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初选考试1
李新国则看向老爹,爷俩儿碰了碰眼神,都在对方眼底看到了一丝了然和感叹。
两个人看得很明白,东方这孩子是对红岩是上了心,可是,李大河李新国爷俩儿也早就知道,红岩心里装着那个知青,东方这孩子的一片心意怕是注定白费了。
若是让这爷俩选,他们更倾向于陈东方,毕竟从小看着长大的,脾气性格都知根知底的,家里人口也简单,陈金昌也是个明白人。即便王秋萍有点儿不着调,也没啥大毛病,不妨碍啥事儿。
第二天,考试的正日子,兄妹俩起了个大早,吃了老娘和大嫂早起做好的早饭,出门的时候,天还黑着,满天繁星。
李红岩穿着棉袄棉裤棉鞋,还裹着一件半大棉猴,还是冷得直缩脖子,紧紧依偎在大哥身后,把手抄在袖筒里取暖。家里只有一副棉手套,被她让给大哥戴着了,大哥握着车把手更冷。
“今天去考试,别紧张,你底子不差,这段时间又复习的用功,指定能考过……”大哥一边看着路小心骑行,一边开口安慰妹妹。
初选就是初步遴选,优胜劣汰,把那些凑热闹的刷下去一批,选出比较靠谱的人去参加正式的高考。初选的时候,不用进行政审,只需交五毛钱的考试费。若是过了初选,就需要进行政审,还要额外交五块钱的考试费。
别看只有五块钱,也有很多人拿不出来的,要借好几个门子……还可能凑不齐。
考场就在镇中学,重新回到自己的母校,李红岩心情里的紧张也放松了不少。
因为选了个星期天,没有学生,只有四邻八村来参加高考初选的考生。
李红岩以为他们兄妹算早的了,可到了一看,公社中学大院里已经站了许多人,这些人有胡子拉碴看起来三十好几的中年人,有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有站在一起的男女,很明显是小两口,当然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李新国和李红岩推着车子进来,早到的人看见他们善意地笑笑,也有过来打招呼的。
一个三十来岁的,模样有些沧桑的大叔就过来打招呼,却是和李新国说话:“有烟吗?走得急,忘记带烟了。”
李新国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口袋,又摸出两张裁好的书纸递过去:“只有这个。”
“嘿,这个挺好,来劲儿!”大叔挺好说话,兴奋地捏了张纸片,李新国则从小口袋里捏了一撮烟丝递过去,他赶紧接了,熟练地打卷儿,捻紧,李新国瞅着他的动作,划一根火柴,那人赶紧把自己卷的烟凑过来,点着火,深深地吸了两口,浓浓的烟雾升腾起来,瞬间遮住了他大半张脸。
李新国也借着一根火柴点着了一个‘喇叭筒儿’,吧嗒两口,对面那老兄过了烟瘾,咳了一声,笑嘻嘻地开口道:“嘿,这一根烟儿下去,瞌睡都没了,太提神了!”
李新国就摊开手,露出烟布袋和纸片让他自便,对方还真是不客气,又自己动手取纸片、拿烟丝儿,再次卷起纸旱烟,不过,这次没着急抽,而是在手里不停搓动,一点点紧实,一边和李新国聊起来。
“兄弟是哪一届的?”
“不是,我是陪考的,我妹妹报了名。”
李新国这么说,对方仿佛才注意到一直安安静静地李红岩,抬头看,小姑娘手里捧着个笔记本子,低着头看得认真,不由笑了:“你妹妹年纪不大啊,毕了业吗?”
