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打算
蒋氏拿出来的是糙米。
莫说她家现在这么个情况,便是早些时候不欠人钱也吃的是糙米。粳米可不是随便能吃到,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偶尔高兴才能吃得到呢。
一家五口人,就三亩田一亩地,全指望着地里产的吃饭,种出来的东西除了交税,就是拿出去卖了,留的口粮不说是拿尺子量着也差不多。
贞娘淘米的时候,发现米比早前几日少了两小捧,大概少了二三两的样子。早先家里吃午晚饭,是的,农闲的时候山里人吃两顿,早午饭和午晚饭,也就农忙的时候才舍得吃三顿饭。早先这顿饭,她家大概煮一斤米的样子。
一下子少了二三两,相当于少她们三个小的一个半人的饭,或者说少了蒋氏一个人的饭呢。
欠债,生活质量也随着降低了。
贞娘抿了下唇,心中说不怕,有核桃和板栗可以加塞。
她将米淘洗之后,淘米水没倒掉,而是留着等着洗鱼。她想试做个鱼饼,这个比单吃饼有营养。只是去腥的食材不是很多,除了姜以外,她还寻到了紫苏,打算等竹筒饭做上再杀鱼。
淘洗过米,召娘将米泡在水中,拿起砍好的竹节洗了洗放在案板上。
竹子是她选的,选的是一年的新竹。这是当年她去采风的时候,跟一位户外运动达人取来的经。对方说,选竹子最好选一两年,因为新竹水分多耐烧,同时还保有竹子的清香,烧出来的饭好吃。
另外考虑到受热面积均匀,最好选择竹节长25厘米、直径6厘米。为了便于装米,两头最好留出5厘米长,再在一头钻一小孔。
当然现在工具不齐全,便采取了简易方式,那就是只在一头钻孔。等食材塞进去后,在钻孔这一方用竹叶或者菜叶塞住就成了。
剥好板栗,又洗了蘑菇,切好之后,摸了下米感觉差不多了,便根据家里每人的食量开始往竹节中塞食材。
她这厢刚塞好,大弟弟阿春便回来了,看着塞着竹叶的竹节,好奇地问道:“阿姐,这样就能吃了吗?”
贞娘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笑道:“还不能呢。得烧了才能吃。”
阿春忙道:“那我来烧火吧?”
贞娘“嗯”了一声,让他拿些劈柴出来,笑着与他解释道:“这个不在灶上烧,你寻个阴凉处点上一堆火,把这个放在火堆上烧。算了,你去弄柴,我找地方搬两块石头过去。”
阿春应着话,去柴堆上挑木柴。
贞娘寻了阴凉处,搬了两块不大不小的石头,摆放好。等阿春抱了木柴过来,她将木擦放在两块石头中间,而竹筒则放在两块石头上,就让阿春点火开始烧。又教了他怎么翻动竹筒,既不让自己烫到,也免得竹筒受热不均匀导致食物不熟。
阿春看着火,贞娘又给田螺换了水,就开始杀鱼了。刚杀完一只鱼,阿秋也回来了,看阿春摆弄火,喊了声“阿姐我回来了”,就跑去寻阿春看热闹了。
阿秋围着看觉得没意思,也想上手,却被阿春给推倒了。他顿觉无比委屈,哭喊道:“阿姐,哥哥打我。”
贞娘杀完了鱼,正在取出鱼腹内的黑膜。除了鲤鱼鱼腥的根结在背上两条白筋外,大部分鱼的鱼腥味来源于腹内的黑膜。除了它,还不算完,等鱼血全部流尽之后,把鱼放进丢了紫苏的淘米水中进一步除腥。
这时代太过食材丰富也无污染,但是辅料,像料酒别说难得了,怕是根本没有。她倒是会做料酒,可现在这等情况,莫说有欠债了便是没有也一样买不起。做料酒的酒,无论白酒还是黄酒,都是粮食做的。人常说,酒是粮,贵着哩。
其实,也可以用浓茶或者茶渣去腥,可惜家里也没茶叶啊。
“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行因这点小事哭,来,阿姐给你找个事儿。”贞娘忙着手中的鱼,抬头看向阿秋,鼓励他爬起来后,对他道,“你来帮阿姐把田螺里面小的捡出来,喂鸡好不好?”
