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孩子
进入九月以后,江南还没什么,温度早晚虽有些凉,但是大多时候与夏日无异,但京城那边确实感觉到了晚秋的寒意。
不扛冻的小孩子,连夹衣都穿上了。
宁亲王府里,玉琥和玉琪的衣服早有人备好,江兰早上起来,看了看外面的天气,雾蒙蒙一片,就把夹衣给他们都穿上了。
玉琪仰着小脸问她:“在姨娘,我们今天去看我娘吗?”
江兰用手顺了顺她的头发:“今天不去,殿下刚众外面回来,还有许多事情未安排好,我们再等等。”
玉琪的小姐就有些不高兴,噘着嘴换了话题:“二姐姐把我们送来的时候,说会经常来看我们的,可她只来过两次,就再也没来了,三姨娘知道她都在忙什么吗?”
江兰朝她不走心地笑了一下:“我也不知道,咱们来了这里,又很少出去,外面什么样都是不清楚的,不过你二姐姐不来看你们,一定是因为忙,不然她定是会来的。”
玉琥比她大一些,懂事也你一些,便往江兰那边看了一眼,小声问:“二姐姐是不是不在京城了?”
江兰的眼皮一下子就抬了起来,看着他问:“你听谁说的?”
玉琥道:“二姐姐心细,对我们还好,以前在楚府里,她出入不便,还时不时的送些东西来。可我们来到这里以后,她已经好久都没送什么来了。”
三人正说着话,外面有丫鬟传话来,说宁亲王回来了。
江兰赶紧把两个小的打理好,轻声叮嘱他们:“一会儿见到殿下不可以乱说话,要去看你娘的事,我去跟殿下说,他要同意我们就去,不同意,我们就再等等,知道吗?”
两个小家伙同时点头。
萧煜后里拿了一大包的果点,还有一些从江南带回来的吃食,人还未进门,就喊了一声:“玉琥,玉琪,出来吃东西了。”
这两个小孩儿刚来时他一点也不喜欢,原因很简单,不是自家的孩子,只是两个麻烦。
那楚中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尽管加了楚亦蓉的手,但是让萧煜把他们当成亲人什么的看,也是不可能的。
但后来楚亦蓉离开了京城,且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她的消息。
萧煜有时候太想她,就会来这里看看。
这才发现两个小家伙,聪明又懂事,偶尔说两句话,还能解了他的忧愁。
而且据教他们的夫子说,学书识字也都很用功,玉琥现在都能自己做文章了,还能写出一番道理来。
草包楚中铭,有两上这样的孩子,将来楚家也算后继有人了。
孩子们听到他在喊,已经跑了出来,先遵着江兰的吩咐,向他恭敬行礼,然后才好奇地打量他手里的东西。
萧煜把吃的全部放在桌子上,打开,一样样拿给他们,看到他们吃的高兴,自己便也笑了起来。
江兰站在一边,除了萧煜进来的时候行个礼,一直都没太敢说话。
她在这里就是一个照顾孩子的下人,萧煜肯收留她已经是大恩了,所以她自己从来不找事。
等萧煜看着孩子们吃的差不多了,才转头问江兰:“你们如今还是一月回去一次吗?”
江兰忙着说:“回殿下的话,是,每月由王府的马车送到东市,我们在那儿再搭车回去。”
“那楚中铭没问你们在哪儿?”
江兰道:“一开始问来着,后来家里的事也闹不清楚,就懒得管我们了。”
萧煜默了一下才又问:“楚玉琅呢,他现在何处?”
