自然不怕皇上查看。
“都没问题,你还有什么话说。”
皇上瞧过后将玉牌置于案上,直觉应吾思此举背后另有深意。
“前年秋猎,百官需在午时到达朱雀门,父亲临行前不慎将玉牌掉落水中,坠穗尽数湿透不便佩戴身上,管家匆忙之中只得将玉牌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不想檀珠竟开裂了,父亲待秋猎回府后立刻拿去了异珍阁,掌柜说珠裂无法修缮,只得换了颗品相几乎相同的檀珠,手底下的匠人不知此牌用途,擅自按异珍阁的规矩在檀珠上刻了主人家的姓氏,檀珠色深,加之父亲惯性盘珠,如今的刻痕肉眼难以察觉,可用指腹感知应字。”
皇上用指腹轻轻在两块玉牌饰着的檀珠上摩挲,果不其然。
“皇上,应大人父子早已筹谋好了一切要陷害于鲍太师,还请皇上明察啊!”
见皇上眸光冰冷的凝视那头,何劭心中暗叫不好,这檀珠上果然刻了应字。
“朕看的明明是孙相,你如何得知是鲍太师这块牌子出了问题。”
皇上这一眼神诱导,使得对来龙去脉心知肚明的何劭不打自招。
“禀皇上,此案的疑点还有一处。”
魏丸喜有备而来,腿脚发软的何劭早已招架不住。
“讲。”
“小民在案发地拾到的玉牌一直贴身收好,此物证至关重要,谁也不会料到竟藏在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身上。”
魏丸喜先将怀中的玉牌呈上,再向何劭发出致命一击。
“如今三块真玉牌都在此,不知何大人口中,那块应大人的玉牌是从何得来的,如今又在何处?”
“这……在……”
昔日朝堂上可舌战群儒的何劭竟结巴了,支支吾吾挤不出一句完整话来。
“呈上来!”
“皇上恕罪!臣有罪!臣……一时糊涂啊!”
拿去告御状的鹤纹牌正是应清正被盗的,因未找回鲍神来丢失的那块,又不知是否落入了应吾思之手,只得先将应清正这块真家伙给他顶用着,临时造的那块假的,拿来混淆视听还行,哪禁得起皇上细细查看啊!
何劭此刻不敢拿出所谓的证据玉牌,真相自然浮出水面。
“皇上,这是马天师先师传给他的古籍,其中只是记载此术的名称与图案,故马天师只知有此术法,却不知如何施行,纸张与墨迹显出的年份皆不能作假,且此术违背天道难逃天谴,并不会用在求升官之事,而是用来替人续命!”
事情真相大白,应清正父子身上的脏水也总算洗脱了。
“鲍神来!太子之师啊……”
皇上气的咬牙切齿,如此之师怎堪教导储君!
“你二人身为朝廷命官,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利用邪术残害无辜百姓,还敢贼喊捉贼来告御状!这一桩桩一件件,朕一定好好同你们清算,回宫!”
