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莫信他们
“百里府也不行。一家子离家几个月了,昨儿才刚回来。你外祖母病也没好透,你小舅母又病了。你大舅母一个人又要管家,又要照看婆婆和小姑子,还要照看三个孩子。更没谱了!”
太子几乎是在恳求了:“贞儿,你信哥哥!哥哥当太子这么多年了,这天下没有什么事是哥哥处理不了的!哥哥能护住你们,真的!”
正劝着,于庸来了。太子停了劝,牵了拓拔元贞的小手坐在正座上,叫了于庸进来。
于庸进来弯腰行了礼,见着拓拔元贞也在座,笑着先宣了初平帝的口谕。然后拿眼神儿给太子使眼色,示意太子接下来的话拓拔元贞不适合听,让拓拔元贞先回避。
还不等太子开口,拓拔元贞自己先挣开太子的手,面无表情地站了起来:“告辞。”
说着,小短腿迈开,昂首挺胸冷着脸就要往外头走。
太子赶紧一把拉住小包子的手:“哪儿去?”
“不用避我。我找我娘去。”拓拔元贞冷飕飕地瞥了一眼笑容已经尴尬的于庸于大总管,抽刀不见血:“我爹处置军务,我娘收发消息,从不避着我。”只避着他妹。
于庸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浑身上下有种面对发怒的嘉熠长公主的毛骨悚然感。要不是小公子身上无爵无衔,跪下去不合规矩,那小眼神幽幽冷冷扫过来时,他膝盖一软都要跪倒了!
膝盖不能软,一把老腰已经软得要折到腿上去了:“小公子莫恼!莫恼!奴才没事儿,奴才不敢……”嘴上赔着罪,心里那个发苦啊!这话当真不能让小公子听啊,这让他怎么说?
然而,拓拔元贞今儿也不知道怎么了,偏就要留下听这老奴才背着他要说的话。敢露出让不让他听的意思,他就彻底不听了,起身就要去找他娘。
搞得太子也恼了,对于庸发怒道:“小公子面前,孤不会有任何事隐瞒!说!”
于庸一脑门子冷汗地跪下了!殿下,这可是您非逼着老奴说的!
于庸比刚才在皇帝面前还紧张地伏跪在地上。说话期间不敢中断、不敢抬头,一口气把话禀完,提心吊胆地听着上头的动静。
以于公公对太子殿下的了解,此刻太子的怒气恐怕非血流成河难以发泄……
然而,这一次,最擅长揣摩主子们心思的于公公猜错了。
一阵可怕的静默后,上座上传出一道小心翼翼的声音,正是原本应该造成血流成河的太子殿下:“贞儿,你莫信他们,嗯?”
于公公有点儿傻眼,这,这是他家太子殿下?
傻了片刻,忽而又有所领悟。面对这样的消息,太子是不可能不怒的,只是如今太子身边有了一心要照料的人了,而这个人在太子心中的重要性排在了所有事的前边。
包括储君之位、包括大周的国祚、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了这孩子,都可以先放到一边。
这样的太子……
于庸退出去以后还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宽大的雕龙靠背椅上那依偎在一起的一大一小两个。
若不是对该知道不该知道的都所知甚深,说这两位不是父子,连他都不信啊!
初平帝已经做好了太子发怒要收拾人的准备,没想到太子待在东宫里没出来。提着心的帝王把心放下了一半,转头面对朝堂上发难的朝臣。
历朝历代,清流和直臣都是朝堂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存在。他们不一定是最能干的,但他们却代表了朝堂上的正气。这些人轻易不会为功名利禄折腰,只会为了坚持忠君的理想和为民的正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代的君王都十分小心在意维护这一群人。因为朝堂上得有这样的一批人,百官才不会一团乌黑。而世上要维护住这样一股正气,天下才不会一片污浊。
然而,历朝历代帝王最头疼的时刻,也莫过于做错事时,要面对这样一群人的质问和指责。
今日太子没有上朝。初平帝独自面对着群臣的质疑,冕旒下清肃的眼神深沉无波。
事情一捅出来,朝堂上便如同炸了锅。背后的人行动太快,一步接着一步。昨日宫中才刚刚爆起流言,绝大多数的朝臣还没有得到消息。如今发作的,都是背后的人看准了厉害关系,有意让他们知道的。
因为对方行动迅速而突然,初平帝便来不及查清楚和压制,这事儿便直接被御史台的一位御史当廷质问了出来。
------题外话------
这一段情节紧凑紧张,容易出错,我反而写得很慢。明天三章应该还是晚上贴,宝贝们白天不用急着刷。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太子几乎是在恳求了:“贞儿,你信哥哥!哥哥当太子这么多年了,这天下没有什么事是哥哥处理不了的!哥哥能护住你们,真的!”
