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八零大佬崛起

第六十四章 沈玉堂的过往(求推荐收藏!)

    林宇脑门几条黑线,直接无语。

    刚才他还在心里为眼前这个沈玉堂惊叹,竟然就找了个这么前卫的职业,没想到啊没想到。

    “不知道吧,我给解释下,砍价师顾名思义就是……”

    沈玉堂脸上露出淡淡笑容,就准备讲解砍价师的具体作用。

    但他的话刚开个头,就被林宇打断道:“行了,你不用讲了,我不感兴趣。”

    林宇没有说他知道砍价师这个职业,反而是直接不耐烦拒绝。

    “呃,那……”

    从见面开始一直自信的沈玉堂露出尴尬神色,张口想说又不知说什么。

    但就在这时。

    原本一脸生人勿进的林宇,嘴角突然闪过一丝笑意,开口说道:“说吧,你到底要和我做什么生意?”

    “啊!”

    沈玉堂一脸惊讶地张嘴,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不是要和我谈生意吗?”林宇淡淡回道。

    从知道沈玉堂是砍价师后,他心里早就有了要与其合作的决定。

    但合作分为很多种。

    追随强者是一种合作,平等互利也是一种合作,掌控全局更是一种合作。

    所以,林宇一直用谈判技巧不断打击沈玉堂的自信心,从而降低他的心里期望值,最终在交谈中占据主导地位。

    “哦哦哦,我的生意就是想代表老板拿下所有订单,然后在市场中找到价廉物优的货品。”

    很明显,林宇的小技巧起到了作用,沈玉堂对他的称呼都有了改变。

    “你有这个能力?”

    林宇没答应也没拒绝,反而用怀疑的目光看向对方。

    听到林宇这般一问,沈玉堂没有生气,反而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时,他明白林宇本人显然对砍价师有些了解,不然一定会问其它问题。

    收起心中仅剩的一丝轻视,沈玉堂很是严肃看着林宇回答道:“请相信一个职业砍价师的水平。”

    “哦,那你准备要多少报酬?”

    看着对方表情如此认真,林宇微微点点头,再次开口道。

    很多人喜欢怀疑职业工作者的能力。

    如看场蓝球或足球赛,场中某些运动员总会被观众喷得生活不能自理。又如看场电影,也会被观众从人物到剧情再到摄制手法怼得一无是处。

    这都是对职业工作者能力的侮辱。

    虽然可能某些人能力的确还不能称为职业,但人与人起码的尊重必须要给。

    所以当沈玉堂以他砍价师职业来保证时,林宇就不再对他的能力有怀疑,更何况短短接触中,林宇发沉对方竟是一个极为高傲的人。

    “我的报酬很简单,你给我个心理价位,多的就是我的报酬。”

    果然,沈玉堂给出一个让林宇没法拒绝的答案。

    “好,合作愉快。对了,我叫林宇,你叫我小宇就行。”

    林宇没废话,直接伸出右手,一脸平静地说。

    “合作愉快!”沈玉堂笑着回道。

    接下来。

    两人离开了百货批发市场,随意找了家KFC,一边吹着空调一边聊了起来。

    直到天色渐晚,两人才结束谈话。

    ……

    傍晚的魔都很繁华,街灯映照着晚霞,通红一片。

    公交车上安静异常。

    劳累一天的人,都想借着一分一秒好好休息。

    “这下倒是省下我不少时间,希望他的能力真能给我惊喜。”

    林宇目光瞟过街边的灯火,脑中却是浮现出白天与沈玉堂的谈话来。

    几个小时下来。

    两人自然不可能全部谈合作的事宜,多多少少也聊起了过往,当然着重是林宇倾听对方的介绍。

    沈玉堂面相成熟,再加上光头形象,别人一瞧,都把他当作四五十岁的人,但其它他今年不过刚刚满三十五。

    听了对方的讲述后,林宇只能说这是一个奇人。

    沈玉堂小学还没毕业,就跟着村里叔辈走南闯北,大涨了一波见识。

    只可惜那时正值国内混乱,经济政策不明显,没人敢出去做掉脑袋的买卖。

    直到林宇出生八零年时,国内田地改革大踏步进行,私营企业也如春笋般开始冒头。

    沈玉堂终于按捺不住激荡的心,一咬牙拿了家里十块钱,爬上了南去的火车。

    然后,一呆就是十年。

    从卖衣服、裤子开始,到倒腾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有了钱后又学别人投机国库卷。

    总的一句话,前十年沈玉堂活得潇洒自在。

    香港、澳门、M国这等别人羡慕、梦寐以求的地方,他想去就去,根本不用丝毫犹豫。

    他的资产最高时曾达到千万。

    在九零年代初。

    身家千万是什么概念,当时林宇听到时,都不得不怀疑对方在吹牛逼,用着异常眼光看向他。

    人的贪心是无限的。

    就在身边人羡慕、奉承和嫉妒之下,沈玉堂想抓住国家的另一发财机遇——炒股。

    一入股市深似海,从此不喜亦无忧。

    沈玉堂自从下海经商后,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挫折,一路顺风顺水地有了巨大的成就。

    自信心爆棚的状态下,又岂会看到股市的危机。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世上又哪里有百分之百稳赚的行当。

    一路买,一路亏。

    那时的沈玉堂像是着魔一般,听不到家人的劝说,更听不得旁人的讥讽,他高傲的像是孔雀,不愿意低下头平视旁人。

    直到资金告急,出现大额债务时,他才猛然惊醒。

    没人知道沈玉堂经历了什么,林宇也只是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了一个结果。

    沈玉堂一个在房间里呆了三天,出来时头发掉了一半。

    接下来一月时间,他卖掉所有资产来清还债务。

    而另一半头发也消失不见。

    有人说,遇到困难并不可怕。

    而可怕的是,在你困难时没有朋友愿意在身边拉你一把。

    从那时起,沈玉堂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至于找林宇合作。

    沈玉堂还真不是想赚林宇多少钱,而是最近他正在休假,一时兴起,想找点事来打花打花时间而已。

    而他所说的砍价师职业并没有说谎。

    只是沈玉堂几乎不接林宇这种小单,接的都是国外企业的订单。

    简单的说,就是外国企业不熟悉华夏商品价格、进货和出口等流程,找一个能砍价的中间人帮忙,算是初期国际贸易的变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