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和石云

第七十五章 没见过的文件

    <p>我对在场的二段几个领导说,死者遗属有什么要求那是他们的事,我们按着规定,按自己的意见处理不就完了吗?</p>

    <p>二段的教导员(也就是党)说,不行呀?他拿出了一个文本,类似于死亡处理协议之类的东西。说遗属不在这协议书上签字,协议书就不能形成。”</p>

    <p>我拿起协议书看了看,问这东西是哪儿来的?</p>

    <p>他们说这是延续下来的。我说这不是自缚手脚吗?搞协议书,人家不签字,你当然处理不了。我们按规定处理死亡职工问题,提出我们的处理意见就行了,为什么要搞劳什子协议书?他们说不是他们的发明,过去一直这样搞。我说延续下来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二段的教导员说,如果不搞协议书,问题到是好处理多了。我说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改,他们都很高兴。</p>

    <p>我当时想这可能不是二段一个单位的问题。回去了解一下,需要的话发个文件,纠正一下这样的做法。</p>

    <p>这时候二段的工会主任指了指遗属提出的要求说,不搞协议书,这些要求不满足,死者家来的那伙人也不会善罢甘休。</p>

    <p>我又拿起遗属的要求又看了看,问二段工会主任,他们提出这些要求,有根据吗?</p>

    <p>二段工会主任说,好像有。他们中的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应该是他们的主事人,拿着很厚的一本书,好像是劳动保险文件汇编。</p>

    <p>我说我们去会会他们吧,二段的工会主任说,那些人正在会议室等着呢。</p>

    <p>来到会议室,死者家里确实来了不少人。我们坐下后,二段的教导员介绍说我是上级领导,是专程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的,他们把目光都集中到我的身上。</p>

    <p>他们中确实有个干部模样的人,应该是这伙人的主心骨,也应该是我的主要对手。</p>

    <p>干部模样的对我说:“我们不是来无理取闹的,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应该给我们的待遇,必须给我们。我们没有提出特殊要求,规定没有的我们不会要的,我们也决不让单位为难。请这位上级领导明鉴。”</p>

    <p>“您说的太好了,也太对了,我完全同意。看来我们没有分歧,有您这些话我们的问题很好解决。”听了我的话,他们都很高兴。</p>

    <p>那位干部模样的人还带头鼓了掌。</p>

    <p>我拿起他们提出的要求,问他:“您说的应该给您们的待遇是指这个吧?”</p>

    <p>他说:“一点不错。”</p>

    <p>“您能提供出根据吗?”我问。</p>

    <p>“当然有根据。”说着他得意的拿出那本厚书,翻到需要页,“请领导看看国家的这个文件。”</p>

    <p>我接过一看,确实是国家的文件。而他们提出的要求,也确实都在这文件中。在那一刻我懵了,我怎么没见过这份文件?</p>

    <p>我自己那那本企业劳动保险文件汇编都快翻烂了,有这个文件自己不会看不到。是自己的那本文件汇编露掉了吗?觉得不太可能。</p>

    <p>我把那个文件又仔细看了一遍,发现了一句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我恍然大悟。</p>

    <p>我把那本书还给那位干部模样的人,请他当众读我指给他的那句话。</p>

    <p>他照办了:“此文件只适用于事业单位。”</p>

    <p>我说,问题就在这里,按着这个文件,您们提出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但我们不是事业单位,我们是企业单位,我们只能按国家关于企业单位的规定办事。</p>

    <p>这是这些天一直支持着他们的精神支柱,现了轮到他懵了,也蔫了。</p>

    <p>而我们这一边則精神大振,都对我不住的点头。</p>

    <p>看到大势已去,死者的妻子绝望的哭了。她说她的家庭确实困难,她述说了她家的困难情况。说按着现在我们这边给的待遇,确实过不下去。她请我们这些领导一定想想办法,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她说了很多,她说的情况不能不让人同情。</p>

    <p>二段工会主任就坐在我身边,我低声问他:“情况属实吗?”</p>

    <p>工会主任点点头,他眼睛有点湿。</p>

    <p>我想了一下,对死者的家人说,请他们稍等一下,我们几个要去商量一下。</p>

    <p>我示意二段的几个领导跟我出来,我们进了另一间办公室。</p>

    <p>都坐下后,我说:“他们的情况确实很特殊,很困难,我们不能坐视不管。”</p>

    <p>“是呀?不是没办法吗?”二段工会两手一摊。</p>

    <p>“办法还是有的。”他们都看着我,等着我说下去。“这样吧,给他们一次性困难补助500元。另外,给他们办一个长期困难补助,每季度100元。他们是农村的,吃粮不是大问题。有自留地,吃菜也不是问题。总得要让孩子上得起学,总得让病人买得起药。有这些补助,虽然还会很困难,但总是好多了。我们的困难补助费虽然很有限,但这有限的钱要花在最困难的人身上。”</p>

