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有猛虎
周历九百四十年,三月二十六,齐王国,广明城,桃花坳。
将满十二岁的李白驹早早起床,他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就是要到村西头的桃花林练习白大夫所教授的拳法;然后打一桶落英泉水拎回家;吃过早饭还要去尚学堂跟梁夫子念书;下午要去山货铺里给颜老板帮工。还在洗脸的时间,李白驹就已经把一天的行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收拾妥当之后,李白驹拎着空水桶出门,他很喜欢三月的桃花坳,阳春三月自然是不必多说,单单这二里桃花林的桃花就很是赏心悦目。
一路来到桃花林,李白驹将水桶立在一旁,开始练习白大夫教的拳法,这拳法却还有一场来头。
李白驹幼年时生过一场大病,浑身高烧不退,空乏无力,昏迷不醒,按照李父旭阳的说法:他发现的时候,魂儿都被黑白无常给领走了。
李父背着李白驹去见白大夫,白大夫一看也吓了一跳,说道:“这孩子怎么像是被鬼上身似的,小小年纪先天元气全无,若不是天生根骨绝佳,撑到现在,只怕我也无能为力!”
把李白驹让进屋子里之后,白大夫在他身上广施手段,用三十六根金针刺入周身穴道,浑身扎的就像是一个刺猬;然后又在一个药桶泡了半个时辰,最后给李白驹服下一枚丹药,才勉强把他从阎王爷手中抢回来,不久之后李白驹就完全好了,大家对白大夫起死回生的手段见怪不怪,也就没太在意。
之后白大夫又传授他这一套无名拳法,说是可以补足先天元气,使他的身子骨逐步恢复正常,只是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即使身子恢复了,多多练习也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如今李白驹马上就要十二岁了,五年来寒暑不断,就在这桃花坳的桃花林里演练这无名拳法,如今身子骨比同龄人强上两倍不止。
李白驹对白大夫的话深信不疑,所以一直坚持修炼无名拳法,这套拳法一共七小节,每一节都是在模仿一种动物,因此李白驹便把这套拳法叫做七禽戏。桃花坳的其他孩子也曾跟着李白驹一起练了一段时间,大多连半个月都无法坚持,唯有李白驹坚持了五年。
桃花林在村子西侧,林子旁边是山道,往里走就是玉行山,半山腰有一处清泉,正是桃花坳村民吃水的地方,落英泉。
李白驹打完七禽戏,就拎着水桶上山,去往落英泉方向去了。
落英泉本是村中普通的吃水泉,并没有名字,早年间,村里的尚学堂梁夫子常常在此地欣赏散落桃花,便将此处泉水起了个名字,唤做落英泉,还做了一首诗:
一缕幽香绕玉行,七国雅士共闻名;
十里桃林无桃果,三丈落泉散落英。
李白驹读到这首诗时,只觉得文不符实,玉行山虽然风景秀丽,春天里桃花坳桃花盛开,香气四溢,但是要说七国雅士共闻名,却是有些过了。
桃花林不结果这也是事实,但是桃花林在玉行山脚下,而落英泉还在桃花林之上,不知为何梁夫子能够在泉水边看到桃花林的落英,反正李白驹每天都来落英泉打水,从来没有见过散落桃花。
李白驹正在往山上走,却听见后面一声叫喊,道:“三哥,等等我们!”
李白驹回头一看,正是同村的李轻侯和李云龙,桃花坳一村李姓,虽未必是血亲,同村同辈之间却都是兄弟相称。
李白驹之上还有两位哥哥,分别叫做长风和同风,比李白驹大了四岁,他们二人已经结束了尚学堂学业,出去闯荡去了。眼前的李轻侯和李云龙,比李白驹小了一岁,算起来是李白驹的四弟和五弟。他们之下还有五六个,因为没到六岁,都还没有去请梁夫子赐名。
李白驹驻足等了一会儿,李轻侯和李云龙便追了上来,李轻侯笑道:“三哥,你想必也是来打水的吧,咱们一起去。”
李白驹点了点头,三人便一同上山,一路上李轻侯叽叽喳喳的讲个不停,说的大多数都是他在尚学堂的书柜上看的志怪小说。
那上面的小说李白驹已经看了一遍,都还有些印象。
李云龙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他天生愚钝,在尚学堂学了五年,至今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每天下学,梁夫子都把他留下,在尚学堂院子里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他也不在意,每天仍然是乐呵呵的去上学。
只是不识字,却读不到梁夫子的藏书,因此听李轻侯在那里讲述书中的故事,自然听得入神。
李轻侯讲的是一本名叫《西游释厄传》的故事,三人同行,李轻侯一直在讲,直到到落英泉处,李轻侯才停下来,道:“怎么样,云龙,好不好听!”
