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不明势力
庭院深深,静夜寂寥,李穆忧心忡忡的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心中的慌乱在这阴沉的夜色中暴露无遗。最近的局势,变化太快,祸福难料。
失控的局面,摸不透的对手,后继无人的尴尬,无一不困扰着他。自己的兄长相继离世之后,后辈人才渐渐凋零。虽然族中不少子弟,倚仗父辈功勋居于高位。
可是李穆心里明白,这些族中后辈的学识才干,本本分分做个好官还行。若是要卷入这场争斗中,恐怕他们连自保的本事都没有。
逢此危难时刻,李穆能够倚仗的李家后辈寥寥无几。大多有才干的还不在京城,在京的子弟中,唯有侄儿李询可勘大任。
“三叔怎么站在院子里,外面天凉,还是去里面吧。”
“询儿来了……进去谈吧。”
李询扶着叔父进了屋子里,二人坐定,李询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叔父急着找侄儿过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商量吗?”
“这段时间,杨坚两次被御史弹劾的事情,想必你早就知道了。叔父发觉每次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前两天干脆狠下心来对付杨坚。如今回想起来,这一步可是走错了。”
李询低头寻思片刻,心里已经大概有了方向。“侄儿想问一下三叔。这两次弹劾,是不是叔父所为?”
“不是。虽然我确实暗中在搜集他的罪状,可是并没有打算这么快向他发难。没有十全把握将他一招制服,叔父犯不着招惹一个这么强劲的敌人。”
“这么说此事另有其人。会不会是……杨坚自己找人……演了这两出戏?毕竟朝中有实力干这事的人,除了叔父,似乎没有别的人了。”
李穆静静的盯着眼前的侄子,随后又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摇头叹息道。
“一开始,叔父也曾这么怀疑过。因为每次杨坚被弹劾,都来的不是时候。若是我趁火打劫,群臣必然以为是我在背后操控整个事情。若是我想证明自己清白,就必须帮他洗脱罪名,这样也就平白无故失去打压他的好机会。”
“所以……叔父前两天还是忍不住出手了。”
“本以为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此次决策失误重大。明面上是我占了优势,实际上危机重重。”
听到叔父的回答,李询似乎也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若有所思的回道。
“杨坚虽然停职反省,势力仍在,叔父这次算是彻底和他翻脸了。没有一次性斗倒他,以后再想对付他可就难了。而群臣必然也以为这两次弹劾是叔父所为,为的就是独霸朝纲。如此说来,叔父就会为百官所忌惮。”
“询儿说的没错。如今老夫可真是百口莫辩,不管做什么,难免都会被人怀疑是要行那图谋不轨之事。”
“既如此,为何三叔会觉得此事……和杨坚无关?”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他这样苦心孤诣将我推向火坑,并没有撼动我的地位,反倒是自己吃了不小的亏。我们双方斗的鸡犬不宁,岂不是便宜了别人?他现在自己也深陷困局,如何破局而出,又拿什么和我一较高下?”
“说的也是,此事对杨坚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若是此次将叔父一举击溃,倒是多少划算些。……看如今这情形,像是有人在挑拨叔父和随国公,让你们双方势同水火……”
叔侄俩静默良久,李穆起身,缓缓走向窗边,凝望着外面深邃的黑夜。
“此人所做之事,明面上是在帮我,实质上谁都没捞着好处。不过杨坚也不傻,相信他也很快就会意识到,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只是这个有人到底是何人,叔父实在是猜不透?”
“如今朝中也就只有汉王和于氏兄弟还有些势力,越王之辈只剩下了名望这个空壳。于氏兄弟一向喜欢置身事外,不太可能主动挑起事端。汉王……实力倒是不弱,只是以他那个性和才能……”
“话是这么说。可若是极端悲观来看,每个人都有这个可能。越王虽然已经没有实权,然而宇文氏毕竟是皇室,死灰复燃也不是没有可能。于氏兄弟阴险狡诈,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依附了某一方势力浑水摸鱼。”
“至于汉王,虽然年幼无知,也保不齐是不是在装傻充楞。当年武帝继位之初也才十八岁,汉王作为他的儿子,心性如何难以妄下定论。”
李询静静听着叔父的解释,心中推算着各种可能,心情也慢慢变得沉重。“听叔父说来,原本一览无余的局面,如今完全不受任何人控制。谁也无法保证,事情将会向何处发展。”
“还有一种解释……也许更合理一些。我们几方谁也没有动手,而是有一股隐藏在暗中的势力……在搅弄风云。”
李询心中一惊,细细想来却是有几分道理。“这样想来一切倒是都说的通,不过……会是谁呢,谁有这么大能耐,能将京城搅的人人自危,却连影子都没留下?”
“若是真有这么个人,倒不一定是他多厉害,而是因为躲在暗处的人,没人提防。以往都是老夫和杨坚那小子躲在背后放冷箭,想不到如今……”
“叔父是想让侄儿……查清楚这股不明势力?”