    <p>二段工会主任说:“这已经很好了,但我没这个权呀?”</p>

    <p>二段的教导员瞪了他一眼:“你傻呀?你是没这权力,这里有人有这个权。”</p>

    <p>工会看了看我,恍然大悟。</p>

    <p>我问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二段党说,我帮他们解决困难,他们会有什么意见。</p>

    <p>我让二段工会主任搞一套相关手续报给我,他高兴的答应了。我站起身对二段工会主任说:“这个决定还是你来宣布,好人还是你当吧。”听了我的话,大家都笑了。</p>

    <p>回到会议室,遗属们正焦急的等着。</p>

    <p>二段的工会主任很会说话,他对大家说:“对于你们这个家庭的困难,我们是要管的,我们也是早就有想法的。所以没和你们说,是因为我们下边权力有限,需要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刚才我们和领导汇报了,领导已经批准。”接着他宣布了我刚才的决定。</p>

    <p>这显然让遗属们大感意外,他们一再表示感谢。</p>

    <p>看到问题已经解决,我看了看遗属们,觉得有些话应该和他们说说。</p>

    <p>像很多这样的场合一样,我讲起了我和王松江在呼兰河小河叉游泳的故事。</p>

    <p>故事讲完了,所有的人都满脸疑惑,不知道我在这样的场合,为什么讲这个故事?</p>

    <p>“我现在为什么要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呢?”说到这儿,我停了一下,看了看大家,大家显然也正想着知道答案。</p>

    <p>我接着说:“我是想告诉大家,生活中某个时刻,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们就不能学会走路,不能长大成人。比如我刚才讲自己的游泳的经历,没有那个同学的帮助,我可能会没命。有困难大家是要帮的,但最重要的我们自己必须要全力以赴。比如我那次,如果我自己不尽全力,我们两个恐怕都会完蛋。”</p>

    <p>说到这里,我眼睛看着死者的妻子。“老嫂子,单位要帮您,您所有的亲属也都会帮您,但您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的生活,加油!”</p>

    <p>死者妻子说,她一定会努力的,不管多困难,她一定会把几个孩子拉扯大。</p>

    <p>我离开会议室时,那位干部模样的人,激动的握着我的手,再次的表示感谢。</p>

    <p>离开二段的时候,二段的教导员握着我的手说,我可替他们解决了困难。他还埋怨身边的二段工会主任,说这个家伙就是个犟驴。要是早找我,何至于拖这么多天。</p>

    <p>“后来呢?”石云听得津津有味。</p>

    <p>“后来我就上大学了”我说。</p>

    <p>“不行,时间还早,我还想听。”石云又在耍赖</p>

    <p>“说起处理职工死亡,支付死亡职工享受的待遇,我到真又想起一件事。不过,这件事很沉重,很多年里一直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我的心头。”</p>

    <p>“什么事?”石云关切的问。</p>

    <p>“我真的不愿意去想这件事,真的。”</p>

    <p>“说说吧,说出来你也许能轻松一些。”石云鼓励我说。</p>

    <p>我想了一下说:“好吧。”</p>

    <p>于是我讲起了这件我最不愿提及的事:</p>

    <p>有一次,我们局公安处的一个人找我,让我给处理一个职工死亡。主要是计算一下应享受的待遇,出支付手续。</p>

    <p>一般职工死亡我都是知道的,我没听说最近那个单位有职工死亡?</p>

    <p>“是那个单位的?”我问。</p>

    <p>“死在监狱了。”公安处的人说。</p>

    <p>“死在监狱是罪犯,为什么要按职工死亡处理?”我不解的问。</p>

    <p>对方没回答,给了我一个档案袋,“你看看资料就知道了。”</p>

    <p>我在公安科的办公室找了个空位,打开了档案袋,很快搞清了情况:</p>

    <p>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单位驻地发现了一幅反动标语:让gongchandang见鬼去吧!</p>

    <p>有反动标语可是大事,公安马上介入。贴反动标语的地方紧挨着工程队的材料室,公安马上锁定了一个人。</p>

    <p>这个人解放前曾经是国民党长春的一个报社的总编,随国民党长春守军一道起义。按理说他属于起义人员,过去的一页应该是翻过去了。但在那个年代,这一页怎么能翻过去,一有风吹草动,首先想到的就是他。</p>

    <p>对他一调查,发现了一个重要疑点:找到这位主编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很喜欢用“见鬼去吧”这样的话。</p>

    <p>于是,案情有了重大突破,把人抓了起来。</p>

    <p>但是,明白人还是有的,光凭这一点证据好像有点不足。很快有人想到了核对字迹,人已经抓起来,搞笔迹很容易。</p>

    <p>核对字迹对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公安处虽然有专门人员,但水平不高。核对的结果是有几个相同点,但不能完全确定。</p>

    <p>管他呢?有几个相同点就够了,不是还有“见鬼去吧”?于是,国民党长春的这个报社的前总编,主要是因为写文章爱用“见鬼去吧”,被定罪、判刑,被丢进监狱。</p>

    <p></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