江兰摇头:“听说在外面混,到底怎样也不清楚,我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出去就回了楚家,所以知道的消息也少。”
萧煜便没再多说,嘱咐他们慢点吃,别噎着,就出了院子,往前走。
江兰没敢跟萧煜直接开口,反而追出来,拉了他身边的守卫,悄声把他们今日要回楚府的事说了。
萧煜在前面听到了,就回了一句:“该回就回吧,小心便可。”
这边玉琥和玉琪,一听说他们可以去看亲娘,连东西也不吃了,忙着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要往家走。
萧煜反而停了下来,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发愣。
楚家是不安全,当时楚亦蓉把他们放在这里,也是为他们好,但是他们母亲还在楚家,对于他们来说,那里始终都是家,而这里不过是暂居而已。
而且这个暂居之所,现在也不安全了。
萧煜与赵飞鸿的事,一旦在萧烜那里闹崩,他必然先毁了他的王府,到时这两个孩子送往何处?还回楚家吗?
从江南回来时,倒是跟蓉儿说过此事,她的意思时,暂且送回楚家也行。
但不知这小丫头哪儿的自信,竟然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糟。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她似乎也猜对了,今日自己去中安宫,直接反驳与赵家的婚事,萧烜竟然也没说什么。
事情还真是奇怪,不知他费尽心机闹这么一出又是做什么,难道仅仅是试探自己?
回到前院,小四就呈上了一份赵府里的请柬,说是赵国公亲自下的,请宁亲王去府上一聚。
萧煜想,这个节骨眼上,不去是最好的。
但赵国公身份显赫,赵飞鸿也对自己有恩,他们也都是行事妥善之人。既是萧煜有想法,还是想先见了人再说。
与赵国公约的时间是晚上,他趁这段时间跟明月碰了一下面,把京城最近的事情打听了一下。
除了萧煜的婚事,朝中倒是没什么更大的事,但萧烜已经是“威”名远播,只是在京城就招好几百的歌伎入宫,还让地方上献美女入京。
明月笑道:“以前他也是来过天音阁的,虽觉得他好这些,却没想会是如此。”
萧煜冷哼:“以前只是皇权没到手,要做个样子,现在不用了,再无人管得住他,当然在恣意妄为。”
明月便往他那边看了一眼,少顷才又接话:“各地已经开始选拔歌舞伎往京中送了,北疆的战事,江南的灾情,上面都不过问,每日里只关注着歌伎采买的进度。”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不扛冻的小孩子,连夹衣都穿上了。
宁亲王府里,玉琥和玉琪的衣服早有人备好,江兰早上起来,看了看外面的天气,雾蒙蒙一片,就把夹衣给他们都穿上了。
玉琪仰着小脸问她:“在姨娘,我们今天去看我娘吗?”
江兰用手顺了顺她的头发:“今天不去,殿下刚众外面回来,还有许多事情未安排好,我们再等等。”
玉琪的小姐就有些不高兴,噘着嘴换了话题:“二姐姐把我们送来的时候,说会经常来看我们的,可她只来过两次,就再也没来了,三姨娘知道她都在忙什么吗?”
江兰朝她不走心地笑了一下:“我也不知道,咱们来了这里,又很少出去,外面什么样都是不清楚的,不过你二姐姐不来看你们,一定是因为忙,不然她定是会来的。”
玉琥比她大一些,懂事也你一些,便往江兰那边看了一眼,小声问:“二姐姐是不是不在京城了?”
江兰的眼皮一下子就抬了起来,看着他问:“你听谁说的?”
玉琥道:“二姐姐心细,对我们还好,以前在楚府里,她出入不便,还时不时的送些东西来。可我们来到这里以后,她已经好久都没送什么来了。”
三人正说着话,外面有丫鬟传话来,说宁亲王回来了。
江兰赶紧把两个小的打理好,轻声叮嘱他们:“一会儿见到殿下不可以乱说话,要去看你娘的事,我去跟殿下说,他要同意我们就去,不同意,我们就再等等,知道吗?”
