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宴客
李芬的亲事终究是退了,但其中的坎坎坷坷又岂是外人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只说她那个娘,听说林顺财有许多相好的事儿后竟然不以为然,只道李芬嫁了过去便是正妻,谁也爬不到她的头上。日后的日子熬一熬,熬过去了,林家的家产岂不是有李芬的一份。有了财产后,以后的日子不就有了盼头?
好在李芬有个慈爱的爹和虽沉默寡言却也疼爱她的哥哥,声称即便是日后再也嫁不出去也仍会养着她,这才将亲事退了。但李芬娘和李芬的关系亦是大不如前,说是继母都有人信。
阮家其他人听说此事后,也是一阵唏嘘,怎会有母亲将自己的女儿当做待价而沽的商品。但这件事也随着退亲的解决,而在村里渐渐消散。村里也没人说退了亲的李芬如何,毕竟这是个好姑娘,大家有目共睹。只说李芬摊上了个赚钱眼子里去的娘。
这边好些日子过去,阮家的房子也建好了,虽几间房子不是全在平地上,高一些低一些的,但远远看去,也仍是很是气派。
眼下几个姑娘都有了自己的房间,阮墨还有了书房,那喜悦劲儿用不着说,带着小伙伴在书房里摸摸凳子、摸摸桌子、摸摸书架。
就连阮远和赵氏的嘴角都往上扬着,和谁打招呼都是眼角含笑。
阮家搬完家后,摆了宴席。
也是村里很久都没这么热闹了,算是给村里增增喜气吧。
开席这天一早,杨柳家、钟大伯家等几家要好的人家就早早来帮忙了。全村人那么多,仅凭赵氏几人来做宴席是远远不够的。就连宋阳家也来帮忙了,即便不是本村人,定了亲便是一家人,有个什么事儿自然是要来帮帮的。
宋阳娘来帮忙也是乐呵呵的,她未来儿媳娘家的日子过得好了,她不也是有面子的?
于是阮远带着些有力气的摆放桌椅,再帮着女人家做些需要大力气的活儿。
景亦、乔明等人便带着一大帮半大小伙儿下河捞鱼摸螺蛳。
女人家自然就只顾着忙厨房里的活儿便是。
坐在井边洗菜的时候,几人也聊了起来,“大妹子,你可真是个有福气的。虽说年前遭了些罪,但这日子可不就这么快就过起来了?”看看这新起的屋子,青砖黑瓦,亮堂堂的,竟然还起了回廊,这下就算是下雨页可以在几个屋里窜了。
想想阮家,过年时阮远那一摔,让整个阮家的希望都摔没了。可没过多久。不仅日子好了起来,他那腿竟然也全治好了,竟全然不像受过伤似的。
这人一起头,其他人自然也纷纷附和道。
赵氏自己也感叹,“是啊,年前的日子过成那样,饭都要吃不上了,还靠乡里乡亲的帮衬着。当时我都觉得天都塌了。”回首年前,那些事儿像过了很多年,又想刚过去没多久。
这么一个大喜的日子,看赵氏却慢慢感伤起了。杨柳娘赶忙转移了话题,“好好的大喜日子,怎么就提起这些不开心的事儿。要我说,你们家丫头订亲的订亲、做生意的做生意,儿子还要上学堂了,这福气啊,定会延绵不绝。”
赵氏也深知这宴客的日子,情绪太过悲愁不好。听杨柳娘这样夸自己的子女,立马说起几个孩子的事儿。还夸了杨柳性子好,为人爽朗。
提到子女的问题,大家也不由自主地想着自己未婚子女的亲事儿,顺便打探了下阮家姑娘的情况,看有没有机会求娶。虽没有攀附的心思,但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嘛。
赵氏隐晦地提到三丫和阮玉都有了中意的人家,大家也不再多说。唯有乔明娘和宋阳娘眼角挂着笑意,二丫订亲了村里人都知道,看来三丫也是要许给乔明家了。而阮玉更不用说,景亦经常来阮家,说是指导阮墨学习。但两人经常见面难保不萌生情义,村里人暗地里自然也是明白。