皇上一走,应夫人立刻冲上堂前与丈夫儿子抱作一团。
“天师,我相公他……”
应清正虽不再胡言乱语,可神智却尚未清明。
“咒术是破了,可此术对人头脑损伤不小,先带回去好生将养个把月吧。”
在大庭广众之下,魏孝贤并未训斥魏丸喜,父女二人就这般僵持着。
“走了,我们回家。”
应吾思返头瞧见魏丸喜杵在魏孝贤跟前,正垂着头颅凝视着自己躁动不安分的脚丫,好像要看出朵花儿来。
“你们……”
回家?这二人可是住在一块儿了?魏孝贤涨红了老脸,这算怎么一回事儿。
“这位大人若无事,小民先告辞了。”
眼下也不是说话的地方,魏丸喜料定他不会当众揭穿,打着去寻马车的名号一溜烟的跑了。
未错过应吾思望着魏丸喜离去的身影,那饱含宠溺的眼神,准备去捉人的魏孝贤迟疑了。
这次见到离家的女儿,历练一番是比以前那胆小的性子强多了,而应吾思这厮,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崔家那纨绔不着调的小子更值得托付终生。
也罢,不知二人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若木已成舟,那便顺其自然,只要她幸福就好啊。
应府
“老爷!公子!平安回来就好,老天保佑……”
“老爷这是怎么了?快快快,跨火盆去晦气,日子越过越红火。”
应府的下人们得了消息早早的在门口等着,火盆里燃着桃木,还加了三钱红豆与朱砂。
“老爷公子回房沐浴吧,柚子叶泡的水已经备好了。”
老妈子偷偷用袖口抹着眼泪,她在府上住了近三十载,应吾思更是她亲手帮着带大的,如今父子二人能平安回来,她这颗揪着的心也好受了。
待应吾思沐浴洗漱过后,刚出房门便见等候多时的魏丸喜蹲在院子里。
“在做什么。”
这厮悄声来到她的身后,又忽然出声,倒是把正拿根棍儿逗着蚂蚁的魏丸喜吓了一跳。
“我在等大人啊,有一些问题……想问大人……”
“你猜到了。”
“是,我晓得……依大人的性子,不会听我那日的话,不揪出幕后真凶,大人绝不会罢休,只是这次……真真是太凶险了。”
她当时还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物证,应吾思不自己收好,偏要放在她身上。
应吾思在知道鹤纹牌的事后,又怎会不提醒应清正,也不做任何防范,他不怕那盗贼来偷,反而怕盗贼不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以他自己作饵,引真凶上钩。
“熟知我性子的人有许多,心虚的人自然畏惧,那日你说,这鹤纹牌我父亲也有一块,恐怕会有人以避嫌之名阻挠我办案,倒是给了我一个绝妙的思路。”
无论真凶是谁,又是否涉及皇宫,他这招引蛇出洞,为自保而将真凶大白天下,皇上怎怨得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那是自然。”
“是,若落入心术不正之人手中,后患无穷。”
三人皆做此回应,尤其魏孝贤,他的虎纹牌紧急情况下可调动兵马,更是不能有丝毫闪失,恨不能睡觉都藏在枕头之下。
“当今朝堂之上,持鹤纹牌的不过三人,还请鲍太师与孙相将玉牌呈给皇上过目,以证明丢失在现场的,确是我父亲的那块。”
鲍神来与孙邑立刻将手中的玉牌呈上,手里拿的是真东西,自然不怕皇上查看。
“都没问题,你还有什么话说。”
皇上瞧过后将玉牌置于案上,直觉应吾思此举背后另有深意。
“前年秋猎,百官需在午时到达朱雀门,父亲临行前不慎将玉牌掉落水中,坠穗尽数湿透不便佩戴身上,管家匆忙之中只得将玉牌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不想檀珠竟开裂了,父亲待秋猎回府后立刻拿去了异珍阁,掌柜说珠裂无法修缮,只得换了颗品相几乎相同的檀珠,手底下的匠人不知此牌用途,擅自按异珍阁的规矩在檀珠上刻了主人家的姓氏,檀珠色深,加之父亲惯性盘珠,如今的刻痕肉眼难以察觉,可用指腹感知应字。”
皇上用指腹轻轻在两块玉牌饰着的檀珠上摩挲,果不其然。
“皇上,应大人父子早已筹谋好了一切要陷害于鲍太师,还请皇上明察啊!”
见皇上眸光冰冷的凝视那头,何劭心中暗叫不好,这檀珠上果然刻了应字。
“朕看的明明是孙相,你如何得知是鲍太师这块牌子出了问题。”
皇上这一眼神诱导,使得对来龙去脉心知肚明的何劭不打自招。
“禀皇上,此案的疑点还有一处。”
魏丸喜有备而来,腿脚发软的何劭早已招架不住。
“讲。”
“小民在案发地拾到的玉牌一直贴身收好,此物证至关重要,谁也不会料到竟藏在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身上。”
魏丸喜先将怀中的玉牌呈上,再向何劭发出致命一击。
“如今三块真玉牌都在此,不知何大人口中,那块应大人的玉牌是从何得来的,如今又在何处?”