两个小家伙同时点头。
萧煜后里拿了一大包的果点,还有一些从江南带回来的吃食,人还未进门,就喊了一声:“玉琥,玉琪,出来吃东西了。”
这两个小孩儿刚来时他一点也不喜欢,原因很简单,不是自家的孩子,只是两个麻烦。
那楚中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尽管加了楚亦蓉的手,但是让萧煜把他们当成亲人什么的看,也是不可能的。
但后来楚亦蓉离开了京城,且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她的消息。
萧煜有时候太想她,就会来这里看看。
这才发现两个小家伙,聪明又懂事,偶尔说两句话,还能解了他的忧愁。
而且据教他们的夫子说,学书识字也都很用功,玉琥现在都能自己做文章了,还能写出一番道理来。
草包楚中铭,有两上这样的孩子,将来楚家也算后继有人了。
孩子们听到他在喊,已经跑了出来,先遵着江兰的吩咐,向他恭敬行礼,然后才好奇地打量他手里的东西。
萧煜把吃的全部放在桌子上,打开,一样样拿给他们,看到他们吃的高兴,自己便也笑了起来。
江兰站在一边,除了萧煜进来的时候行个礼,一直都没太敢说话。
她在这里就是一个照顾孩子的下人,萧煜肯收留她已经是大恩了,所以她自己从来不找事。
等萧煜看着孩子们吃的差不多了,才转头问江兰:“你们如今还是一月回去一次吗?”
江兰忙着说:“回殿下的话,是,每月由王府的马车送到东市,我们在那儿再搭车回去。”
“那楚中铭没问你们在哪儿?”
江兰道:“一开始问来着,后来家里的事也闹不清楚,就懒得管我们了。”
萧煜默了一下才又问:“楚玉琅呢,他现在何处?”
江兰摇头:“听说在外面混,到底怎样也不清楚,我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出去就回了楚家,所以知道的消息也少。”
萧煜便没再多说,嘱咐他们慢点吃,别噎着,就出了院子,往前走。
江兰没敢跟萧煜直接开口,反而追出来,拉了他身边的守卫,悄声把他们今日要回楚府的事说了。
萧煜在前面听到了,就回了一句:“该回就回吧,小心便可。”
这边玉琥和玉琪,一听说他们可以去看亲娘,连东西也不吃了,忙着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要往家走。
萧煜反而停了下来,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发愣。
楚家是不安全,当时楚亦蓉把他们放在这里,也是为他们好,但是他们母亲还在楚家,对于他们来说,那里始终都是家,而这里不过是暂居而已。
而且这个暂居之所,现在也不安全了。
萧煜与赵飞鸿的事,一旦在萧烜那里闹崩,他必然先毁了他的王府,到时这两个孩子送往何处?还回楚家吗?
从江南回来时,倒是跟蓉儿说过此事,她的意思时,暂且送回楚家也行。
但不知这小丫头哪儿的自信,竟然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糟。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她似乎也猜对了,今日自己去中安宫,直接反驳与赵家的婚事,萧烜竟然也没说什么。
事情还真是奇怪,不知他费尽心机闹这么一出又是做什么,难道仅仅是试探自己?
回到前院,小四就呈上了一份赵府里的请柬,说是赵国公亲自下的,请宁亲王去府上一聚。
萧煜想,这个节骨眼上,不去是最好的。
但赵国公身份显赫,赵飞鸿也对自己有恩,他们也都是行事妥善之人。既是萧煜有想法,还是想先见了人再说。
与赵国公约的时间是晚上,他趁这段时间跟明月碰了一下面,把京城最近的事情打听了一下。
除了萧煜的婚事,朝中倒是没什么更大的事,但萧烜已经是“威”名远播,只是在京城就招好几百的歌伎入宫,还让地方上献美女入京。
明月笑道:“以前他也是来过天音阁的,虽觉得他好这些,却没想会是如此。”
萧煜冷哼:“以前只是皇权没到手,要做个样子,现在不用了,再无人管得住他,当然在恣意妄为。”
明月便往他那边看了一眼,少顷才又接话:“各地已经开始选拔歌舞伎往京中送了,北疆的战事,江南的灾情,上面都不过问,每日里只关注着歌伎采买的进度。”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