“没错,就从攻击杨坚的那几个御史查起,这段时日和杨坚作对的人,都可以作为线索。”
“叔父放心,侄儿明白。”
。
失控的局面,摸不透的对手,后继无人的尴尬,无一不困扰着他。自己的兄长相继离世之后,后辈人才渐渐凋零。虽然族中不少子弟,倚仗父辈功勋居于高位。
可是李穆心里明白,这些族中后辈的学识才干,本本分分做个好官还行。若是要卷入这场争斗中,恐怕他们连自保的本事都没有。
逢此危难时刻,李穆能够倚仗的李家后辈寥寥无几。大多有才干的还不在京城,在京的子弟中,唯有侄儿李询可勘大任。
“三叔怎么站在院子里,外面天凉,还是去里面吧。”
“询儿来了……进去谈吧。”
李询扶着叔父进了屋子里,二人坐定,李询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叔父急着找侄儿过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商量吗?”
“这段时间,杨坚两次被御史弹劾的事情,想必你早就知道了。叔父发觉每次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前两天干脆狠下心来对付杨坚。如今回想起来,这一步可是走错了。”
李询低头寻思片刻,心里已经大概有了方向。“侄儿想问一下三叔。这两次弹劾,是不是叔父所为?”
“不是。虽然我确实暗中在搜集他的罪状,可是并没有打算这么快向他发难。没有十全把握将他一招制服,叔父犯不着招惹一个这么强劲的敌人。”
“这么说此事另有其人。会不会是……杨坚自己找人……演了这两出戏?毕竟朝中有实力干这事的人,除了叔父,似乎没有别的人了。”
李穆静静的盯着眼前的侄子,随后又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摇头叹息道。
“一开始,叔父也曾这么怀疑过。因为每次杨坚被弹劾,都来的不是时候。若是我趁火打劫,群臣必然以为是我在背后操控整个事情。若是我想证明自己清白,就必须帮他洗脱罪名,这样也就平白无故失去打压他的好机会。”
“所以……叔父前两天还是忍不住出手了。”
“本以为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此次决策失误重大。明面上是我占了优势,实际上危机重重。”
听到叔父的回答,李询似乎也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若有所思的回道。
“杨坚虽然停职反省,势力仍在,叔父这次算是彻底和他翻脸了。没有一次性斗倒他,以后再想对付他可就难了。而群臣必然也以为这两次弹劾是叔父所为,为的就是独霸朝纲。如此说来,叔父就会为百官所忌惮。”
“询儿说的没错。如今老夫可真是百口莫辩,不管做什么,难免都会被人怀疑是要行那图谋不轨之事。”
“既如此,为何三叔会觉得此事……和杨坚无关?”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他这样苦心孤诣将我推向火坑,并没有撼动我的地位,反倒是自己吃了不小的亏。我们双方斗的鸡犬不宁,岂不是便宜了别人?他现在自己也深陷困局,如何破局而出,又拿什么和我一较高下?”
“说的也是,此事对杨坚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若是此次将叔父一举击溃,倒是多少划算些。……看如今这情形,像是有人在挑拨叔父和随国公,让你们双方势同水火……”
叔侄俩静默良久,李穆起身,缓缓走向窗边,凝望着外面深邃的黑夜。
“此人所做之事,明面上是在帮我,实质上谁都没捞着好处。不过杨坚也不傻,相信他也很快就会意识到,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只是这个有人到底是何人,叔父实在是猜不透?”
“如今朝中也就只有汉王和于氏兄弟还有些势力,越王之辈只剩下了名望这个空壳。于氏兄弟一向喜欢置身事外,不太可能主动挑起事端。汉王……实力倒是不弱,只是以他那个性和才能……”
“话是这么说。可若是极端悲观来看,每个人都有这个可能。越王虽然已经没有实权,然而宇文氏毕竟是皇室,死灰复燃也不是没有可能。于氏兄弟阴险狡诈,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依附了某一方势力浑水摸鱼。”
“至于汉王,虽然年幼无知,也保不齐是不是在装傻充楞。当年武帝继位之初也才十八岁,汉王作为他的儿子,心性如何难以妄下定论。”
李询静静听着叔父的解释,心中推算着各种可能,心情也慢慢变得沉重。“听叔父说来,原本一览无余的局面,如今完全不受任何人控制。谁也无法保证,事情将会向何处发展。”
“还有一种解释……也许更合理一些。我们几方谁也没有动手,而是有一股隐藏在暗中的势力……在搅弄风云。”
李询心中一惊,细细想来却是有几分道理。“这样想来一切倒是都说的通,不过……会是谁呢,谁有这么大能耐,能将京城搅的人人自危,却连影子都没留下?”
“若是真有这么个人,倒不一定是他多厉害,而是因为躲在暗处的人,没人提防。以往都是老夫和杨坚那小子躲在背后放冷箭,想不到如今……”
“叔父是想让侄儿……查清楚这股不明势力?”
“没错,就从攻击杨坚的那几个御史查起,这段时日和杨坚作对的人,都可以作为线索。”
“叔父放心,侄儿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