阿秋看了眼阿春,有些不太情愿地道:“好吧。”
贞娘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容,夸奖他道:“我们阿秋真棒,愿意帮阿姐干活呢。”
阿春听了,不乐意了,也扬声道:“我也愿意。”
贞娘笑赞道:“阿春也好棒。”
说着话,她蹲下来,教阿春什么的田螺留下来,什么样的田螺捡出来喂鸡。
俗话说:三月田螺满肚仔,入秋田螺最肥美。
如今正是田螺最肥美,又不担心吃到仔的时候,只是它太不好拾掇,当地人吃的很少,都是捞出来喂鸡喂鸭。
昨日她想了很多,家里如今的情况根本没有余钱当成本做美食生意,那就只能从无本的开始。
她是希冀在晒秋之时,她能靠着炒田螺换点钱,哪怕便宜点卖,一文钱一碗呢。油炒是别想了,但是调个味应该还可以,因为调味食材她可以去山里采摘。特别奇怪的调味食材她不是认识,但是常见的她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前世清洗田螺的时候,用适量的盐水和几滴香油就够了,或者剪尾。现在却不行,盐和油都不便宜呢,她家的剪刀用处很大不能用来剪这个。不然豁口了,蒋氏不会疯,但是会揍人的。
她还知道一种法子就是在水里放生锈的铁器,贝类有闻到铁味吐泥沙的习性。
贞娘并不是打算做前世常见的带壳的那种爆炒田螺,而是爆炒田螺肉。就是等泥沙吐尽之后,把田螺煮熟,把田螺肉清洗之后再进行爆炒。她实在怕带壳的处理得不干净,吃进肚子里,万一有寄生虫残留,那怕是会要命的。
指点过阿秋,贞娘闻到饭香味越来越浓,便知竹筒饭好了。她没让阿春把熄火,而是起身走过去,打算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毕竟这是她来到这里第一次做竹筒饭,又是糙米,还放有板栗,怕米有夹生。
阿春看她走过来,兴奋地说:“阿姐好香啊,饭可以吃了吗?”
阿秋听了,也丢了手里的活计,跑过去道:“我也要吃。”
贞娘拍了拍他俩的脑袋,让阿春起身,她蹲下去道:“阿姐看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莫说她家现在这么个情况,便是早些时候不欠人钱也吃的是糙米。粳米可不是随便能吃到,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偶尔高兴才能吃得到呢。
一家五口人,就三亩田一亩地,全指望着地里产的吃饭,种出来的东西除了交税,就是拿出去卖了,留的口粮不说是拿尺子量着也差不多。
贞娘淘米的时候,发现米比早前几日少了两小捧,大概少了二三两的样子。早先家里吃午晚饭,是的,农闲的时候山里人吃两顿,早午饭和午晚饭,也就农忙的时候才舍得吃三顿饭。早先这顿饭,她家大概煮一斤米的样子。
一下子少了二三两,相当于少她们三个小的一个半人的饭,或者说少了蒋氏一个人的饭呢。
欠债,生活质量也随着降低了。
贞娘抿了下唇,心中说不怕,有核桃和板栗可以加塞。
她将米淘洗之后,淘米水没倒掉,而是留着等着洗鱼。她想试做个鱼饼,这个比单吃饼有营养。只是去腥的食材不是很多,除了姜以外,她还寻到了紫苏,打算等竹筒饭做上再杀鱼。
淘洗过米,召娘将米泡在水中,拿起砍好的竹节洗了洗放在案板上。
竹子是她选的,选的是一年的新竹。这是当年她去采风的时候,跟一位户外运动达人取来的经。对方说,选竹子最好选一两年,因为新竹水分多耐烧,同时还保有竹子的清香,烧出来的饭好吃。
另外考虑到受热面积均匀,最好选择竹节长25厘米、直径6厘米。为了便于装米,两头最好留出5厘米长,再在一头钻一小孔。
当然现在工具不齐全,便采取了简易方式,那就是只在一头钻孔。等食材塞进去后,在钻孔这一方用竹叶或者菜叶塞住就成了。
剥好板栗,又洗了蘑菇,切好之后,摸了下米感觉差不多了,便根据家里每人的食量开始往竹节中塞食材。
她这厢刚塞好,大弟弟阿春便回来了,看着塞着竹叶的竹节,好奇地问道:“阿姐,这样就能吃了吗?”