李新国笑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道:“李新国,南陈大队小李家的。”
那人也不觉得如何,随即笑道:“常新生,三合大队的。当了两年代课老师,之后又干了七年大队会计。”
听常新生说话,李新国就知道,这位估计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
那时候村里上学的本来就少,能考上高中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一个村子都不一定有一个。很多,高中毕业就进城招工了。可惜常新生赶得时辰不对,高中毕业正赶上城里上山下乡,他是农村生源的学生,不用上山下乡,只能回村劳动。当然,这样的高材生,在村子里也不至于埋没了,从他先当代课老师,后当大队会计就知道了。
两人又论了年龄,常新生比李新国还大一岁,家里已经有三个娃,两个闺女一个小子,媳妇儿肚子里又揣了一个。李新国就叫他常大哥,话题也自然地由考试,转移到家庭和孩子身上去。
天色渐渐亮堂起来,有学校的教职工来上班,李新国聊着天,没耽误看事儿,见最先到的两个人进了后排最西头的房间,他也在公社中学念过一年,后来,弟妹来上学,他也来过,知道那两间房子是学校的食堂。今天高考初选,这些人来开食堂,应该是为高考生服务的。
他就和常新生打个招呼,起身往那边去了。常新生只当他去厕所,也没多想,见周围许多考生都拿着笔记书本在看,也从口袋里摸出一本卷边儿皱缩的课本翻起来。
看着看着,还真让他看到了一道不明白的题,往两边看看,其他人也不认识,就凑到李红岩身边,想和她讨论讨论。
李红岩闻声看向他举着的课本,这一看差点儿笑了,这位,挺大个人了,可真够毛糙的,这书怎么能磋磨成这样儿?这是学古人‘读书破万卷’吗?
李新国去食堂一看,那两位还真是专门为高考初选来的。他们没条件给考生们做饭,却烧了两大锅水,准备让考生喝点儿热水,大冷天的,也能暖和暖和。
李新国一看,一点儿不稀罕力气,帮着往锅里提水倒水,倒完水,又回身推了小车,去外边的煤棚子里推煤,连着推了两趟,都装的结结实实满满当当,赶他们平常自己推四五趟了,一天的煤都够了。
见他这么下力气帮忙,厨房两位老师傅也挺过意不去,从里间淘摸出七八个鸡蛋,用凉水冲一冲,放到锅里煮上。
公社里已经通了电,食堂里的大灶也用上了鼓风机,一拉开关,嗡嗡一响,煤炭火催的旺旺的,十来分钟功夫,一大锅水就烧开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两个人看得很明白,东方这孩子是对红岩是上了心,可是,李大河李新国爷俩儿也早就知道,红岩心里装着那个知青,东方这孩子的一片心意怕是注定白费了。
若是让这爷俩选,他们更倾向于陈东方,毕竟从小看着长大的,脾气性格都知根知底的,家里人口也简单,陈金昌也是个明白人。即便王秋萍有点儿不着调,也没啥大毛病,不妨碍啥事儿。
第二天,考试的正日子,兄妹俩起了个大早,吃了老娘和大嫂早起做好的早饭,出门的时候,天还黑着,满天繁星。
李红岩穿着棉袄棉裤棉鞋,还裹着一件半大棉猴,还是冷得直缩脖子,紧紧依偎在大哥身后,把手抄在袖筒里取暖。家里只有一副棉手套,被她让给大哥戴着了,大哥握着车把手更冷。
“今天去考试,别紧张,你底子不差,这段时间又复习的用功,指定能考过……”大哥一边看着路小心骑行,一边开口安慰妹妹。
初选就是初步遴选,优胜劣汰,把那些凑热闹的刷下去一批,选出比较靠谱的人去参加正式的高考。初选的时候,不用进行政审,只需交五毛钱的考试费。若是过了初选,就需要进行政审,还要额外交五块钱的考试费。
别看只有五块钱,也有很多人拿不出来的,要借好几个门子……还可能凑不齐。
考场就在镇中学,重新回到自己的母校,李红岩心情里的紧张也放松了不少。
因为选了个星期天,没有学生,只有四邻八村来参加高考初选的考生。
李红岩以为他们兄妹算早的了,可到了一看,公社中学大院里已经站了许多人,这些人有胡子拉碴看起来三十好几的中年人,有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有站在一起的男女,很明显是小两口,当然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李新国和李红岩推着车子进来,早到的人看见他们善意地笑笑,也有过来打招呼的。
一个三十来岁的,模样有些沧桑的大叔就过来打招呼,却是和李新国说话:“有烟吗?走得急,忘记带烟了。”
李新国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口袋,又摸出两张裁好的书纸递过去:“只有这个。”
“嘿,这个挺好,来劲儿!”大叔挺好说话,兴奋地捏了张纸片,李新国则从小口袋里捏了一撮烟丝递过去,他赶紧接了,熟练地打卷儿,捻紧,李新国瞅着他的动作,划一根火柴,那人赶紧把自己卷的烟凑过来,点着火,深深地吸了两口,浓浓的烟雾升腾起来,瞬间遮住了他大半张脸。
李新国也借着一根火柴点着了一个‘喇叭筒儿’,吧嗒两口,对面那老兄过了烟瘾,咳了一声,笑嘻嘻地开口道:“嘿,这一根烟儿下去,瞌睡都没了,太提神了!”