李云龙道:“嗯,好听,后边呢?那只猴子到底有没有逃出佛祖的手掌心?”
李轻侯道:“云龙啊,现在我们要打水,我拎着一桶水,是没办法再那么轻松的给你讲故事了。”
李云龙拍了拍胸脯,道:“这有何难,四哥的水,我帮你拎下去,四哥只管讲故事吧,我爱听!”
三人打满水,李云龙果然一手一桶水,走在前面,李轻侯则闲庭信步,走在后面,继续讲他的《西游释厄传》。
李白驹拎着一桶水跟在最后面,心中感叹道:“四弟天生体弱多病,早些年上山都气喘吁吁,可上天给了他机敏聪慧,博闻强记,虽然近年来他也慢慢好转,但是以他的体力把这一桶水拎下去,的确会很吃力,想必是早早的在村口等着云龙。
“五弟云龙虽然天生愚钝,读书识字对他简直如刀山火海,可是这一副金刚体魄,却真的是刀山火海,皆可去得。纵使自己修炼七禽戏,也比不得,老天爷对待世人,还是公平的。”
想到此处,李白驹心中叹了一口气:“那么老天对我的公平,又是在哪里呢?”
自打李轻侯和李云龙追上来,直到三人一起下山,李白驹都没有说一句话,并非是因为李白驹沉默寡言,而是因为他不会说话。
李白驹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梁夫子说他天生根骨绝佳,是前世的福报,生而无言,大概就是前世的业果吧。
李轻侯和李云龙自然不知道李白驹心中作何感想,三人回到村里,各自回家,李白驹的母亲柳兰芝早在门口迎接,道:“回来了,水放厨房里吧!我这就去做饭!”
李白驹进了屋,见父亲还没有回来,疑惑的望着母亲,柳氏看出来李白驹的疑惑,道:“村长召集你父辈去祠堂商讨事情去了,据说是当年叼走你七叔的大虫又出来祸害人了,大伙儿一块儿商讨一下对策。”
李白驹一愣,点了点头,心中想起了一些事情:
李白驹的父辈一共有十六个男子,李白驹的父亲排名第五,叫做李旭阳,七叔名叫李晨阳,是李云龙的父亲。
四年前,李晨阳入山打猎,不甚遇着猛虎,被叼走了。夫子闻讯入山,找回来的只是一具尸身,纵使白大夫手段通天,也不能活死人,肉白骨。
父亲李旭阳向来和七叔交好,七叔下葬后,父亲发誓要杀了那猛虎,为七叔报仇,可那猛虎不知怎地,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一次白虫再现,父亲自然很在意,早早就去了祠堂,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村里人的名字都是梁夫子给起的,梁夫子当初起名不比现在,自打大伯李伯阳入尚学堂,起了名字,后面的统一都是阳字辈,故而有:伯仲叔季,旭曦晨夕,渔樵耕读,龙虎凤麒,桃花坳李氏,一门十六人杰。
到了李白驹这一辈,起名字就有了渊源,皆有诗词佐证,比如大哥李长风,就出自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夫子说这句诗是一个叫李太白的唐帝国诗人写的。李长风十二岁毕业,就离开桃花坳直奔唐帝国去了,临走时说要见一见这一位叫做李太白的诗人。
而他自己的名字则是出自于一首诗的名字,这首诗李白驹还在梁夫子的书柜上看到过,书名叫做《诗经》,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把那《小雅·白驹》背了下来,想到那绕口的诗句,李白驹不由的一笑。
李白驹坐在院子想事情,他的父亲李旭阳回来了,看见李白驹正坐在庭院里出神微笑,又想到李白驹不能说话,也不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李旭阳心中不由的一紧,叹了口气,道:“回来了,你母亲在做饭?”