贞娘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笑道:“还不能呢。得烧了才能吃。”
阿春忙道:“那我来烧火吧?”
贞娘“嗯”了一声,让他拿些劈柴出来,笑着与他解释道:“这个不在灶上烧,你寻个阴凉处点上一堆火,把这个放在火堆上烧。算了,你去弄柴,我找地方搬两块石头过去。”
阿春应着话,去柴堆上挑木柴。
贞娘寻了阴凉处,搬了两块不大不小的石头,摆放好。等阿春抱了木柴过来,她将木擦放在两块石头中间,而竹筒则放在两块石头上,就让阿春点火开始烧。又教了他怎么翻动竹筒,既不让自己烫到,也免得竹筒受热不均匀导致食物不熟。
阿春看着火,贞娘又给田螺换了水,就开始杀鱼了。刚杀完一只鱼,阿秋也回来了,看阿春摆弄火,喊了声“阿姐我回来了”,就跑去寻阿春看热闹了。
阿秋围着看觉得没意思,也想上手,却被阿春给推倒了。他顿觉无比委屈,哭喊道:“阿姐,哥哥打我。”
贞娘杀完了鱼,正在取出鱼腹内的黑膜。除了鲤鱼鱼腥的根结在背上两条白筋外,大部分鱼的鱼腥味来源于腹内的黑膜。除了它,还不算完,等鱼血全部流尽之后,把鱼放进丢了紫苏的淘米水中进一步除腥。
这时代太过食材丰富也无污染,但是辅料,像料酒别说难得了,怕是根本没有。她倒是会做料酒,可现在这等情况,莫说有欠债了便是没有也一样买不起。做料酒的酒,无论白酒还是黄酒,都是粮食做的。人常说,酒是粮,贵着哩。
其实,也可以用浓茶或者茶渣去腥,可惜家里也没茶叶啊。
“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行因这点小事哭,来,阿姐给你找个事儿。”贞娘忙着手中的鱼,抬头看向阿秋,鼓励他爬起来后,对他道,“你来帮阿姐把田螺里面小的捡出来,喂鸡好不好?”
阿秋看了眼阿春,有些不太情愿地道:“好吧。”
贞娘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容,夸奖他道:“我们阿秋真棒,愿意帮阿姐干活呢。”
阿春听了,不乐意了,也扬声道:“我也愿意。”
贞娘笑赞道:“阿春也好棒。”
说着话,她蹲下来,教阿春什么的田螺留下来,什么样的田螺捡出来喂鸡。
俗话说:三月田螺满肚仔,入秋田螺最肥美。
如今正是田螺最肥美,又不担心吃到仔的时候,只是它太不好拾掇,当地人吃的很少,都是捞出来喂鸡喂鸭。
昨日她想了很多,家里如今的情况根本没有余钱当成本做美食生意,那就只能从无本的开始。
她是希冀在晒秋之时,她能靠着炒田螺换点钱,哪怕便宜点卖,一文钱一碗呢。油炒是别想了,但是调个味应该还可以,因为调味食材她可以去山里采摘。特别奇怪的调味食材她不是认识,但是常见的她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前世清洗田螺的时候,用适量的盐水和几滴香油就够了,或者剪尾。现在却不行,盐和油都不便宜呢,她家的剪刀用处很大不能用来剪这个。不然豁口了,蒋氏不会疯,但是会揍人的。
她还知道一种法子就是在水里放生锈的铁器,贝类有闻到铁味吐泥沙的习性。
贞娘并不是打算做前世常见的带壳的那种爆炒田螺,而是爆炒田螺肉。就是等泥沙吐尽之后,把田螺煮熟,把田螺肉清洗之后再进行爆炒。她实在怕带壳的处理得不干净,吃进肚子里,万一有寄生虫残留,那怕是会要命的。
指点过阿秋,贞娘闻到饭香味越来越浓,便知竹筒饭好了。她没让阿春把熄火,而是起身走过去,打算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毕竟这是她来到这里第一次做竹筒饭,又是糙米,还放有板栗,怕米有夹生。
阿春看她走过来,兴奋地说:“阿姐好香啊,饭可以吃了吗?”
阿秋听了,也丢了手里的活计,跑过去道:“我也要吃。”
贞娘拍了拍他俩的脑袋,让阿春起身,她蹲下去道:“阿姐看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