李新国就摊开手,露出烟布袋和纸片让他自便,对方还真是不客气,又自己动手取纸片、拿烟丝儿,再次卷起纸旱烟,不过,这次没着急抽,而是在手里不停搓动,一点点紧实,一边和李新国聊起来。
“兄弟是哪一届的?”
“不是,我是陪考的,我妹妹报了名。”
李新国这么说,对方仿佛才注意到一直安安静静地李红岩,抬头看,小姑娘手里捧着个笔记本子,低着头看得认真,不由笑了:“你妹妹年纪不大啊,毕了业吗?”
李新国笑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道:“李新国,南陈大队小李家的。”
那人也不觉得如何,随即笑道:“常新生,三合大队的。当了两年代课老师,之后又干了七年大队会计。”
听常新生说话,李新国就知道,这位估计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
那时候村里上学的本来就少,能考上高中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一个村子都不一定有一个。很多,高中毕业就进城招工了。可惜常新生赶得时辰不对,高中毕业正赶上城里上山下乡,他是农村生源的学生,不用上山下乡,只能回村劳动。当然,这样的高材生,在村子里也不至于埋没了,从他先当代课老师,后当大队会计就知道了。
两人又论了年龄,常新生比李新国还大一岁,家里已经有三个娃,两个闺女一个小子,媳妇儿肚子里又揣了一个。李新国就叫他常大哥,话题也自然地由考试,转移到家庭和孩子身上去。
天色渐渐亮堂起来,有学校的教职工来上班,李新国聊着天,没耽误看事儿,见最先到的两个人进了后排最西头的房间,他也在公社中学念过一年,后来,弟妹来上学,他也来过,知道那两间房子是学校的食堂。今天高考初选,这些人来开食堂,应该是为高考生服务的。
他就和常新生打个招呼,起身往那边去了。常新生只当他去厕所,也没多想,见周围许多考生都拿着笔记书本在看,也从口袋里摸出一本卷边儿皱缩的课本翻起来。
看着看着,还真让他看到了一道不明白的题,往两边看看,其他人也不认识,就凑到李红岩身边,想和她讨论讨论。
李红岩闻声看向他举着的课本,这一看差点儿笑了,这位,挺大个人了,可真够毛糙的,这书怎么能磋磨成这样儿?这是学古人‘读书破万卷’吗?
李新国去食堂一看,那两位还真是专门为高考初选来的。他们没条件给考生们做饭,却烧了两大锅水,准备让考生喝点儿热水,大冷天的,也能暖和暖和。
李新国一看,一点儿不稀罕力气,帮着往锅里提水倒水,倒完水,又回身推了小车,去外边的煤棚子里推煤,连着推了两趟,都装的结结实实满满当当,赶他们平常自己推四五趟了,一天的煤都够了。
见他这么下力气帮忙,厨房两位老师傅也挺过意不去,从里间淘摸出七八个鸡蛋,用凉水冲一冲,放到锅里煮上。
公社里已经通了电,食堂里的大灶也用上了鼓风机,一拉开关,嗡嗡一响,煤炭火催的旺旺的,十来分钟功夫,一大锅水就烧开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