到未时时分,一切准备就绪,村里人都上桌吃饭。大人的聊天声,小孩哭笑声,碗筷碰撞的声音,桌椅的拉扯声。在整个村子里弥漫,煞是热闹。
晚饭结束后,乡邻也相携离去,脸上挂在满足的笑。许久没这么开怀吃过肉了啊,自然,还带走许多未吃完的饭菜,特别是螺蛳和鱼。
天色渐暗,阮家只剩下景亦一人,阮远等人对他没有离开甚是诧异。
堂屋里只坐着阮远夫妇和景亦,刚要问话,只见景亦掀了衣袍双膝跪下。
坐在上座的阮远夫妇连忙站了起来,就要过来扶他,“阿亦,你这是何意?快快起来。”
景亦顺着阮远的扶持,缓缓站起,扶着阮远和赵氏坐下后自己又跪下。“叔,婶子,你们坐下吧,景亦有话对您二人讲。”
阮远坐下和赵氏对视了一眼,赵氏心中有了一些猜测,阮远却毫无头绪,之前的事儿也没有人和他说过。
“景亦今日有所求,求叔、婶子将阿玉许配给我。”景亦直视阮远的眼睛,认真而又坚定。
不说阮远,便是赵氏都有些震惊,甚至有些不悦。哪儿有人自己上门求亲的?且事先两家还未通过气。未等阮远回过神来,先道,“你也知道,我们家阿玉还小,并未打算这么早就将她嫁出去了。”
阮远跟着连连点头,阿玉可是十四岁都没到,他可舍不得这么早就把闺女嫁出去。
“叔、婶,景亦并非是让您现在就将她嫁于我,只是先订亲。”不待赵氏插话,接着解释,“想来叔、婶不知,今岁是当今太后五十寿辰,皇上因此要加开恩科,下半年会有院试,而到了明年我便也能去参与乡试。只是,乡试设在府城,夫子也将我推荐到了府城的学院入学,从我们这儿过去约半旬才到,想来考试之前我都不会再回来。而过几日我便走了,实在放心不下,便冒昧想在我走前能将亲事订下。还请叔、婶成全。”景亦俯下身去静待回答,心中满是忐忑。一般姑娘十四岁左右便订下了,若是明年他回来晚了,阿玉和别人订下了,他该到哪儿哭去。虽说他也知道阮玉心中有他,但是意外的事儿又怎么做得了准。
赵氏和阮远被庞大的信息量冲击到了,一时呆愣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只说她那个娘,听说林顺财有许多相好的事儿后竟然不以为然,只道李芬嫁了过去便是正妻,谁也爬不到她的头上。日后的日子熬一熬,熬过去了,林家的家产岂不是有李芬的一份。有了财产后,以后的日子不就有了盼头?
好在李芬有个慈爱的爹和虽沉默寡言却也疼爱她的哥哥,声称即便是日后再也嫁不出去也仍会养着她,这才将亲事退了。但李芬娘和李芬的关系亦是大不如前,说是继母都有人信。
阮家其他人听说此事后,也是一阵唏嘘,怎会有母亲将自己的女儿当做待价而沽的商品。但这件事也随着退亲的解决,而在村里渐渐消散。村里也没人说退了亲的李芬如何,毕竟这是个好姑娘,大家有目共睹。只说李芬摊上了个赚钱眼子里去的娘。
这边好些日子过去,阮家的房子也建好了,虽几间房子不是全在平地上,高一些低一些的,但远远看去,也仍是很是气派。
眼下几个姑娘都有了自己的房间,阮墨还有了书房,那喜悦劲儿用不着说,带着小伙伴在书房里摸摸凳子、摸摸桌子、摸摸书架。
就连阮远和赵氏的嘴角都往上扬着,和谁打招呼都是眼角含笑。
阮家搬完家后,摆了宴席。
也是村里很久都没这么热闹了,算是给村里增增喜气吧。
开席这天一早,杨柳家、钟大伯家等几家要好的人家就早早来帮忙了。全村人那么多,仅凭赵氏几人来做宴席是远远不够的。就连宋阳家也来帮忙了,即便不是本村人,定了亲便是一家人,有个什么事儿自然是要来帮帮的。
宋阳娘来帮忙也是乐呵呵的,她未来儿媳娘家的日子过得好了,她不也是有面子的?