李白驹点了点头。
李旭阳也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道:“今天夫子说了,尚学堂不去了,你们几个小娃娃跟我们一块进玉行内山,找找那只白虫,这次要给你七叔报仇。”
李白驹心中虽然疑惑,却也点了点头。
李旭阳似乎看出来儿子的疑惑,道:“夫子也会跟去,他说会保你们几个孩子的安全,这算是一趟室外的狩猎课程。”
李白驹点了点头,村一级的尚学堂的内容共四门,诗书,数术,射御,农猎。狩猎课程属于农猎范畴,梁夫子安排这次室外课程,大概是期望检验自己等人的学业。
李白驹小时候就经常跟父亲入山,只是在外山打一些山鸡等小型野味,也设置陷阱,收罗网子,倒是偶尔也有进过内山,但是从来没有与狼虎做过对手,这一次既然是夫子课业,自然要认真对待。
李旭阳又说了一些入内山的事宜,柳氏就已经端着饭菜出来,一家三口默默的坐在一起吃早饭。
饭后,柳氏收拾碗筷,李白驹则跟父亲换了一身猎装,一起去村中祠堂集合,临走时,李白驹好似想起什么,回屋又把白大夫给的银针包带上。柳氏叮嘱他们父子小心行事,她虽然人在厨房,却也听得到李旭阳的话,心中略微有些担心。
李白驹跟在李旭阳身后,一起来到祠堂,李旭阳进了里屋,李白驹就在祠堂院子里等着,突然听到一声清脆悦耳的声音:“白驹弟弟,你也去上玉行山?”
李白驹回头一看,来人一男一女,男的身上背着一口大刀,威武雄壮,正是五弟李云龙,女的腰间挎着一个箭袋,手中拿着一把猎弓,英姿飒爽,乃是李云龙的姐姐,名叫李玄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将满十二岁的李白驹早早起床,他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就是要到村西头的桃花林练习白大夫所教授的拳法;然后打一桶落英泉水拎回家;吃过早饭还要去尚学堂跟梁夫子念书;下午要去山货铺里给颜老板帮工。还在洗脸的时间,李白驹就已经把一天的行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收拾妥当之后,李白驹拎着空水桶出门,他很喜欢三月的桃花坳,阳春三月自然是不必多说,单单这二里桃花林的桃花就很是赏心悦目。
一路来到桃花林,李白驹将水桶立在一旁,开始练习白大夫教的拳法,这拳法却还有一场来头。
李白驹幼年时生过一场大病,浑身高烧不退,空乏无力,昏迷不醒,按照李父旭阳的说法:他发现的时候,魂儿都被黑白无常给领走了。
李父背着李白驹去见白大夫,白大夫一看也吓了一跳,说道:“这孩子怎么像是被鬼上身似的,小小年纪先天元气全无,若不是天生根骨绝佳,撑到现在,只怕我也无能为力!”