“这……在……”
昔日朝堂上可舌战群儒的何劭竟结巴了,支支吾吾挤不出一句完整话来。
“呈上来!”
“皇上恕罪!臣有罪!臣……一时糊涂啊!”
拿去告御状的鹤纹牌正是应清正被盗的,因未找回鲍神来丢失的那块,又不知是否落入了应吾思之手,只得先将应清正这块真家伙给他顶用着,临时造的那块假的,拿来混淆视听还行,哪禁得起皇上细细查看啊!
何劭此刻不敢拿出所谓的证据玉牌,真相自然浮出水面。
“皇上,这是马天师先师传给他的古籍,其中只是记载此术的名称与图案,故马天师只知有此术法,却不知如何施行,纸张与墨迹显出的年份皆不能作假,且此术违背天道难逃天谴,并不会用在求升官之事,而是用来替人续命!”
事情真相大白,应清正父子身上的脏水也总算洗脱了。
“鲍神来!太子之师啊……”
皇上气的咬牙切齿,如此之师怎堪教导储君!
“你二人身为朝廷命官,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利用邪术残害无辜百姓,还敢贼喊捉贼来告御状!这一桩桩一件件,朕一定好好同你们清算,回宫!”
皇上一走,应夫人立刻冲上堂前与丈夫儿子抱作一团。
“天师,我相公他……”
应清正虽不再胡言乱语,可神智却尚未清明。
“咒术是破了,可此术对人头脑损伤不小,先带回去好生将养个把月吧。”
在大庭广众之下,魏孝贤并未训斥魏丸喜,父女二人就这般僵持着。
“走了,我们回家。”
应吾思返头瞧见魏丸喜杵在魏孝贤跟前,正垂着头颅凝视着自己躁动不安分的脚丫,好像要看出朵花儿来。
“你们……”
回家?这二人可是住在一块儿了?魏孝贤涨红了老脸,这算怎么一回事儿。
“这位大人若无事,小民先告辞了。”
眼下也不是说话的地方,魏丸喜料定他不会当众揭穿,打着去寻马车的名号一溜烟的跑了。
未错过应吾思望着魏丸喜离去的身影,那饱含宠溺的眼神,准备去捉人的魏孝贤迟疑了。
这次见到离家的女儿,历练一番是比以前那胆小的性子强多了,而应吾思这厮,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崔家那纨绔不着调的小子更值得托付终生。
也罢,不知二人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若木已成舟,那便顺其自然,只要她幸福就好啊。
应府
“老爷!公子!平安回来就好,老天保佑……”
“老爷这是怎么了?快快快,跨火盆去晦气,日子越过越红火。”
应府的下人们得了消息早早的在门口等着,火盆里燃着桃木,还加了三钱红豆与朱砂。
“老爷公子回房沐浴吧,柚子叶泡的水已经备好了。”
老妈子偷偷用袖口抹着眼泪,她在府上住了近三十载,应吾思更是她亲手帮着带大的,如今父子二人能平安回来,她这颗揪着的心也好受了。
待应吾思沐浴洗漱过后,刚出房门便见等候多时的魏丸喜蹲在院子里。
“在做什么。”
这厮悄声来到她的身后,又忽然出声,倒是把正拿根棍儿逗着蚂蚁的魏丸喜吓了一跳。
“我在等大人啊,有一些问题……想问大人……”
“你猜到了。”
“是,我晓得……依大人的性子,不会听我那日的话,不揪出幕后真凶,大人绝不会罢休,只是这次……真真是太凶险了。”
她当时还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物证,应吾思不自己收好,偏要放在她身上。
应吾思在知道鹤纹牌的事后,又怎会不提醒应清正,也不做任何防范,他不怕那盗贼来偷,反而怕盗贼不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以他自己作饵,引真凶上钩。
“熟知我性子的人有许多,心虚的人自然畏惧,那日你说,这鹤纹牌我父亲也有一块,恐怕会有人以避嫌之名阻挠我办案,倒是给了我一个绝妙的思路。”
无论真凶是谁,又是否涉及皇宫,他这招引蛇出洞,为自保而将真凶大白天下,皇上怎怨得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