于是阮远带着些有力气的摆放桌椅,再帮着女人家做些需要大力气的活儿。
景亦、乔明等人便带着一大帮半大小伙儿下河捞鱼摸螺蛳。
女人家自然就只顾着忙厨房里的活儿便是。
坐在井边洗菜的时候,几人也聊了起来,“大妹子,你可真是个有福气的。虽说年前遭了些罪,但这日子可不就这么快就过起来了?”看看这新起的屋子,青砖黑瓦,亮堂堂的,竟然还起了回廊,这下就算是下雨页可以在几个屋里窜了。
想想阮家,过年时阮远那一摔,让整个阮家的希望都摔没了。可没过多久。不仅日子好了起来,他那腿竟然也全治好了,竟全然不像受过伤似的。
这人一起头,其他人自然也纷纷附和道。
赵氏自己也感叹,“是啊,年前的日子过成那样,饭都要吃不上了,还靠乡里乡亲的帮衬着。当时我都觉得天都塌了。”回首年前,那些事儿像过了很多年,又想刚过去没多久。
这么一个大喜的日子,看赵氏却慢慢感伤起了。杨柳娘赶忙转移了话题,“好好的大喜日子,怎么就提起这些不开心的事儿。要我说,你们家丫头订亲的订亲、做生意的做生意,儿子还要上学堂了,这福气啊,定会延绵不绝。”
赵氏也深知这宴客的日子,情绪太过悲愁不好。听杨柳娘这样夸自己的子女,立马说起几个孩子的事儿。还夸了杨柳性子好,为人爽朗。
提到子女的问题,大家也不由自主地想着自己未婚子女的亲事儿,顺便打探了下阮家姑娘的情况,看有没有机会求娶。虽没有攀附的心思,但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嘛。
赵氏隐晦地提到三丫和阮玉都有了中意的人家,大家也不再多说。唯有乔明娘和宋阳娘眼角挂着笑意,二丫订亲了村里人都知道,看来三丫也是要许给乔明家了。而阮玉更不用说,景亦经常来阮家,说是指导阮墨学习。但两人经常见面难保不萌生情义,村里人暗地里自然也是明白。
到未时时分,一切准备就绪,村里人都上桌吃饭。大人的聊天声,小孩哭笑声,碗筷碰撞的声音,桌椅的拉扯声。在整个村子里弥漫,煞是热闹。
晚饭结束后,乡邻也相携离去,脸上挂在满足的笑。许久没这么开怀吃过肉了啊,自然,还带走许多未吃完的饭菜,特别是螺蛳和鱼。
天色渐暗,阮家只剩下景亦一人,阮远等人对他没有离开甚是诧异。
堂屋里只坐着阮远夫妇和景亦,刚要问话,只见景亦掀了衣袍双膝跪下。
坐在上座的阮远夫妇连忙站了起来,就要过来扶他,“阿亦,你这是何意?快快起来。”
景亦顺着阮远的扶持,缓缓站起,扶着阮远和赵氏坐下后自己又跪下。“叔,婶子,你们坐下吧,景亦有话对您二人讲。”
阮远坐下和赵氏对视了一眼,赵氏心中有了一些猜测,阮远却毫无头绪,之前的事儿也没有人和他说过。
“景亦今日有所求,求叔、婶子将阿玉许配给我。”景亦直视阮远的眼睛,认真而又坚定。
不说阮远,便是赵氏都有些震惊,甚至有些不悦。哪儿有人自己上门求亲的?且事先两家还未通过气。未等阮远回过神来,先道,“你也知道,我们家阿玉还小,并未打算这么早就将她嫁出去了。”
阮远跟着连连点头,阿玉可是十四岁都没到,他可舍不得这么早就把闺女嫁出去。
“叔、婶,景亦并非是让您现在就将她嫁于我,只是先订亲。”不待赵氏插话,接着解释,“想来叔、婶不知,今岁是当今太后五十寿辰,皇上因此要加开恩科,下半年会有院试,而到了明年我便也能去参与乡试。只是,乡试设在府城,夫子也将我推荐到了府城的学院入学,从我们这儿过去约半旬才到,想来考试之前我都不会再回来。而过几日我便走了,实在放心不下,便冒昧想在我走前能将亲事订下。还请叔、婶成全。”景亦俯下身去静待回答,心中满是忐忑。一般姑娘十四岁左右便订下了,若是明年他回来晚了,阿玉和别人订下了,他该到哪儿哭去。虽说他也知道阮玉心中有他,但是意外的事儿又怎么做得了准。
赵氏和阮远被庞大的信息量冲击到了,一时呆愣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