把李白驹让进屋子里之后,白大夫在他身上广施手段,用三十六根金针刺入周身穴道,浑身扎的就像是一个刺猬;然后又在一个药桶泡了半个时辰,最后给李白驹服下一枚丹药,才勉强把他从阎王爷手中抢回来,不久之后李白驹就完全好了,大家对白大夫起死回生的手段见怪不怪,也就没太在意。
之后白大夫又传授他这一套无名拳法,说是可以补足先天元气,使他的身子骨逐步恢复正常,只是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即使身子恢复了,多多练习也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如今李白驹马上就要十二岁了,五年来寒暑不断,就在这桃花坳的桃花林里演练这无名拳法,如今身子骨比同龄人强上两倍不止。
李白驹对白大夫的话深信不疑,所以一直坚持修炼无名拳法,这套拳法一共七小节,每一节都是在模仿一种动物,因此李白驹便把这套拳法叫做七禽戏。桃花坳的其他孩子也曾跟着李白驹一起练了一段时间,大多连半个月都无法坚持,唯有李白驹坚持了五年。
桃花林在村子西侧,林子旁边是山道,往里走就是玉行山,半山腰有一处清泉,正是桃花坳村民吃水的地方,落英泉。
李白驹打完七禽戏,就拎着水桶上山,去往落英泉方向去了。
落英泉本是村中普通的吃水泉,并没有名字,早年间,村里的尚学堂梁夫子常常在此地欣赏散落桃花,便将此处泉水起了个名字,唤做落英泉,还做了一首诗:
一缕幽香绕玉行,七国雅士共闻名;
十里桃林无桃果,三丈落泉散落英。
李白驹读到这首诗时,只觉得文不符实,玉行山虽然风景秀丽,春天里桃花坳桃花盛开,香气四溢,但是要说七国雅士共闻名,却是有些过了。
桃花林不结果这也是事实,但是桃花林在玉行山脚下,而落英泉还在桃花林之上,不知为何梁夫子能够在泉水边看到桃花林的落英,反正李白驹每天都来落英泉打水,从来没有见过散落桃花。
李白驹正在往山上走,却听见后面一声叫喊,道:“三哥,等等我们!”
李白驹回头一看,正是同村的李轻侯和李云龙,桃花坳一村李姓,虽未必是血亲,同村同辈之间却都是兄弟相称。
李白驹之上还有两位哥哥,分别叫做长风和同风,比李白驹大了四岁,他们二人已经结束了尚学堂学业,出去闯荡去了。眼前的李轻侯和李云龙,比李白驹小了一岁,算起来是李白驹的四弟和五弟。他们之下还有五六个,因为没到六岁,都还没有去请梁夫子赐名。
李白驹驻足等了一会儿,李轻侯和李云龙便追了上来,李轻侯笑道:“三哥,你想必也是来打水的吧,咱们一起去。”
李白驹点了点头,三人便一同上山,一路上李轻侯叽叽喳喳的讲个不停,说的大多数都是他在尚学堂的书柜上看的志怪小说。
那上面的小说李白驹已经看了一遍,都还有些印象。
李云龙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他天生愚钝,在尚学堂学了五年,至今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每天下学,梁夫子都把他留下,在尚学堂院子里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他也不在意,每天仍然是乐呵呵的去上学。
只是不识字,却读不到梁夫子的藏书,因此听李轻侯在那里讲述书中的故事,自然听得入神。
李轻侯讲的是一本名叫《西游释厄传》的故事,三人同行,李轻侯一直在讲,直到到落英泉处,李轻侯才停下来,道:“怎么样,云龙,好不好听!”
李云龙道:“嗯,好听,后边呢?那只猴子到底有没有逃出佛祖的手掌心?”
李轻侯道:“云龙啊,现在我们要打水,我拎着一桶水,是没办法再那么轻松的给你讲故事了。”
李云龙拍了拍胸脯,道:“这有何难,四哥的水,我帮你拎下去,四哥只管讲故事吧,我爱听!”
三人打满水,李云龙果然一手一桶水,走在前面,李轻侯则闲庭信步,走在后面,继续讲他的《西游释厄传》。
李白驹拎着一桶水跟在最后面,心中感叹道:“四弟天生体弱多病,早些年上山都气喘吁吁,可上天给了他机敏聪慧,博闻强记,虽然近年来他也慢慢好转,但是以他的体力把这一桶水拎下去,的确会很吃力,想必是早早的在村口等着云龙。
“五弟云龙虽然天生愚钝,读书识字对他简直如刀山火海,可是这一副金刚体魄,却真的是刀山火海,皆可去得。纵使自己修炼七禽戏,也比不得,老天爷对待世人,还是公平的。”
想到此处,李白驹心中叹了一口气:“那么老天对我的公平,又是在哪里呢?”
自打李轻侯和李云龙追上来,直到三人一起下山,李白驹都没有说一句话,并非是因为李白驹沉默寡言,而是因为他不会说话。
李白驹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梁夫子说他天生根骨绝佳,是前世的福报,生而无言,大概就是前世的业果吧。
李轻侯和李云龙自然不知道李白驹心中作何感想,三人回到村里,各自回家,李白驹的母亲柳兰芝早在门口迎接,道:“回来了,水放厨房里吧!我这就去做饭!”