正劝着,于庸来了。太子停了劝,牵了拓拔元贞的小手坐在正座上,叫了于庸进来。
于庸进来弯腰行了礼,见着拓拔元贞也在座,笑着先宣了初平帝的口谕。然后拿眼神儿给太子使眼色,示意太子接下来的话拓拔元贞不适合听,让拓拔元贞先回避。
还不等太子开口,拓拔元贞自己先挣开太子的手,面无表情地站了起来:“告辞。”
说着,小短腿迈开,昂首挺胸冷着脸就要往外头走。
太子赶紧一把拉住小包子的手:“哪儿去?”
“不用避我。我找我娘去。”拓拔元贞冷飕飕地瞥了一眼笑容已经尴尬的于庸于大总管,抽刀不见血:“我爹处置军务,我娘收发消息,从不避着我。”只避着他妹。
于庸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浑身上下有种面对发怒的嘉熠长公主的毛骨悚然感。要不是小公子身上无爵无衔,跪下去不合规矩,那小眼神幽幽冷冷扫过来时,他膝盖一软都要跪倒了!
膝盖不能软,一把老腰已经软得要折到腿上去了:“小公子莫恼!莫恼!奴才没事儿,奴才不敢……”嘴上赔着罪,心里那个发苦啊!这话当真不能让小公子听啊,这让他怎么说?
然而,拓拔元贞今儿也不知道怎么了,偏就要留下听这老奴才背着他要说的话。敢露出让不让他听的意思,他就彻底不听了,起身就要去找他娘。
搞得太子也恼了,对于庸发怒道:“小公子面前,孤不会有任何事隐瞒!说!”
于庸一脑门子冷汗地跪下了!殿下,这可是您非逼着老奴说的!
于庸比刚才在皇帝面前还紧张地伏跪在地上。说话期间不敢中断、不敢抬头,一口气把话禀完,提心吊胆地听着上头的动静。
以于公公对太子殿下的了解,此刻太子的怒气恐怕非血流成河难以发泄……
然而,这一次,最擅长揣摩主子们心思的于公公猜错了。
一阵可怕的静默后,上座上传出一道小心翼翼的声音,正是原本应该造成血流成河的太子殿下:“贞儿,你莫信他们,嗯?”
于公公有点儿傻眼,这,这是他家太子殿下?
傻了片刻,忽而又有所领悟。面对这样的消息,太子是不可能不怒的,只是如今太子身边有了一心要照料的人了,而这个人在太子心中的重要性排在了所有事的前边。
包括储君之位、包括大周的国祚、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了这孩子,都可以先放到一边。
这样的太子……
于庸退出去以后还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宽大的雕龙靠背椅上那依偎在一起的一大一小两个。
若不是对该知道不该知道的都所知甚深,说这两位不是父子,连他都不信啊!
初平帝已经做好了太子发怒要收拾人的准备,没想到太子待在东宫里没出来。提着心的帝王把心放下了一半,转头面对朝堂上发难的朝臣。
历朝历代,清流和直臣都是朝堂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存在。他们不一定是最能干的,但他们却代表了朝堂上的正气。这些人轻易不会为功名利禄折腰,只会为了坚持忠君的理想和为民的正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代的君王都十分小心在意维护这一群人。因为朝堂上得有这样的一批人,百官才不会一团乌黑。而世上要维护住这样一股正气,天下才不会一片污浊。
然而,历朝历代帝王最头疼的时刻,也莫过于做错事时,要面对这样一群人的质问和指责。
今日太子没有上朝。初平帝独自面对着群臣的质疑,冕旒下清肃的眼神深沉无波。
事情一捅出来,朝堂上便如同炸了锅。背后的人行动太快,一步接着一步。昨日宫中才刚刚爆起流言,绝大多数的朝臣还没有得到消息。如今发作的,都是背后的人看准了厉害关系,有意让他们知道的。
因为对方行动迅速而突然,初平帝便来不及查清楚和压制,这事儿便直接被御史台的一位御史当廷质问了出来。
------题外话------
这一段情节紧凑紧张,容易出错,我反而写得很慢。明天三章应该还是晚上贴,宝贝们白天不用急着刷。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