李白驹进了屋,见父亲还没有回来,疑惑的望着母亲,柳氏看出来李白驹的疑惑,道:“村长召集你父辈去祠堂商讨事情去了,据说是当年叼走你七叔的大虫又出来祸害人了,大伙儿一块儿商讨一下对策。”
李白驹一愣,点了点头,心中想起了一些事情:
李白驹的父辈一共有十六个男子,李白驹的父亲排名第五,叫做李旭阳,七叔名叫李晨阳,是李云龙的父亲。
四年前,李晨阳入山打猎,不甚遇着猛虎,被叼走了。夫子闻讯入山,找回来的只是一具尸身,纵使白大夫手段通天,也不能活死人,肉白骨。
父亲李旭阳向来和七叔交好,七叔下葬后,父亲发誓要杀了那猛虎,为七叔报仇,可那猛虎不知怎地,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一次白虫再现,父亲自然很在意,早早就去了祠堂,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村里人的名字都是梁夫子给起的,梁夫子当初起名不比现在,自打大伯李伯阳入尚学堂,起了名字,后面的统一都是阳字辈,故而有:伯仲叔季,旭曦晨夕,渔樵耕读,龙虎凤麒,桃花坳李氏,一门十六人杰。
到了李白驹这一辈,起名字就有了渊源,皆有诗词佐证,比如大哥李长风,就出自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夫子说这句诗是一个叫李太白的唐帝国诗人写的。李长风十二岁毕业,就离开桃花坳直奔唐帝国去了,临走时说要见一见这一位叫做李太白的诗人。
而他自己的名字则是出自于一首诗的名字,这首诗李白驹还在梁夫子的书柜上看到过,书名叫做《诗经》,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把那《小雅·白驹》背了下来,想到那绕口的诗句,李白驹不由的一笑。
李白驹坐在院子想事情,他的父亲李旭阳回来了,看见李白驹正坐在庭院里出神微笑,又想到李白驹不能说话,也不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李旭阳心中不由的一紧,叹了口气,道:“回来了,你母亲在做饭?”
李白驹点了点头。
李旭阳也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道:“今天夫子说了,尚学堂不去了,你们几个小娃娃跟我们一块进玉行内山,找找那只白虫,这次要给你七叔报仇。”
李白驹心中虽然疑惑,却也点了点头。
李旭阳似乎看出来儿子的疑惑,道:“夫子也会跟去,他说会保你们几个孩子的安全,这算是一趟室外的狩猎课程。”
李白驹点了点头,村一级的尚学堂的内容共四门,诗书,数术,射御,农猎。狩猎课程属于农猎范畴,梁夫子安排这次室外课程,大概是期望检验自己等人的学业。
李白驹小时候就经常跟父亲入山,只是在外山打一些山鸡等小型野味,也设置陷阱,收罗网子,倒是偶尔也有进过内山,但是从来没有与狼虎做过对手,这一次既然是夫子课业,自然要认真对待。
李旭阳又说了一些入内山的事宜,柳氏就已经端着饭菜出来,一家三口默默的坐在一起吃早饭。
饭后,柳氏收拾碗筷,李白驹则跟父亲换了一身猎装,一起去村中祠堂集合,临走时,李白驹好似想起什么,回屋又把白大夫给的银针包带上。柳氏叮嘱他们父子小心行事,她虽然人在厨房,却也听得到李旭阳的话,心中略微有些担心。
李白驹跟在李旭阳身后,一起来到祠堂,李旭阳进了里屋,李白驹就在祠堂院子里等着,突然听到一声清脆悦耳的声音:“白驹弟弟,你也去上玉行山?”
李白驹回头一看,来人一男一女,男的身上背着一口大刀,威武雄壮,正是五弟李云龙,女的腰间挎着一个箭袋,手中拿着一把猎弓,英姿飒爽,乃是李云龙的姐姐,名叫李玄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